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課堂討論法 豐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2022-06-19 10:05雷明德
學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摘 要:初中物理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導致學生在分析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阻礙,而課堂討論法的有效應用能夠極大地改善這種局面?;谝陨锨闆r,文章首先簡析了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價值與意義,并由此入手從激趣導入、科學分組、梯度設問、提煉重點、媒介引領、實踐操作以及多元評價等多個角度探析了巧用課堂討論法的有效路徑,以期實現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目標。希望此研究能夠為廣大物理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討論法;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04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16

以素質教育理念為主導的初中物理教學,應將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深度學習能力等作為重點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在物理課堂上實施課堂討論計劃,為學生創造自由討論和深入分析的開放式環境,激活他們的邏輯思維以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深入探索和多元互動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公式等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課堂討論法的實際意義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應構建以素質教育思想為導向的特色化教學模式,而課堂討論法的有效應用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可能。同時,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形成邏輯思維、拓展認知深度,這與素質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相契合,也就是說,討論法作為主要教學方法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基礎。此外,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若學生只能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他們就很難適應社會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不過,課堂討論法在物理教學中的引進和應用,逐漸增強了學生與人交往、獨立思考和創新發展的能力,促使學生不斷向著綜合發展的方向邁進。如此,學生適應社會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的素養逐漸增強[1]。從上述分析中可知,課堂討論法與物理教學的有機融合推動了物理教學和學生的發展,為建設長期教學工程奠定了基礎。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巧用課堂討論法的路徑

(一)激趣導入,激活課堂討論意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一理念同樣適用于學科教學,而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即是教學的開端。這也意味著,教師要在導入環節融入趣味化的元素,進而激活學生在課堂中展開討論的意識。以此為基點,教師可以選取與物理教學內容相關且兼具趣味性的教學元素,構建獨具特色的導入模式,以形象化、生動化的形式展示導入內容,鼓勵學生在此階段進行思考和討論。如此,學生既了解了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展現出了較強的探索欲望。從課堂討論法的應用規則入手,教師設計激趣化的物理課堂導入方案,選取的導入內容以及制訂的導入計劃要與正式課堂中的內容有較強的相關性,不能脫離教學內容,更不能與課堂教學的主線脫節。只有這樣,學生在導入階段討論的內容才能鏈接到正式課堂,他們學習的效果才能得以加強。同時,除貼近教學內容之外,也要從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出發,引進與其生活或者社會中的熱點新聞相關的趣味話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讓他們產生參與討論的意識和興趣。綜合上述分析,學生在趣味化和真實性的課堂導入模式中接受教師的有效引導,自身的主觀意愿得以尊重和滿足,進而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并經由課堂討論精準地嵌入課堂教學的主題,促進了后續學習活動的順利展開。

(二)科學分組,構建特色討論板塊

在物理課堂上應用討論教學法,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真實狀態,倘若單一地使用自由討論法,一部分學生很可能會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問題。這種不良狀態也會在課堂中蔓延開來,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重新規劃課堂討論法的應用方案,通過科學分組的方式,以學生在以往物理課堂中表現出的學習能力、自主約束能力等為分組的基礎,構建起幫扶型的課堂討論小組,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物理課堂中,使得學生獲得自我發展和自主成長的機會。借助劃分小組的方式,學生增強了專注力,能夠在他人的關注和驅動下主動完成獨立思考的任務,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效性也起到了加持作用。此外,為了增強小組討論的實效性,教師也要對小組成員的數量、結構等進行科學規劃,使得每一組都能擁有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組的討論氛圍也能逐漸向好,小組成員也能在討論中探索出解決物理問題的最佳路徑。在科學規劃小組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合作討論作為物理教學的特色化環節,建設特色化的討論模塊,讓學生養成課堂討論、合作學習和深度思考的習慣,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

(三)梯度設問,強化課堂討論信心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面對的對象是個性化特征明顯、差異性較強的學生群體,在應用課堂討論教學法時,只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具備層次性和個性化的問題,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增強信心,進而愈加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2]。據此,教師可以采用梯度設問的方法展開教學,在教學準備期深度研讀課堂教學的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的層次設計物理問題串,并在課堂上選擇合理的時機引入問題串,以此構建梯級遞進、層次清晰的導學模式,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和引領下產生主動思考和自主表達的興趣。結合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實踐,在實施梯度導學模式時,教師應從兩個角度出發做好教學準備,以學生的自主意愿為依托,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線下一對一談話等形式主動了解學生對課堂討論的真實看法,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提問方式以及契合自身水平的問題,進而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借助隨堂小測驗、階段性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真實的物理知識水平,綜合這兩個元素增強梯度設問的真實性以及精準性。利用如此契合真實情況的問題,學生既表現出了積極參與討論的欲望,也增強了學習效能。

(四)提煉重點,明確課堂討論方向

在對物理教學實際情況展開分析時發現,部分教師雖采用了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可是他們沒有為學生指明討論的方向。物理課堂的隨意性過強,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找不到頭緒,自然也就無法通過課堂討論增強學習的效果,甚至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诖?,教師應全力增強課堂討論法的真實效用和應用效率,在展開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從教學內容中提煉出重點知識,將其作為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的內容,讓學生結合過往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以及現實生活元素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討論和思考,進而深入探究物理概念的本質、尋找解決物理問題的路徑。由此,物理課堂改變了無序狀態,學生也能高度集中于物理課堂,研究問題的深度也能不斷加深。同時,基于物理知識和問題的抽象性特征,教師也可以對重點知識進行再加工,以創設生活情境、講述物理歷史故事等方式,呈現重難點知識,通過形象化的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讓他們在視聽高度結合的課堂模式中明確后續課堂討論的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除以上提到的兩點要素,教師在學生討論重點內容時,也要做好指導和點撥工作,結合學生出現的突發狀況或者認知性的錯誤,引導學生圍繞著物理知識的核心思想展開分析,規避課堂討論脫離主題的情況,由此加強課堂討論的實際效果。

(五)媒介引領,豐富課堂討論內容

在探索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們已經無法滿足教材中單一的教學內容,若教師一味地將教材視為課堂討論的主要內容,則會直接消解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也不利于構建高效物理課堂。換句話說,教師要豐富物理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谶@一要點,教師可以發揮媒介資源的引領作用,借助多媒體以及其他智能化教學手段搜集和整合與物理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時事熱點內容等,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在此模式下,教學內容單一、缺乏課堂討論素材的窘迫現狀得以轉變,學生也表現出了較強的討論欲望。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對形象化事物感興趣的實際特征,教師也可以應用虛擬現實、電子白板等媒介技術呈現動畫、視頻和圖片等媒介資源。通過這樣的方式,物理教學擁有了優質的環境,信息技術的隱藏功能也得到了挖掘。在氛圍和環境的影響下,學生主動地參與討論,并在討論中破解思維僵局[3]。伴隨著理論教學的逐漸深入,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媒介資源和手段共同驗證討論的成果,以動手操作和模擬訓練的方式創新課堂討論和探究的形式,繼而達到豐富教學內容、創新課堂形式等目的。

(六)實踐操作,優化課堂討論環境

對于學生來說,理實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全面提高他們物理水平的有效載體。在應用討論教學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此優化課堂討論的環境,讓學生通過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驗證理論的真實性以及了解物理概念的來源,進而起到加深他們知識印象的作用。

1. 布置課堂實驗任務

在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中,課堂實驗教學不僅是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意識、增強其知識理解能力的有效載體。因而,在利用討論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堂實驗任務,根據理論教學的實際內容以及學生未能全面解決的物理問題,設計實驗計劃、制定實驗方案,為學生提供所需的物理實驗器材,并以小組實驗的方式引領他們展開互動和討論。經過這一系列的流程,學生掌握了實驗技能,也養成了通過實驗檢驗物理知識的習慣,而且他們在課堂實驗中也能加強討論以及探索的欲望。這也使得初中物理教學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隨后,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分組陳述實驗思路、實驗流程等,讓他們將討論和實驗的結果呈現出來,增強他們的個體效能感、強化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精神。

2. 開展生活實踐活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論斷——生活教育理念,將這一理念融入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生活實踐活動作為載體,踐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币约啊敖虒W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檢驗理論知識、展開互動討論。由上述理論出發,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研讀教學內容、調查學生的理論學習情況,在充分了解真實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地穿插生活化的物理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搜集素材,并由此展開深度討論,以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進而增強他們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4]。但是在過往的物理教學中,一部分教師未能認識到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精心設計實踐活動的方案。這些情況都給教師敲響了警鐘。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全面分析生活教育理念的內容、解讀課堂討論法的核心思想,以此為根據制訂詳細的生活實踐活動計劃,在計劃中涵蓋“如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等內容。此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利用現實生活場景中的實物道具展開趣味化的小實驗,促使他們在生活實驗中檢驗物理知識,增強他們的生活化意識,并在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優化實驗的流程,最終得出實驗的結論。通過以上方式,物理課堂的教學范圍得以拓展,學生在實踐教學法和課堂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也增強了物理實踐能力。

(七)多元評價,鞏固課堂討論成果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能鞏固課堂討論的成果,還能為學生深入討論提供優質環境。鑒于多元評價的重要價值,在實施課堂討論計劃時,教師可以引進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互動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針對多元評價的具體特征,從評價主體的角度展開分析,教師可以將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以小組互評、小組內評、自我評價等展開考核和評價活動,對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是否具有積極性、是否得出了正確的結論等進行真實述評。以此為基礎,評價的結果會更加公正客觀,學生也能準確意識到自身的問題。而從評價的方式來說,匿名投票、一對一交流、兩方辯論等都是不錯的方式,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靈活選擇,借此方式加強課堂討論的效果,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進而增強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課堂討論法的有效應用為學生深度探究和自主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學習方法等都得到了更新和轉換,他們以愈加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物理學習和人生中遇到的困難。這足以說明課堂討論法的應用價值和產生的實際意義?;诖?,在未來的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地引進課堂討論教學方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繆以春.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8):26.

[2] 何梅林.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45):133.

[3] 張家陸.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20(7):37.

[4] 柴曉慶.基于核心素養提升初中物理課堂討論交流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論壇,2020(31):49.

作者簡介:雷明德(1967.10—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