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單元主題教學設計研究

2022-07-18 10:02付強
高考·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設計單元主題高中數學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改變。教育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強調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研究的熱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核心素質的培養貫徹到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中,把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對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復雜,教學難度大,如果教師一味將內部關聯的單元分成若干個小塊,按知識點和測驗要點進行教學,學生掌握起來就會有難度。尤其在面對全面問題時,由于缺乏切入點,常?;ㄙM較長時間卻難以得到正確答案。單元主題教學是通過系統化的方式,把不同的課程資源整合在一起,使課程設計與學期教學設計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同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靠教師講授,不僅影響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核心素質培養為基礎的高中數學單元課程,有助于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單元主題;課堂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組織是指將不同的教學材料有機地整合到一個教學單元中,即通過全面檢查若干問題,采用系統的方法,利用創建教學過程的總體布局,將單一要素的知識組合到一個教學單元中,從而形成知識體系。整合所涉及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盡量運用類比法,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實踐相關知識。首先,從人類認知的視角出發,豐富的數學內涵,包含了數學的各個方面;其次,從數理能力的角度考慮,包含基本的主觀力量,即數理才能、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價值觀內容豐富,如數學史和數學文化。高中數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對促進數學發展、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數學課程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學生數學技能的培養。

一、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2016年由國家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核心競爭力與學生發展》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核心能力”這一概念。核心能力特別是指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和基本技能,是適應人類終身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它包括人文基礎、個人主動發展和社會參與等。在核心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確立之后,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點問題[1]。

(二)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會發展的情況,逐步培養出具有數學特點的基本素質。數學的核心品質包括數學模型、邏輯推理、直覺、想象、數學抽象、數學操作和數據分析。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為根本??梢?,數學最重要的素質,不僅僅是對數學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性格、能力、價值觀等。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正確地認識和應用數學,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主題教育的發展特點

(一)組合性

單元主題教學對教師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教師要主動地將各類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充分利用。即,在數學學科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規律,按照教學內容本身的邏輯來重新組織教學單元。重組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添加或刪除原始單元的內容;二是整合各單元的內容[2]。

(二)整體性

整體性就是內在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在實踐中,教師常常說,讓學生牢記這些知識,這是一個常見的考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正在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要想在測驗中獲得好的分數,就必須把這些要點牢牢地記下來。教師把具有內在邏輯關系、內涵豐富的單元分成若干個小塊,使學生僅能獲取小塊知識,而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則被忽略。一個單元是一個整體,教師要對教材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要對教材進行學習,要對教材有總體把握。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運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習系統[3]。

(三)高效性

單元主題教學是以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基礎的系統教學。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先后次序及階段性特征,為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按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教學效果明顯,并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遷移。

(四)學生為本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實現教育的根本。在教學單元的設計中,要根據認知的規律與特征,對學生進行自主發展的能力訓練。同樣,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并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高中數學單元主題教學的發展意義

(一)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能夠訓練學生的核心意識,引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看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答現實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單元主題教學,使知識點系統化,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夠更高效地推動學生各種技能的開發,顯著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圓錐體的教學為例,根據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知識,用單一的知識解決問題。但當他們面對綜合性問題時,他們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使用什么知識來解決問題,也不知道突破點在哪里,以及如何連接到所需的內容。通過單元主題教學,能夠有效地破解這一難題。經過對知識點的系統化學習,為學生建立自身特有的認知結構,理解知識點的內涵邏輯。同時,學生也能夠在了解與使用知識點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如數學的可操作性、邏輯思維和直覺想象。

(二)有助于掌握知識結構

在教學中,教師要懂得基本的課程結構。知識結構是學生認識和掌握知識的關鍵,數學一體化教學是將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非體系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有機地融合到一個統一的總體架構里,從全局的觀點來考查不同課程的定位和功用,合理配置資源,以提高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這樣做不但能使學生對知識網絡有清醒的認識,還能使他們對學習的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并從中汲取到一些思維和方法,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能力。

(三)有助于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單元教學基于對教材內容的全面和深刻認識,需要青年教師迅速掌握高中的數學課程標準,認真研讀課本,明晰知識系統。每一個年輕教師都需要通過努力學習,迅速成長為一個研究型教師[4]。

四、單元主題教學流程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往往要考慮到高中數學教材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思考很多問題,比如為什么要學習新的知識,以及新的知識和學生的學習之間的關系。新知識和老知識有何聯系?新課程的實際背景是怎樣的?怎樣才能清楚、直觀地呈現新的內容?新的知識包括什么數學概念和方法?什么是學生的核心品質?他們的專業背景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內容,將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對數學核心素養進行綜合分析,并制訂相應的教學設計。

(一)整體分析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是中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從總體上對課程標準進行分析,從單元主題的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的確定、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核心素養的提高、學科的學習需求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比如,必修課“集合”單元以集合為一組,以新課改為對象,以立體的視角進行教學,包括集合、常用邏輯用語、等關系和不等關系、函數觀點的一元二次方程式。在數學的基本素質上,注重提高邏輯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數學操作能力。教師們通過對課程標準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從而為以后的教學做好準備。

(二)整體分析教材

閱讀數學教科書、深入學習課本、認真思考、撰寫素材、理順知識鏈,是開展單元主題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備課時,教師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次序與內容,要全面掌握教材,從單元的主題出發,全面理解教材的內容,掌握單元之間的聯系。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掌握知識的邏輯次序,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數學邏輯思維。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單元主題,并運用擴充的內容來改善和優化教科書的使用。

(三)綜合分析材料

開展專題教育的關鍵一步是要通讀全部的數學課本,對課本進行深入學習,并開發和創造免費的素材,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在準備教材時,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先后次序與內容,而要全面覆蓋教科書,從統一的題目開始,全面解讀,并對各個單元的關系進行剖析。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在教材內容的整合上,教師要教會學生統一主題,并運用擴充的內容來改善和優化教科書的運用[5]。

(四)整體分析所涉及的核心素養

在進行單元備課時,要全面地分析這一教學單元要培養的是什么?各個課程所包含的核心素養是什么?在教學中要怎樣滲透核心素養?比如“函數”這一章,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數學模型能力、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其中,功能的概念和特性涉及直觀想象、數學建模等方面。通過對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進行數學建模,提高學生的數學操作能力。三角函數涉及直觀想象、數學操作、邏輯推理等方面的素養,而功能的運用則涉及數學建模、運算等方面的核心素養。

(五)按照核心素養進行內容整合

在確定了統一的主題后,可以根據要培養的核心能力將內容整合,可以整合為提高數學運算能力的內容、提高數理邏輯論證字母化的內容、提高數學能力的內容等。教師也可以以算術、符號意識和空間概念等基本技能為主線整合內容。這種單元整合通常是跨章節的內容。在整合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況,合理設計教材結構,合理整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能力,滿足多元智能發展的需要。

五、優化課時教學設計的方向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進行課程設計的先決條件。在設計數學課程時,要從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學習狀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研究。其中,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要求既要達到知識層次、思維層次,又要注重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教科書是師生共同的學習材料。通過對教科書進行細致的剖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數學的本質,并能按照課程的要求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教學目標設計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環境進行研究,教師要從總體上考慮學生的體格、心靈、知識發展,并按照其發展規律,明確教育目標,以便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實現。因此,應該提出課程目標,把不同要求整合起來,建立可使用的、可衡量的、合理的課程目標。

(二)教學情境的設計

教學情境是為實現課程目標所創設的具體的教育情境。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心理特征,并加強和現實生活的聯系,營造出一種真正的學習情境。在練習的過程中,強調對問題的解決,強調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育,從問題處理中訓練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的實質是抽象的、有邏輯可循的。創造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能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增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的緊密聯系,運用數學專業知識來處理現實問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良好課堂環境,既能使學生獲得成功,又能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的魅力,還能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結束語

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學會技巧、感受學習過程,并建立正確的三觀,高中數學教師將不同的知識點整合為彼此聯系的單元,并按照知識點和測驗重點展開教學,將大大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煥英.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5):2.

[2]趙慧超.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0(30):2.

[3]孟慶運.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9.

[4]黃玲玲.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下的主題教學設計:以函數單元教學設計為例[J].新教育(海南),2020(11):2.

[5]蘭萬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8):1.

作者簡介:付強(1982— ),男,漢族,內蒙古包頭人,內蒙古包頭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中學高級,碩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設計單元主題高中數學
實施整體教學 落實語用訓練
初中語文作文單元主題教學引導寫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翻轉課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單元主題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優化方式探索
對英語單元主題實踐作業的思考和探索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