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2022-07-18 01:32錢華銀
高考·中 2022年4期
關鍵詞:學習模式小組合作高中數學

錢華銀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階段學校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高中數學因其重要性成為在該階段中需要改革的重要學科之一,如何消除在應試教育長期影響下教學活動的弊端,積極引入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并將之合理運用,以此提高教學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效率,提升高中階段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全方位高素質人才,成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本文針對目前所運用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有效性,在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相關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推進該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合理開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

高中階段數學科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數學課堂教學由于在長期的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下,更加注重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解題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普遍采用板書教學+灌輸式教學方法,繼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在今后學習生活中的成長。為了提高該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應積極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F有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推動數學課堂增質增效。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基本內涵與特點

內涵: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即教師結合教學任務,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征進行分組,學生通過小組的模式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區別于傳統的板書講授這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模式將學生置于學習中心地位,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動性。

特點:首先,主體不同,傳統的面授教學模式中往往教師站在主導地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而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任務變為引導教學,從旁協助學生自主學習,結合教學任務,結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安排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習,將學習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性,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學習氛圍不同,學生獲得學習自主權,在小組模式下與同學共同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更加放松自由的思想條件下學習,能夠開拓思維,改變數學課堂在學生心中枯燥乏味的認知,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有序引導,參與討論學生學習過程,也能夠拉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最后,該模式能夠實現互助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夠交換思維,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認識問題,同時在溝通過程中優勢互補,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進步[1]。

二、高中數學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

(一)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單調,聆聽教師的授課,氣候往往較為嚴肅和沉悶,學生長期在此種氛圍下容易失去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模式將學習主導權交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同齡同學,能夠以較為輕松的心態學習,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提高效率,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減少拘束感,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和見解,才能在學習中放開思維,避免思維僵化,在與小組成員討論學習時形成合理有序競爭的局面,促進學生學習參與感,激發學習欲望,同時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能夠給予學生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改善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和課堂沉悶無趣的印象。

(二)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依賴于教師講授,學生長期以來形成被動式的學習習慣,學習質量達不到教學任務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組成小組,根據教師下達的學習目標進行學習,教師則負責設定學習情境,引導學習過程,學生在此過程獲得知識。通過該模式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比被動式學習得到更加深層次的成就感,促使學生由被動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另外,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討論與總結,能夠有效深化所學的知識,提升學習質量。通過在學習情境中的探討,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情況相結合,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實現互補,提高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更加有效溝通,進行思維的碰撞。在實際進行學習小組編組時,教師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合理安排編組。學生在該小組學習中,與小組成員相互協作,討論學習,在此過程中,通過不斷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也能夠將不足暴露出來,學生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后,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通過不斷的交流與總結,能夠汲取其他同學的優點,不斷充實自己,彌補劣勢,實現不同學生的優勢互補,提升學生學習綜合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能夠體會到合作在學習中發揮出來的重要作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反而學習效率低下。在討論學習時必須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和其他小組成員的溝通交流中,不斷地產生互動,才能在思維和語言的碰撞之間獲得知識,深化理解,提升學習過程的質量,這種有效的交流過程會不斷強化學生的合作精神。此外,小組內部的討論過程也是一個競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如果僅僅是無序且無意義的爭論,就會導致無法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在不斷探討的過程中為了完成學習目標,通過教師引導,會逐步進入有序競爭中,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合理有序的競爭意識。

三、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現出的不足

(一)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認識不足

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各地高中數學教學中不斷運用,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部分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系統性認識,將該學習模式簡單理解為分組學習,認為將學生編組、調換座位就是運用這種模式進行學習,應用過于形式化,沒能真正發揮該有的作用,從而覺得不如傳統教學模式。此外,還有一些教學課堂在應用過程中由于沒有合理規劃和安排,學習過程混亂,完全無法形成有效的學習模式,反而浪費了大量教學時間,因此誤導教師認為該模式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2]。

(二)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合理引導

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學生作為重要主體的教學方式,但一些教師在實際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將學習完全交由學生自主進行,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唯一主體,忽視了教師在其中應該發揮的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帶來的影響,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導,這樣的小組學習會在討論中逐步走向混亂和無序,無法有效發揮出小組合作的優勢,使得小組學習失去意義,不利于學生在其中完成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無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沒有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

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沒有為學生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討論學習過程中就會缺少學習“主心骨”,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就沒有明確的方向,討論就沒有辦法發揮有效作用,尤其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思維跳躍跨度大,若在小組討論學習時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進行一定約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過于發散思維,導致整個小組學習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談論偏離課堂教學主題,課堂紀律渙散,不能幫助學生在討論中獲得和強化數學知識,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作用。

(四)小組編組隨意,導致效果不佳

當前存在高中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時,沒有足夠重視分組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忽略了合理化分組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教師在分組過程中采用依照座位位置分組、依據成績進行分組、讓學生自由組隊等方式進行,這些分組方式往往容易導致出現問題,例如以成績分組就可能導致班級內出現成績兩極分化嚴重的問題,優秀學生強強聯合,但是成績差的學生卻沒辦法通過小組合作大幅度提高學習成績。又或者自由組隊,容易讓學生將學習小組變為聊天小組。

(五)缺乏學習方法,成員參與度不夠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合適的學習方法,整個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制訂行之有效的討論計劃和學習計劃,討論時各成員主觀且隨意,成員之間沒有合理有效地進行分工和定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在沒有形成團隊合作意識的前提下,容易在小組內部各執己見,進行無效溝通,沒有辦法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

另外,由于沒有明確定位也會導致在討論過程中參與度出現分化的情況,思維活躍或者性格外向的成員容易在討論過程中把握話語權,發表自身觀點和見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得不到充分表達,也會使得小組討論失去應有的作用。

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加深各方面認識

學校和各教學教研組應該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結合本校實際教學情況,加強教師及學生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認識。積極主動引入該模式進行教學,結合實踐教學活動對教學模式應用創新。通過觀察學習成功運用案例和優秀模式,以及舉行教學模式探討分享活動等不同的方式,學習其他學?;蛘咂渌麑W科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的優秀理念、所采用的方式,與教學內容結合的方式等,以此來推動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強化教師能力培訓,合理引導學生學習

加強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運用上的實際能力,對數學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完善數學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教師才能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目標引導、過程引導、結果引導,以及討論中的思維引導,充分發揮教師在該模式教學中的作用,且應該將該引導作用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當中,因此,必須加強對數學教師的培訓,提高其各項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課程中的各個知識點,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把握各個環節,也能根據不同小組甚至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進程不斷調整,讓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最高效能,促進全體小組成員的進步。

(三)設定情境,明確學習目標

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應該深挖教材內容,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定合理情境,讓學生深入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學習,不僅能夠提升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在解決時間問題時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另外,在進行教學時分階段分層次為學生設定學習任務目標,讓學生在不同階段完成目標后再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引導學生開拓思維而又不至于天馬行空,提升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四)完善編組方式,發揮學生優勢

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重視編組的重要性,完善現有編組方式,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編組,才能夠高效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因此必須改變無目的且單一的分組形式。首先,應該完善小組人數,小組成員數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應該對小組成員數量進行合理界定。目前,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適宜高中學生的小組成員數量應該在3—6人,這個人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保證小組討論中每個成員都參與到互動內,提高討論學習的質量。其次,在分組前,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和把握班級學生的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況、學習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進行分組,以求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形成優勢互補,在小組中都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也盡量能夠讓成員短板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得到提升,促進小組成員共同進步。最后,在進行不同教學內容教學時,應該進行重新分組,確保小組在不同輪換間獲得新思想的融入,避免出現小組內部長期合作,思想同化,讓不同成員在不同小組間轉換,吸收不同的優點,促進整個集體的活躍[3]。

(五)引導學生形成合理學習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小組的特點,形成符合自身條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制訂有效的學習計劃,組內成員互相監督,推動計劃落地實施。依據不同成員的特征以及能力,在各個成員之間形成明確的定位和分工,讓所有成員都能夠參與到小組互動中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團體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實際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活動質量和效率,同時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還能夠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良好的競爭意識。同時應積極加強教研活動,深化該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景艾.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7(62):125.

[2]程新,邵建鑫.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52-153.

[3]許洪斌.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42-143.

猜你喜歡
學習模式小組合作高中數學
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優勢?探索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模式
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視聽說混合學習模式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
作文評改“五步曲”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