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視角下日語語言文學中的語言藝術解析

2021-11-29 03:13魏佳文李曉杰閆文鳳
文學天地 2021年10期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語言藝術

魏佳文 李曉杰 閆文鳳

摘要:對日本文化和日語語言文學的研究,有助于我國自身文化的發展。在對日本文學的研究中,首先可以參考其本土的研究,早期日本本土對日本文學的研究的方向是以古典俳諧以及俳諧理論等作為研究重點,并提出了寫生的藝術特征。后續研究者則是確立了日本的現代思辨美學,并利用西方的美學和西方文學來對日語語言文學進行分析,并劃分出多個含義。而國內研究中,大多是從日語語言文學存在的特征出發,對整體的日語語言文學的特征進行研究,最后進行升華,分析日本人的精神走向。另外,還有其他研究以日本的文藝文化為起點,如:從茶道、藝伎等方面出發,從而在不同角度對日語語言文學中的藝術特征進行分析。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 語言藝術; 日語文學

引言

日語文學具有鮮明的文化表達傾向,在正確認識日語文學彰顯的語言藝術時,需要以日語的文化特征為基礎,以跨文化視角為導向,通過將日語的語言規律與日語文學創作相融合,以獨特的語言藝術風格,以多元化的文化理念與認知視角,領悟日語文學中彰顯和表達的語言現象,生動解讀日語文學的創作規律。

一、跨文化視角的語言藝術解析原則及意義

根據跨文化研究的相關文獻可以知道,在進行跨文化的語言文學的研究中,需要考慮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避免受主觀文化思想影響曲解他國文化。因此,在對日本語言文學進行研究時需要明確研究的原則。本文研究的內容是在跨文化視角下對日語語言文學進行語言藝術研究,由于在對他國語言文學進行研究時容易出現文化差異的情況,因此在研究和閱讀時需要對他國作者和作品持有中立的看法,以客觀眼光進行作品的研究。又因為對作品的閱讀就是對作品的二次創作,理解作者思想內容也是讀者和研究者需要堅持的基本要求。若想要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那么在研究中,除了上述要求外,還應該做好其他研究準備,以避免研究結果不佳的事情發生。在研究準備中,首先,要收集該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對于文學作品來說,作品往往與創作時的時代背景存在較大的關系,是當時社會風貌、時代特征的一種展示,也是人們生活環境的一種寫照,因此在進行跨文化視角下日語語言文學的研究時,需要分析作品的創作背景,并打破我國文學和日語語言文學間的隔閡,對其中內容進行比較分析,以便我國文化進一步發展。其次,需要感受日語語言文學的深層特點,對日語語言文學的研究不能僅僅依靠閱讀作品中的內涵,也需要捕捉日本語言本身存在的準確性和簡潔性,深刻理解日本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和寫作手法,對其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在世界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今天,通過跨文化視角深入分析他國文化的本質特點,以進行學習和交流,對于研究他國文學特征,或提高我國文化實力均為一個較重要的途徑,因此進行跨文化視角的研究十分重要。

二、日語語言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關系

歷史在不斷變遷和發展,不同的文化之間也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但大部分國家之間的文化發展都有一些相似之處。文化與社會的發展與創新,使得每一個國家都具備一個個性化的文化體系。各國之間的文化相互兼容,取長補短,促進世界文化的全面發展。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各個方面的。中日兩國地理位置接近,所以中日兩國的關系一直都緊密相連。但從目前的世界文化發展趨勢來看,中日兩國的文化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兩國在世界觀與價值觀方面也有不同。但是,不管中國與日本的關系如何,其在文化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聯系。追溯兩國的歷史發展來看,中國文化發展和日本文化發展有著明顯的重疊部分,日本文化中總會摻雜著中國文化的影子。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針對日語語言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可知,日本語言文化發展到今天與古漢字的演變、傳承、改進是分不開的,生活中的大部分詞匯都是通過日語文化與漢語文化的結合而出現。正因如此,才能體現了文化的內在魅力,同時對于這些詞匯的出現是符合我國語言的發展趨勢,并且在傳入后一度受到國人的喜愛和接納。

三、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一)中國教師層面

日本教師要有跨文化意識,建立自己的文化理論文化不是靜止和固定的,而是動態和多樣化的。在日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多種角度解讀日本文化。學習語言和文化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基本的規范知識,而且在于使日本學生能夠提高社會認識,克服文化障礙。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同時可以創造在日本留學的條件,增進對日本文化的了解了解中日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后,教師可以積極自覺地為學生提供機會,根據不同的教學水平和內容,利用不同的方法將日本文化引入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日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比較方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比較日語中體現的日本文化與漢語中體現的中國文化之間的某些差異,使學生有更直觀的理解,逐步了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從

㈡鞏固學生的語言基礎

掌握日語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先決條件。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在許多研究的基礎上強調,更好地掌握熟練的語言將有助于學習語言,減少母語的負面遷移。語言智能的含義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智能,即需要翻譯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第二個是入口,向學生傳授略高于目前日語水平的知識。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如解讀日本文學,組織學生唱日本歌曲,表演日本戲劇,閱讀日本詩歌,或者僅僅利用日本知識組織情景對話。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學解讀,學生可以親身體會日本人在藝術、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價值他們還可以理解日本文學的意義,幫助學生了解日本文化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將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納入日本文學課程,指導學生在飲食文化、人際文化和服裝文化等不同時代背景下自主收集日本文化,并組織演講比賽,組織學生這樣,一方面幫助學生探索日本社會文化,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日語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層面

在日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更直觀的圖片和圖片介紹日本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通過利用影視欣賞等工具分析日本的社會現象,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信息,了解語言背后隱藏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人際關系等文化知識。此外,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上網閱讀日本五大報紙和中國人民網日文版時事雜志,使學生能夠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這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教師還可以提供比較教學和情景教學。比如把春節和日本新年比較,引導學生發現春節和日本新年慶?;顒拥膮^別,思考隱藏的文化差異。

結束語

任何一個國家文學中的語言藝術都有著本民族獨特的風格,為此本文遵循跨文化視角,對日語語言文學中的語言藝術進行解析研究,分析了日語語言文學作品的藝術特征,希望能為了解日本語言文學藝術提供一定幫助。但研究中主要是對日語語言文學進行的粗略研究,缺乏對具體作品或作者的研究。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在此基礎上,對相關代表作品或作家進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日本語言文學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李星,黃津沙.中日海洋文化交流視角下《中日海洋文學賞析》課程建設與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7):192-194.

[2]陸思涵.“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20):27.

[3]伍紅藝.“一帶一路”視域下跨文化交際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探究[J].大學教育,2020(07):114-116.

[4]彭兵轉,朱戈,鹿晶.主觀性視角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評測實證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6):85-86.

[5]李葉萌.高校日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路徑[J].現代交際,2020(10):180-181.

猜你喜歡
跨文化視角語言藝術
提升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轉換成效
巧用語言藝術生動小學數學課堂
生活中的語言藝術
新理念下數學教學的語言藝術
跨文化視角下的外國文學作品鑒賞和翻譯探討
關于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探討
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菜名英譯
視聽語言
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圖騰文化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