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在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臨床護理應用

2021-09-13 23:41潘金榮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14期
關鍵詞:臨床效果

潘金榮

【摘要】目的:探討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在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108例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觀察組54例和對照組54例。觀察組采用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式不保留灌腸法,均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觀察其臨床效果及舒適滿意度。結果:兩組進行對比評價,觀察組的療效及舒適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更有效的清潔腸道、解除腸道梗阻,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及舒適度,減輕痛苦及經濟負擔,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不保留灌腸法..不完全性腸梗阻..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4-0133-02

腸梗阻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腸道疾病,發病之后會因為受累的腸管部位以及范圍不同而發生不同的癥狀。因此治療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癥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1]。嚴重者可導致腸道壞死,甚至死亡。臨床上,不保留灌腸法是非手術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最常見、最有效的手段[2]。不保留灌腸法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技術工作[3],如果是單純性腸梗阻,可以用灌腸的非手術方法解除,可以灌注生植物油,肥皂水。通過灌腸促進排便,緩解腸梗阻做引起的臨床癥狀。但為了確保效果,有時需要多次進行灌腸,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及身體不適。因此如何做到有效、安全,使患者滿意,提高療效,是護理臨床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問題。為了提高腸道清潔效果,充分軟化糞便,緩解便意,減輕患者不適感, 降低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灌腸治療不愉快的體驗。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筆者探究了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在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臨床護理應用。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本院確診為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4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6例,年齡在50~78歲,中位年齡66.34歲;對照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在51~80歲,中位年齡68.8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1)經X線腹部平片明確診斷為低位/高位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2)積極配合治療,自愿參與隨機分組的患者。

排除標準:(1)伴有腸道壞死、腸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腹膜炎、肝性腦病等的患者;(2)嚴重患有心、腦、肝、腎等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將108例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觀察組54例和對照組54例。觀察組采用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式不保留灌腸法,均給予常規護理。

1.2.1.用物準備.

觀察組。(加溫39~41℃)灌腸液0.9%氯化鈉500 mL×2瓶,一次性輸液器1副,一次性12號或14號吸痰管2條,石蠟油,紗布1塊,一次性手套,一次性中單,便盆,手紙,褲子。

對照組予傳統使用的一次性灌腸袋及肛管,灌腸液及其余備物相同。

1.2.2.操作方法

灌腸前耐心向患者解釋灌腸的目的、過程、效果及要求,讓患者積極配合操作,按醫囑給予口服液體石蠟油每日30 mL或乳果糖(四川鍵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621,規格60 mL∶40.02 g,成人常規用量每日30 mL),灌腸液較大量,成人選0.9%氯化鈉500~1000 mL作為灌腸液執行灌腸,操作前囑其排空膀胱,灌注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詢問患者感受,關心患者。

觀察組是改良后不保留灌腸法。使用一次性輸液器(丟棄頭皮針)接一次性吸痰管(剪掉接口膨大端),兩者連接口吻合緊密,不易松脫。具體操作方法為將灌腸液0.9%氯化鈉500 mL×2瓶浸泡在溫開水中加熱至39~41 ℃后,連接一次性輸液器及一次性吸痰管排氣,囑患者左側臥位,臀部抬高10 cm,用石蠟油潤滑吸痰管前端及肛門,輕柔插入肛門20~22 cm,可深達結腸,打開輸液器開關,可調節控制灌注速度,茂非氏管可視灌注速度,控制在150~200滴/分,灌注完畢后輕柔拔管,囑其平臥20~30 min,有便意后排便。

對照組是傳統的不保留灌腸法。使用一次性灌腸袋接肛管進行灌腸,輕柔插入肛門7~10 cm, 緩慢灌注,灌注完畢后拔管,囑患者盡量保留5~10 min,有便意后再行排便。

1.3.觀察指標.

為評價兩組灌腸方法取得的臨床效果及患者的舒適滿意度,采取相關評價指標,包括灌腸液保留時間、灌腸液外流、灌腸后腸道的清潔效果及灌腸后腹部疼痛、肛門墜脹、頭暈、直腸黏膜損傷等舒適度進行比較。制定效果評價標準[4]如下。(1)顯效為原有癥狀好轉或完全消失、大便水樣無糞渣;(2)有效為原癥狀有所改善、大便水樣少糞渣;(3)無效為原有癥狀沒改善,甚至惡化或較多糞渣;(4)患者的接受程度及舒適滿意度等[5]。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進行對比,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Fisher χ2檢驗,當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灌腸清潔效果比較

觀察組灌腸清潔效果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舒適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舒適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灌腸液保留時間及患者接受程度的比較

觀察組腸液保留時間為20~30 min,患者接受程度為100%;對照組腸液保留時間為5~10 min,患者接受程度為50%。觀察組腸液保留時間對清潔腸道顯著優于對照組,且患者接受程度更好。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10.061,P<0.05)。

3?討論

本課題是研究對比傳統式和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在臨床上應用于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不保留灌腸法是一項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是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治療的最有效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結果顯示,(1)對比兩組灌腸法的灌腸清潔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達100%,對照組72.2%,觀察組清潔腸道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2)對比兩種灌腸法灌腸后患者舒適度,觀察組患者舒適度達83.33%(不適者合計9例16.67%),對照組患者舒適度29.63%(不適者合計38例70.37%),數據顯示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3)對比兩組灌腸法灌腸液保留時間及患者接受程度,觀察組灌腸液保留時間達20~30 min,患者接受程度達100%,對照組灌腸液保留時間5~10 min,患者接受程度50%。數據證明觀察組灌腸液保留時間延長更有利于軟化糞便,減少灌腸次數從而更有效清潔腸道,更有利于患者接受。

傳統的灌腸法使用一次性灌腸袋及肛管,肛管粗且短[6],最長插入深度只能達直腸,而灌腸液在直腸停留時間短,容易產生便意,排便快,不能充分軟化糞便(特別是結腸上段糞便),糞便排出量較少,以致清潔腸道的效果不佳;又因肛管粗,質地較硬, 會造成例如腸道黏膜的損傷和損害,通常灌腸液有甘露醇、硫酸鎂或者肥皂水等,這些藥液、化學液體長期對腸黏膜都會存在一定的刺激[7]。灌腸過程中肛管與灌腸袋接口易分離,灌腸液容易外滲,灌注速度不易控制,灌注速度過快,肛管質地硬且粗,直接刺激腸管壁,對腸壁粘膜損傷大,容易產生便意,達不到預期治療效果[8]。此外,患者在灌腸過程中會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

改良后不保留灌腸法是使用一次性輸液器及一次性吸痰管代替一次性灌腸袋及肛管。改良式不保留灌腸法用一次性輸液器(丟棄頭皮針)接吸痰管(剪掉接口膨大端),銜接緊密,不易松脫,吸痰管質地軟而細,對腸壁損傷小,可緩解便意,減輕患者不適感 ,吸痰管容易插入深達結腸,灌腸液在結腸保留時間相對較長[9],易達到軟化糞便目的[10],而且對灌腸液及灌注速度容易控制,取材方便,患者容易接受,操作簡便。

4?小結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的日益進步,新技術、新成果大量涌現,很多傳統護理技術已跟不上現代診療技術的高質量要求。長期以來采用的傳統不保留灌腸法已不能達到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而改良后的不保留灌腸法,通過改變灌腸技術的材質,能更好地控制灌腸速度[11],緩解便意,減輕病人不適感 ,利于灌腸液的吸收,充分軟化糞便,更有效的清潔腸道、解除腸道梗阻,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及舒適滿意度[12],減輕痛苦及經濟負擔,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方法簡便安全,取材方便,讓操作者更易操作,在臨床工作中有實際的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035.

[2] 馬如婭,鮑曼玲.護理技術[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0.

[3] 林慶萍.一次性輸液器在不保留灌腸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11(4):1929.

[4] 方素萍.不同灌腸液應用于清潔灌腸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6):808.

[5] 徐伍仙.清潔灌腸患者的舒適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1):369.

[6] 顧燕婭,傅曉禹.改良不保留灌腸法治療癌癥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雜志,2010 ,7(6):146.

[7] 黨利梅.兩種體位清潔灌腸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234-235.

[8] 楊偉娜.改良不保留灌腸法治療癌癥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的護理[J].飲食保健雜志,2016,2(3):140.

[9] 盧玉優.一次性吸痰管在清潔灌腸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雜志,2012,5(5):126-127.

[10] 許秀定,陸映香,梁倩怡,等.改良不保留灌腸法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2011,12(8):139.

[11] 范佩滔,王紅,鄭磊.一次性吸痰管配合輸液器在保留灌腸中的探索[J].世界最新 醫學信息文摘,2015,56(15):41.

[12] 袁媛.一次性輸液器接一次性吸痰管在灌腸術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2):2803-2804.

猜你喜歡
臨床效果
緊急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致宮頸擴張臨床分析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中風后眩暈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初步評定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早期應用大劑量美托洛爾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