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雙減”政策,優化作業設計

2022-07-13 21:30王曼歡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9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

王曼歡

【摘要】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布置方面提出了更專業的要求。筆者分析以往作業存在的問題:統一作業標準、形式單一、機械重復、與實際生活脫節、被動作業入手。結合新課標,根據自身以及教師的作業設計,筆者從五個方面來闡述作業布置發生的改變:從統一標準的作業到分層挑戰作業、從枯燥的紙質作業,過渡到動手操作作業、預防作業疲勞,嚴格控制作業數量、與實現生活結合,凸顯數學的實用性、自主作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優化作業

“雙減”政策的發布,意味著對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布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于是,數學科組積極行動起來,分析目前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從以往的數學作業反饋來看,作業布置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統一作業標準。教師結合“考試”重點,用“一刀切”形式布置作業。然而導致優生覺得過于簡單,吃不飽;后進生認為太難,吃了不消化。

第二,作業布置形式單一。部分教師為了方便快捷,都是布置現成的紙質作業,讓學生覺得數學作業過于枯燥。

第三,機械重復的作業。為了學生通過“考試”,大部分教師采用熟能生巧的寫作業模式、布置重復的數學作業,直到學生完全記住數學知識點。這種簡單粗暴的形式,確實學生成績上有所提升,但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認為數學的學習很無趣。

第四,數學作業與實際生活脫節。學生的數學作業只停留理論水平,有部分學生能通過考試,但并不會去用數學,存在“高分低能”現象。

第五,被動作業。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這是一直以來慣用的布置作業方式。學生沒有選擇作業的機會,主動權被抑制,消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下面談談根據“雙減”政策和學生的學情,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一、從統一標準的作業到分層挑戰作業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認知發展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異性。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因材施教”顯得更為重要。那么無論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作業布置上,都應該有所凸顯出來。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也就是讓每個學生“跳一跳有桃子吃”,并能吃得飽。我校大部分教師比較喜歡采用必做題和選做題模式。必做題也可以稱之為基礎題,100%學生要完成;而選做題是有梯度的,也叫做“拔高題”,一般設置為1-3題。

如,四年級的陳老師在教學《億以上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后,布置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對于完成選做題的學生給予適當鼓勵,讓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夯實自己的數學基礎,有余力去挑戰更深的數學知識。

二、從枯燥的紙質作業,過渡到動手操作作業

“進入小學開始有總是做不完的作業,語文、數學、英語各科作業,孩子做到都睡著了”,這是“雙減”政策前一個家長對自家孩子作業狀態的一個真實描述。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業量確實多,也反饋出對于學生來說,作業乏味、無聊。教師通過解讀教材以及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在作業上也做出了改變。

如,筆者在教學《認識七巧板》后,鑒于一年級學生的愛玩、好動特點,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請同學們用七巧板擺出你最喜歡的圖案,回家后也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喔!于是,全班48名學生筆者卻收到了60多份作業。他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向父母、同學們展示他們更多的作品。在第二天,很多學生還很開心地拉著筆者說:“老師,我還有其它拼法?!边@樣的作業模式,學生不再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讓數學真正活起來、動起來了。

三、預防作業疲勞,嚴格控制作業量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數學作業的數量是小學數學教師要嚴格把控的,這說明對教師的基本功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困惑在于:作業量太少,達不到數學知識點的訓練要求;作業太多,又造成學生學習壓力過大。于是,教師采用“預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教師則可以在課后布置適當的作業鞏固基礎,且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預習方式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有所差異。如,一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教學《認識鐘表》前,可以制作微視頻或在“中山教育信息港”尋找優質資源。這樣的預習方式解決了低年級學生的認字困難,且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學習后,教師可給學生呈現練習反饋。

當過渡到中高年級,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如何預習,同樣針對數學知識點,布置適當的練習摸底。在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反饋,進行答疑解惑。在布置課后練習作業時,教師秉承務實基礎的原則,布置適當的課后作業,保證作業是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的過程。

四、與實現生活結合,凸顯數學的實用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倍鴶祵W也是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作業的布置要結合學生真實生活的實踐,對學生進行引導,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

如,三年級溫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請同學們畫出自己心目中校園的示意圖,在同學們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去感受我們實際生活中校園的方位,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東南西北)去理解、解決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五、自主作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數學作業并不僅僅局限在數學教材上,也可以延伸到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知識。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感受數學的靈活性,這也是充分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體現。自主作業形式是不限制的,內容也不限制,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數學知識風暴。自主作業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允許“百花齊放”。同時,教師要適度引導,總結反饋。

四年級陳老師是這樣布置的:同學們,每周的自主作業來啦,最近同學們有閱讀到哪些趣味數學想要跟同學分享呢?請們制作成數學海報,向大家科普下吧!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布置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結合學生的學習生理、心理特點,利用多元化的作業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真正落實“雙減”政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陳? 洋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小學數學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