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

2021-12-16 16:50劉珺妍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小學化學前教育幼兒園

劉珺妍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的教學模式在不斷發生變化,幼兒園作為與小學銜接的學前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學啟蒙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近幾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情況愈發嚴重,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該階段幼兒的成長。本文就上述問題展開討論,并分析產生該問題的原因以及后續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051-02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in my country in recent years,the 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is constantly changing. Kindergarten,as a sta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at connects with primary schools,is vital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eaching enlightenment. However,in recent years,the "primary schooling"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uch a teaching metho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children at this stag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bove problems,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ubsequent improvement strategies.

【Keywords】Kindergarten;Preschool education;Primary schooling

我國有關教育部門在2010年就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提前給學生教授小學內容,但是現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情況依然存在。很多學校和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認為這樣有利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并不知道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孩子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兒童創造力天性的拓展。

1.學前教育“小學化”產生的原因

(1)當前較激烈的入學競爭

國家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視,使得學校和家長都在采取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幼兒園作為小學階段的鋪墊,其教學方式也逐漸變得“小學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家長有能力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這也間接造成了小學入學緊張的問題。很多家長認為,必須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學前教育“小學化”,只是為了讓孩子在上小學時,能夠憑借自身的學習優勢,爭取到更好的入學名額。我國教育部門推出的“小班制”計劃,讓一些小學的入學名額競爭更為強烈,很多小學為了擇優錄取會對學生進行入學測試,而測試成績往往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被錄取,甚至是進入學校以后的班級劃分。這樣的幼兒園升小學的激烈競爭,迫使學校和家長只能通過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進入一所好的小學和好的班級,贏在教育的起跑線上。

(2)幼兒園教師的專業修養

幼兒園教師應該是通過音體美的教學方式,激發兒童的天性,可以多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將一些生活常識教給學生,重視學生性格的養成。而現在的很多幼兒園教師并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幼兒園教育的方法,對國家倡導的教育理念一無所知,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使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情況不斷加劇,嚴重限制了兒童天性的拓展。不僅如此,很多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是造成其錯誤教育的重要原因,教師并不知道應該重視幼兒園階段的學生哪些方面能力的開發和拓展,自身能力的欠缺加之沒有正確的教材引導,導致很多教師只能按照小學課本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我國目前學前教育相關專業人才資源不足,導致幼兒園教師資源緊缺,所以很多幼兒園教師并不擅長該領域的教學,這些教師甚至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性的幼師培訓,專業技能掌握不夠全面,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培養幼兒園階段的學生,只能進行一些小學低年級知識教學。

(3)家長的心理壓力

每個家長對孩子都有著殷切的期盼,激烈的入學競爭不僅是對孩子的要求,更是給家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讓家長更迫切的希望孩子能夠進入一所好的小學。調查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學生的家長認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教學方式是正確的,他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小學測試時取得更好的成績,進入好的小學好的班級,但是忽略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心理,導致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不教學生小學相關內容是錯誤的,覺得學校不應該每天只是帶著孩子唱歌、做游戲、講故事等,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了幼兒園對學生的教育方式,迫使幼兒園不得不對兒童進行小學低年級相關內容教學。很多家長一起交流時,總是認為幼兒園的孩子會背很多古詩,能夠做出簡單的計算題才是優秀的,不能夠理解學前教育圍繞情感與素質培養的這種教學觀念,害怕孩子在上小學時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家長產生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憂慮。

(4)教育焦慮“下移”

在我國當前人才市場中,由于教育擴招的影響,各大教育機構每年為社會輸送的高素質人才不斷增多,超出了社會發展所需,導致人才內卷化嚴重。在這種前提下,教育焦慮現象愈發明顯,教師秉承著為學生未來發展負責的精神,要為教學活動注入盡可能多的教育價值,從而實現學生能力的飛躍式提高,促使學生擁有更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焦慮呈現明顯的“下移”,特別是在“不能夠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提出后,幼兒園學前教育的學習壓力也明顯增大,呈現出日漸嚴重的“小學化”發展趨勢。

2.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表現

(1)影響幼兒身心正常生長,損害幼兒大腦發育

首先從孩子身體健康層面考慮,“小學化”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發育。在學前教育階段讓孩子學習小學低年級相關知識,孩子的學習任務自然就會加重,孩子的身心發育與他們所要學習的知識不匹配,長此以往,幼兒階段兒童活潑的天性被禁錮,不利于孩子的大腦發育。幼兒園的情感與素質教育是對兒童思維能力的提升,讓兒童在開心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更有利于兒童創造力的培養,而“小學化”的教育方式要求兒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樣的行為對該階段的學生是一種不合理的約束,對學生的智力發展也會造成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但是兒童由于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身體難以長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從而導致坐姿扭曲,不利于孩子的骨骼發育,容易造成身體骨骼畸形和視力下降等問題,這也是現在生活中常見到近視或者駝背兒童的原因。

(2)違背幼兒學習特點和規律,造成幼兒亞健康心理問題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應該根據現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將一些簡單的知識或者生活小常識通過游戲或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掌握,使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是正確的學前教育方式?!靶W化”的教學方式完全違背了這種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較大的約束,尤其是教師通過測試的方法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兒童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對兒童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造成影響。他們需要的是釋放天性,可以通過無意識的行為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記憶能力,而不是采用機械性的重復記憶方式,“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對幼兒園兒童來說是一種過分的約束,幼兒感受不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疼愛,從小就產生畏懼教師的心理,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展,甚至教師的嚴厲要求會讓學生恐懼上學,造成幼兒亞健康的心理問題。

3.減緩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策略

(1)教師對家長進行正確指引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到了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只有讓家長認識到“小學化”的學前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發育造成的危害,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錯誤認知,從而給予幼兒園學前教育正確方式的支持,促進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首先,幼兒園可以召開家長會,讓全體家長表達自己對幼兒教育的看法,對于提倡“小學化”教學的家長,教師可以通過真實的教學案例,使其明白自己的認知誤區,明白幼兒園的素質和行為教育能夠更好地促進兒童的成長進步,因為家長是最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人,只是有的家長用錯了方式,因此幼兒園讓家長明白這樣的方式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發展,家長的教育理念自然就會有所轉變。除此以外,學??梢哉埣议L不定期到學校觀察孩子在校的生活狀態,讓家長明白游戲不是帶著孩子“不務正業”,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2)注重幼兒教師隊伍的培養,提升其專業水平

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是幼兒教育的保障,幼兒園在應聘教師的過程中對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考核,在確保應聘教師有著合格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以后才能夠正式聘用,這是對幼兒教學的負責也是讓家長能夠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的前提。幼兒園要對學校教師進行定期專業技能培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用更多種類的課堂模式促進幼兒天賦的發展。除此之外,學校要端正教師的職業素養,幼兒園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有著足夠的關愛,為學生在未來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樂觀的態度,為學生傳遞陽光向上的精神,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3)做好幼兒園學前教育與小學教學的無縫銜接

現在的幼兒園都分為大班、中班、小班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學生年齡以及身體智力發育情況都存在差異,因此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應該制訂不同的教學規劃,例如小班的學生年齡大都在三歲左右,教師首先應該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教他們唱兒歌或者通過看畫冊,對自然界中的蔬菜、水果、動物等進行簡單的認識,激發兒童的好奇心,注重兒童認知能力的培養;中班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大一些,他們的學習內容可以是一些小故事,老師可以將他們書本上的內容用講故事的方式教給他們,在故事中學習一些道理,而且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游戲活動,開發學生的動手及思考能力;大班的學生即將進入小學生活,可以教導他們一些行為規范,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為小學學習打下基礎。

(4)明確教學主旨,確立幼兒園核心導向

在幼兒園開辦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會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幼兒園文化。幼兒園文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教師和幼兒的價值觀念。如果幼兒園管理人員過于“激進”,盲目追求幼兒考試成績的提高,就會確立以應試教育理念為導向的教學主旨,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推動幼兒園學前教育的“小學化”趨勢。故而,幼兒園管理者應當進一步明確教學主旨,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的核心指導,尊重幼兒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確立以幼兒為本的基本原則。除此之外,幼兒園管理者應當加強對幼兒教師的管理,幫助其突破刻板教育思維的束縛,認識到教育的本來面目,回歸教育初心,在教導幼兒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兼顧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改善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發生,應該從學校以及家庭環境兩方面共同改善。改變家長對教學理念的錯誤認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專業素養,從而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不斷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堯瑩瑩.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2]宋麗芳.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話語分析[D].河南大學,2018.

[3]唐婉貞.農村小學附屬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狀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4]張玥.當代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J].藝術科技,2019(08).

猜你喜歡
小學化學前教育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