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2022-02-09 02:16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東泗中心小學蘇春陽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雙減生活化筆者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東泗中心小學 蘇春陽

“雙減”是國家教育部門非常關注的工作,也是必須持續推進的基礎性工作。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提升教育質量,讓現行的教育模式能夠適應更多不同個體的發展需要,是現代社會建設進程的關鍵工作?,F在的孩子面臨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平臺,網絡平臺以及移動的電子設備給孩子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傳統的教學方式對這些新生代來說已經過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都是非常必要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種教學模式突破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數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大,學生難以理解復雜深奧的數學理論的弊端。通過生活情景的引入,年幼的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數學問題。

一、“雙減”政策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關系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關鍵環節,“雙減”政策將助推小學數學教學繼續向生活化方向發展和轉化。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學科,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學會基礎的數學知識與邏輯思維,以在年級不斷升高后可以從容應對數學學科不斷增加的學習難度。在數學教學中,無論是教材的編撰還是教師的教學,都已經有意識地引入了更多生活化的內容。但是作為自然知識學科,數學和生活,特別是學生個人的生活之間的聯系仍然有提升的空間。小學低年級的數學題中,生活化內容較多。如應用題中經常出現一種問法:你的同學小明因為粗心大意做錯了最后一道數學應用題。下面請你用數學知識,幫他訂正這道題。

小學生的心理和成年人有明顯的不同,在面對年少無知的小學生群體時,教師的恰當引導將會對小學生后續的學習進程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教師沒有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甚至是在教學中沒有合理把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導致教學成果有限,那么小學生的后續學習就可能會面臨困難。目前我國小學的數學課堂在經歷教育改革后已經突破了以往教學方式的弊端,但是一些問題仍然存在。如部分教師不注重小學生心智發育特點,教學過程中以單一的講解為主,教學手段不夠豐富,課堂氛圍比較枯燥,無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課堂效果總體不佳。另外,目前我國小學生普遍欠缺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的關鍵作用在于培養學習者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掌握得越多,日后處理現實生活中各類難題的能力也會越強。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本質已經從單純的知識教育轉化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習者在數學學習中所應達到的綜合性能力。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作業是檢測學生綜合性能力情況達標與否的重要手段,作業設計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每一位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問題思考能力以及解決能力的高低,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然而,就目前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整體情況來看,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即對綜合能力的考察效果并不強。因此,教師需要基于現狀分析,在遵循作業設計原則的前提下,尋求新的作業分層設計方法,拓展作業設計思路,做到作業設計分層化、多元化,讓學生在多元化、興趣化、生動化的作業練習中更好地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達成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適應社會

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推進社會發展的一項事業。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現狀的變革,教育模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更好地匹配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核心素質教育成為幫助學生提高全面發展水平的重要任務,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社會所需的多種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適應社會。

(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作為講究邏輯的一種科學性學科,其內在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遠超其他學科,想要學好數學,就必須掌握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由于特定的思維發育特點,在這一階段對數學邏輯的理解往往還面臨一些困難,而對各種數學難題的解答也比較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面對數學的心理壓力,讓學生用生活的視野看待數學,從數學學習中發現樂趣,讓學生逐漸形成系統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初步培養這一能力后,學生會越來越喜歡學數學。很多學生在面對有一定難度的習題時,更愿意花時間進行鉆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之一心理特征,逐漸提升題目的難度,并且幫助和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挑戰更高難度的數學問題。

三、基于“雙減”背景加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多樣化構建已經深入發展,數學不再是一門枯燥而且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多了解數學魅力的機會。想要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程的轉變,需要教師從課程設計入手,制定出合適的小學數學教學總體規劃。有了大的方向指引,教師才能在教學環節中有目的性地讓小學數學向生活化發展。下面以人教版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為例,探討基于“雙減”背景加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點滴策略。

(一)導課階段引入生活化案例

在導課部分,可以適當引入生活化內容。筆者在講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時,讓學生聯想自己房間的家具和環境,并且回想房間里都有哪些物品,便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除此之外,筆者還讓學生攜帶自己房間的照片,以便激發大家的圖像思維。

在特定節日,學生受到節日氣氛的感染,在課堂上表現會更加活躍。中秋節前一天,筆者在課桌前擺放一些月餅,設置與月餅相關的應用題引導學生回答,學生非常踴躍。圣誕節這一天,學生之間會互相交換蘋果,寓意平安。筆者通過詢問學生收到的蘋果個數,設計巧妙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回答,將節日氛圍與數學教學融合起來,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不強,因此為小學生講解太多高深的數學理論知識,并不利于學生掌握,甚至除了對數學有極大興趣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可能無法完成課堂設置的任務。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客觀情況,制定課程目標時,有意識地降低課程難度。而實現教學生活化是一個立體的過程,要把各種不同的生活元素融合到教學目標中,有意識地改變以往數學課堂照本宣科的模式。

(二)在課堂上構建生活化場景

在課堂上構建生活化場景,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計量單位時,可以設置生活化場景,便于學生產生具體認知。在講授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時,筆者說:“今天中午老師去食堂吃飯,阿姨給了老師一個漂亮的勺子,足足有20米?!贝藭r,立刻傳來了一片笑聲,有學生說:“老師,20米也太夸張了,那是給巨人吃飯用的勺子?!庇械恼f:“20米有幾層樓高了,一個食堂都要裝不下了?!惫P者說:“那么你覺得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計量單位呢?”學生馬上回答:“20厘米?!彪S后筆者讓學生拿出尺子,測量身邊的書桌、座椅等,感受日常用品的維度;再測量自己的鞋子長度以及手臂長度,感受生理尺度;再與其他人配合,一人站直身體,一人用尺子幫助這名學生測量身高。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感知身邊無處不在的數學計量。

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中,要利用生動有趣的生活元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數學課堂的氣氛,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課堂互動。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日常喜好,在進行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添加更多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更好地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小學生群體的關注點是明顯區分于其他學生群體的,想要完成教學生活化,就要了解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日常生活元素,并且把這些元素合理融入課堂,真正讓小學生喜歡數學課堂。

(三)利用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使他們對各類事物普遍存在著好奇,對很多成年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也能具備更好的感知力。因此在進行課堂引導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引入小學生已經了解的生活元素,引導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講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人民幣”時,筆者首先說:“同學們平時喜歡去超市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惫P者繼續追問原因,有的學生回答是因為超市里有他們喜歡吃的零食;有的說是因為超市里有很多東西,他們特別喜歡在里面轉來轉去……答案五花八門。筆者繼續引導:“在離開超市之前,同學們都會經過一個地方,那就是收銀臺。在收銀臺,你們觀察過父母用什么樣的方式付款嗎?”有的學生說微信二維碼,有的說支付寶,也有的說錢。以此為切入點,筆者繼續引導:“微信和支付寶都是時下流行的便捷支付方式,只不過里面的錢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需要爸爸媽媽提前將錢存進銀行,通過手機綁定自己的銀行卡。而銀行卡里的錢,能夠通過取款機變成實實在在的人民幣,比如像老師手里的這幾張?!苯又P者拿出了幾張人民幣,引導學生認識各類面值不一的人民幣,同時模擬在超市結算的場景,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以及找零?!巴瑢W們有沒有發現,超市收銀員結賬的速度都特別快,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有的學生說是因為他們能用了計算器,也有的說是電腦幫他們計算了,還有的說是因為他們特別熟練。筆者總結:“同學們回答的都對。一般大型超市的收銀臺都配置了自動計算系統,這給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p>

(四)讓例題教學變得更生活化

通過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架設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橋梁,學生才能夠把所學知識真正印刻在腦海中。在講授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克和千克”時,筆者設計了一道習題:媽媽正在和面,需要用到2千克面粉。媽媽已經在盆里加了1.5千克面粉,這時候面不夠了,她讓小明幫忙去商店買面粉,小明還需要買多少面粉?請同學們分別用克和千克為單位表示出來。這種生活化例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學校也應該積極幫助數學課堂生活化發展,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開展各類有關活動。知識的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掉。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學好數學,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培育自己理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數學思維,通過嚴格周密的細致分析,層層剝去復雜問題的外衣,深入問題核心,解決問題。

(五)學科交叉促進生活化教學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還可以讓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融合,通過學科融合促進課堂生活化的發展。課堂融合會帶來新的教學思路,因此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就是與更多學科進行交叉,讓不同學科的知識能夠在數學體系中發揮出別樣的作用。在講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1至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筆者帶領學生了解了數字畫。這種繪畫方式是以重復書寫某一個數字或者不同數字完成的,數字重疊在一起,從遠處看構成一個整體,跟普通繪畫非常類似,只有離近了仔細觀察,才能看到圖畫中隱藏的一個個數字。筆者提供的數字畫是一頭栩栩如生的大象,對畫面進行放大后,能夠發現圖畫的每個細節都是由數字“2”繪制的。在學生的驚嘆聲中,筆者進行引導:“數字是神奇,它能夠構成的不僅僅是一道道數學題,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其實都有數字的身影,甚至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地方,也能夠由數字組成。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能夠發現這些神奇的數字,也能主動在生活中多觀察和學習數學?!?/p>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教學中,在合理規劃每個課時應滲透的數學文化后,教師增設“有趣的計數”文化專題。學生在擺一擺、聽一聽、玩一玩、猜一猜等游戲活動中了解數字符號的發現和創用的歷史,體驗中國“十進位值制”是“最妙的發明之一”的神奇。當然,也可結合所學內容,以現實問題為背景,設計跨越學科領域的數學文化專題研究,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真實問題的能力。對教材中相關數學家的素材,可統籌安排設計“數學家的故事”專題系列,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融入小學階段不同單元主題教學中。所以,通過多學科融合交叉方式可以促進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用數學思想的分析指導帶動具體知識內容的教學,幫助學生在“潤物無聲式”的數學思考中深刻理解知識本質,習得用“數學的視角和方法”觀察世界與解決問題,并逐步形成獨有的數學思維方式方法,變知識的獲取過程為智慧的生長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未來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教師要提高對這一傾向的重視,努力創新出更多的科學教學方法,幫助生活走進數學,也讓數學能夠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在充分實現教學生活化的未來,小學數學課堂會更加豐富多彩。數學既注重理論研究,又注重生活實踐,任何知識都會在生活中得到應用,在逐步的應用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對小學生來說,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層出不窮,他們需要強有力的武器解決現實中的難題。只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植向往和熱愛數學的樹苗,學生才能夠樂于徜徉在數學的海洋中,汲取更多的數學養分。對部分人來說,數學知識可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在現實中的應用并不廣泛,尤其是一些有難度的數學計算方法,在生活中應用的比例很少。然而,生活處處有數學思維,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也是十分緊密的,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尊重。

猜你喜歡
雙減生活化筆者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