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模式探討

2021-12-19 20:08陳怡君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建設模式信息化管理

陳怡君

摘要:分析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傳統模式與信息化建設模式的優劣勢,提出目前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信息化建設模式的處理辦法,科學探討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高校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121-02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人員的流動性越來越大,人事調動越來越頻繁,在此過程中,人事檔案管理在工作量、工作方式上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傳統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手工分類、裝訂、編著目錄、重復查找、經費投入少、基礎設施落后等,無形之中也降低了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為降低人事檔案管理人員不斷重復的勞動量,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確保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合理、科學、有效開展,提高實踐效率的必然管理模式。201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人事檔案材料內容涵蓋十個類別,同時提及依托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加強人事檔案管理。2020年1月14日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印發《全省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全覆蓋工作方案》,審核工作與中央同步開展,在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的基礎上實現全覆蓋,明確了工作要求。而信息技術,為整理繁瑣的資料信息提供了諸多便利,使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現代化、信息化、數據化有著明顯的優勢[1]。

1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1.1人事檔案管理的模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滯后,資金、設備、技術和人才資源投入不到位,致使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從事大量的手工勞動和重復的腦力勞動,而且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多為兼職人員,工作精力與耐心有限,逐漸形成一種“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輕利用”的思想存在,缺乏主動快速完成收集工作,被動的坐等材料上門的局面,影響了人事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實踐工作中,有一些干部本人缺乏檔案材料管理意識,填寫干部履歷表、考核表等材料時,不按規范填寫,有的人員對新形成的干部人事檔案材料私自保管,導致檔案材料的缺失[2]。再有就是材料形成部門意識有待加強,沒有弄清楚材料具體的歸檔范圍,或者是沒有及時把應歸檔的材料交給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存檔,這都影響了人事檔案材料歸檔的準確性及時效性。

1.2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人事檔案資料的查缺補漏、搜集查詢等工作,需要較多重復的工作及不斷的重復驗證,涉及數據量龐大且耗費較多時間,也經常會導致漏檢問題。為使滯后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變得更加簡單、便利,降低日常工作難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存儲質量、傳輸效率、傳輸質量、查詢效率,加強對各類檔案材料的分類處理,整理信息,以及人事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減少檔案遺失的現象,實施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將人事檔案從紙質化轉化成電子化智能方向發展,通過數據化和信息化管理,確保人事檔案管理井然有序,強化人事檔案管理效率,使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培養專心和耐心、積極主動的思想,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應對新問題,是今后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

1.3資金投入不足, 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目前人事檔案的管理,有的雖然配備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碎紙機等辦公設備,但是只是簡單的信息輸入與信息儲存,未能真正達到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使用及信息管理質效。一套完善的電子檔案體系,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技術,對于資料的存儲質量、傳輸效率、傳輸質量方面具有較強的方便性和實用性,而較好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能涵蓋檔案資料的統計編輯、用戶管理,能使多個數據庫表之間有較強的兼容性[3],在查閱相關檔案數據的時候,可以快速調出自己需要的資料,與此同時還能構建安全管理體系,能有效的保護檔案信息,防止檔案資料泄露或丟失篡改等問題。掌握信息技術的建設動態,全面加強及完善人事檔案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不斷提升人事檔案管理質量,保障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序開展。

1.4檔案管理信息化人才專業水平缺乏

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習慣于傳統的管理方式,管理利用上依然是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效率極低的手動檢索,只負責收集和整理保存,查閱和登記以及檔案轉遞等工作,觀念上缺乏先進的管理意識,未能跟隨時代的進步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未能從根本上優化管理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信息化素質、相應的專項操作技術,才能規范性與深入性運用,適應新時期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基本上都是兼任,所接受的專業培訓少,理論知識不是很豐富,信息化技能掌握的也比較少,這都嚴重制約新時期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4]。不論專職還是兼職檔案管理隊伍,開展多樣性的專項化的培訓,促進檔案管理人員增強信息素養、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及操作規程,提高整理信息、查詢信息、防護信息以及對建檔、調檔、查檔等內容具備數據分析與統計的操作和管理能力。只有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水平,才能促進專業化、技能化的提升,推動人事檔案管理質量及效能的全面升華。

2推進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2.1轉變觀念,認識新形勢下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信息化趨勢

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采用紙質管理、手工錄入、數據統計、重復翻閱等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保密性不強,原始紙質容易損壞或者損失,影響便捷性與時效性,而且教職工數量及人事檔案信息資料越來越多,工作實績、個人經歷以及職稱變更等方面的內容,存在著動態性、全面性特征,滯后的管理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日常工作的需求。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代替傳統模式,存儲量大、檢索便捷,對添加檔案材料的各種信息,職務變更、職稱變更、查借閱等能夠快速實施,是對日常工作做科學系統的統計分析,提高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質量,為檔案管理事業持久、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勢在必行。

2.2提高管理質量,加強對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制度體系建設

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在日常工作中,為使最大限度發揮人事檔案信息的統籌性、采集的全面性,提高管理質量,必須完善各項有關的規范標準、檔案信息儲存標準、檢索標準、格式標準;信息化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檔案查閱權限,圍繞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完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人事檔案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建檔、查檔、調檔;信息化管理制度,歸檔、管理、利用和服務;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責,標準填寫人事檔案信息;人事檔案管理涉及的相關部門相應的職責,要求部門之間相互配合。通過制度建設,縮減檔案工作人員不斷從事的腦力勞動,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檔案管理質量。

2.3加強資金投入,完善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對信息的刪除、增加,還原及備份,快速增添職務、職稱變更等各種信息,瀏覽查詢,性別、部門等綜合性的信息查詢,數據導入導出管理都能比傳統管理模式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完善并注重安全性設計的軟硬件設備設施建設,及時更新維修、更換及升級相關的設備設施,能保證數據系統運行速度及儲存量,保證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確保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穩定有序的運行。人事檔案管理借助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的進行處理技術和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獲取人事檔案信息,增強人事檔案信息的互動性和緊密性,提高人事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2.4加強業務學習,提高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套完善的電子檔案安全管理體系和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相比傳統模式的管理方式,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單位要注重對人才的培育,根據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信息素養,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教育,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優化內部環境,提升檔案管理隊伍的福利體系,完善晉升機制[5]。檔案管理人員要適應新時代要求,懂得操作先進設備儀器,了解操作規程,具備數據分析與統計的能力,能在建檔、調檔、查檔方面高效地完成相應的操作和管理。提高防護人事檔案資料的安全性受到威脅及防止檔案資料篡改、泄露或是丟失的能力。有效推進人事檔案管理實現專業化、技能化、現代化、規范化進程。

3結語

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在現代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時代下,打破墨守成規的思想,積極轉變檔案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強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檔案管理隊伍專業水平,切實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推進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珊珊.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25(4):66-68.

[2]俞銀珍.淺談干部人事檔案的特點及科學管理[J].浙江檔案,2002(12):26.

[3]楊璐.干部人事檔案審核中的問題及建議[J].人力資源管理,2016(2):169.

[4]閆麗俠.數字化時代構建高校檔案管理的信息化[J].黑龍江科學,2020,11(15):110-111.

[5]清泉.淺議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發展現狀[J].檔案天地,2013(2):50-51.

(責編:陳靜姝)

猜你喜歡
建設模式信息化管理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適應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設模式探討
土建類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研究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模式及路徑對我省的啟示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