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四史”教育強化大學生歷史使命意識的途徑研究

2021-12-19 15:09施靜譜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歷史使命四史思政教學

施靜譜

摘要: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當代大學生背負著成就我國“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使命和責任。當前高校必須在深刻理解“四史”教育對大學生歷史使命意識有積極影響的基礎上,結合對當前大學生使命意識現狀的分析,必須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同時開拓和挖掘有效教育途徑,真正做到“以史育德”“以史正向”,使其切實能夠主動自覺承擔國家、民族所賦予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四史”教育;思政教學;歷史使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47-02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边@充分詮釋了一個社會人與生俱來就背負著一定的歷史責任和使命,而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所被賦予的是為推動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而肩負的時代使命和責任。當代高校必須強化“四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達成“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1],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意識。

1高校強化“四史”教育的意義

1.1是對高校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我國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任務的系列公共基礎課程。加強“四史”教育將有助于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深度、政治高度、歷史厚度、時代廣度和情感溫度,對提高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各高校將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設定課程模塊……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所以高校思政課體系要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理解中國人民的“四大選擇”;通過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認識馬克思主義對國家民族發展與進步的意義;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史,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和奮斗史,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2],從而堅定高尚的理想信念。

1.2是對高校育人鑄魂、傳承紅色基因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問題”(1)。顯然,“四史”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總結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民族復興偉大道路上不斷奮進的歷史經驗;能夠在歷史偉大人物的事跡中繼承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奮斗意志等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能夠從國家進步、社會發展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完善高校育人鑄魂的基本職能。同時也能夠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繼承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延續紅色血脈[3]。

1.3是對高校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承擔著傳承文化、科學研究等任務,更重要的是為國家民族的建設和發展培養德才兼備人才,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民族復興大任的執行者[4]。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了解國史,才能了解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了解黨史,才能認識中國共產黨堅持真理、不負人民的偉大精神;了解社會發展史,才能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規律;了解改革開放史,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所以,強化高?!八氖贰苯逃粌H可以做到“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更能達成“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從而實現培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2當前我國大學生歷史使命意識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發展步入新時代,青年人整體呈現出思想積極向上、民族情感濃厚、愛國意識強烈的狀態,但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及社會轉型產生的一系列綜合影響,部分大學生也會有自我意識濃重、公德和紀律意識淡薄,以及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認識錯位等情況。

2.1“四史”理論的缺乏導致使命感存在缺失

長期的應試教育教學內容單一,導致部分學生對“四史”知識僅僅停留在中小學歷史課、政治課教材的有限范圍內,且這兩門課程并不屬于高考的“主考科目”,以至于進入高校后,部分學生呈現出對自己在國家、民族發展階段的時代定位和使命的認識、關心程度還有待明確和加強;

2.2自身思想認識的片面導致責任感存在缺失

隨著當代社會轉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大學生也愈發容易受到復雜社會氛圍的影響,雖然能夠意識到自己是祖國建設的接班人,卻在實際行動中呈現“佛系”、“躺平”及“隨波逐流”的懈怠狀態,甚至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有所動搖,呈現出過度關注個人利益,忽視社會大眾利益,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錯位以至責任感缺失的現象[5]。

3有效強化歷史使命意識的高?!八氖贰苯逃緩教剿?/p>

3.1加強思政課教學內容中的“四史”教育

根據中央《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以當前高校各門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及領域為基礎,將“四史”知識有效融入其教學系統[6],使學生通過知識理論和歷史理論的學習,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發展的必然結合,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不斷進步的思想路線;從不同教學角度和側重點入手,使學生清晰了解自身所處的時代和所背負的責任;引導學生既要志存高遠、牢固樹立“四個自信”,也要不斷強化自己對國家民族發展和人類社會進程的理性認識,不斷培養自己真正擔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的道德品質和政治思想意志力。

3.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歷史使命意識的行為體現

積極把“四史”教育內容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充分以“四史”教育目標為引領,深度挖掘“四史”教育資源,結合新時代學術研究和教育理論,積極拓寬實踐教學途徑[7],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大學生歷史使命意識“近情”“入心”“落行”。

(1)在不斷深度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8]、深入基層,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調查類實踐學習活動。

在實踐教學中,一方面組織學生參與對我國近代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在黨的帶領下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老一輩革命者,以及參與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偉大勝利、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老一輩建設者,在他們為國家民族的建設、發展和富強做出若干貢獻的參訪、學習;另一方面要正確指導學生對自己生活、學習中的長輩作為國家不同發展階段中時代經歷者的“口述歷史”的記錄、整理。此類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尊重歷史、參與歷史的嚴謹治學的態度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走近“四史”,探索中華民族精神之光,切實體會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從而真正理解中國人民的“四大選擇”,切實認識中華民族的“三次偉大飛躍”,并從情感上主動肩負起作為新一代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2)將“四史”教育內容與專業課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采用“大思政”教學思路細化“四史”內容,在將專業理論實際化的同時,完成對學生全面發展進行有效的歷史使命教育活動。

進入新時代以來,對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群體來說,一直在不斷地面對各種時代變革和科技革新。而“四史”教育本身就是同各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技術科學一樣在不斷創新發展。所以,將“四史”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到專業案例、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學到課堂里所學不到的專業發展史、看到課堂所看不到的專業在國家發展和建設中的重大作用和實際貢獻。一方面,能夠使歷史使命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實際培養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充分堅定作為新一代接班人的“四個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案例學習和生產實習,讓學生體會到的新一代本專業的從業者所必須樹立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將會為國家發展肩負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擔當精神,從而切實在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實現自己自身的價值。

4結語

不同時代的青年都承擔著不同的歷史責任、肩負不同的歷史使命,強化大學生歷史使命意識是新時代我國高校完善思政教育、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鑄就“中國夢”的必然選擇和必然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只有“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才能“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不斷拓展高?!八氖贰苯逃緩?,“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使大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行為實踐,切實做到在情感上認同、思想上堅定、行為上自覺承擔歷史使命,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注釋

(1)習近平于2018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彭見歡.習近平責任思想與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培育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0):71-77.

[3]劉暢.論新時代大學生歷史使命感的缺失[J].青年與社會,2019(6):168-169.

[4]馮秀軍.時代新人培養與新時代的大學使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35-39.

[5]宋儉,廖玉潔.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思考[J].江淮論壇,2020(7):24-29.

[6]妙婷.“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探析[J].大陸橋視野,2020(10):107-108.

[7]劉澤宇,任家輝,田大川."四史"教育融入大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21(4):10-12.

(責編:陳靜姝)

猜你喜歡
歷史使命四史思政教學
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時代學生
讓“四史”教育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只留清氣滿乾坤”
時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探討
高校參與農民工培訓教育的使命研究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歷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現狀及其對思政教學促進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