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互聯網+”助力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養正育人的策略研究

2022-05-01 17:35鄭麗珍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養正育人互聯網+

鄭麗珍

摘 要:最新發布的《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立德樹人落地于日常學科課程呢?本文通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案例,淺談互聯網助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在“潤物細無聲中”滲透養正育人。

關鍵字:“互聯網+”? 小學信息技術? 課堂? 養正育人

《易經》中指出:“蒙以養正,圣功也”。指兒童受教育之始對其施加影響,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永定區龍鳳小學以“蒙以養正、勤以健體”為辦學理念,通過養正教育,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個性修養、行為習慣的不斷進步完善,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校是養正育人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學校養正育人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課堂亦是如此。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養正育人的重要性

“互聯網+”是養正育人的一把雙刃劍。隨著網絡技術日新迭代,技術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凸顯出許多問題,如海量的各種信息垃圾、網絡詐騙等等。而現在的小學生,他們幾乎從小開始接觸手機、平板等數字化設備,但學生年紀小,對外界的認知有限,意志不夠堅定,缺乏對信息的甄別,容易盲目聽信,沉溺其中?,F在很多家長傾訴子女的“斑劣跡”,如:說謊、厭學、沉迷網絡、斗毆等等不良習慣。雖然信息技術課程每周一課時,筆者認為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課堂中更加不能缺少養正教育,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興趣濃厚,但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課無非是玩游戲、看視頻這種娛樂消遣。對此,教師應利用學生對信息課的興趣,充分應用互聯網助力課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端正學風,規范學生的“正”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息社會應有的責任。

二、“互聯網+”助力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養正育人的教學策略

(一)優化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重要的養正育人元素。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的編撰貼近時代的發展變化,從三到六年級的教材目錄前都有上機守則,上好開學第一課很重要,學生通過視頻學習,討論交流,明白文明的上網習慣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是對其他同學能正常上機的一種公德行為。同時四、五年級上冊教材都安排了相應互聯網安全與使用的單元,教師需將養正育人內容精心設計融入材料。

在《辨別信息判真偽》一課中,筆者以近期發生的微信班級群假冒班主任對家長進行詐騙的實例為切入點,學習小組通過網上搜索、閱讀教材,學習如何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偽,同時讓學生參與真實視頻案例中,解讀網絡詐騙及散播網絡謠言等不道德的行為,并反思自身的網絡行為,切實意識到輕信不良信息并隨意轉發等不當行為可能存在的風險,學生從中不僅學會有效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途徑,主動抵御網絡傷害,并規范自己的上網行為,做一個文明的網絡公民。

(二)貼近生活實際,創新養正育人內容

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倡導真實性學習,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學生。如果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只是冷冰冰的操作技術,只會讓課堂索然無味,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故事、詩歌等內容,或者設計愛國愛家愛校等富有積極情感的題材融入活動主題,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與組織,創設情境,不僅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扭轉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已有的印象,學生在學習與創作過程中,自然地將養正育人內容落地,習得經典傳統文化內涵,培養出有愛的人。這不僅符合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要求,更創新了養正育人內容。

以三年級上冊《輸入法要選擇》為例,本課通過了解漢字輸入法的使用,在計算機中輸入漢字。筆者以《感恩有你》這首歌進入課堂,引導學生制作一份電子賀卡送給家人為活動主題,有了歌曲對心靈的沖擊,學生瞬間熱情飽滿,在微視頻的學習下了解輸入法的歷史,感恩有先輩的奉獻,才有了現在智能的漢字輸入法。懷著感恩的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第一次在計算機中輸入感謝的話送給家人。這是一次難忘的體驗,課后教師鼓勵孩子將愛大聲說出來,通過截圖將孩子的用心制作發到班級群,得到家長們的好評。通過技術支持課堂,一節有溫度的信息技術課同樣可以將愛傳遞,讓孩子們在操作中學會愛和表達。

(三)技術提供沃土,培養學生自主與協作意識

課堂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互助,鼓勵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個人是教育的最終對象,小組是教育的媒介對象,集體是教育的最大對象?!氨瘫钡慕逃呗阅芡黄平處熃虒W時間不夠、針對性不強的局限,最大化調動學生個人、學生之間互相促進的“正”學“正”風作用。[1]

在三年級下冊《線條工具繪藍圖》一課中,筆者以繪制家鄉的春天為驅動學習畫圖軟件中線條工具的使用。課上教師鼓勵完成任務的學生作為小老師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同時每個學生都可以是小老師,通過邊講解邊操作示范,幫助其他同學解疑。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樹立信心,逐步學會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協作互助中,獲得認同感,學會溝通共同進步。

(四)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正”學

著名教育家家陶行知說過:“兒童都有希望獲得被認可的天性?!泵鎸W生的點滴進步,及時鼓勵是非常有效的。[2]課堂中多元化評價,不只是來自老師的,也可以來自學生之間,在細節中促進學生好學“正”學。

小學生充滿好勝心,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用希沃優化大師對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評價,學生對此樂此不彼,對學好信息技術充滿信心;在作品展示環節,由本人先介紹制作過程,其他同學再評價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學生從中鍛煉個人表達能力,再次梳理問題解決的思路,學會傾聽,發掘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之處,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

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作為一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正身育人,握好手中的交接棒,乘技術之風立養正育人于實處,讓立德樹人之花在課堂教學中綻放!

參考文獻

[1] 董松山.養正德育的架構與實施途徑[J].河南教育,2021.08.029

[2]孫傳香,張廣鳳.學雅養正,奠基一生[C].中國德育,2018-12

猜你喜歡
養正育人互聯網+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沐陽光雨露 養天地正氣
弘學以深根 養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學“弘學養正·立德樹人”辦學實踐探索
弘學以深根 養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學“弘學養正·立德樹人”辦學實踐探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育德養正:幼兒園教育的理性回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