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素養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探究

2021-12-30 12:31王新村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知識點學科素養

王新村

(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第三中學 甘肅酒泉 7350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學科素養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它決定著學科教學的方法與目標。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素養提升需求,不斷吸納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探究精神,并通過知識的豐富和能力提升,不斷優化自身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即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以及生存活動中通過學習、實踐所應具備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地理素養,包括多樣化且在各領域有廣泛應用的地理知識、以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可以說對學生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地理素養,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有較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師從地理教學思維、地理教學方法、地理教學模式以及地理教學的培養方向等進行不斷優化。所以,在實踐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以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有目標、有針對性、有步驟地落實到地理課堂教學各環節中,使學生具備地理學科核心及必備的能力與品質。

二、基于學科素養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優化教學理念增大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

具備了良好的人、地協調觀,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環境、人類活動及其內在關聯產生清晰、科學的認知,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反思過程中認識到人類活動對于環境的影響方式,以及這種影響所帶來的后果?;谶@種教學理念下,學生能夠清晰感知人們對人、地關系的理解和認知在不同階段的體現,并了解產生不同認知的內在原因。同時,有助于學生針對現實環境中出現的人、地之間的矛盾分析原因并提出優化和改善的建議。這種協調觀念從理論意義上反映了學生基于良好地理教學理念下而形成的一種科學發展觀和客觀清晰的思維方式。比其他學科相比,初中地理學科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上均有明顯不同,包括從文字到各種類型和地理特征的圖表。如,地理教材中所羅列和展示的不同地貌圖、景觀圖、示意圖及比例圖等,這些教學因素也都決定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利用這些圖表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又如,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及相關圖表,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各小組展開讀圖講圖競賽。從最初各組在讀圖講圖中的無序和目標不清晰,到經過不斷的觀察、比較、總結,形成對不同圖表意義的認知,學生在看圖中的目的性、方法性和整體性會不斷增強。這種由直觀具象到抽象的教學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使其在觀察、分析和思考探究中不斷優化自身的人、地協調觀,促進學生地理學科素養不斷提升。

(二)梳理地理課堂教學主線搭建其思維體系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啟發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及不斷的探究,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在自然與社會等學生更易理解的環境中設計形式多樣、有助于激發其地理思維的教學實踐活動。同時,教師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以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出生動、具體、直觀的教學情境。如,在地形圖的判讀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蘇軾的名詩《題西林壁》明確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并圍繞詩中所描述的廬山游歷的感觸及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維和辯證思維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教師可通過設定課堂教學脈絡,由廬山高峻、廬山山貌、地理物產等內容展開教學,為學生講解與此相關的地理海拔、等高線、相對高度以及如何繪制、使用地理圖的相關知識,營造出濃厚的地理學習探究氛圍??梢?,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明確教學主線,能夠引導學生圍繞主線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和思考,使其產生真切的感受和體驗,有效激發學生探究地理現象、地理奧秘及其內在規律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通過這種有目的探究學習,有助于優化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空間想象力,使其在思考學習中不斷創新理念,幫助學生搭建起一個整體且宏觀的知識體系,并對各章節知識點產生全面且清晰的認知。

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使其具備更好地運用知識體系學習地理的能力,提高其學科記憶力和分析總結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究建立知識框架、實踐教學等多種方式,包括采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梳理地理各章節的知識點,不斷強化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其對知識的綜合掌握和運用能力,帶動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問題以創設教學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包含有不少抽象性、理論性和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這部分知識點也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為了增進學生對這些抽象知識點的理解,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引導性的探究問題,營造出相關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調動自身原有認知體驗和結構,進行思維整合,繼而建立新的認知體系,不斷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整合能力,并優化其地理綜合性思維[2]。如,在香港和澳門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春晚節目中所呈現的壯觀、美麗的港珠澳大橋視頻,營造出相關教學情境,同時,設計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香港和澳門兩地的地形、氣候特點、人口情況、當地物產情況、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等,使學生認真研讀教材,并利用網絡查找拓展相關地理問題,以增進學生對香港和澳門兩地的綜合地理情況形成全面的了解和認知。

在創設問題及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在問題設計時有針對性地將問題與新、舊知識以及社會生活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中復習鞏固舊知識,以舊知識增強對新知識的了解,并在學習社會生活知識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大大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涉獵點[3]。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訓練學生的地理思維及能力發展。如,在地理測試卷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試卷中包含有較大比例的填空、選擇及判斷對錯題,這種題型雖然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呈現的知識點卻是孤立的和碎片化的,沒有考慮到地理學科測試應注重整體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這種題目會限制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的提升。如,在亞洲的自然環境章節的教學中,在完成亞洲地形特征學習的基礎上,可設計綜合性的問答題,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亞洲的地形特征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這個題目的答案中,教師不僅要考察學生對題目表面問題的回答情況,還可從中考察學生有沒有具備從地形類型構成,到該地區的地形分布特點,以及地勢變化特點這三個方面對地形特征進行歸納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構。同時,在地理試題命題中,教師還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有助于考察學生思維結構、思維方式的具有一定靈活性和開放性試題。在課堂教學提問中,教師也可依據學生的回答,以及測試卷中的答案,找出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思維結構方面的漏洞,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不斷優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構。

(四)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輔助教學提高效率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從七到九年級教材中包含有大量內容抽象、類型繁多的地理知識點給學生的學習理解及記憶、應用帶來了不小的難度。這些繁雜的知識點需要學生不僅牢牢掌握,還要具備良好的知識整合和實踐應用能力,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壓力和挑戰。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系統性,降低學生學習理解難度,幫助其有效整合各類知識點,教師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需要教師善于通過備課整合地理知識點,通過視頻加以呈現,便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碎片化的時間隨時觀看學習,以整合知識體系,查找自己的知識漏洞,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明顯提升。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拓展,有助于學生建立更為充實和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知識整合、應用能力都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地理教學符合目前新課改的教育環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素養能力提升需求,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采用教學問題情境創設、梳理整合知識內容、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輔助教學等方式優化課堂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思維模式,提升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知識點學科素養
【學科新書導覽】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超學科”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