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2021-12-19 15:09苗婷婷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職業英語課程思政英語教學

苗婷婷

摘要:習近平主席提出要系好學生思想的第一粒紐扣,需要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科教育融為一體,形成協同效應,促進學生思想、認知以及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對學生的影響,應該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天每一面中。本文以《新職業英語》為例,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圍繞當今一些重大關注話題,探討職業英語英語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具體措施,提升英語教學的影響力。

關鍵詞:課程思政;英語教學;職業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75-02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促進國際交流和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工具。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了解掌握英美文化,在當今大國崛起的背景下,中國民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應該鼓勵學生成為跨文化交際人才,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教師應通過文化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引導學生建立起大國情懷與格局,發自內心熱愛祖國,真正將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展現大國風采及個人實力。高校教師更應該探索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構建英語學科的“課程思政”體系。英語教學是高校中覆蓋面廣、課時較長的基礎課和必修課,因此把“課程思政”扎根英語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需要仔細研究課題。

1什么是“課程思政”

習近平總書記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育部引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需要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資源,發揮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課程思政”可以理解為一種教學理念。教師不僅需要教授知識,更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家國情懷、道德修養,在課程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不斷塑造提升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格局。

“課程思政”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落實到教學的各方面,貫穿于人才培養的環節中。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樹立國家意識、大局觀念,助力學生成為有思想、有格局、有遠見的綜合型人才[1]。

2職業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意義及必要性

英語是我國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必修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技能,掌握英美文化,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應用于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在傳統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普遍只關注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英語應用能力,而極少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思想形態形成、道德意識樹立的關鍵時期,這時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通過書本、影視劇、綜藝等形式進入學生視野,勢必會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帶來極大沖擊,容易輕易崇洋媚外,忽視本國優秀的傳統文化[2]。

職業英語的教育理念是“工學結合、能力為本”,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工作場景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提升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各工作場景中的英語交際能力。

首先,不管是職業應用,還是交際工具,職業英語教學都文化傳播的重要部分,是意識形態范疇。英語教學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娛樂等各領域,以英語為載體傳播,對學生意識形態、行為作為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英語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英語課程的人文性體現在需要以人文本,以人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綜合素質的體現,不光是成績好壞,更是深植于學生內心的愛國意識、文化自信,民族情懷。讓學生們深刻了解到學習英語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讓世界傾聽中國聲音。

再次,職業英語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是國家發展大勢所趨。目前中國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共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華民族進入了偉大復興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勢凸顯,中國特色的教育之路也必須不斷開拓。將“課程思政”植入英語教學,結合中國國情推動英語學科發展,推動英語教學的本土化,讓英語教育實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3]。

3職業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路徑

3.1靈活設置教學環節、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職業英語課程學時多、內容豐富、覆蓋范圍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為了讓職業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實現有效融合,英語教學中可實現的途徑和方法特別多。例如,在《新職業英語(第二版)》第二單元Reading A“Annoying Office Habits”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好的辦公室習慣,吸煙這一話題,教師可引用TFBoys組合中的青年偶像王源,在公共場合吸煙被偷拍引發網上熱議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公眾場合吸煙的行為,引導學生討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為。進而引出目前學校里的學生在教學樓樓道抽煙、在教室門口抽煙,不尊重老師、不尊重教學的現實,讓大家討論吸煙引發的危害,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事做起,關注細節,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講學生分組,討論室友在宿舍的各種“annoying habits”,開誠布公,給出相應的好的建議,建立更加和諧的同學情、室友情[4]。

在英語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將英語教學與思政融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英語知識,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進而讓學生意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意義。此外,老師們還可以通過辯論賽、戲劇表演,有獎競猜等方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的活躍性,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成長,提升思想政治意識。

3.2編寫職業英語教材、完善相關課程設置

為了推進職業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應當編寫適合學生專業相關的職業英語教材與課程設置。在教材中適當添加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在課后練習環節,設置中西方文化差異等相關話題供學生探索討論。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形成文化自信,也能夠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思辨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除職業英語必修課外,學??赏瞥鲇⒄Z文化選修課、英文講座、電影鑒賞課等,用英文講座形式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如袁隆平爺爺的經典英文訪談、馬云在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英文演講等,幫助樹立民族自豪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用正確的思想指導未來的發展。

3.3提升英語教師思政意識與能力

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思政意識及思政能力,對于職業英語教育和課程思政融合至關重要。教師們要意識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作為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植入璀璨的優秀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情懷,引導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大學英語教師們也應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思想政治意識,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熟悉國家政策,提升教學能力,文化素養,時刻為人師表,為學生做好榜樣[5]。

4結語

綜上所述,將“課程思政“融入職業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豐富燦爛的中國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在學習和使用外國語言的同時, 加強其對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了解,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和責任感,用英語展示中國風貌,講述中國故事,讓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中國可以以更強大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1]雷思雨.淺析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J].決策探索(下),2019(8):50-51.

[2]新職業英語·職業綜合英語1(第二版)[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4(2020.12月重?。?

[3]陳順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9(43):121-122.

[4]于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J].現代交際,2018(16):189-190.

[5]王卉.基于泛在學習環境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融入路徑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3-64.

(責編:楊梅)

猜你喜歡
職業英語課程思政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國際空乘職業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策略探析
論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作用
基于職業素質的職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