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定義與培養

2021-11-29 07:39閆廣芬
江西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培育農民職業

■李 瑩 閆廣芬

鄉村振興是“中國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新時代背景下新型農民的培養是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能否實現的關鍵。而鄉村衰落“空心化”現象嚴重、農民現有整體素質、能力與發展觀還未達到鄉村振興的戰略要求,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存在諸多問題。為此,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路徑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培育規劃;完善培育機制,確保分工協作的有效性;明確培育的對象,加強培育方法和培育內容的完善;完善政策扶持體系與保障制度。

一、鄉村振興中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鄉村振興戰略總結并升華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提出的重大農村政策精華和實施舉措,同時根據國情并充分借鑒了世界各國的歷史發展經驗,旨在健全鄉村的治理體系、實現新時期社會主義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1]

(一)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我國日益嚴重的農村衰落現象密不可分。我國農村常住人口在近十幾年時間里,迅速大規模地減少,致使我國農村“空心化”有加重趨勢,同時,伴隨著常駐農業人口的“老齡化”,老齡化是鄉村衰落最直觀的表現。[2]2000年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要事,農村的發展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宏偉戰略。緊接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構想,其提出的思路更加清晰全面,措施更加切實具體,實施條件更加成熟,為真正實現農村現代化、城鄉共融發展指明了方向。[3-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意義在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改變農村發展緩慢落后的現狀,縮小城鄉差距的必要途徑。當前城鄉發展不平衡的二元結構仍是我國最迫切的結構性問題,農業發展滯后甚至農村衰落現象更是我國各方面快速發展進程中極不均衡的表現。如果不補齊這塊短板,將是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道路上的絆腳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能夠進一步緩解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十九大以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已經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而為了緩解矛盾,就對我國的農業農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需要農業農村的發展為其提供堅實的支撐,增加改革的無限活力。對城鎮居民來說,希望農村提供豐富綠色健康的食物,還有優美的鄉村休閑場所,以及農耕文化、鄉愁寄托等精神產品。而對農村居民,迫切需要穩定的收入和就業,完善的交通、醫療、社會保障等便利服務。因此,全面振興農村,是全國人民的需要。

鄉村振興戰略擁有了扎實的基礎。經過近年來黨的方針政策的引領與實施,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進步,農村水、電等基礎設施與低保、醫保等基本公共服務都有了明顯改觀。同時,一些鄉村初步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而此時,我國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能夠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村發展提供有效的援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有效地解決當下農村發展中所存在的部分問題,同時能夠對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在世界歷史上,歐洲的部分發達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也經歷了農村衰落這一不可避免的現象??梢哉f,農村衰落是每個走向現代化的國家都難以避免的難題。對此,各個國家都出臺各種政策和措施,積極實施綜合性的振興鄉村措施,并已經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最大程度緩解了這一難題。當前,基于我國的現實國情,能否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進步,就要解決農村衰落的短板。

(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定義

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其特征如下:一是有較高的綜合素質。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新型職業農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曉政策、守法紀、有組織、對生態、環境、社會和后人承擔責任”。二是較高的經濟收入。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社會會逐漸擺脫弱勢地位,成長為強大的獨立形式。我國的新型職業農民將是農業產業鏈中的急需人才,收入可觀不是夢。三是平等的社會地位。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新型性”,是與傳統農民的“傳統性”對比而言的,可以說這也是其有別于傳統農民的鮮明特征,而“職業性”體現的是一種身份特征,是農業產業化中的一種新型職業類型。不管是新型性還是職業化,對新時期有志于農業天地的人都有強大的吸引力。職業農民必然走的是職業化道路,就像醫生、律師、工程師那樣,擁有高科技的技術文化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能以及經營管理能力。

研究專家認為,新型職業農民主要由三種類型構成[6]:一種是生產經營者,主要發展對象是專業種養大型戶主、小有規模的家庭農場主或者承包商,讓他們習得更多的經驗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提高生產技能,從而培養成為現代農業的領頭羊,以期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第二種屬于專業技能手,他們主要學習和掌握農業技能知識、專業農作知識,比如熟練操作機械收割機、使用機械化灌溉設備等,他們是整個農業運作的“好手”。第三種是社會服務型人才,主要針對農村信息員、農產品經紀人等重點培養,他們就像一座橋梁或紐帶,有效銜接起生產經營者與專業技能手,及時發布傳播最新的科技政策、服務消息,或提供最新的銷售渠道,以及營銷手段,在農產品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的銷售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新型職業農民的特點

第一,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高科技素質和高文化素質。其主要是指能夠接受現代化教育的農民群體,與傳統的農民相比,新型職業農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能夠在新技術、新知識接收方面具備一定的基礎。同時,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現代化技術和知識,從而有效地掌握相關的農業科技技能和理論知識內容,進而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作用和優勢,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提高收入。第二,新型職業農民能夠通過市場化的運作來開展農業相關的經營活動,不再單一地延續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憑借自己的經驗便實現自給自足。而是將系統性的生產、銷售、交易、分配流程融入農業生產當中,通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來獲取更多的專業技能知識,進而根據市場規則和市場機制來對整個市場的發展進行有效的了解,確保其能夠在農業市場競爭當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其中,從而有效保障自身的切身利益。第三,新型職業農民能夠將戶籍地域中的限制進行有效打破,即能夠通過政府扶持、人才引進、土地承包、土地流轉的方式來實現各階層的居民有效參與到農業生產與經營活動當中,從而以新型職業農民的身份為現代化農業提供新的發展動力。第四,新型職業農民社會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傳統的農民在身份上容易被加蓋上一定的歧視意味,而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打破該項觀念,以新型的職業身份來投入到現代化農業生產當中,與當下的公務員、教師等職業一樣得到相同的尊重和社會認同。同時,能夠在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過程中,有效改變人們原有的對農民的看法,通過培養大量的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來有效地促進現代化農業建設。

(三)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必要性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素。培養大批合格的、高質量的新型職業農民,既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途徑,又能改善我國現在的農業相關人員素質整體偏低的現狀。[6-7]只有在有發展前景的鄉村,培育出大批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才能落實好鄉村治理規劃,帶動產業興旺,優化鄉村風氣,形成景美、民富的新農村風貌。[8]首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有效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在新世紀環境下,隨著我國對農業發展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重要階段,如何調整農業發展方向,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成為當下農業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對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有重要作用和意義,能夠有效地引導當代農民樹立正確的發展意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有效地建立系統化發展體系,從而將農業朝著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化的方向發展,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實施,能夠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為農業發展培育一批會經營、懂技術、有文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并以此為基礎,作為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由此可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至關重要,能夠有效地滿足未來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對此,有效地建立高素質現代化懂技術的農業隊伍,對于我國發展現代化農業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能夠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工作能夠有效地緩解當下國內農業人才緊缺的問題。特別是在農村人口老齡化、青壯年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的前提下,通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能夠有效地增加農村地區發展積極性,從而吸引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回鄉發展,有效地填補農業發展人力資源空缺。與此同時,能夠進一步地促進農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從而為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通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能夠進一步保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能夠進一步提升其生產技能水平,通過各項扶持政策和財政資金滿足農民的發展需求,促進其生產效率的提升,幫助其更好地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提升競爭力,從而實現收入的提高。對此,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各項激勵政策的扶持,能夠吸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其中,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回村發展,幫助其更好地適應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促進其由外出打工者轉化為新型職業農民,以此在提升其經濟收入的基礎上,解決相應的家庭問題,比如留守孤寡老人養老問題、家庭矛盾問題、留守兒童撫養問題等,以此來更好地為其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困境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首先要對培育的主體進行確定,而根據當前部分地區的培育現狀來分析,難以有效確定培育的主體,導致培育體系不完善,培育內容和培育的方法得不到有效的實施,大大影響培育成果。很多地區難以根據當地的農業農村發展狀況,培育內容和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更新,依舊延續傳統的培育方式,導致培育成效差,對此,要積極加強培育主體、培育對象、培育內容、培育方法以及后期保障制度的完善,從而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供有效保障,進一步帶動鄉村振興與發展。[9]

(一)頂層設計不完善,培育規劃方案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實施過程中,由于頂層設計不完善,導致整個培育規劃存在諸多問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在培養過程中需要多個部門和機構的團結協作,但由于缺少相關文件和制度的支持,很多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的協作,導致在培育過程中難以有效明確有關部門的職責,致使培育方案在制定過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明確。其次,很多地區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并沒有依照當地的實際農村發展狀況來調整相應的農業發展結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目標不明確,導致最終的培育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后,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過程中,培養體系有待完善,同時缺少第三方社會機構的支持,導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存在諸多漏洞,難以有效地連接有關機構與部門,導致新型職業農民的各項培育規劃實施難度大。[10]

(二)培育機制不完善,培育主體責任不明確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但很多地區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該項工作的長期性、系統性特點。導致在出臺相關文件時,沒有明確主管部門及協同部門,并沒有基于當地農民的實際發展狀況和實際需求來進行全面的規劃和統籌,首先,很多部門在接到相應的培育任務時,對于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缺少意識,致使很多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采取相同的工作步驟和工作內容,因而,工作內容重復性大。其次,缺少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出臺相關的培育方案時,僅僅以相應的條文來進行引導,并沒有意識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當地農民所面臨的困難,導致后續的工作實施難度大。與此同時,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工作缺乏有效的依據,整體工作比較混亂,致使很多農民參與積極性比較低。最后,由于農村居民綜合能力水平不高,學歷層次低,導致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少有效的幫扶和培訓支持,職業培訓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內容與培育方法比較單一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離不開廣大農民群眾的幫助和支持,但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并沒有意識到農民對于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導致在開展培育工作時,將重點放在了培育相關事項上,并沒有意識到農民作為培育對象的重要性。首先,在培育實施過程中,沒有提前對當地的農民需求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導致在制定培育內容和培育目標時缺少有效的依據,相應的培育方法契合度比較低,大大影響整個培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其次,由于培育對象是農民群體,而農民群體的整體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對此,需要專業的人員給予相應的培訓,但很多地方并沒有引入相應的培訓機構和講師,導致在農民培育工作過程中缺少全方位、系統性的培育方案,難以有效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工作效率,致使很多培育內容在實施過程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優勢,導致培育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最后,缺少與第三方社會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導致在實際培育過程中難以有效引入多樣化的培育策略,致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得不到相應的完善,大大影響整個工作方案的實施進度,導致培育目標明確度不高。

(四)缺少有效的保障制度和政策扶持體系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主要對象是農民,對此,首先要想達到培育的目的,需要吸引廣大農民群體參與其中,但根據當下農村發展現狀來分析,很多農民往往為了獲取更多的收入選擇外出打工,導致農村大量青壯年大量出走。對此,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過程中,需要給予相應的保障和政策扶持制度來吸引更多的農民回家鄉發展。但是很多地區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該問題所帶來的后果,導致在實際培育過程中,培育對象群體數量比較少,即使整個培育過程比較完善,但由于培育對象少,難以有效地實現預期的培育目標。其次,很多地區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導致農民難以享受到相應的政策優惠,積極性不高,大大影響整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發展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續貫徹相應的扶持政策,并根據當地的農村農業發展狀況來及時進行修正,但很多地區依舊采用原有的工作方案和激勵政策,并沒有根據當地的農村農民發展狀況來給予相應的調整,導致激勵政策落實過程中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對于整個培育工作的持續促進力不足。最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需要引入有效的培訓機制,從而提升農民參與積極性和專業能力水平,但部分地區并沒有意識到農民對于教育培訓工作的需求,導致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農民缺少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工作能力,大大影響其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發展。

(五)新型職業農民就業方向不明確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的是能夠有效地幫助廣大農民群眾提升經濟收入,但很多地區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只是確定了培育的目標和目的,引入了相應的培育方法和工作內容,但并沒有將新型職業農民的就業作為重點來實施,導致很多農民在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時對于未來的發展缺少清晰的認識,使其在實際學習和工作當中信心不足,大大影響其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開展。同時,第三方機構參與積極性不高,缺少有效的政策扶持,導致在現代化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形成一條科學合理的產業鏈,難以幫助新型職業農民在科研營銷生產上實現有效的幫扶。

四、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培育規劃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長期性系統性的實施,并且需要不同機構、不同部門的多方協作,從而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成果。對此,首先要加強上層設計,明確不同部門在培育過程中的責任,制定培育的方案,并對長期的規劃進行有效的明確。其次,不同地區的政府部門要基于當地的農村社會發展實際狀況來進行對應的結構調整,從而確定當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標,以此為基礎,確保培育成果的有效性。最后,不同地區政府部門要基于當地的情況嚴格制定對應的培育計劃,完善培育體系。由職業教育機構為主導,引入社會培訓機構,從而基于農民的實際需求來設置對應的培育計劃,確保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銜接。

(二)完善培育機制,確保分工協作的有效性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對此要密切鏈接農村的職業教育,以此來為培育的項目提供保障。同時,需要不同部門共同參與,從而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提供有效保障,其中包括農民組織社區教育機構、農業職業院校、教育部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等。首先,當地政府要對涉及的部門和機構進行有效的統籌和規劃,明確當地農民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部門和機構分配對應的培育任務,防止培訓重復性的情況發生,同時能夠有效銜接不同部門和機構的培訓內容。其次,引入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此,可以在資金政策上給予有效的扶持,針對培育后的新型職業農民給予有效的支撐。再次,要積極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標準的制定和出臺,做好后期的注冊、登記工作。以此來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術技能水平、綜合素質以及學歷程度進行有效的規劃,確保其能夠在各項扶持政策下進行有效的注冊和登記,明確其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供有效的幫助。

(三)明確培育的對象,加強培育方法和培育內容的完善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需要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對此,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最終受益群體,農民是主要的培育對象,但同時要做好對象的選擇和識別工作,以此才能更好地確定對應的培訓模式,創新培育內容,完善培育方法,首先,要在培育工作開始之前,對當地的農民需求進行有效的調查和研究,并基于當地的農業發展規劃方針來進行培育目標和培育內容體系的制定,以此來引入更好的培育方法。其次,要加強培訓師資的合理配置和完善,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相關工作,要進行系統性、全方位的內容制定。對此,需要引入高質量的師資力量,從而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有效性,與此同時,要對整個培訓內容的差異性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此來配備對應的師資力量,同時要積極加強與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服務機構、農業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力度,以此來打造專業化多樣化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確保能夠實現最終的培育目標。

(四)完善政策扶持體系與保障制度

在我國,“農民”是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的一個階層,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狀態,大量農村青壯年出走農村,學有所成的農村學子亦不愿重回家鄉。因此,政府出臺完善的政策扶持體系與保障制度十分必要[6]。一是保障新型職業農民的福利待遇,福利待遇的高低體現了職業在社會中的認可與地位,只有真正把福利待遇提高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效激發農民職業化的熱情,體現職業化水準。二是重視農民的權益保護,給予農民政策優惠。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必然要實現農業機械化,而機械化的前提是種植面積規?;?。這就要求土地不能過于分散,而鼓勵小農戶以轉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給較大的農戶,是集中土地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土地經營向集約化發展。小農戶則可以被雇傭的形式成為新型農業工人,給予他們職場中應有的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權利[6]。三是加大財政投入。開展培訓教育活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大財政投入,將農民的培養工作正式納入職業培養體制中,加大職業培訓過程中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保證足夠的資金供給。政府增加財政投入,可以緩解農民的經濟壓力,減少受教育的成本,提高農民參與教育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四是加強對精英進村的主動招賢納士。為精英返鄉和自主創業提供無后顧之憂的生活環境和自由的主導空間。

(五)實施產業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就業

新型職業農民就業,應根據各地產業經濟鏈的分布和密集度優化分配,發展形成區域集團化的培養方式,加強政府、農民、企業、學校的聯動互作,攜手共搭培養就業平臺和資源。目前,“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發展較為成熟,不僅使農戶與農業生產、經銷商之間無縫對接,而且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的人才培養、科技推廣、技術服務等一條龍順暢鏈接,真正實現了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營銷與科研一體化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培養之路[10]。

五、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也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體現。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鼓勵農民、重視農民、培育一支新型職業農民是重中之重。雖然目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通過內外合力、切合實際、綜合性的培養方式,假以時日,新型職業農民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中熠熠生輝。充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心系天下百姓,發展一批高素質、有能力、有技術、有目標、有志于從事農業事業、認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新型職業農民,擺脫農村衰落的困境,已經刻不容緩。對此,要清楚意識到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引入有效的政策和舉措,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需求,切合當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從而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

猜你喜歡
培育農民職業
耕牛和農民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農民
職業寫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我愛的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