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計算機公共課程體系研究
——以成果導向教育為理念

2021-06-02 01:15邢立波
黑河學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導向成果計算機

邢立波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信息工程系,黑龍江 哈爾濱150025)

傳統知識普及型傳授計算機課程已經逐漸被淘汰,目前正處于向服務應用型轉化的時期,運用成果導向的基本指導思想、特點及實施原則,對成果導向教育的研究不能僅局限于對概念的認知而且還要充分的體現到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提升學生計算機方面的綜合素質,是提升每一位大學生操作能力以及自如使用技巧的前提,由此說明成果導向的教育理論在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發展和應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一、成果導向教育的理念及應用模式

(一)成果導向教育的理念

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倒推模式應用,根據學生所學課程在結課后考核應該具備的能力作為依據,進而明確教育的核心能力和教學架構的教學理念,它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變革,即從學生應掌握的技能出發,安排所授課程的中心內容、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這種過程化的教學環節被譽為是科學合理的、先進的教學模式?;诒菊n題研究的教育體系,學生所能達到的水平,教師必須進行測評,通過考核學生學習成果和掌握情況來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給學生提出明確要求,根據其內容設計完善教學方法以保證學生達到預期的成果導向目標和結果。計算機公共類課程更多體現在實踐操作應用中,所以必須強調學生自身應具備的實踐能力。21世紀學生學到的成果必須是社會需要的成果、以社會需求為成果導向,利用此方向的教學領域已延伸至高等教育各個專業,同時,得到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推廣。

(二)成果導向教育的應用模式

遵循成果產出的教育理論為基礎,是以學生學完該課程以后能做什么,而不是只注重學生學了什么的自我定位及其要求,結合民辦高校教學的特點,推出成果導向教育應用模式,如下圖1所示。

圖1 成果導向教育的應用模式

成果教育應用模式是一個以教學目標為重點,讓學生在整體的學習過程中,時刻圍繞明確的中心,要讓學生通過在不同的表現標準下完成任務,任務的完成效果直接體現教學目標的正確與否,從而體現出是否符合表現標準。在構建學習理論指導思想時,教學設計不只設計內容,同時要設計學習環境,在全過程中學習評價/鑒定也是一個教學目標是否正確的突出體現。成果導向教育縱觀全程,設置整體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方向出發,經過各階段與各方面的分維度協同作用,逐步使教學目標突顯出來,學生的學習最終以產出說明效果,并以學生及社會評價為準繩持續發展改進,因此成果導向教育需要順利的執行,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要重視成果導向過程中的各實施細節,構建持續改進的質量保障。

二、當前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指向性不強

高等院校計算機公共課的培養目標還停留在完成校內課程計劃的層面上,然而現階段,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領域不斷拓展,對于計算機的應用要求極高,不但要求畢業生熟悉基本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還有對編程的高難度要求。計算機公共課培養內容還跟不上實踐要求,與計算機前沿理論脫節,培養人才的指向性尚不明確。依照現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無法適應未來計算機領域的技術要求,因此,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明確的指向性。教師在每學期的教學中應以絕大部分學生熟練操作為前提,需要以成果為導向,學生為教學中心進行設計其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國際學位互認,以成果導向來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更具有實踐性。

(二)課程建設思路不夠清晰

計算機課程建設思路應依照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構建,然而,人才培養方案的滯后嚴重影響了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思路直接影響到各層級學生對計算機培養的階段性要求。因此,高等院校計算機課程建設要捋清思路,側重于學生的能力、過程和學習效果,同時強調教育的產出,也就是體現在學習成果上。計算機公共課作為各專業的輔助課程,借助成果導向的思想設計總體的課程體系,完善課程建設十分必要。

(三)實踐教學環境較為滯后

絕大多數計算機課程是通過計算機課堂上完成的,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在計算機系統中得到應用。然而,由于軟件和硬件條件缺失導致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不足,也無法深入企業進行社會實踐,很難了解企業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情況。然而大學生對電腦實操能力要完全適應工作環境需要,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以成果導向培養人才,成為未來走向社會的各領域的工作者,能夠熟悉操作電腦的辦公軟件及系統的維護使用,在各自所從事的專業行業里會學習和使用相關軟件,需要通過實踐環節的成果導向改進計算機教學內容。

三、成果導向教育下計算機公共課程應用案例

計算機公共類課程在我院針對大一學生開設,共設兩門課程,分別是《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軟件應用》。經過成果導向改革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以下是計算機公共類課程教學設計,需要讓學生熟練的掌握以下教學內容:

電子計算機基礎知識。主要介紹計算機的產生、發展以及一些特點與應用,介紹計算機的病毒與防治、計算機的組成與工作原理、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及性能。

Windows操作系統部分。主要介紹操作系統的概述、桌面及圖標的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夾的管理、控制面板的各項設置和各附件的運用。

辦公軟件Word部分。該部分主要講解Word2016的基本操作知識、文檔編輯、文檔排版、表格、圖文混排和打印文檔。

辦公軟件Excel部分。該部分主要講解Excel2016的基本操作知識、工作表的操作、公式和函數運用、數據管理、圖表、保護工作簿數據和打印操作。

辦公軟件PowerPoint部分。該部分主要講解PowerPoint2016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與編輯、設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印與發布。

網絡部分。該部分介紹計算機網絡相關知識、軟件安裝、信息檢索、多媒體的基本知識以及音頻、圖像、視頻處理的技術,了解相關工具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學生在完成計算機公共類課程的學習后,可以較系統的熟知Windows操作系統知識;能熟練使用Office2016的常用辦公軟件;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常識,使用與設置Internet瀏覽器;掌握計算機硬件的基本技術與分析方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基于成果導向的學習,學生熟知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主動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計算機競賽,比如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我院學生在2014-2020年期間,連續7年大賽獲得資格證書981張,其中冠軍獎1張,一等獎9張,二等獎26張,三等獎196張,國際獎9張,團體獎7張。由歷年的分析表顯示,學生的獲獎數量是逐年遞增的,可見,通過不斷對計算機公共課進行成果導向改革,會對計算機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不斷地將高校理論知識轉為實際應用。

四、高校成果導向教育下計算機公共課程發展路徑

(一)以核心成果為目標,打造計算機公共課程

以“面向社會,針對崗位,強化能力,輔助主修”為指導思想,以成果為導向,將計算機公共類課程納入改革對象,著力對現階段的教學應用模式與成果導向的教學實踐內容等方面繼續進行多方位的研究與分析。建設符合民辦本科院校特色的具有專業針對性、融合專業應用的計算機公共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校期間不間斷提升計算機技能和應用技術學習,提高學生利用各種資源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應用型綜合人才,提高教學效果。

(二)成果導向下修訂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1.計算機公共課程的設置方案。第一學期48學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第二學期24學時《高級辦公軟件應用》課程,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緊跟時代,把握當前該學科實踐的特點,把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突出成果導向。

2.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外部社會環境變化而變化,以成果導向修訂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學生基礎和就業實際,及時更新教材,編寫并出版特色教材。減少原有教材中過專過深的理論知識,適當增加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面向應用的定向和就業導向,成熟后可以推向其他教學領域。

3.教師集體參與,深化原有《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架構,吸取國內外成熟經驗,融入自身特點,改變現有教材脫離社會實踐的缺點,提高課程體系的把握能力和知識結構的立體化重塑。

4.依托學生競賽培養應用能力。學生競賽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其實踐與應用能力,推動及普及廣大學生教師提高操作的核心能力,與國際接軌,促進教學改革,打造計算機教育的堅實基礎,提高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大學生在于培養內動力,尤其是電腦類的學科,所學知識具有社會實踐性,通過競賽增強自身的學習意識,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和靈活技巧的應用。

(三)豐富考評體系,提升自主學習水平

計算機考核體系中涉及的公共類課程內容較為靈活,考評標準也不完全一致,設計標準應以實用性作為最終核心,遵循操作能力之間的遞進關系,由單一到綜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機制,推動教學效果的前進。

1.以賽促練、以練促學

當前階段,高校普遍支持學生參與各類技能比賽和專業競賽,獲得的各類證書也可以作為獲取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證明,打破傳統教學“課堂+考場”的單一模式,把獲取知識、技能的方式放大到比賽和競賽中,將教、學、練、賽四部分融為一體,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水平、適應社會作為教學的合并課題,指導教師分階段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獲得書本知識的同時,根據自身理解能力和優勢特長,更立體地完成學習任務,強化練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從“了解”到“精通”。比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打造團隊意識,真正達到以賽促練的學習效果。

2.豐富網絡學習資源

提供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充分利用《MOS/BAP國際認證標準教程》教材,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完善優質課程的學習效果,練習習題庫/試題庫、操作實驗/實訓任務、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反復學習教學視頻等。通過自主開發軟件和系統,把課堂教學和課后考核串聯起來,最終達到信息化教學的目的。

3.實施課程置換,落實以證代考

降低考試在教學體系中所占比例,用以證代考代替傳統考核方式,不斷創新教學考評標準,提升學生走出校門后的工作適應能力。推廣以國際、國內權威職業資格證書或能力水平證書代替課程結業考試的方式,實現真正的課程評估。為落實“以證代考”政策,學院將出臺相關政策,學生獲得計算機相關認證考試證書可以進行計算機必修課程置換,可向學院申請學分,免修課程。學生考試合格的標準也可以是取得與計算機相關或者與高級辦公軟件相關的證書,都可以作為考試合格的標準。以上的考評方式不是單一執行的,同時也要加入過程化考評。

五、結語

通過成果導向與計算機公共課程的有機結合,提高該類課程的學習效果,從而公共課計算機課程更有效的為專業課程服務,成果導向的設計思路應該遍布在課程安排的全部板塊。堅持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從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方面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的素養和知識水平,積極配合專業教師的交流學習工作,以更多的經驗和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以成果導向研究課程體系,分析學生學習規律和就業趨勢,不斷推動教學改革,最終推進計算機專業獲得更多學科教學成績并促進學科教學質量邁上新臺階。

猜你喜歡
導向成果計算機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計算機操作系統
“偏向”不是好導向
驗收成果
基于需求導向的航天青年成長建議與實踐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數說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數博會4大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