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

2022-07-18 01:32周惠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學科教學應用方法高中生物

周惠

摘 要: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指導日常的教學,不僅能夠給教師相關教學工作提供更多的選擇,確保課堂能夠呈現出多種教學形式,而且,也能打破以往簡單講授、單一學習的方式,更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所以,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既要求教師更迭自身的教學思維,從引發主動學習生物知識的意識入手,通過對學科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豐富和擴充,選擇更加適合當前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需要的方式來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此外,教師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不同教學模式應用的課堂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進而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綜合生物素養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多元教學模式;應用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貫徹落實,確保學科教學質量的穩步上升是一線教師的主要教學目的之一,而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教師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應用[1]。也就是說,在構建高質量生物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新日常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來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中積極地成為課堂的主體。但是,在傳統教學思維的作用和影響下,多數教師并未對多元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在學科教學期間依舊沿用著傳統的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授課方式。在這種被動式授課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很難提起主動學習和探究生物知識的興致,甚至有些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知識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和排斥心理,很顯然,這樣是不利于學生學好生物這門課程的。另外,還有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生物課堂學習的效果,通常將教材上的內容一股腦地向學生進行傳授,不僅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同時所開發和設計的一些教學實踐活動形式化也十分嚴重。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六個方面來進行舉例和論述,希望能夠為多元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和建議。

一、多元化教學模式:更迭教學思維

對于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師而言,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的意識,改變部分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學習的刻板印象,降低學生課堂學習的難度是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的基礎。也就是說,做好教與學思維的更迭是我們應用多元化生物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只有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傳統教與學的弊端才能積極地去發現新的教學模式,才會在課堂上引入和應用,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意識,進而保障課程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2]。

例如:在“細胞增殖”一課的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便利用問題引入的方式向學生提出“不同生物體的體積的差異主要是由細胞數量造成的,還是由細胞的體積所造成的”的質疑,通過學生閱讀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即多細胞生物個體的差異,主要是由于細胞數量的差異所決定的。隨后,教師利用課堂向學生直觀呈現和展示了一個生根發芽的洋蔥實物圖,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去回答“一個已經生根發芽的洋蔥,它在生根發芽的過程中會不斷增加新的體細胞,那么,這些新的體細胞具體是怎么產生的呢”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于本節課知識的學習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最后,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教師就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一次具體的“快問快答”活動。在此次“快問快答”活動當中,教師向學生提出了“植物在有絲分裂的過程中主動進行了哪些物質準備”“植物在分裂期間又會分為幾個時期”“分裂期具體分為哪幾個時期”等一些問題,讓學生試著在瀏覽教材的過程中去解答和處理,從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生物課堂學習的效果。

二、多元化教學模式:增添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增添也是多元化教學模式呈現的形式之一,意思就是教師要從教學手段的選擇和應用入手,通過增添不同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不同教學手段輔助下相對輕松地掌握基本的生物學知識[3]。那么,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增添哪些教學手段來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呢?

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便向學生出示一些有關生物遺傳現象的諺語,目的就是要通過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來將學生帶入所學的知識當中。所以,在這節課中借助諺語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試著從生物遺傳的角度來簡要分析和概括一下什么是遺傳現象,以及生物親代與子代之間會在哪些方面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等等。之后,再借助相關的問題引入DNA的相關知識,比如:讓學生提出“遺傳物質是染色體、蛋白質還是DNA”“遺傳物質具有什么樣的特征”的質疑,通過引導學生試著去解釋格里菲思的細菌轉化實驗和艾佛里實驗,進而在分析和解釋實驗現象的過程中對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生物遺傳現象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最后,為了讓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還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了“快樂解題”的游戲活動。

除此之外,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相關的教學手段也增添了很多,也就是說,在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生物課堂中我們也可以引入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比如,微課、短視頻教學、電子白板等,這些教學手段的應用相較于諺語、俗語的引入,這種教學手段更加直觀一些,在此不再進行詳細的論述??傊?,在生物課堂中增添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認識到生物學習的價值,以及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

三、多元化教學模式:拓展教學方法

拓展生物課程教學的方法也是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也就是說,多種不同教學方法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可以構建出多樣化生物課堂的,也是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培養的[4]。

(一)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知識學習和探究的主要途徑,將小組合作的方式靈活應用于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當中,其不僅有效地滿足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現實要求,提高了學生生物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逐漸養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識,并在接下來的生物課上能夠通過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合作來攻克一些學習上的重難點。鑒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性,需要教師在利用多元教學模式進行授課的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例如:在“細胞分化、衰老和死亡”一課的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便讓學生試著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和探討“個體發育的起點是什么?”“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個體的過程中其細胞由少變多,依靠的是哪種細胞增殖的方式”“如果我們只是想要通過細胞分裂來使細胞的數目增加,那么,是否會形成一個較為獨立的生物個體”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引入本節課的學習。隨后,教師引導學生繼續交流和討論“細胞分化具體在什么時期?有著什么樣的特征”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討論,進而總結得出細胞分化對于生物體生長發育具有怎樣顯著的意義。最后,為了提高學生生物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還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一次具體的“合作交流”活動。在此次“合作交流”活動當中,由教師給學生播放克隆羊多莉的產生過程,并引導學生試著以小組為單位來集中交流和探討“克隆羊多莉產生的過程利用了什么原理”“已經發生高度分化的細胞,還能像早期胚胎細胞那樣,形成一個完整的多細胞生物體嗎”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學習和探究生物知識的快樂。

(二)實踐探究活動法

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當中,培育和提升學生的生物探究本領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5]。而想要將培育和提升學生的生物探究本領落到實處,就需要教師在創新學科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依照教材內容去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具體的生物探究性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踴躍參與,從而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

例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一課的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便借用微課的方式給學生播放“某高中學校的一名學生因為沒有吃早飯而造成昏迷”的視頻短片,并在學生觀看完畢之后,試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對這一現象做出解釋,從而在解釋說明的過程中初步養成一定的生物思維。隨后,教師則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課件優勢,為學生直觀呈現和展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學習目標來集中學習和探究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通過帶領學生對糖類的種類和作用、脂質的種類和作用等內容進行學習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生物課堂學習的效果。最后,為了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理性思維,教師就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糖類由哪些元素構成?糖類可以分為幾大類?每一種類型的糖類有哪些具體的糖?它們主要存在于哪種生物體上?”“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類所含的能量多,但是卻不是生物體能夠利用的主要物質?”以及“為什么人們對于脂肪類的食物比較排斥,脂肪真的有那么可怕嗎”這樣一個自主探究情境,讓學生試著去閱讀教材上細胞中的糖類這部分內容,通過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從而有所收獲和提升。

四、多元教學模式:教學反思開展

所謂的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與學過程的再思考,是問題發現改進的載體。當然,也是我們構建多元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從目前的反思情況來看,高中階段的教師所擔負的教學任務比較重,因此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很少對學科教學的全過程進行系統化的反思和回顧,導致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陷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和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6]?;诖?,一線生物教師認識到教學反思的存在價值,要通過及時的反思來保障多元化生物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得到最大化實現,進而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例如:在“生物進化理論”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讓多元教學模式的價值和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教師除了將本節課的內容重點向學生進行講解之外,還在課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化的反思和回顧。在此期間,一方面,教師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微課優勢,將整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利用視頻錄像的方式錄制和保存下來,并在課下對所錄制和保存的視頻多次且反復觀看,從而在多次且反復觀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并找出學科教學上的缺陷和不足,進而在接下來的生物課堂上對多元教學模式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良。比如,部分學生在學習和探究本節課知識的過程中難以明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以及各內容之間存在的關系,因此,在接下來的生物課上,需要教師將這部分內容重點向學生進行講解和說明,以此來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鼓勵和引導學生課后利用每課一評、每小節一評,以及生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對自己生物課堂上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從而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并找出自己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接下來的生物課堂上進行強化性學習。比如,部分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經常性的出現走神、與其他學生嬉戲打鬧的情況,而這些情況的出現,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效,同時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進度,其影響了高質量生物課堂的打造和構筑。但是,學生卻很難發現自己學習上的問題,而課后學生的自我點評,讓學生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性,并愿意積極地去做出調整和改變。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當中,選擇利用多元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其不僅讓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接下來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研究依據,真正意義上使多元教學模式在新時期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當中發揮了價值和作用。對此,在學科教學期間,既要求教師從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生物探究本領入手,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生物探究活動,又要在整個教學環節結束之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系統化的反思和回顧,從而在反思和回顧的過程中找出生物學科多元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和處理。此外,高質量生物課堂的構建,還需要教師為學生設計和布置一些基礎性的生物作業,從而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扎實基礎,鞏固其課堂所學。

參考文獻

[1]蔣衛娟.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2):116,118.

[2]石國鋒.新課改中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與思考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4(9):166.

[3]崔玉鳳.優化高中生物教學效果的策略[J].華夏教師,2020(20):28-29.

[4]樸金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風,2020(30):55-56.

[5]李金梅.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生物技術世界,2016(4):255-256,258.

[6]袁玲.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以選修一教材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85.

猜你喜歡
學科教學應用方法高中生物
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與方法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愉快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討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