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新授課中的落地

2022-05-31 12:05王立彬
高考·下 2022年12期
關鍵詞:新授課新高考核心素養

王立彬

摘 要:國家已將“核心素養”列為著力推進教育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改革的第一條,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高中新授課是主要課型之一,是學生接受新知的主陣地,新授課中只有堅持素養立意才能適應新高考的需要。如何在新授課中落實素養要求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是值得探究的教學改革核心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新授課;新高考;能力;高階思維力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意味著2014年開始推動的新高考綜合改革正式落地。此輪新課改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從“三維目標”培養到提升核心素養的轉變。所以,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五大核心素養的落地,是歷史課題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核心素養的提出以及內涵

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并將其列為著力推進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改革的第一條,可見國家已將提升學科素養置于深化改革的基礎地位。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及修訂版指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

二、核心素養在新授課中落地應注意的問題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教師需要在實際授課中,將高中生的歷史素養培養作為教學重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體現,也是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后所形成的自身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展現。根據課標要求和新高考綜合要求,在高中歷史教學新授課中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變革。通過教學實踐,歷史教師應結合學科特點,從思想認識上提高重視程度,結合學情,深挖教材,兼顧“五大核心素養”,同時重視素養與能力的關系,注重隨堂練習選取的科學性。

(一)教師新授課應有提升學生素養的意識和高度

目前,課程目標已經歷從強調“雙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即課程要求的1.0時代,到強調“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2.0時代,再到強調“核心素養”(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的3.0時代。教師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和實施者,首先應轉變意識,要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來進行課程構思,不能再停留在“雙基”“三維”課程要求上,否則將無法適應新高考。新高考要求學生具備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而不是死記硬背知識,尤其是新“分項分等評分方法”是以能力水平而非具體知識點作為劃分等級的依據。這充分證明對能力素養的考查高于對具體知識點的考查。因此,一線教師進行新授課課程設計時要注意問題設問,問題設計與生成應兼顧科學性與開放性;應依托新材料、創設新環境,積極引入前沿學術成果;要改變核心知識的呈現方式,不能再用簡單的“背景”“經過”“影響”來呈現給學生,問題要有機、自然,有層次性,甚至可以刻意制造“矛盾”引發爭論,借以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一課時,教師可用“魯迅的心情”貫穿整個課堂內容,如“魯迅為什么不高興”?促使學生找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混戰,破壞民主共和,投降賣國等反動事件;再如“有沒有值得魯迅高興的理由?”促使學生找出經濟上民族工業發展,文化領域思想解放等。從“不高興”“高興”兩個角度將本節課中的核心內容分成倒退與進步兩大部分,明確本課基調——政治黑暗、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新氣象、思想解放潮流。

(二)新授課應結合學生實際學情,深挖教材內容

新授課是教學活動中的基本課型,是學生認識、接受新知識的主要課堂方式?!侗毖筌婇y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新授課面對的是高一新生,高一學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文字材料理解力和是非判斷力,對于教材中闡述清楚的重大事件的原因、經過、影響等學生可自主學習完成。同時,高一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存在個體差異,距離高考要求的素養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因此教師著力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應結合高一新生的實際學情,在課堂問題設計中應注意層次性,遵循由易到難的遞進性原則。例如,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軍閥割據混戰、府院之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等一系列事件的掌握,教師可首先要求學生在教材中尋找相關事件,其次是事件分類,再次是完整地闡述出理由。

此外,目前課堂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缺乏耐心、未充分研讀教材及相關配套教參,認為教材沒有的材料才有新意、才有高度,因此部分教師僅片面依托網絡資源,刻意追求新意的現象。殊不知,教材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給學生提供的最重要學習抓手,教材中選取的史料才是最典型最具說服力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回歸課程標準、回歸教材,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注重提高課堂質量,增強學校作為育人主陣地的作用。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教師應吃透并充分利用教材,用問題設計的形式串聯、延伸教材內容,加強學生對核心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新編教材歷史概念多,史料豐富,且教材中自帶的【問題探究】與【學習拓展】欄目,也正體現了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的教學目標。例如,《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一課【學習拓展】中要求“搜集材料,結合史實,進一步探討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要求學生具備圍繞“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評價去尋找、組織相關史料并進行相應評價的能力。

(三)新授課應兼顧“五大核心素養”每一素養的培養

新授課實踐中,常見一些教師、一些課件,一些試題分析在人為割裂學科素養的聯系。例如,一些教師的課件設計,每個環節每則史料都刻意標記了“時空觀”“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如此做法,看似在強調學科素養,實則是忽略或是人為割裂核心素養之間的聯系,將五大素養孤立開來,當然也會給學生帶來錯誤認知?!白鰳擞洝笔降乃仞B培育方式是一種表面、生硬、僵化、急功近利地灌輸五大素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建立在五位一體基礎上,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是一個慢工細活、細水長流的過程。

“五大核心素養”中每種素養的側重點不同。其中,“唯物史觀”是研究史學的思維和方法,是科學史觀和方法論,是根本指導原則,居于統領地位;“時空觀”是從時間空間縱橫聯系的視角分析歷史事件,“史料實證”是提出自己的歷史認識,“歷史解釋”是準確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三者更多屬于學科基本能力范疇;“家國情懷”則是最終落腳點和歸宿,即學習歷史要關注現實,要以服務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社會進步為使命。我們應明確“五大核心素養”是一個有機整體,絕非孤立存在的。例如,一則史料的尋找、分析、加工整理和認識,一定是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進行的,一定蘊含著時空要求,也許還會包含著其他方面的素養,只是不那么顯而易見而已。如教材P117【史料閱讀】欄目中“三年以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自經此次之實驗,國中賢者,寶愛共和之心……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惇毿恪段崛俗詈笾X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雜志》第1卷第6號”。對該史料進行解讀應包括以下方面:時空定位——1916的民國(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中國);概況——共和政體下實施專制的本質;作者情感——反對專制,要求實現真正的民主與共和;目的、途徑——關鍵在于民眾覺醒。該材料重在分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政治狀況以及解決途徑即新文化運動的必要性。由此可見,完整準確分析認識一則史料,需要兼具幾種學科素養,是幾種素養的集合體,絕非只是具備一種素養所能達成的。

(四)新授課中應正確處理素養與能力的關系

課堂教學目標要求從落實“雙基”到實現“三維目標”再到今天“素養”立意,是一個持續的、縱向的過程。新授課強調提升素養的同時應正確認識和處理“素養”與“能力”兩者間的關系。

首先,我們應明確兩者的定義或內涵。到目前為止,學界并沒有對學科能力形成統一概念,普遍認為“學科能力是學生的智力、能力與特定學科的有機結合,是智力與能力在特定學科中的具體體現”[1]。針對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則包含了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和歷史探究等能力,也有人將其概括為4個方面10個層次。再認、再現歷史知識方面包含兩個層次要求:再現、再認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再現、再認歷史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材料處理方面包含三個層次要求:一是能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二是能對材料進行辨別、整理,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三是利用信息結合所學,進行論證。歷史闡釋方面包含四個層次要求:一是能歸納、概括、比較歷史知識;二是把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歷史環境下進行分析和評價;三是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揭示其本質,發現其規律;四是史論結合。文字表達方面,包含一個要求即層次,語言準確,邏輯清晰。

其次,明確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澳芰Α迸c“素養”是兩個不同的名詞,其內涵與強調的側重點無疑是有區別的,比如表現形式:能力是外在的,素養則是內涵。從包含的范圍上看:能力范圍比較狹隘而不完整,尤其是不包括態度、情感等層面。相對而言,“素養”比能力的內涵更為廣泛,它不僅包括能力,還包括知識、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層面[2]。

兩者又是具有關聯的。能力是基礎,能力是可以升級轉化為素養的。如果學生的學習停留在能力層面或強調能力本位的教學,而不通過適當的態度加以轉化,那么能力就不會轉化升級為素養[3]。因此,新授課中落實核心素養需要立足于能力基礎,要強調重要史實積累,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加工史料的能力等。教師在處理本課內容時,對于北洋軍閥統治開始的標志、起止時間、新文化運動的標志、主張等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自行學習并牢固記憶,將一些閱讀障礙不大的材料交由學生去分析、認識,教師主要是教給學生分析材料的技法,比如,分層、尋找關鍵詞、挖掘材料中所包含的邏輯關系等。這樣,讓學生既發揮了課堂上的主體性,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又節約了課上時間,學生素養在無形中得到提升,可謂一舉數得。

(五)新授課應注意隨堂練習題選取的科學性

學生之間核心素養差異最終的體現方式是高考成績高低,即試題是學科素養的載體。對學科素養與能力的考查是未來高考的首要目標。盡管高考年年有創新,但是高考試卷的大頭,或者最主要的考查點還是學科思維能力[4]。在新授課中不免有訓練題目選取與使用的環節。所以,新授課中如何選題也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結合近幾年高考試題的特點,新授課中選擇訓練題應注意重點選取以下幾類試題:

第一類:鮮明體現時代主題的題目要關注。這類試題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時代變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也符合高考命題“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要求”的原則。因此,應該關注富有時代主題特色、體現“核心價值”類的題目。

第二類:情境多元,突出思維品質,聚焦能力的題目?!盁o情境,不命題”是新高考的突出特點,而對批判性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等的考查成為現在以及將來高考命題的大趨勢。因此,新授課選題環節可以大膽拋棄傳統的直問直答的類型題,將重心置于選取那些創設綜合情境、生活情境類的題目上,將其作為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以及目標達成度的標準,同時也是訓練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素養的工具。

此外,在選取題目時,應在試題數量和難度上注意把握好度,切忌“把課堂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同時類型也要全,既要有選擇也要有非選擇,不可偏廢一方,數量以兩三道為佳。無疑,最科學、最嚴謹的試題來源依舊是高考題,尤其是近三年的試題最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教育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改革的第一條,新授課落實素養要求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因此,教師新授課應有提升學生素養的意識和高度,應結合學生實際學情,深挖教材內容,應兼顧“五大核心素養”每一素養的培養,應正確處理素養與能力的關系,應注意隨堂練習題選取的科學性。只有如此,新授課才能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才是適應新高考的“王道”。

參考文獻

[1]楊光田.新高考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與教學方式探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7):173-175.

[2]禹向陽.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13(4):15-19.

[3]胡偉琪.論高中歷史教學從三維目標走向學科核心素養路徑[J].華夏教師,2019(33):31-32.

[4]歐國文,黃珍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考查初探[J].中國考試,2018(7):60-65.

猜你喜歡
新授課新高考核心素養
基于降低學習難度的初中化學新授課教學策略研究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浙江新高考化學《有機推斷與合成綜合題》的特點分析與復習策略
淺議高中數學新授課的多樣化課堂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