?

教學古詩文當以“趣”為主

2021-01-03 07:22
關鍵詞:詩句古詩文古詩

王 鶯

古詩文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意在提高文化底蘊,是遠離功利之外的一種精神修養。因此,它不需要學生字字疏通,句句領會,只要“模糊解讀”,適當品味就可以了。至于詩詞本身的結構、意蘊、情味完全可以在以后歲月的積淀中,更真切地去“觸摸”。把握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當然也以“趣”為主了,學生可以開心地學,有趣地讀,適當地品,多多地記。

一、詩解畫意,畫添詩情

別林斯基曾說:“詩歌的本質就在這一點,給予無實體的概念以生動的感性的美麗形象?!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解畫意,畫添詩情。

理解好詩句,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美妙的畫面,而那些清新淡雅的水墨畫、五彩繽紛的水彩畫,又給學生開辟了一方思維、創造、想象的天地。學習寫景、詠物類古詩時,可以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圖畫,充分進行形象思維,由畫入詩,身臨其境,反復吟誦。這時,學生便以濃濃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欣欣然走進詩歌的意境。在學習張志和的《漁歌子》時,我讓學生邊讀古詩,邊欣賞圖畫,找找圖上哪些景物是詩中畫到的。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那煙雨迷蒙中,漁翁獨釣的圖景,引發了學生無窮的詩意。有人說:“老漁翁頭上戴青色的箬笠,身上披著草綠的蓑衣,在江上釣魚,自由自在的!”好個“自由自在”!把這首詩悠然脫俗的意趣點了出來!

畫家畫的插圖再美,也無法展現學生從語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個性化的形象。想象的,盡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準確的、最能撼動心靈的。所以,我決定在引領學生透過課文語言進行精神之旅后,也引導學生“畫古詩”——把詩文的文字形象語言轉化為繪畫的視覺造型語言。這個過程,也是發展學生形象思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窺探語文的過程。

在學習了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后,我告訴學生:“這是蘇軾根據一幅畫來寫的詩,你是否可以為我們前階段學過的某一首詩配個畫呢?”孩子們大聲叫好,但從第二天交來的作品中看出,情況并不好。于是我用“深山藏古寺”“踏花歸來馬蹄香”這些畫壇故事啟發了他們,然后說:“我們為詩配畫的時候,要先想想詩里講到了什么,哪些是要畫的,哪些可以通過別的方法畫出來,要讓別人看到畫,想到詩?,F在再想想,我們學的古詩可以怎樣配畫?”“《春曉》可以這樣畫,詩人站在桃花樹下嘆氣,地上都是花瓣,花瓣上還有露珠。鳥兒在天空中飛翔!”“也可以這樣畫,詩人躺在床上,豎起耳朵聽,窗戶被風吹開了?!?……學生在興趣盎然地描述畫面的同時,也在展示自己無窮的創造力;學生在添紅著綠、描山畫水的同時,也在感受詩的多姿多彩,無窮魅力!

二、曲助詩興,詩借曲傳

從古詩的歷史形成來說,本身就是與歌融為一體的。那么,我們不妨尊重古詩與音樂與生俱來的緣分,在學古詩的同時把音樂引進來,可以讓學生伴樂誦讀,也可以給古詩譜上曲后唱一唱,充分利用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把自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變成美麗的畫面,并在一首首樂曲里提升為對古文化的傾慕和敬重。

朗讀古詩,要字字清楚,有音節感,讀出詩的意蘊。在對古詩略作講解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示范并指出要點,如尾音適度增強,會有較強的情緒感染力。同時,教師用音樂把學生帶入詩的意境。學習杜甫的《絕句》時,配上輕快活潑的琵琶樂,體現“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好景致;學習《敕勒歌》時,配上韻味雋永的馬頭琴樂,將學生帶進“天蒼蒼,野茫?!钡娜獠菰瓕W生感情的琴弦被撥動了,他們會突破時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詩創造的藝術世界之中。

近、現代許多作曲家為古詩詞譜寫了新調,近年來的流行樂壇中也有許多歌手把古詩譜上曲來唱,讓人耳目一新。我們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唱這些古詩詞,另一方面也可以大膽嘗試,讓學生將古詩填入自己熟悉的歌中唱,用喜聞樂見的歌曲來演繹古詩。這里的唱當然不同于音樂課的唱,因為不用關心歌喉音色、是否悅耳動聽,只關心有沒有傳遞出古詩的韻味。這樣的方法倍受學生喜愛,既娛樂了身心,還背了詩,學習了知識,同時,大大增強了記憶功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節奏、音樂性和靈敏度,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三、故事引詩,模糊閱讀

孩子最愛聽的是故事了,在古詩文中采用故事引路的方法組織教學,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教《游園不值》這首詩時,我就講了一個故事:“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風輕,陽光明媚。詩人高興地來到一座小小花園的門前,想看看園里的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聲。這樣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見有人來開門迎客。怎么回事兒?”“可能是主人也出去春游了!”“因為園子太大,主人沒聽到!”下面的小聽眾開始參與了?!霸娙艘膊卵讲卵?,最后他猜想大概主人是怕園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踩踏,所以閉門謝客的。果真如此的話,那就未免太小氣了!詩人在花園外面徘徊著,很是掃興。在他無可奈何地正準備離去的當兒,抬頭之間,忽見墻上一枝盛開的紅杏花探出頭來沖著人打招呼呢。詩人非常高興,心想:??!滿園的春色已經溢出墻外,任你主人把園門閉得再緊,也關它不住?!睂W生津津有味地聽著,接下來讀得興趣盎然。

故事引路,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雖然沒有品詞析句,但學生隨著老師的描述,不自覺地跟自己的生活經驗取得聯系,發揮想象,建構起個體的詩的意境。這時同學們頭腦中出現的意境也許跟詩歌所描寫的意境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又有何妨?同學們還可以通過朗讀等手段去再次體驗、建構。和“故事引路”相似的是“看動畫,讀古詩”,將抽象古詩情境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必刻意花精力去聽教師逐字地講解,只知道個“大概”即可。這樣的學習,學生的心理是開放的,沒有任何壓力。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漸漸理解,慢慢滋潤。

四、觀景吟詩,學以致用

要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就要讓學生感受到它與現實生活的接近。熟讀、理解、背記了的詩句,別讓它們關在學生腦中,要引它們出來走一走。

帶學生去恐龍園春游時,教師剛說了一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就引出了學生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有家長告訴我:“早晨叫孩子起床,催了三遍還在伸懶腰,嘴里說‘春眠不覺曉,又要起床了’!”美術老師驚訝地對我說:“今天,我給你們班的學生欣賞水彩畫,他們居然異口同聲地背起了《江南春》?!弊屧娔茏哌M生活,更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詩”,學生就能在簡單應用中得到樂趣無窮,形成古詩閱讀的良性循環。

除了抓住生活場景讓學生“用詩句”外,教師還可以用文字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感受古詩中的詩句與白話文創設的情境有相通之處,在“溫故而知新”中感覺古詩用時更覺趣。有時是直接引用詩句。如:“來到廬山,走在山間小路上,抬頭一看,在高高的山間散布著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是‘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庇袝r是活化詩詞中的意境。如“伴隨第一聲春雷,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走來。那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是她神奇的剪刀,裁出‘離離’的原上小草,裁出‘碧玉’般迷人的柳葉。那沾衣欲濕的杏花雨,是她神奇的畫筆,她描畫出紅勝火的江花,她描畫出綠如藍的江水。春天真美!”由純粹的學古詩到改造古詩詩句,并學以致用的過程,不但讓學生明白了自己有些認識和感受其實古人早就在詩中有過相當出色的表達,有時不妨借而用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語言的積累。

學生學習古詩詞更有賴于環境的熏陶、活動的促進、習慣的養成。在學生與古詩文“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后,學生自然會用詩人般的眼睛來看萬象,用詩人般的耳朵來聽萬籟,漸漸進入“文學”化的境界。自然、社會、人生,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的畫卷將呈現出別樣的色彩!

猜你喜歡
詩句古詩文古詩
統編版教材中低年級古詩文創意寫話策略
統編版教材中低年級古詩文創意寫話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誦讀經典古詩文的策略
“擬古詩”之我見
品讀古詩
品讀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