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是凈化網絡暴力的有效途徑

2021-12-30 12:31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網民暴力

李 艷

(安徽大學 安徽合肥 230601)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網絡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擾。例如,網絡的產物之一便是網絡暴力。它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暴力形式,“是網絡技術風險與網下社會風險經由網絡行為主體的交互行動而發生交疊,繼而可能致使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益受損的一系列網絡失范行為[1]”。部分學者認為解決網絡暴力要以提高受暴者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中心,建議受暴者避免回應,以減少施暴者的動力[2]。有些學者則認為要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提高網民的網絡素養和網絡道德意識[3]。還有一些學者提出網絡媒體需要加強自身管理,做到自律自監。另外,所有學者都認為法制是解決網絡暴力的根本方法。這些學者分別從個人、群體、第三方和國家層面闡述了他們的觀點。然而,如何推動這些措施的有效運行是研究者們繼續研究的課題。毫無疑問,網絡暴力會影響社會穩定。社會工作的功能之一就是維護社會穩定。對于網絡暴力事件,社會工作者應該積極介入,運用專業方法幫助網絡暴力受害者走出困境,推動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進而達到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本文就中國的網絡暴力進行分析,通過對網絡暴力的類型和影響進行探究,找到網絡暴力產生的緣由,進而找到解決它的辦法。

一、網絡暴力是一種持久而廣泛的傷害

(一)暴露隱私和人身攻擊是網絡暴力

言語形式的暴力是網絡暴力最常見的形式,通常是指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在網絡上針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發表誹謗、污蔑、侵犯名譽和煽動性的言論,這種言論殺傷力極大。正如??滤f“話語并不是被動地反映一種預先存在的現實,而是一種我們對事物施加的暴力”[4]。在群體暴力決策情境中,個體的意見或決定會受到群體間相互討論的影響,而產生意見一致性的結果。并且,這些結果通常比個體的先前意見或決定更具冒險性,斯通納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風險轉移[5]。網絡暴力通常就是一群人的語言暴力,個體在其中就容易“去責任化”,他們有龐大的群體做支撐,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因此,他們無所畏懼地對他人進行詆毀。

行為型的網絡暴力通常指人肉搜索,以人力作為搜索引擎查找相關信息[6]。人肉搜索會揭露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如照片、身份證、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等,泄露當事人的隱私,如酒店入住記錄、賬戶流水記錄、物品購買記錄等等。人肉搜索行為嚴重的還會牽涉當事人的親朋好友。這種由網絡社會轉移到現實社會的網絡暴力,影響極其惡劣,對當事人和與當事人關系密切的人傷害很大。通常被人肉搜索過的人無論是在工作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有的受害者甚至不敢出門,但讓人絕望的是即使足不出戶也不能躲避人肉搜索帶來的傷害。

總之,這兩種類型的網絡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當然,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網絡暴力也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無論是哪一種網絡暴力都會產生不好的后果,它們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二)網絡暴力的影響持久而廣泛

網絡暴力對個人和群體都有很大的影響。從個人層面來說,網絡暴力會讓人質疑自己、否定自己、使人喪失自信。網絡暴力受害者對生活通常會采取消極悲觀的態度,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嚴重者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從群體層面來說,網絡暴力會使一個群體對他們的文化產生質疑。如果他們不能很好地處理文化認同問題,就很可能會形成人格分裂,對一個群體施加網絡暴力的一些人自然也構成了另一個群體,這種相互之間的排斥往往會強化排斥心理,形成網絡上的相互暴力。

網絡暴力對社會和國家也有很大的影響。從社會層面來說,網絡暴力破壞了社會風氣,污染了網絡環境,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社會不穩定。網絡暴力的存在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氛圍,瓦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使整個社會充滿戾氣。網絡暴力使得網絡文化變得渾濁,大大阻礙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從國家層面來說,網絡暴力是對我國現有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規的挑釁。它加大了網絡監管的難度,給網絡環境治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會讓廣大人民群眾質疑國家的治理能力和法律的效力。

二、網絡暴力產生的原因

(一)互聯網隱蔽性高

現實社會中,人們會因為自己的不當言行而付出相應的代價。因此,人們大多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以此來獲得良好的交際。人們所展現出來的是人格層次當中超我的一面,而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隔著屏幕,通過信號來傳播,你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我長什么樣。在這種情況下,網民責任意識極易缺失。施暴者往往會標榜人身自由,通過言論自由對他人肆意評價抨擊,不用擔心在強大的群體背景下會為此付出代價。遭受者卻很難在網絡中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自我保護,他們只能被動地承受,卻無力辯解[7]。

(二)網絡媒體錯誤傳播

情感是可以被正確引導的,那些主流媒體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針對網絡上的各大平臺、各種公眾號,他們都有責任傳播正確的信息。然而,在這個信手拈來的信息時代,對信息不加判斷的轉發已成常態。這些影響力、傳播力巨大的媒體并沒有履行他們的職責,為了點擊量在事件還沒有弄清楚之前就捕風捉影地大肆宣傳。網民看到這些信息是由這些媒體發出來的便深信不疑。還有一些營銷號,有影響力的個人等,他們通過發布煽動性的內容博得眼球、吸引關注、制造聲勢。他們的大批關注者便會盲目跟隨,輿論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會誤導大眾讓后來者看不清形勢,只會跟風站隊,加入到這場荒謬的集體討伐中。

(三)網民隨波逐流缺乏判斷力

部分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對事件的客觀評判,在事情發生時還沒有搞清楚來龍去脈就憑自己只言片語的解讀隨意站隊。還有一些網名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對事件過度解讀,無限地發酵事件,看似嫉惡如仇,實則是造就網絡暴力的幕后推手。更有甚者揣摩臆測、添油加醋、扭曲事實并加以傳播。這些人的推波助瀾導致輿論被帶偏,對錯的標準發生傾斜,從而使少數人的聲音淹沒在茫茫人海中,后來者都以為人數多的那一方就是正確的一方,如此惡性循環,導致持正確態度的人被否定,事件的真相被掩埋。

(四)網絡監管有待加強

網絡世界數據龐大,各大網站的管理人員精力有限,無法做到全面監管。我國的網絡技術目前也沒有達到可以監控全網的水平。另外,很多網民是匿名用戶,想要對其進行懲戒猶如大海撈針,網絡平臺也只能針對其賬號做出封號之類的警告懲罰。這種小小的懲罰根本不足以對其構成威脅,這些人轉而通過購買賬號,申請解封,重新注冊等各種手段又活躍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如此這般,網絡暴力只會越來越猖獗,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遏制。還有的網絡運營商為了不傷及自身的利益,即使發現了用戶的網絡暴力傾向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其發展。網絡監管相關人士是網絡世界安全秩序的維護者,他們缺乏對網絡暴力事件的高度關注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有效監管,沒有嚴格要求網絡運營商,落實他們的主體責任。

(五)缺少針對網絡暴力的具體刑法

我國沒有出臺針對網絡暴力的單行法,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比較分散。我國《刑法》規定,網絡暴力行為涉嫌誹謗罪和侮辱罪,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睹穹ā芬幎ňW絡暴力侵犯的是受害者的名譽權和隱私權等權利,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8]。然而,網絡暴力涉及人數眾多,這些法律往往不具適用性和可行性。在這些法律面前,人們都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絲毫沒有敬畏之心。沒有了針對性的法律約束,只憑道德力量的規范是無法明確言行邊界的。人們會把自己在現實世界的不滿全都發泄到網絡世界里,通過抨擊別人達到心理平衡。網絡就成了宣泄情緒的法外之地。

找到網絡暴力產生的原因遠遠不夠,我們必須積極調動各種可以運用的力量去解決這個問題?,F在僅有的方法作用有限,我們還要發掘更多新的途徑。社會工作可以作為凈化網絡暴力的一只新生力量。

三、社會工作介入網絡暴力的策略

(一)運用社會工作三大專業方法對網絡暴力受害者進行積極干預

個案、小組和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我們運用這些方法服務于網絡暴力受害者時重點在于幫助他們鏈接資源,構建反對網絡暴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其中包括社會工作者,受害人的親朋好友,各大網絡媒體,相關的機構組織等。我們還可以采取辯論的方法重新建構他們的話語體系,通過與服務對象的非理性思維進行辯論,讓他們走出網絡暴力的陰影,撕掉網絡暴力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簽,讓他們肯定自己,重拾自信,勇于對網絡暴力說不。另外,我們還可以把有過網絡暴力遭遇的人聚齊起來組成小組,發揮同伴之間的陪伴支持作用,大家一起克服困難,相互鼓勵,以減輕網絡暴力帶來的傷害,建構網絡暴力防御機制,回歸正常的心態,積極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二)積極倡導網絡實名制

津巴多的“監獄實驗”說明人所處的環境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當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穿著同樣的制服時,個人就如處于匿名狀態,容易進入“去責任化”狀態[9]。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的網絡就是這樣的制服。人們在其中只是蕓蕓大眾中的一員,在外衣的遮蔽下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承擔過多的責任,這就是網絡暴力最根本的原因。社會工作者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大力倡導網絡實名制,齊心協力創造實名化的網絡環境,讓廣大網民在網絡上也如同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受到他人的監督。這樣才能規范廣大網民的言行,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避免侵權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發揮網絡平臺的宣傳教育作用

社會工作者要合理利用各大網絡平臺,發揮網絡的宣傳教育作用。首先,社會工作者要普及網絡暴力的相關知識,讓廣大網民知道什么是網絡暴力,什么樣的言行會構成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多大的危害,網絡暴力對暴力制造者又有什么樣的危害。其次,社會工作者要對一些熱點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幫助廣大網民合理看待社會中發生的一些事件,正確引導他們的感情,對他們的不當情緒進行適當疏導,幫助他們看清事實,不要讓他們被輿論的推手所利用。最后,社會工作者要聯合相關人士給有關部門提議,讓他們及時通過權威的渠道說明事件始末,發布相關處理結果,及時制止輿論的發酵。

(四)聯系網絡監管部門,加大網絡系統的監管

網絡社會具有高度隱蔽性,很難明確責任主體。社會工作者應該發揮其監督作用,督促相關網絡監管部門盡快落實網絡實名制,采取相應手段,制定相關規則約束網民行為。例如,嚴格上傳身份信息;發展網絡技術手段;保留上網痕跡;明確各大網站管理人員的責任;鼓勵舉報違規言行;嚴肅處理違規網民;嚴格審查各大網絡平臺對社會熱點事件的發布和轉發是否失實等。上傳身份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實名注冊必須更加嚴謹,如注冊時必須得到其他使用了一定時間,信用良好,無違規不良操作記錄的用戶支持。這種支持可以由同個平臺或不同平臺的用戶提供。這樣既可以發揮支持者的審查作用,又能讓監管部門知曉申請人的社交網絡。這樣,用戶做出違法犯罪,侵犯他人權益的言行時就有跡可循,我們也能迅速明確責任主體。

(五)倡導建立網絡暴力追責機制

社會工作應該發揮其政策倡導功能,督促立法部門完善針對網絡暴力的法律法規,建立網絡暴力追責機制。我國目前針對網絡犯罪已經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但針對網絡暴力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社會工作者可以結合實踐多提建議。首先,完善相關司法解釋。有些行為在法律的層面找不到對應的規定,會讓人有機可乘,鉆了法律的空子。其次,出臺針對網絡暴力的具體法律法規,并根據時代的進步不斷補充修改。最后,追責到底,建立懲罰機制。我們要抓典型,鳴長鐘,針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網絡暴力事件進行公審,追責相關人員,對其作出法律懲戒,建立完善的追責機制,震懾廣大網民,打破廣大網民對“法不責眾”的錯誤幻想。

四、結束語

總之,社會工作介入網絡暴力是一場持久戰。想要凈化網絡環境,消滅網絡暴力,我們必須從廣大網民、政府組織、社會環境三個方面入手。對于廣大網民,社會工作者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善于利用網絡平臺加大宣傳教育?,F實生活中,社會工作者也要利用社區宣傳等資源普及網絡文明。政府等相關組織機構,如立法、司法、監管等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針對網絡暴力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社會工作者在其中要扮演倡導人的角色,及時把群眾的意見反饋給相關部門,推動法律法規的建立。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擁有一個純凈的網絡環境。我們要做好民生建設工程,完善制度法規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化解人們內心的戾氣,才能促進網絡社會的和諧。社會工作的功能之一就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其專業優勢為網絡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者網民暴力
高等繼續教育在提升社會工作者核心職業能力中的作用
反性別暴力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角色理論下學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第二章 暴力原則
兩公婆之間的暴力
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網民心理與風險溝通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暴力和痛苦
有感“網民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