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2022-04-21 06:23張寶蘭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有效實踐古詩教學高中語文

張寶蘭

摘要:高中語文古詩教學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培養學生文化理解和傳承素養的重要模塊。文章主要針對高中語文古詩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以期能全面提升高中語文古詩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教學;有效實踐

古詩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古詩教學的全面改革創新是教師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古詩教學的重要性,并有意識地結合教學改革進行細化分析,從情感分析和文學解讀的角度入手打造良好的教學空間,將學生帶入古詩詞的世界中自由翱翔,發揮古詩教學的熏陶作用,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做出正確的指引。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古詩詞方面的教學采用的方法較為單一,主要以教材為主。利用一些詞典將古詩詞中不懂的生詞進行翻譯,然后通過示范引導,再讓學生進行朗讀,對古詩詞進行翻譯,最終對古詩詞的中心思想做出一定的了解。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無聊,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難以激起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很多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過程中,由于古詩詞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教師講的時候沉醉于課堂講解過程中,而學生只是機械地學習,難以體會到古詩詞的學習樂趣,教學方法顯得單一并且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層出不窮。再加上古詩詞中很多含義晦澀難懂,學生如果對古詩詞沒有進行整理、歸納和記憶,對于古詩詞中的考點和知識點掌握也較為困難。因此,古詩詞成為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頭疼的問題。

(二)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

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過程中,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的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只是利用一塊兒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教師以講解知識點為主,對學生灌輸知識點,學生也只是被動地學習,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教師并不能了解到學生對于古詩詞真正的學習感受,課堂效率較為低下,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使得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

2.學生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低

一些古詩詞要求學生進行背誦。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一般會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背誦和記憶。但是,如果說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較低,對古詩詞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難以把握古詩詞的含義和中心思想,那么學生對于古詩詞只是進行機械式的記憶,難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學生靠死記硬背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認為古詩詞對自己學習的負擔較重,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也較差。

二、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一個人對所學的內容具有興趣,才能夠擁有持續不斷想要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若想讓學生對古詩詞去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就是要培養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發現古詩詞的魅力,了解到古詩詞學習的美之所在,讓學生自己去主動探索,主動學習,主動欣賞古詩詞,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古詩詞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古詩詞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到李清照的《聲聲慢》時,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在歷史上以及古詩詞的創作上很有名氣。教師可以在這節課開始的時候,先為學生介紹一下作者的歷史背景和生平經歷,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想要了解作者的好奇心。通過這首詞中的一些語句,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可以提問學生通過這句詞,學生能感受到怎樣的一種情緒。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最終得出這句詞體現了作者滿滿的憂愁和哀傷。然后教師再隨著課文的進度,為學生進行逐句講解。最后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使得整首詞進行了總結性的概括。通過對學生的提問以及對作者的介紹,可以引發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并且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對以后學生學習到該作者的作品時,可以結合作者的背景對作品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古詩詞中的景象

古詩詞一般都具有美好的意境,學生需要去了解作者的背景,發揮想象力,貼近作者的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才能夠知道作者的所思所想,明白作者是在看到怎樣的情境后所抒發的感想,在怎樣的情境下完成的古詩詞作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古詩詞的講解以及對作者的講解,讓學生能夠貼近作者的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準確地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真正含義。培養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充分發揮想象力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篇首詩體現了作者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自己遠在異地的漂泊和酸楚。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對學生進行一種情境的模擬,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一種情境,比如:自己在外求學,很久才能回家,是不是會特別想念家里人,讓學生可以對作者的思念之情產生一種共鳴,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在古詩中表達的真正的含義。其次,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對于“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進行鑒賞,通過這兩句經典名句,就能夠濃縮出作者這種濃烈的思鄉之情,引導學生通過了解作者的背景更好地掌握作者所寫的作品所給予的思想感悟。

(三)鼓勵學生應用古詩詞,提高鑒賞能力

如果能夠掌握古詩詞所要表達的含義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古詩詞進行運用,在寫作的時候,在說話的時候,都可以將古詩詞所表達的感情與自己在某種心境下想要體現的感情通過古詩詞的名句進行表達。學生在對古詩詞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的過程中,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古詩詞應用的情境。例如:學生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了特別困難的事情,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借助李白的《蜀道難》中的一句古詩表達,即“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來表達自己所遇到問題的艱難的感受。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掌握以及在自己閱讀和寫作中的靈活運用,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進一步得以提升,對于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

結語

在高中階段的古詩教學實踐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提升教學效果,對學生的文學素養進行合理化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改革活動中,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結合古詩教學需求進行系統的分析,從多角度構建教學組織活動,發揮古詩教學的優勢,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從而提高古詩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有效促進學生對古詩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索,有效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夯實古詩教學改革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愛華,范春榮.尋求詩意課堂——統編版高中語文不同學段古詩教學建議[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1(7):51-53.

[2]彭胄.尋一路花開——古詩“四步一核心”教學模式初探[J].高中生(下旬刊),2021(7):43.

猜你喜歡
有效實踐古詩教學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探究式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實踐探討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小學高年級數學彈性作業的有效實踐探索
古詩教學如何激發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