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校合作視角下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研究

2021-06-02 01:15劉錦濤楊丹萍曾艷芳
黑河學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館校博物館課程

劉錦濤,楊丹萍,曾艷芳

(福建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福建 福州350108)

2020年,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出臺的《教育部、國家文物局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1]指出,通過健全館校合作機制進一步發展博物館教育。同時,構建有效銜接的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是館校合作的重要內容,是實現館校合作目標的重要保證。為此,本文基于館校合作視角,對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的內涵、影響因素及構建路徑提出一些看法。

一、問題的提出

博物館教育是館校合作的主要目的,館校合作是博物館教育的必要條件。于2010年出版的《博物館學關鍵觀念》對博物館教育的定義為:“博物館教育是梳理綜合從博物館獲取的知識,通過知識整合、激發感知、獲取新體驗,幫助觀眾個人發展”[2]。該定義對于觀眾的身份、組織的方式等并未作出限定,也沒有關于時間、目標等的限制,屬于廣義上的博物館教育。而本文所要論及的“博物館教育”則在觀眾的身份上特指中小學生,在組織的方式上特指由博物館和學校共同組織,在開展的時間上特指學校教學計劃內,在教育的目的上特指契合中小學生實際需求等。為了更契合實踐和方便研究,本文將博物館教育定義為:由學校和博物館根據地域特色、學生身心特點和各學科教學計劃需要,組織學生梳理綜合從博物館獲取的知識,通過知識整合、激發感知、獲取新體驗,幫助中小學生個人發展。館校合作,包括博物館和學校聯合培養專業的博物館教育者、共同開發博物館教育活動或課程、送展進校等,即場館與學校以人才優化培養為共同目標,充分利用場館豐富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開放的教育活動空間,資源優勢互補,相互配合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可以實現場館與學校的雙贏[3]。

然而,我國在通過館校合作推進博物館教育的實踐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在博物館教育的供求關系銜接上,如館校合作常常迫于上級壓力,缺乏主動性,導致博物館教育流于形式;博物館教育缺乏示范性課程或活動,未能很好地融入教育體系;博物館教育缺乏專業的博物館教育者,不能與日趨龐大的博物館教育需求相匹配;由于資金主要來自政府的支持,博物館教育供給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再加上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博物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等,許多偏遠落后的地區還缺乏理應享受到的博物館教育。正是這些問題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館校合作中博物館教育供給與需求不能有效銜接的后果和危害。因此,基于館校合作視角研究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的內涵、影響因素和構建路徑十分必要。

二、館校合作推進中博物館教育的需求與供給

在博物館教育需求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重點:

1.優質的博物館教育課程。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館校雙方自身對博物館教育的訴求下,傳統教育“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被打破,中小學生對優質的博物館教育課程的需求日益凸顯。優質的博物館教育課程應有以下四點要求:第一,以博物館的社會屬性為出發點,突出實踐性,發揚校外教育的優勢,引導學生拓展視野、了解社會、參與體驗等。第二,以藏品研究為出發點,突出實物性和專業性,通過博物館特有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第三,以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突出針對性和教育性,設計出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博物館教育課程,突破學校教育的限制。第四,以中小學順利開展博物館教育的需求為出發點,突出安全性,要做到:活動有方案,合理籌劃博物館教育課程;行前有備案,提前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工作;應急有預案,預先制定應急方案以應對潛在風險。

2.專業的博物館教育者。老師是學生與課程之間的橋梁,但是由于我國館校合作缺乏深度和廣度、博物館教育發展較為落后,專業的博物館教育者緊缺,館校合作中博物館教育對于專業博物館教育者的需求十分龐大。專業的博物館教育者應具有以下三點要求:第一,在專業知識上,博物館教育者不僅應掌握內容性知識,包括展品深層次多方位知識、多學科具體知識等,還應掌握程序性知識,如教學法知識。第二,在專業能力上,博物館教育者除了應具備開發博物館教育課程、博物館教育科研等實踐必需的能力,還需提升合作交流、溝通協作等輔助實踐能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與教育效果。第三,在專業理念上,博物館教育者應在秉持主動批判性的職業態度以及熱情、責任心、不屈不撓等職業精神的前提下進行博物館教育活動[4]。

在博物館教育供給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重點:

1.博物館教育資源的性質。一是作為純公共物品的博物館教育資源。包括博物館藏品和展覽內容、線上博物館教育等服務項目,該類服務既不需要受益人償還,也沒有直接經濟利益回報,它們所產生的利益是由家庭、學校、博物館及其他相關的社會組織所共享的。館校提供此類博物館教育雖是應盡的責任,但前提是以政府的財政資金為保障,不論是博物館教育的設施建設投入還是人員和辦公經費,均完全依賴政府的公共預算。二是作為準公共物品的博物館教育資源。該類博物館資源占比較大,如博物館教育活動或課程期間的交通、餐飲、文本資料和保險等。一方面,這些服務項目的受益人需要付出與家庭和企業等直接相關的利益的代價。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為它們某種程度上具有的社會公共利益需求的性質承擔必要責任。因此,如何借助政府的財政支持和市場機制的力量是供給更多更優質的博物館教育資源的關鍵。

2.博物館教育的均衡性發展。博物館教育在推行區域和服務對象上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不可忽視:優質的博物館教育資源集中在經濟、社會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忽略了廣大的發展相對薄弱的城市或鄉村中小學生的需求,弱勢地區幾乎成為博物館教育的“盲區”。這些由均衡性發展產生的博物館教育需求,對于各地區尤其是發展相對薄弱的城鄉來說,會給財政帶來較大壓力??梢?,如何借助宏觀政府財政的適當傾斜與微觀市場機制的調節力量,克服博物館教育的政府支持壓力,是博物館教育長效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三、影響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的主要因素

首先應該注意到的是,政府在各項事業的發展中扮演著絕對的主導角色。在館校合作中,政府實際上同館校一起參與著博物館教育的投入、運行、激勵與評估,我國的館校合作模式需要從政府中獲取大量的政策指引和財政支持等(圖1)。在此基礎上,以下幾個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分析。

圖1 博物館教育館校合作機制

第一,館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博物館教育需求的規模。一方面,基于館校間各自為政、不相為謀,館校雙方對博物館教育的重要性還不夠重視等原因,館校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欠缺,且寥寥開展的博物館教育活動更多的是來自上級的壓力或博取領導的認可,導致當下博物館教育課程存在開設時間短、頻率低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館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缺乏師資培養、課程開發等方面的經驗,以至于博物館教育供給不足,從而導致需求的規模還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

第二,政府的財政支持決定著博物館教育供給的水平。不斷涌現的博物館教育需求給政府財政帶來了新的壓力。從長期看,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機構,隨著博物館教育一系列政策的推進,博物館教育的內涵即展示功能所延伸出來的教育功能將愈發突出,博物館在提高展教結合水平的過程中,通過提供接待參觀服務、博物館教育服務等,將逐漸釋放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博物館教育資源的經濟價值,可以切實保障財政收入[5]。但也必須充分認識到,由于博物館的經濟效益具有間接性和遲效性,博物館教育的發展面臨著活動經費的支持與保障問題,提升博物館教育供給水平的壓力很大。在博物館教育真正穩固地發展起來之前,博物館教育產生的財政收入增長態勢不容樂觀,而在推進博物館教育的過程中對財政資金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梢?,財政資金要滿足館校合作推進的博物館教育需求任重道遠。

第三,對弱勢地區的幫扶決定著館校合作整體目標的達成。教育是國家振興的基石,我國高度重視教育的均衡發展,但由于各地區受地理位置差異及經濟發展狀況不平衡的影響,存在各地區具有博物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館校合作推行面不廣的問題。在教育均衡發展的大前提下,博物館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客觀上要求發展落后的地區獲得更多的幫扶。而作為博物館教育的發起者,政府對落后地區的財政幫扶決定著館校整體目標的達成。

第四,如何引入市場機制決定著博物館教育供給的效果。引入市場機制,正是要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及其在管理上的長處參與博物館教育的供給。遵照公共產品理論,引入市場機制供給博物館教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準公共產品類的項目上,純公共產品性質的博物館教育項目也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交給市場主體來做。然而,鑒于博物館教育的邊界不是完全確定的,何為政府的職責,何為企業的職責,如何更好地將政府和市場巧妙結合,既與政府本身的財政實力和管理效率有關,也與館校合作下博物館教育的發展內涵及其目標定位有關。

四、構建館校合作中有效銜接的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有效路徑

第一,厘清館校合作的具體范圍。確定責任邊界是建立有效銜接的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的基礎。確定過程中要把握兩大重點:其一,要以博物館教育需求為出發點提高館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兼顧博物館教育課程開發的自主性與專業性;其二,明晰館校合作中各主體的相應責任,包括單獨責任和共同責任,如博物館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學校師資力量的培養,以及館校合作時的協調與配合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將打造線上線下博物館教育公眾平臺這種看似與館校合作主體無直接利益關系的活動也納入館校合作的具體范圍內,并不斷在變化的時代背景下開拓新的合作方式與合作范疇。

第二,客觀評價館校合作發展進程。首先,科學地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為了規范各主體的工作,及時發現、反饋和解決問題,應當事先進行研究確定,對館校合作中博物館教育供求關系有效銜接的狀態設定標準,形成一套科學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指標主要分為客觀性指標和主觀性指標兩類??陀^性指標應包括如財政投入規模、博物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課時、博物館教育課程開發、師資培養規模、中小學課堂教學變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變化等。主觀性指標主要是反映博物館教育者、學生對館校合作實施現狀與結果的滿意度。而學生作為館校合作發展的直接利益獲得者,對于學習條件、方式和效果的改善擁有最直觀的體驗,因此也更有發言權。其次,評價機制必須具有合理性。其一,確定各相關機構相結合的評價主體。目前,博物館、中小學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不僅主導館校合作的進行,同時也直接推動或參與規則的制定、財政的投入、工作的交流等相關活動。因此官方評價機構中的管理人員應由各地博物館、中小學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推薦產生。同時要積極發揮專業評估機構、相關研究機構和高校專家學者的作用,做到深刻認識、長遠規劃,助力館校合作的未來發展。其二,建設完善的社會監督體系。注重聽取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和暢通社會監督渠道,遏止“形式主義”,提高資源投入的高效性、有效性。其三,做到評價信息及時、公開、透明。讓評價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利于提高館校雙方對館校合作的責任感,同時評價信息的及時反饋也能夠提升館校雙方、學生、家長和社會企業等對館校合作發展的參與熱情。

第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提供博物館教育中的作用。在館校合作提供博物館教育的同時,應當根據不同性質的服務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博物館教育供給的效率與質量。例如餐飲、住宿、交通、課程開發、教材編寫等屬于準公共產品的項目都可以通過館校與社會資本的PPP合作,在吸引社會資本的同時帶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擴大博物館教育的效能。當然,在引入市場機制發展博物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學生享有合理的權益,這不僅是館校的義務,也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因此在引入市場機制時必須實施相適應的監管制度。

第四,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以滿足博物館教育需求的能力。館校合作關系的維持需要依賴政府的公共預算,這種被動的資金收入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館校對資金的利用。因此,國家應該設立博物館教育專項資金,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定,列入政府財政預算中,保障博物館教育資金補助的穩定性。另外,由于各地財政能力不均衡,因此要加大向財政能力較弱的中小城市、農村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即使設立了專項資金,也不能隨意縮減地方財政本應對博物館教育的投入預算,而是應發揮政府的均衡化、差異化政策紅利,不斷加強對自身地區博物館教育體系的建設,滿足博物館教育需求的能力。

猜你喜歡
館校博物館課程
“雙減”視域下館校合作的實質與出路
館校合作可持續性發展的探討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實踐
——以廣州市從化區館校合作為例
公共圖書館館校合作推廣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以廣州市為例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博物館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