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前教育中引入更多優質文學內容的探討

2021-11-18 08:09李菊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審美意識人文教育學前教育

李菊華

摘要:文學作為人文學科的分類之一,語言中蘊含的藝術與審美意識,最早源自人類的思維活動。作為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視其對學生心靈的滋養作用。不過,當前的學前教育卻順應家長急功近利心理,因而在學前教育階段中,文學內容教育很少發揮它的作用。本文就現今幼兒教育發展現狀、文學對幼兒思維啟蒙的價值和意義乃至文學如何融入課堂這一主題內容展開探討,最后展望未來,希望在堅持人文精神的原則基礎上推動文學更好地融入學前教育。

關鍵詞:學前教育;文學;審美意識;場景教學;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30

一、現代幼兒教育發展現狀

學前教育階段是開發幼兒智力的最佳時期,特別是兒童正處于3-6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小孩健全人格形成及審美意識萌發的關鍵時期,所以早期教育格外重要。在我國,教育部門及家長相當重視幼兒教育。就目前幼兒教育發展現狀來看,老師及家長的側重點在于通過有效引導,在游戲與體育中鍛煉孩子健康的體魄,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健康的觀念。不可否認,這對其終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但我們也看到,目前幼兒教育階段文學對兒童智力與審美啟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幼兒教育課堂上文學內容涉及不多,不僅因為我國適宜的文學作品數量不足,也與課堂設計和教師個人選擇有一定關系。教育界對學前階段教育普遍存在小學化傾向的詬病。在此,我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對學前階段教育小學化的定義并不明確;其次,我們并不認為讓幼兒接觸經過挑選的文學作品是超前行為。相反,適當增加課堂上的優質文學作品內容對其健全心智的形成及審美意識的萌發大有裨益。

二、文學對幼兒教育的價值意義

總的來說,教師在課堂內容的設計上引入更多符合孩子特點的優質文學作品,有利于引導幼兒將來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正確價值取向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實踐,對其養成終生閱讀習慣,審美的形成乃至身心健康成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文學對幼兒三觀的影響

文學作品的精神引領是其本身最為內核的價值所在。幼兒對文學作品中作者表現出來的以某種道德標準為基礎的評判系統是有一定感知力的,其感知力未必比成年人遲鈍。因此,教師的引導與選擇在這里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文學作品向幼兒展現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幫助兒童對是非、對錯、善惡和美丑等道德問題,形成直觀、感性、初步的認識、思考和判斷。這種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今后人生規劃、選擇格外重要。

(二)文學的美學價值和對幼兒審美意識的影響

除了初步的理性層面,文學對兒童的影響還存在于感性層面。盡管成人與幼兒之間存在審美意識的落差,但人都有審美意識與審美的權利。同時,兒童作為人生的初始階段,未來的可蘇州性極大。審美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追求更高人生境界這樣一種美好愿景的實現方式。

文學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它對現實的表現是間接的。但可貴之處也在于它的“間接性”與豐富性,語言文字為幼兒提供了一片廣闊的探索想象力的空間。并且,文學語言也是“美”的語言,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能更好的展示美的風尚。文學材料屬于相對低成本且易獲得的審美教材,在文學中“審視”美可以激發兒童更多的情感與靈感,促進其審美意識的萌發。即使文學作品承載的情感與人類共情沒有在兒童身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從長遠看,只要文學在幼兒心里種下“美”的種子,對其今后人生軌跡的潛在影響都是不可小覷的。

三、如何將文學融入幼兒教育

(一)目標的人性化

首先,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明確目標的人性化,引導幼兒接觸更多優質文學作品,我們的腳步不應該太“匆忙”,導致違背素質教育的初衷。如果教育者迫于升學壓力或是家長攀比心理促就,我們的教育很難不走歪路。當今社會,家長普遍浮躁,但是,作為教育者,不應該延續這種焦慮情緒,必須清醒。文學并非逃避世俗功利的綠洲,它能夠做到的是幫助兒童構建一個健全的精神世界,這是抵御今后現實挫折、磨難的力量源泉。

(二)重視幼兒的主動性

讀寫萌發理論的研究結果顯示,幼兒在接觸閱讀和書寫的過程中,總是表現出積極主動參與的特點。也就是說,在讀寫互動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地給予反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系統地建構起自身語言知識和閱讀的策略。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與內容時應盡量把幼兒置于主動的角色上,既要清醒認識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又必須明白文學內容的重要價值,這樣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們有效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從良好的互動模式中感受到更多正面意義。

(三)創新學習模式:場景教學和沉浸式教學

考慮到幼兒園適齡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我們認為隨著其生活范圍的擴大(從單一家庭場景到公共性、社交性更強的幼兒園),幼兒的適應能力、生活能力和認知交往能力都得到迅速發展。但幼兒畢竟與成人不同,其思維認識活動往往依靠具體行動進行,甚至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幼兒的很多行為是無意識的。

在此基礎上,讓文學走進課堂需要我們創新學習模式,嘗試場景化教學和沉浸式教學。我們可以為幼兒提供更適宜的閱讀或“聽故事”環境,鼓勵他們參演文學作品改編的話劇,通過模擬場景讓孩子們參與其中來加深印象,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創造力。同時,智慧課堂的普及也能幫助最大程度發揮優質文學作品的積極影響。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打造富有多樣性的教學形式,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幼兒展開室內交互體驗活動,更形象生動地展現優質文學作品,通過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涌現出不少有較高審美價值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入學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對幼兒健全人格、審美意識和三觀的形成與完善有著深遠的影響。文學內容對孩子們教育的影響,必須堅持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的原則,本著從小開始塑造孩子們的理想人格,最終達到是幫助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目的。功利心和攀比心理形成的教育“劇場效應”,自然是危險的。

參考文獻

[1]肖育林.試論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征[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09):64-65.

[1]覃成利.對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探討[J].文學教育(上),2018(08):108-109.

[1]王玉.幼兒文學教育的新理念[J].學前教育研究,2009(02):31-35.

[1]張亞. 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設計的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審美意識人文教育學前教育
談高中美術教學滲透健康審美意識之優化策略
世紀末的贊歌——比亞茲萊插畫藝術風格分析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淺論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傾向
于堅文學作品中的審美意識價值體現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論師愉生悅的詩意教育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