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評價模式探究

2021-12-16 16:50雍芳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養成良好習慣小學生

雍芳

摘 要:良好的習慣可以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所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教師應該注意的,促進學生的良好習慣也可以促進教師的道德教育。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其今后的發展來說也是受益良多的,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當前小學生有許多的不良習慣,所以筆者從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評價模式進行探究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037-02

【Abstract】Good habits can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of student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This is wha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and promoting students’ good habits can also promote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habi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ll also benefit a lot from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However,there are many bad habit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fore,the author explores and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model formed by the good habi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Good habits;Development

1.習慣的概念及養成良好習慣的意義

(1)習慣的概念

所謂習慣,是指由于重復而形成的較固定的行為形式。習慣的最大特點是自動化,沒有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督,在什么情況下按照什么規則行事。習慣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支配生活的力量。習慣的力量比理由更充分和容易,習慣是一個強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一個人的生活,所以人們應該通過教育小學生而使其從小培養一個好習慣。

(2)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了解學生的情緒。

認識自己的情緒是培養情緒智力的核心,許多小學生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當和身邊的朋友一起玩耍時,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學前預習、有問題學習、自學等,可以引導小學生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例如,在學習關于孩子快樂情緒描述的課文中,就可以知道什么樣的情緒狀態是快樂的,它可以幫助小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更好地控制情緒。

第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是指為自己設定目標,然后專注于目標的能力。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全面地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學生是否努力學習、有什么老師不知道的困惑。課前預習和對困惑問題的思考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目標設定意識。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在教室里講的內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把它們記下來,帶著它們開始第二天的學習,這種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設定自己的生活目標,即對自己的下一個任務有了明確的指示,對工作的熱情也就增加了。

第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

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為有效的學習提供保障。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寫、認真讀,可以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的可能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學生很容易探索出有利于自己學習的方法,使知識很好地組織起來,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效率,然后節省時間可以應用到學習更多的知識中。

2.當前小學生不良習慣產生的原因

(1)父母缺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沒有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機會。同時,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小學生經常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很多不良習慣,進而導致小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

(2)個別教師不注重師德的培養,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其言行不文明等習慣對學生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3)教師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認知和培養不夠。雖然課程標準要求以人為本,但由于教師的教學任務很緊,還有很多瑣碎的事情,教師往往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小學生。

(4)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目前的小學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習被動、主動性差;作業拖延不能獨立、及時地完成;不會讀書和學習,閱讀能力差,不能積極思考;上課精力不集中,說話,做小動作;書寫很亂,邊寫邊玩等不良習慣。

3.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評價模式探究

(1)教師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教師的言語、品德和良好習慣無時無刻影響著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發展。在日常教育中,教師應在以下幾方面發揮帶頭作用:以身作則,以優雅的言談舉止影響學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來說,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與他們接觸最多的應該是老師,每個學生都有模仿、接近和傾向于教師言行的自然傾向,這就是所謂的“教師導向”。學生之于老師,就像花草之于陽光,因此,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例如,每天早晨教師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門,看向教室的地板,地上有垃圾嗎?如果有垃圾,教師伸手把它撿起來;下課了下樓梯時,教師總是靠右邊走;吃早飯的時候,教師帶頭做“光盤行動”;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慢慢地學生就會跟著教師做。每天的班級衛生不僅要徹底,還要保持良好,學生看到垃圾,無論誰都會自覺地撿拾;走下樓梯時,學生自覺地走右邊,遇到樓梯有人會停下來,學生不要推擠,或提醒后面的學生;放學后學生自覺排隊,秩序井然。除了教師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學校還應選出優秀學生作為模范學生榜樣,讓學生學習周圍的人,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形成一種自尊、自我激勵的動機。

(2)開展創意評價,讓同學們努力做文明語言的天使

把每學期的第一周定為“文明禮貌語文周”,開展“文明童謠創作大賽”,選拔學校文明語言天使。在文明童謠創作編寫大賽中,同學們的熱情空前高漲,大家集思廣益,把文明文字編成一首好兒歌。學校開展評估和示范,教師將這些作品編成文明語言的童謠,并作為獎品送給各班的“文明語言天使”。這些“天使”也成了本學期的文明語言監督員和培訓教師。以這種形式為學生設置隱性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3)家校合作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策略

第一,學校應加強行為規范的建設,使學生在學習中明確、規范。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育就是要使學生養成適應社會的習慣。學生要自覺地遵守這些原則,所以我們首先要注重規范的建設和學習。對小學生行為規范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研究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們學校的特點和現狀、學生的行為,筆者集成所涉及的主要領域是小學生在校生活和計劃制定的規則的行為。該規則基于文明禮儀、班級紀律、班級活動、大型班會、環境衛生、離校等方面,對學生建立了較為全面、規范的管理要求。

第二,提高家長素質,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造成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問題根源,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會調查,我們收集了各種資源和信息,得出學生的生活習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在家里的生活習慣。教師和家長應及時地溝通交流,相互配合,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家校合作,督促教師和家長雙方共同改變不良習慣,為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榜樣,家長應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學生,積極地與教師分享學生在家中的習慣表現,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和學習習慣的形成。

(4)循序漸進,鼓勵學生

任何好的習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反復練習中逐漸形成的。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應該及時加強,這有利于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貪得無厭,要循序漸進,比如讓剛入學的學生養成認真寫作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盡量做出努力;其次,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互相交流和評價,并推薦寫得最好的作業貼在教室的墻壁上,讓學生觀察評價,并贈送“小紅花”貼在班級比較顯眼的墻上作為獎勵,這對全班同學良好寫作習慣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5)以興趣引導習慣養成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學生會非常投入。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們應該在富裕和有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如講座類的故事會議、學校藝術節、參觀景點和歷史遺跡、捐贈活動等,以變換機械教學到豐富而有趣的活動,以便學生可以展示他們的才華,培養各方面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6)評價機制“激發”良好習慣的形成

孩子生來就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沒有人愿意輸,僅僅靠老師的告誡和教育是不夠的,因此,建立與學生學習習慣相聯系的評價體系十分重要。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評價機制的激勵,而有效的評價機制能使學生形成自主、愿意參與各種活動的習慣。我們將評價與少先隊“五小”活動相結合,在學校開展“五小”評價活動。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我們開發了五個小稱號,分別是爭取“小主人”“小書蟲”“小企業家”“小人才”“小運動員”。五種稱號應設定具體要求,并實行表揚獎勵制度,評價對象是教師、家長和班干部。最后,每學期選出五個小人才。

(7)加強行為檢查和評價

在學校建立一個檢查評估小組,每天由老師帶領,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紀律、健康等方面進行檢查,評估組將定期地對檢查結果進行評估,評價結果與每周的流動紅旗直接相關,進而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逆行評價,督促學生培養良好的習慣。如在培訓過程中,可以根據培訓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從而達到培訓效果。例如,晨檢期間的問候語,可以通過示范法進行問候語的訓練;整個學校的訓練集合排隊(升旗儀式、演習)都可以通過實踐進行,其他校園活動也可以通過實踐的方法來進行,只有通過多方面的訓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要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給予正確的評價。行為訓練不僅要指導,還要及時檢查,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檢查學生的行為,給予一定的評價,進而促進學生培養自身良好習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梢砸髾z查評估小組每個月至少討論一次學生的習慣。有的以養成好習慣為重點,討論自己的好習慣,反思自己的壞習慣,分析這些壞習慣產生的原因,討論改正的方法;有的利用班級團隊活動的時間,對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等。

4.結語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深切地感到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培養應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習慣形成行為,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在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針對學生每天的日常行為習慣,通過行為規范的實施,評價和指導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有利于社會化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并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前期和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及時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監督和評價,不斷創新,使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更有特色、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張海英.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及建議[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7(04).

[2]杜宇.低年級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J].求知導刊,2017(12).

[3]哈爾濱市李玉倩班主任工作室.小學生好習慣養成的有效策略和實施方法[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15(12).

[4]夏曉蘭,夏曉英. 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養成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5).

猜你喜歡
養成良好習慣小學生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遼寧省盤錦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小學體育教學中良好習慣養成策略探究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分析素描訓練與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
小學生養成教育之我見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航母艦員安全意識養成探索與實踐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