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通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促進五育并舉

2021-01-21 23:10徐金華
啟迪·中 2021年12期
關鍵詞:五育并舉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學

徐金華

摘要:在現代教育發展中,特別提出了教育的綜合范圍,包括智力、思想品德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內的“五育”,更是要求課程教學中能夠從綜合視域的教育發展理念中,以學科為立足點,進一步拓展培育學生的各方面素養技能,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為健康全面的教育培養。結合小學音樂的教育落實,其中蘊含的多方面元素,對于五育的教育有著較好的推助效力,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落實五育并舉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則為當下需重點關注的核心問題。本文就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借助本文理論方面的研究,給實際音樂課堂的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學;五育并舉

引言: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五育并舉的有效落實旨在將音樂與五育間的契合點作為契機,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過程當中,小學生為學業及成長發展的初步階段,此時的教育培養不僅能夠促使小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教育啟蒙與引導,實現更具效果的五育教育,更是能夠將音樂教育的價值效用充分發揮,促使小學生對于音樂更具深刻的認識,在美感塑造中增強音樂興趣,使得學生的個性亦能夠在綜合素質中獲得有效發展。

(四)因勢利導,關注品“德”培養

音樂雖為藝術的主要體現,但其旋律與歌詞的結合,填充了多種因素在內,其中,則不乏有著“正能量”傳播的價值效用,教師可將此作為契機,選用具有愛國主義情感元素的曲目翟凱教學引導,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德育品質,使其在愛國主義的音樂熏陶下,不斷的激發其家國情懷,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1]。比如,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學習演唱之外,還可將教材中蘊含的民族類、具有道德內涵類曲目作為德育的培養元素。

(五)融合創新,落實心“智”發展

從科學的發展視角分析,音樂的藝術性及音韻,在影響學生心緒及情感變化的同時,亦能夠具備注意力、記憶力、想象與創造等能力的發展[2]。如莫扎特、肖邦等的音樂,其在近年來的教育效力上逐漸獲得驗證,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則具有一定的智力推動作用。同時,教師在音樂的教育中,亦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以培養小學生的智育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采取又掉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討論音樂的深層內涵,如在六年級上冊《茉莉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則可引導學生思考,“這首歌抒發了怎樣的情感?你能從音樂中聽到哪些情緒和內容呢?通過音樂的欣賞,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

(六)貼近生活,豐富肢“體”語言

在音樂的眾多新教育形式中,不論是與舞蹈的搭配,還是采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方式,都能夠促使學生在肢體語言的充分表現中,獲得體育的鍛煉效果,從而達到“體”育的培養目標。因而教師在開展音樂教育中,可結合生活化的形式,調動小學生的身體活力,讓學生在身體的協調配合中,舞動自己、感受音樂,以達到音樂與體育相結合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教師可選擇具有較強節奏感的音樂,組織學生在拍手、踏步、拍腿等過程中實現身體運動[3]。比如,六年級上冊的《木偶冰進行曲》、五年級下冊的《鈴兒響叮當》等等。另一方面,則可將民族類舞曲的主題內涵充分應用,讓學生在民族舞曲中隨之舞動,在感受民族喜悅中,促使其獲得身體運動。

(七)積極拓展,提高審“美”能力

事實上,音樂的本質則在于美育的培養,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獲得美的認識與享受,在旋律的浸潤中獲得美的熏陶與感悟,促使學生的審美及情操得以有效實現教育提升。在這一方面的教育培養中,除表現美的基礎感知之外,教師亦需要進一步拓展培養學生深層次得到美育,包括如真善美、人文美以及對于學生文化底蘊的提高等方面。即,通過音樂的教學滲透,將民族文化、音樂背景文化等知識內容實現拓展教育,引導其在音樂視野的不斷豐富中,深化其美育的深度[4]。例如,在六年級第四課《京腔京韻》部分中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則可在指導學生欣賞學習京劇曲目的過程當中,將京劇的知識背景進行普及拓展,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京劇,感受京劇的美、中華文化的美。

(八)層層深入,體驗“勞”之樂趣

勞育,指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以及勞動品質等多個方面。在音樂文化中,有著諸多的音樂“訴說”著勞動的美德。比如,五年級上冊的《豐收的節日》《豐收鑼鼓》《蘋果豐收》等等,其都可作為勞育培養的有效素材。在歌唱教學的同時,借助多媒體的影像播放效果,將學生帶入勞動的喜悅情境當中,讓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及價值,使其能夠正確的看待勞動、尊重勞動,從而獲得勞動意識的不斷提高。同時,教師還可通過引導思考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自主深入的了解勞動,形成對于勞動的正確認識與深刻理解,從而達到勞育教育的有效落實。

(九)結束語

簡言之,五育旨德智體美勞五大方面的教育培養,以發展小學生的全面素養為核心目的,幫助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構建具備美學、品德、智慧、體能及勞動技術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中,教師要充分挖掘音樂中的五育元素,并尋找相互間的結合點,采取有效手段展開教育引導,促使五育并舉得以切實落實,借助音樂教育,全面推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冰潔. 淺談如何通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促進五育并舉[J]. 中國音樂教育, 2020(3).

[2] 張忠銀. 中小學音樂讓立德樹人和"五育"并舉落地,落細,落實[J]. 科學咨詢(5):1.

[3] 梁珍. 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融入對學生的品德塑造[J]. 軟件:電子版, 2019, 000(004):47.

[4] 莫小花. 巧教·樂學——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北方音樂, 2019, 39(18):2.

猜你喜歡
五育并舉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學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創新思維,讓小學音樂課堂充滿活力
小學音樂課堂實施豎笛教學的策略
高效課堂始于有效的導入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