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簡單解讀

2021-12-19 15:09靳淞琳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

靳淞琳

摘要:安東尼奧·葛蘭西,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實際情況出發,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統的理論,即“文化霸權理論”。霸權的概念是指,統治階級在取得政權后,通過一些政治權力對社會民眾進行意識形態和思想進行宣傳教育,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統治階級的統治與領導權,其次是市民社會,最后是有機知識分子,這三個方面構成了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完整框架。在“文化霸權”理論中,意識形態尤為重要,葛蘭西認為,只有被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相統一,統治階級才能把他們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圍之內,所以葛蘭西認為,要打破資產階級的統治,就必須取得在意識形態上的主導權,也就是要打破資產階級的“文化霸權”。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文化霸權理論;意識形態

中圖分類號:B71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21-02

葛蘭西在他的代表作《獄中札記》中,提出了霸權理論、文化領導權、實踐哲學、市民社會等概念,這些概念的提出以馬克思主義中的一些理論為基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是一套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文化霸權”理論的提出,推動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為日后人們研究了解“文化霸權”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打下了基礎。

1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概念

1.1霸權理論的產生

葛蘭西是馬克思主義者,“霸權”是葛蘭西思想的核心概念。受意大利本土政治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葛蘭西根據歐洲當時工人運動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霸權理論。霸權理論的概念是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在系統研究了工人革命的具體過程后,葛蘭西發現,工人革命的每次失敗其關鍵的原因在于沒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武裝,沒有科學的理論能夠指導革命實踐,這就意味著工人革命群體在當時完全忽略了統一思想對革命結果的重要性,并且由于資產階級長時間對社會進行廣泛宣傳,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已經在社會中深化。葛蘭西認為,當時的諸多馬克思主義學者忽略了馬克思主義中的“實踐哲學”,過于關注有關經濟“經濟決定論”的相關思想,所以,工人階級在革命的準備階段,意識形態或思想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統一,工人階級的準備并不充分。因此,葛蘭西在對工人革命失敗原因進行總結后,開始關注意識形態,對意識形態的強調,也使得他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時間擺脫了當時那些傳統、教條的研究方法。對意識形態的強調在當時對許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產生了影響。由于強調“霸權”,葛蘭西在哲學研究中更注重上層建筑,即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影響[1]。

葛蘭西在對霸權理論進行總結后指出,占統治階級的一方,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取得絕對的領導權后,會通過這種領導權將政治權威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擴展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將從屬階級控制在自身規定的秩序范圍之內。統治階級會通過改造下屬階級的傳統文化,鞏固自身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地位,防止敵對意識形態的滲透。改造的方式方法是多樣的,可以通過教育、書本、家庭、傳媒等方法,將本階級的意識形態傳遞至從屬階級的各個方面,使從屬階級與現有的權力結構產生“認同”感,自覺接受其統治。

從葛蘭西的對霸權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霸權”的含義,不是簡單的統治階級自上而下對從屬階級在政治上的統治,而是通過諸如教育、傳媒等方法,對從屬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潛移默化的轉變?!鞍詸唷笔冀K要面臨外來文化的沖擊,這種外來文化可能是敵對勢力意識形態的滲透,所以“霸權”永遠處于一種運動的狀態。這種運用在于三方面,首先,統治階級需要不斷更新自身以保持其主導地位及其對從屬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其次,要不斷安撫從屬階級的情緒,防止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最后,要加強意識形態教育,防止外來勢力滲透??梢?,“霸權”始終處在運動之中,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1.2文化霸權理論的概念

文化霸權也可以稱為“文化領導權”。文化霸權源于希臘語,起初它只是指從別國來到本地的統治者。從19世紀開始,文化霸權的概念發生轉變,概念是,一個國家在政治上對另一個國家的控制或領導。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稍有不同,指的是統治階級對從屬階級的控制和支配關系。葛蘭西所認為對從屬階級的支配,并不局限于政治上,在思想、文化、意識等方面也都存在著對從屬階級的支配,這種支配的本質,是統治階級,整合和控制從屬階級的多元文化,將意識形態灌輸給從屬階級。因此,領導權不僅要反映統治階級的利益,還要滲透到人民群眾中,使人民群眾接受,并把它作為一種自然的“常識”。統治階級以自身的世界觀為唯一標準,他們認為這樣有利于社會思想的統一與安定,但實際上這一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統治階級更好地進行統治。

2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主要內容

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統治階級的領導權、市民社會和有機知識分子,這三個部分構成了文化霸權理論的完整框架。

首先,關于統治階級的領導權。文化霸權理論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意識形態領導權的問題。馬克思認為,國家是同階級的暴力工具和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葛蘭西則認為,國家的本質是政治權力的獲得者。統治階級想要進一步維持和鞏固國家政權,就必須將領導權和意識形態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將社會控制在統治階級要求的秩序范圍內。從文化霸權的理論的具體內容來看,文化“霸權”的取得是通過非暴力的形式實現的,這里的非暴力形式指的是從屬階級對統治階級的認同。認同主要從兩方面來實現:一是統治階級通過自己的權力地位迫使從屬階級得到認同,二是統治階級通過對從屬階級進行文化宣揚,使其對統治階級產生認同感。從屬階級這種認同感的產生是需要條件的,當處于從屬位置的階級,其原有的世界觀不能作為其行動指南的時候,統治階級通過文化宣揚的方法可以取代從屬階級原有的世界觀,這個取代的過程,需要以只是分子為主要群體進行大量的宣傳影響,借助大眾傳媒工具,使從屬階級具有與統治階級相一致的完整思想體系,以此達到鞏固和維持政權的效果。

其次,關于市民社會。根據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實際情況,葛蘭西對政治權力進行了劃分,國家可以被分為政治社會和市民社會兩大組成部分,兩大組成部分密不可分且相互聯系。葛蘭西認為,國家的意識形態功能的主要實現途徑在于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是所有文化、思想、精神、教育以及諸多相關意識形態的聚集地。意識形態作用的實現,必須要在市民社會中取得人民的認同。西方資產階級統治之所以不能用暴力推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資產階級通過多種手段獲得了市民的認同感,市民在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資產階級的生活過方式和意識形態獲得認同,此時的資產階級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取得文化領導權,維護自身統治。無產階級想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就必須在社會中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讓廣大市民意識到資產階級剝削的本質,讓廣大的工人取得對無產階級的認同,這樣才能獲得在意識形態上的領導權。

最后,關于有機知識分子。葛蘭西認為,文化霸權的實現需要市民社會中的有機知識分子,有機知識分子是取得文化領導權的主力軍。葛蘭西在《實踐哲學》中提到“要是沒有知識分子,那就沒有組織者和領導者”[2],他認為,要重視他們在革命中的作用,并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的重要性。葛蘭西認為,每個階段以及每個階級都會產生具有本階級鮮明思想特點的知識分子,根據知識分子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將知識分子分為傳統知識分子和有機知識分子兩種,傳統知識分子從舊社會中產生的,他們持有較為落后的理論觀念,且不愿隨時代的發展而前進,這類知識分子和社會群眾是脫節的[3]。而有機知識分子,是在新的生產關系下產生的,他們代表的是所在階級的利益,與人民群眾是密切相聯的,是真正為了各自階級謀利益的群體,所以他們更能得到各自階級中群眾的認同[4]。不同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可以幫助各自的階級更好地傳播和宣傳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在革命、實踐、改革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論證,吸收了前人的有益思想和理論[5],駁斥了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教條主義,對那些只單一強調社會經濟結構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而忽視了個人主動性、思想文化等上層建筑的思想進行了補充。葛蘭西本身就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他的文化霸權理論,仍然是以馬克思關于經濟基礎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的理論為基礎的,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

3結語

以往對馬克思關于“霸權理論”的研究被很多馬克思主義學者所忽視。隨著時代的發展,意識形態工作越發重要,文化霸權理論開始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文化霸權理論從本質上講,并沒有完全脫離馬克思主義,而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這一理論并沒有否定馬克思關于經濟基礎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因素的思想,在對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研究上,我們必須明確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在研究這一理論時產生誤區,將一理論歸為教條主義和唯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乎國家的政治安全和長治久安。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對與我黨牢牢把握文化領導權、意識形態領導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在新時代背景下,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企圖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始終要占據文化領導權的制高點,通過各種途徑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高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參考文獻

[1]李利.對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闡釋[J].法制與社會,2017(2):2.

[2]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徐潔.葛蘭西文化領導權思想近30年研究綜述[J].理論視野,2017(1):26-31.

[4]萬雪飛.葛蘭西文化領導權理論及其現實啟示[J].求索,2012(12):3.

[5]裴士艷.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9,40(2):28-31.

(責編:李慧娟)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
淺析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發展狀況
如何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伊格爾頓意識形態理論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西方涉華紀錄片意識形態的建構與展現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