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推動零售業轉型升級研究

2021-12-13 11:39陳律
中國市場 2021年36期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新冠肺炎疫情數字經濟

陳律

[摘 要]文章在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背景的基礎上,提出零售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管理層積極倡導,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數字化人才,提升全員數字化技能、借助工具整合數據,為數字化運營提供基礎來源、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增強數據分析,實現數字化運營及探索供應鏈運營新模式,實現數字化生態伙伴協同。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零售業;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6.122

1 引言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型經濟形態,數字化熱潮驅動各行各業加快創新,在此背景下,零售企業積極應用數字技術提升流通效率,提高服務速度,升級顧客體驗,尋求數字化轉型之路;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零售企業意識到數字化對于企業的重要意義,進而紛紛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但轉型之路道阻且長。文章在目前我國數字化發展現狀基礎上,結合我國零售企業實際,探索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

2 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背景

2.1 國家政策保障數字經濟有力發展

2017年12月,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會議中,習總書記指出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促進實體企業和數字經濟協同發展,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要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這表明數據“紅利”即將釋放;隨著大數據戰略實施等政策落實,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成為培育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成為實現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成為企業轉型發展新方向。

2.2 數字經濟規模日益增長,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技術基礎良好,設計完成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架構,固定光纖網絡和4G網絡做到了全球最大,5G網絡技術也有重要突破,并已啟動商用進程;同時在互聯網巨頭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日益增長,2018年年末,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GDP占比超過34.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數字經濟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后疫情時期,數字經濟將給企業帶來新機遇,推動企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

2.3 優越的網絡條件是數字化轉型的良好基礎

我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互聯網覆蓋地區擴大,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數字鴻溝”加快彌合,移動流量資費大幅下降,跨省“漫游”取消,居民入網門檻逐步降低,溝通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隨著基礎設施完善,我國網民數量及手機網民數量日益增長,互聯網普及率上升,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較2018年年底提升4.9%;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9.3%。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占網民整體的78.6%,網絡消費市場日趨成熟,網絡零售總額日益增長,網絡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日益加大,2019年網絡零售總額為106324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8%,網絡零售發展,有助于零售企業跟蹤顧客交易,服務顧客,同時零售企業整合線上線下渠道,打通會員系統,為零售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數據,進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良好基礎,有助于零售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幫助零售企業業績分析,提升運營效率,提升顧客溝通效果。

2.4 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保障

無論是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數字化、全渠道營銷、實體商業或移動終端的數字化交互體驗,還是研究消費者行為偏好及用戶分析管理技術的創新,都離不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已步入黃金期,產業發展環境得到優化,大數據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這為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技術保障。

2.5 顧客購物行為變化驅動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實體零售帶來巨大沖擊,宅家期間“不出門”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行為,更多的人由線下購買集中轉移到線上購買,生鮮電商、網上零售需求旺盛,零售企業紛紛推出到家服務、無接觸服務,疫情期間天虹超市到家業務訂單量增長了2~3倍,銷售占比提高了5~10個百分點;隨著疫情情況好轉,企業復工復產,到家服務量有所降低,但是消費者的線上購物習慣已經養成。

另外,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中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們,已逐步形成消費主力,他們的購物行為更呈現出移動化、社交化和個性化等特征,更在乎企業多渠道能否互通,重視多渠道能否提供無縫服務,能否享受無差異化的購買體驗,追求購買過程的簡單化、透明化及快速化。

這些都意味著零售企業須積極應對顧客購買行為的變化,滿足顧客對透明度和真實性的要求,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體驗,因此零售企業要利用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洞察顧客行為,制作顧客畫像,提供精準產品和服務,滿足個性化體驗,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

3 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

3.1 管理層積極倡導,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成為零售企業一項重要戰略,期望通過數字化提升客戶洞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但實際轉型過程中,零售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數字化的推進,需要改革零售企業原有的總部-區域-分店的管理模式,給予一線門店更多的授權和賦能;領導層要轉變思維,認同數據戰略,充分認可數字化對企業增長的作用,認可數字化能力將成為品牌成功的重要指標,認可數字化將有助于提升顧客體驗和管理效率,進而積極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制定合理制度,合理授權,為順利推進數字化轉型提供必要條件。

3.2 培訓數字化人才,提升全員數字化技能

數字經濟時代,零售企業業務模式和運營模式都發生了變化,需要更多的數字化人才,能獲取、整理、分析顧客行為數據,繪制用戶畫像;能分析商品銷售數據,給采購部門合理建議;能運用數據挖掘技術,發現商品銷售規律,調整布局與商品陳列,實現關聯銷售,提高門店銷售業績;能根據用戶畫像,進行廣告推送、產品推薦,實現精準營銷,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

零售企業要順利推進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人的實施,而零售企業員工層次不一,企業可進行內部員工的數據培訓,引導員工數字化意識,培養他們利用數據運營能力;另外數據分析技術含量高,需引進專業的數據技術人才,或者和數據公司合作,量身定制數據架構、數據模型,培訓員工數據分析能力,整合企業前臺、中臺、后臺所有數據,幫助企業和合作伙伴進行經營數據分析,從而及時調整優化經營決策。

3.3 借助工具整合數據,為數字化運營提供基礎來源

數字化轉型成敗取決于對數字的抓取與運用,零售企業有先天優勢,POS系統能采集數據,會員管理系統也能采集數據,但是由于多方原因,存在線下數據沒得到充分運用、線上數據與線下數據割裂等問題。

數字經濟時代,零售企業要借助會員系統,有效實施會員制,所有渠道使用同一賬號,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全面掌握顧客線上線下數據,全面了解會員的特征,運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分析會員的瀏覽記錄,消費數據,掌握顧客消費特征,購買偏好,實施數據挖掘,為顧客進行合理商品推薦,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精準化的商品或服務,實施精準營銷。

探索和實施智慧門店建設,使用APP嵌入定位、Wi-Fi接入、移動支付、人臉識別技術、停車系統、RFID等技術抓取數據,整合不同渠道的數據源,有效實現顧客運營,如卜蜂蓮花部分門店利用AI技術全方位埋點采集顧客線下購物行為,建立數據結構模型,自動生成顧客畫像,生成運營建議;大悅城自建智慧停車系統,有效引導顧客找到停車位,停車繳費,依據停車時間推送不同服務,便利顧客同時,幫助商鋪提高業績。

3.4 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增強數據分析,實現數字化運營

數字經濟時代,大多數零售企業已經認識到數據的意義,認識到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認識到數據的紅利,但還存在多渠道抓取的數據無法整合、專業數據人才缺失、無法有效利用數據等問題,相比其他行業,零售業數據采集有優勢,但要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更需要提高零售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升數據輔助經營決策能力。這一方面需要零售企業多渠道抓取顧客、商品、交易等數據資源,自己建立數據分析平臺,或者和數據公司合作建立數據平臺,或者利用第三方提供的數據平臺;另一方面企業要打通前臺、中臺和后臺,打通企業運營各環節,有效整合數據資源,最后企業可與專業數據公司合作,量身定制數據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幫助企業經營決策,實現“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實現“一切數據業務化”向“一切業務用數據說話”的轉變。

3.5 探索供應鏈運營新模式,實現數字化生態伙伴協同

傳統供應鏈模式是借助產品流連接上下游企業及終端消費者,存在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數字經濟時代下,零售商和供應商要打破邊界,構建以顧客為中心的數字化生態,供應商支持零售企業的以消費者為中心、全面服務消費者的戰略,借助微博、微信等先進技術,促進與消費者的直接溝通,快速響應,驅使企業供應鏈直接服務消費者;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數據處理技術準確預測,緊密融合供應鏈和商務,借助門店銷售數據,做出合理鋪貨補貨計劃,降低缺貨率,降低庫存成本,數據共享,按需生產,精準供需匹配,更好為顧客服務;零售企業要變革物流體系,建立能夠快速響應的敏捷物流,建立具備“多批次少批量”和“直供消費者”特征的新物流體系,驅使物流與業務部門深入融合協同,明確雙方需求,更好服務于消費者,同時加強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借助社會化資源,落實合適的物流外包戰略,優化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予,郭馨梅,王震.數字化背景下我國零售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4):21-2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EB/OL].[2017-12-23].http://www.cac.gov.cn/2017-12/23/c_1 122154746.html.

[3]狄蓉,曹靜,趙袁軍.“新零售”時代零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J].企業經濟,2020(4):37-45.

[基金項目]校級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產品直播電商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 (項目編號:SK202003)。

[作者簡介]陳律(1980—), 女,江蘇靖江人,碩士,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零售管理。

猜你喜歡
數字化轉型新冠肺炎疫情數字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機制:信息、決策與執行
新冠肺炎疫區高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應對
公共衛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試論融合創新思想對新時期圖書策劃和營銷的指導作用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我國出版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