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提升大學生體質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與成效分析

2022-03-23 10:13王運土楊彬彬
山西青年 2022年5期
關鍵詞:體質體育課評分

王運土 楊彬彬 陳 佳

1.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2.廣西財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25%以上。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文件同時指出“要完善學分制,實現以學分積累作為學生畢業標準”,這說明我國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已經納入教育教學改革之中。如何利用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是我們現在和將來需要探索的課題之一。文章結合課內外一體化實施改革,以廣西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為實驗對象,對比三年的體質健康測試各項目評分,取得較好的成效。研究可以為我國體質健康測試工作與高校教學改革相融合提供有益借鑒,為改善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借鑒性幫助。

一、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問題亟待解決

大學生體質健康一直是高校教育的焦點問題。從全國第七次監測——《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布,數據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突出在男生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均有下降。而2017年發布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表明,我國大學生體質總體下降,但速度放緩[1]。但迎來了新一輪的問題,大學生肥胖率持續上升。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顯得尤為關鍵。相對課余時間相對充裕的大學生,只靠體育課則無法實現提高身體素質的提升,應結合課堂與課外,綜合考慮,才能起到明顯效果。

(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我國長期以來“重智育、輕體育”思想影響著大學生的體質,偏重文化課學習,忽略體育鍛煉,人們在思想上覺得體育是可有可無的,高校體育教學應以引導和強化學生體育意識為主;其次由于體育資源配備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高校應加強師資、場館建設;最后體現在學生生活方式上,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讓學生養成了熬夜、玩手機、打游戲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學校應加強學生管理,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結合《標準》與體育公共課,引導學生建立體育健康目標,從不良生活方式中解放出來。

(三)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創新的需要

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一,國家有文件,但沒專項經費,導致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其二,體質健康測試是國家政策,然而面對全國眾多學校,監管工作難免無法覆蓋全面,導致有些學校應付了事,執行者不重視,學生也不重視,而測試的數據“失真”[2];其三,學校領不重視體育,具體實施者工作能力欠缺,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無反饋與干預,條件所限,多數學校不能有效地將測試成績反饋給學生,進行健康干預。結合體能測試與體育課堂進行改革,可以彌補之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不足,同時豐富體育課內容,對提高大學生體育意識,規范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保障測試數據的真實性,完善數據反饋工作,是一大整合與創新。

二、課內外一體化改革與實踐

(一)學校決策引導

為配合本研究,2018年廣西外國語學院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印發《廣西外國語學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的通知(廣外〔2018〕80號),文件指出執行《標準》要按照國家要求,體質健康測試作為評優評先、畢業審查的重要依據。學校的決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視,也為課內外一體化模式改革創新締造了條件。

(二)《標準》測試成績學分化

依照國家《標準》測試內容與評定辦法,從2018級開始,將《標準》成績直接換算為體質健康測試課程的成績,開設有學分無學時課程,分四個學期測試,總學分為1,每年測試成績及格(60分及格)才能獲得相應學分,每學年,不及格者可在第二、四、六、八學期補考一次。畢業時獲滿體質健康測試1個學分的學生準予畢業,修不滿學分則不能畢業。具體成績與學分分布,見表1。

表1 體質健康測試學分對應表

(三)將《標準》測試成績與課外鍛煉融入體育課成績

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增強,采取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改革策略,把課堂內與課堂外的體育活動結合起來,鼓勵和激發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為全面增強學生體質,配合實驗的完成,自2018年起,學校采取公共體育課成績改革,期末成績=技能成績(60%)+體測成績(40%),從一定程度刺激了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視。平時成績=出勤(40%)+課堂表現(20%)+課外跑步(40%)。平時成績中,課外跑占比40%,課外跑利用運動世界APP進行后臺檢測,要求學生每學期不低于26次跑步,每次不低于2000米,強化了學生鍛煉的持續性,但在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此項內容暫時中斷,另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的一、二年級本科學生開設不少于144學時的體育必修課,2018級學生在2020年已經是大三,不再開設體育課,也就意味著只有學分評定辦法才能制約學生繼續鍛煉。

三、試驗對象及測試內容

(一)實驗對象

以廣西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學校測試實際情況,選取2521名女生,608名男生,縱向對對2018年、2019年與2020年三年的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利用數理統計法分析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實施的前后學生在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方面的變化,探究改革創新實驗的成效。

(二)測試內容

測試根據《標準》中規定測試內容,表現身體形態的身高、體重;表現身體機能的肺活量、1000m(男)/800m(女);表現身體素質的立定跳遠、50m、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測試項目由專任體育教師組織實施,分工合作,制定負責具體項目,以保障實驗數據的真實性,為減少人工處理誤差,所有測試均為儀器測試。

四、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成效分析

(一)三年總成績對比的描述性統計與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較

基于觀測到的均值。

誤差項為均值方(錯誤)=51.279。

*均值差值在.05級別上較顯著。

利用SPSS對2018—2020年的體測成績(包括:總分、肺活量、1000m(男)/800m(女)、立定跳遠、50m、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所得到的方差分析模型的Sig.值均小于0.05,表明模型都是顯著的,意味著不同年份對體質健康總成績及各單項成績的影響效應是顯著的。以下對總分及各單項評分進行具體分析:由表2可知,2018—2020年總分的均值分別為72.515、74.852、72.030,其中2019年的平均分是最高的,2018年和2020年的平均分相差不大,而2020年平均分比2018年的稍低。表2給出了三年總分的均值差值、均值差的標準誤差、檢驗的顯著性水平(Sig.)以及均值差值的95%的置信區間。而從顯著性水平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的總分之間差異顯著,2018年和2020年的總分之間差異顯著,2019年和2020年的總分之間差異也是顯著的。綜上所述,2018—2020年的體測總成績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2019年的成績是最優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說明改革的效果較為明顯,如果此項改革繼續實施下去,良性效果將會很明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與2018級大三不開設體育課原因導致實驗成效稍微下降。

表2 2018—2020三年描述性統計與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較(N=3129)

(二)身體各項指標的縱向對比與描述性統計

*均值差值在.05級別上較顯著。

1.身體形態特征變化分析

體重指數(BMI)是衡量身體形態的指標,是對身高和體重的綜合評判,其計算方法是用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體重的評分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正常、低體重、超重、肥胖。男生BMI范圍在17.9~23.9屬于正常范圍,為100分,女生BMI在17.2~23.9屬于正常范圍,為100分。其中低體重與超重的評分是80分,肥胖為60分。平均值越接近100分,就說明正常身體形態的同學越來越多。由表3可得出,體重指數的平均得分:2018年最低為94.85,2019年有所增高為95.61,2020年為94.92,比2018年稍高。說明2019年是改革成效最明顯的一年。

表3 實驗前后各項指標的描述統計量

2.身體機能特征變化分析

《標準》中指出,肺活量是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的重要指標,800米和1000米是衡量心血管系統的重要指標,是人們心肺功能指標的重要依據。由表3可以看出,2018—2020年的肺活量評分中,2019年的平均成績是最高的為71.21分,2018年的平均評分是最低的,2020年的平均評分比2018年的平均評分高0.3分;由800M(女)和1000M(男)2018—2020年的平均分中,2019年的平均評分最高,平均評分分別為66.22分和64.37分,2020年的平均評分均是最低,平均評分分別為60.88分和56.35分。由以上數據可得出:代表呼吸系統機能的肺活量趨向于穩定,通過跑步可以得到提高,提升空間不大;中長跑運動在鍛煉以后,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新冠疫情長時間不鍛煉,下降幅度較快,說明心血管機能下降較快。

3.身體素質特征變化分析

爆發力與協調素質。立定跳遠與50米跑,立定跳遠和50米跑的成績主要反映學生下肢爆發力與身體協調能力,在增強訓練以后,學生的爆發力和協調能力有一定提升,但在停止訓練以后,學生的爆發力和協調能力就會有明顯的回落。由表3可以看出,2018—2020年的立定跳遠平均評分中,2018年的平均評分最低為59.90分,2019年的平均評分最高為67.42分,2020年平均分為63.64分。2018—2020年的50米跑平均評分中,2018年的平均評分最低為67.71分,2019年的平均評分最高為74.48分,2020年平均分為69.13分。在增設中長跑的項目后,學生的腿部爆發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但關于跑步的項目,增幅和降幅差異不是很大,僅靠單一的訓練無法解決,需要采用專項練習,科學化的精準對接,才會有較高的提升。

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表現柔韌的項目,是學生韌帶、肌腱和肌肉的綜合表現測試。由表3可以看出,2018年坐位體前屈平均評分是最低的為59.09分;2019年的平均評分有顯著提升,比2018年的平均評分提高了25.77分,為84.86分;2020年的平均評分與2019年的平均評分相比,稍微下降了3.58分。在沒有體質測試的學期,仍然實施體能成績作為體育課成績的構成部分,加入立位體前屈的測試,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立位體前屈成績的大增幅。另受疫情的影響與2018級學生不再開設通識體育課的影響,2019年的成績稍有下降。

力量素質。仰臥起坐(女)與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是表現女生腰腹力量的重要指標,體現核心力量。引體向上是表現男生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標。由表3可以看出,2018年仰臥起坐平均評分是最低的為67.74分,2019年的平均評分有顯著提升,比2018年的平均評分提高了4.15分,為71.89分,2020年的平均評分與2019年的平均評分相差不大,但總體平均分不算太低;2020年引體向上平均評分最低為56.36分,2018年的平均評分為56.83分,而2019年的平均評分相對2018年有顯著提升,為60.78分??梢娕懿綄μ岣咝姆喂δ苄Ч^為明顯,對力量型項目刺激不夠明顯,表現力量的項目,需要有專項訓練,才會提升,僅靠跑步,提升幅度較小。

五、結語

隨著國家對提升學生體質健康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深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課程改革模式已勢在必行。學校應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應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的體測程序與課程管理,及時反饋,精準查找不足,科學合理的干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提供營養土壤與良好環境[3]。通過對廣西外國語學院和廣西財經學院2018級本科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課程相結合的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發現,經過系統的中長跑訓練與學分制相結合的刺激下,學生的各項身體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受疫情和學時限制,學生體質有較小幅度下降,說明改革需要持續進行效果才會更好。另外一些力量性和柔韌性的項目,需要有科學的針對性的訓練內容效果會更好。

猜你喜歡
體質體育課評分
可有可無體育課?不!必須有!
車聯網系統駕駛行為評分功能開發
“互聯網+醫療健康系統”對腦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評分及SF-36評分的影響分析
APACHEⅡ評分在制定ICU患者護理干預措施中的應用研究
28天吃出易瘦體質
體育課上的“意外”
北京少兒散打比賽采用評分賽制芻議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討厭的理由
針對產婦體質特定食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