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洛替尼與伊馬替尼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效果比較

2021-09-13 15:42李寶林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期
關鍵詞:生存率

李寶林

【摘要】目的:比較尼洛替尼與伊馬替尼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ML)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診治的78例CML患者,并隨機劃分成A、B組。A組39例采用伊馬替尼治療,B組39例應用尼洛替尼治療。于治療12個月后判定兩組血液學、細胞遺傳學及分子學療效,統計血液學總有效率、全細胞遺傳學緩解(CCyR)率及完全分子學反應(CMoR)率,觀察兩組毒性反應發生情況,并了解兩組3年無進展生存率(PFS)、總生存率(OS)。結果:B組血液學總有效率(94.87% vs79.49%)、CCyR率(82.05%vs61.54%)、CMoR率(58.97%vs33.33%)、3年PFS(87.18%vs66.67%)均明顯較A組高(P均<0.05);兩組各毒性反應及3年O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對CML患者應用尼洛替尼治療的血液學療效、CCyR率及CMoR率均較伊馬替尼治療高,可使患者獲得更理想地遠期預后。

【關鍵詞】尼洛替尼;伊馬替尼;慢性粒細胞白血??;生存率

中圖分類號:R73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2-0081-02

慢性粒細胞白血?。–ML) 為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費城染色體(Ph)通常存在易位現象,可形成BCR-ABL融合基因。治療CML的傳統方法為應用干擾素、羥基脲等,其療效欠佳,患者3年生存率約為50%,且長期使用易發生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 1 ]。近年來,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因具有療效顯著、耐藥性好等優勢而逐漸取代傳統療法成為CML治療的首選藥物。目前,TKIs種類頗多,以伊馬替尼為代表的一代TKI和以尼洛替尼為代表的二代TKI最為常用。有研究認為,二代TKI和BCR-ABL結合的親和力較一代TKI強,可使患者更好的受益[ 2 ]。為更深入了解兩藥治療CML的有效性,本研究對尼洛替尼與伊馬替尼用于CML的效果進行了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納入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78例CML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慢性髓性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版)》[3]有關CML的診斷標準;(2)入組前3個月未接受過相關治療;(3)本研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傷;(2)對受試藥物存在禁忌;(3)精神異常。將所有患者隨機劃分成兩組,A、B組各39例。A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47.03±6.42)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5年,平均(2.11±0.69)年。B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78歲,平均(48.25±6.71)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5年,平均(2.36±0.74)年。對比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使用伊馬替尼(生產廠商: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1?g)治療,口服給藥,400?mg/次,用藥時間為進餐時,qd。B組使用尼洛替尼治療,口服給藥,300~400?mg/次,bid,用藥時間間隔為12?h,一般是餐前1?h及餐后2?h用藥。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象,對不良反應做積極處理,并結合患者病情及耐藥情況調整用藥劑量。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液學療效

于用藥治療12個月后評定兩組血液學療效。血液學療效判定標準:(1)完全緩解(CR):白細胞低于10×109 /L,血小板低于450×109 /L,外周血中未檢出原始細胞、幼稚細胞等,脾腫大等癥狀及體征消失;(2)部分緩解(PR):外周血中可檢出幼稚細胞,血小板超過450×109 /L但較治療前降低50%,雖有脾腫大但較治療前縮小50%,其余同CR;(3)未達緩解(NR):各項指標均未達到CR或無效??傆行?CR率+PR率。

1.3.2 細胞遺傳學及分子學療效

于治療12個月后,對兩組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CCyR)率、完全分子學反應(CMoR)率。CCyR:骨髓Ph陽性細胞0%。CMoR:RT-PCR檢測BCR-ABL呈陰性。

1.3.3 毒性反應

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CI/NIH)毒性分級標準[4]對兩組Ⅲ級及以上血液學毒性反應、消化道反應、肝功能損害、水腫、肌肉疼痛等毒性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

1.3.4 遠期生存情況

進行為期3年的跟蹤隨訪,統計兩組無進展生存率(PFS)、總生存率(OS)。PFS:自患者開始治療至病情進展(之前取得的血液學、細胞遺傳學緩解喪失,病情進入急變或加速期)。OS:開始治療至死亡或隨訪時間結束。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血液學療效

B組血液學總有效率94.87%明顯高于A組的79.49%(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CCyR率、CMoR率

B組CCyR率、CMoR率分別為82.05%、58.97%,明顯高于A組的61.54%、33.33%(P均<0.05),詳見表2。

2.3 比較兩組各毒性反應

兩組Ⅲ級及以上血液學毒性反應、消化道反應、肝功能損害、水腫、肌肉疼痛等毒性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詳見表3。

2.4 比較兩組3年生存情況

B組3年OS和A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PFS明顯高于A組(P<0.05),詳見表4。

3 討論

CML在我國所有白血病病例中的占比為15%~20%,在慢性白血病中的占比為70%,其中超過90%的患者Ph染色體陽性。Ph染色體為一種較G組染色體小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當其基因結構受損后,可產生BCR-ABL融合基因,此基因產物210 kD蛋白可致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導致造血干細胞失控性增殖,造成造血細胞大量增生堆集,最終可引起CML[5]。對于此病,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是異基因干細胞移植,但其治療風險大,醫療費用高昂,且會受到患者年齡、供體匹配度等因素制約,使得此治療方法的應用限制性較大。

TKI的問世開辟了靶向治療CML的新紀元,且因其具有療效確切、用法簡便、副作用小等優勢而成為CML治療的一線選擇。伊馬替尼屬于一代TKI,可通過占據BCR-ABL蛋白結合腺苷三磷酸的位點而削弱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止BCR-ABL對底物的磷酸化,致CML患者造血干細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進程加快,從而可使血液學緩解[6]。有研究報道指出,伊馬替尼治療CML的3年OS約為80%[7]。而在本研究中,對照組OS、血液學療效均為79.49%,仍有20.51%的患者治療無效,且遠期死亡??梢姴捎靡榴R替尼的療效仍有所欠缺,部分患者無法從中受益。尼羅替尼屬于二代TKI,是為解決上一代TKI耐藥、疾病進展等難題而研發,其在CML治療中的優勢更為顯著。本研究將此藥物和伊馬替尼的療效做對比分析,發現B組血液學總有效率與A組相比明顯較高,CCyR率、CMoR率與對照組相比亦明顯較高,和江慧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提示和伊馬替尼相比,采用尼羅替尼的血液學療效更高,且更多患者可達CCyR、CMoR。分析其原因是尼羅替尼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效果較伊馬替尼高30倍,可更有效地抑制BCR-ABL的磷酸化。同時,很多病例BCR-ABL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結構域上會發生突變,阻礙伊馬替尼和相應位點的結合,使其無法抑制酪氨酸激酶而出現耐藥性。尼羅替尼對大多數伊馬替尼耐藥點突變敏感,故療效更佳。B組3年PFS與A組明顯較高,而3年OS與A組比較差異不明顯。提示應用尼羅替尼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遠期預后。本研究還對兩組各種毒性反應做比較,發現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藥在安全性上差異不顯著。

綜上所述,尼洛替尼應用于CML治療中的血液學療效、CCyR率及CMoR率均較伊馬替尼高,可實現患者帶病長期生存。本研究受限于較小的樣本量,致研究結論的可信度受到影響。故有待后續通過大樣本對照研究來做進一步闡釋。

參考文獻

[1] 黃成鳳,申麗君,劉躍華.尼洛替尼納入醫保用于伊馬替尼耐藥或不耐受的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療的預算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8,37(11):61-65.

[2] 白羽,王雪兒,張艷華.尼洛替尼治療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快速衛生技術評估[J]. 中國新藥雜志, 2020,29(1):117-121.

[3]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慢性髓性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3,34(5):464-47.

[4] 齊晶,徐又海,何合勝.伊馬替尼治療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J].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8,26(2):407-411.

[5] 郭宗儒.開辟分子靶向藥物新領域的伊馬替尼和抗耐藥的尼洛替尼的研制[J].藥學學報, 2019,54(4):179-185.

[6] 徐玲,唐曉瓊,吳丹.伊馬替尼對低中高不同危險程度CML患者的療效及臨床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2):83-86.

[7] 張晶晶,楊麗葭,朱雨,朱晗,洪鳴,李建勇,錢思軒.伊馬替尼或尼洛替尼一線治療老年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9(8):1197-1201.

[8] 江慧,曾慶曙,楊明珍,陳瑩瑩.尼洛替尼和伊馬替尼治療初診CML-CP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比較[J].安徽醫學,2018,39(4):419-422.

猜你喜歡
生存率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國居民癌癥三年生存率
最新全球癌癥生存分析的啟示
我國癌癥5年生存率穩步提高
日本癌癥患者十年生存率達59%左右
膽道閉鎖Kasai術后早期并發癥的研究
開腹與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術后恢復情況及患者生存率對比
全胃切除術治療胃底賁門癌的臨床價值研究
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和綜合護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