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

2021-12-16 17:12邵長利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初中階段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

邵長利

摘 要:在新課改的標準下,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陀^來講,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如果對于知識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高效率地傳授知識,也不能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就無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所以,初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可以通過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設備、角色體驗、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來完成課程教學。探究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應用,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課堂中,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階段;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19-02

【Abstract】Under the standar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pply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Objectively speaking,the cours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s abstract to a certain extent. If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nly stays in words when teaching,he cannot efficiently impart knowledge,nor can he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wn development,so he cannot help students form correct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Therefore,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ense of experience,and can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real life to complete the course teaching by creating situation,,using multimedia equipment,role experience,and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Explor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so that students can truly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age;Experiential teaching;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初中階段是學生初次系統地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老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不斷地涌入課堂,“體驗式”教學法就是其中一種,它是以學生為中心,采取靈活性的教學手段,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將學生融入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基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習知識、思考問題,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是進行高質量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

1.體驗式教學概念解析

目前國內對體驗式教學處于起步階段,研究還有待深入,且多集中在第二語言教學領域,對體驗式教學的途徑討論較多。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體驗式教學的探索還不多見,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體驗式教學指的是通過構建情境,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習者在切身的體驗和經歷中建構知識、產生情感、發展能力。在體驗式教學中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而是在對話和感悟中豐富內容、內化吸收知識。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學方面可以找到理論支撐,情感、意志品質等的形成離不開體驗,需要通過經歷的過程得到發展。從教育學的視角觀察,教育環境是教育過程的構成因素之一。知識、價值觀、能力的獲得也需要學生在一種教育情境中通過參與、互動得以實現。

2.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意義

(1)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感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老師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感受。初中階段的課程學習相對于小學時期的難度會有全方位的提高,學生在“道德與法治”這個抽象性的學科學習過程中要想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必須形成自己對這個課程的認識,才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對于學生來講,要想獲得一定的學習感受,最重要的就是對這個學科具備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自己主動地進行課程知識感受,增加自己的學習收獲,運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正好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2)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區別于接受式、被動式學習的一種創新型的學習能力。在“參與式教學”的理念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變得十分重要,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適應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需求以及個人的快速發展。在這種模式下老師扮演的是輔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中主動積極的發言,與老師和同學共同探討遇到的問題,老師在旁邊對錯誤的理解進行指正,對課堂內容進行點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3.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策略

(1)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老師在過去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內容上更多地注重對學生課本文化知識的傳授,老師是課堂的主角,而學生扮演知識接收者的角色。但是,在“體驗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老師應改變以往的“枯燥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陳舊思想,營造自由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同時,老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扮演輔助者的角色,積極地和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具體想法,來更好地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將學生內心的想法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初中歷史教學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外界的環境,達到和學生產生共鳴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積極地融入到課堂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問、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讓學生“想去學,樂于學”,以滿足“體驗式”教學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下,“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特點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想要達到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要求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情境教學”的策略,使學生在關鍵的初中學習階段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提高對他們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認識,培養他們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客觀來講,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的特點,部分學生可能對該課程一些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此時初中老師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對學生課堂進行教學,以達到授業解惑的目的。在現代社會和科技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電腦、多媒體等電子設備不斷地滲透到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熱衷的娛樂休閑方式,初中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正好可以充分與這些電子設備聯系起來,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下完成學習。

例如,在實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初中老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部分做成PPT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初中學生,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將某個法律知識通過視頻演示的方式展現給初中學生,以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這種生動、直觀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抽象性,加強學生的參與感,使他們感受到該課程知識的魅力,高效率地獲取知識。

(4)因材施教,增強學生自信心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說法,強調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挖掘他們的稟賦和潛能。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也應該倡導教育者考慮個體的個性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再因材施教,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努力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設置難度系數適中的作業,讓他們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逐步提升自信心。尤其對那些內向、發展較落后的學生,教師更需要給他們鍛煉的機會,讓這些學生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成功,感受任務完成的快樂。

(5)注重反思,引導成長

教學評價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我們認為教學評價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師生雙向的反饋,傳統的教學評價重視教學效果,往往忽略了教學過程。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知識累積和質變的過程,同時也可以觀察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和態度;教師可以將對學生的評價量化,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之一。通過學習反思,學生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對提升該課程的知識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6)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紀律

顧名思義,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對社會有益的人。學生在初中時期正處于自身成長的關鍵期,此時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遵守各種紀律,形成良好的紀律意識至關重要,但恰恰由于初中學生年齡較小,情感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在“體驗式”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活躍,不遵守課堂紀律,甚至有與其他同學產生矛盾的現象,不但會影響課堂秩序,還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初中老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在進行“體驗式”課堂教學前講清楚課堂規則、活動秩序,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觀察每一位初中學生的情緒,圓滿地完成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任務。

4.結語

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傾向于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從屬地位;教學空間也拘束在課堂中,授課方式也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缺少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成了“可有可無”的科目。一線教師應該主動求變、識變、應變,轉變教學理念,從備課、講課上都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驗式教學則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一現狀,教師通過反思教學、因材施教、情境教學法等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柳槐.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周刊,2019(03).

[2]林媛.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

[3]杜海燕. 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07).

[4]戴蓉蓉.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53).

猜你喜歡
初中階段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參與型教學實踐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淺議農村初中后進生教育
分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課中的應用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初中階段略讀課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