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次捐獻單采血小板對男性獻血者白細胞與血小板相關參數的影響研究*

2022-11-03 09:42宋英偉卞成蓉潘雪張曉娟馮麗梅張宏飛宋麗娟汪德清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22年5期
關鍵詞:參考值中位數獻血者

宋英偉 卞成蓉 潘雪 張曉娟 馮麗梅 張宏飛 宋麗娟 汪德清

血小板輸注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和腫瘤相關疾病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醫學診療水平不斷提高,臨床上對血小板的需求逐年攀升。我國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9版)中關于單采血小板的獻血時間間隔規定為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2周/次,不大于24次/年。我國捐獻單采血小板的人群以長期定期獻血者為主,國內外多數采供血機構也通過增加獻血者的采血頻次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臨床需求[2]。近年來,國內對高獻血次數、高獻血頻度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的健康狀況相關研究逐漸增多,也發現了若干問題,如較多獻血次數及高頻次的捐獻單采血小板會導致獻血者出現不同程度血清鐵蛋白和血紅蛋白的減低[3-4],盡管目前有眾多關于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常規方面的研究,但多數存在研究對象少,研究對象獻血總次數少,研究內容不夠深入等不足,我們選取了本中心成功捐獻單采血小板且獻血總次數分別為初次、十的整數倍次及百次以上的448名男性自愿無償獻血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十次以上的獻血者年獻血次數≥8次,獲取其末次單采前外周血血常規指標,分析其變化規律,以期為評估多次數捐獻單采血小板對獻血者是否有遠期影響提供依據,同時為采供血機構的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招募工作提供新的思考。

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4月23日~2021年4月23日在本中心成功捐獻單采血小板的448名男性自愿無償獻血者。獻血者資料來源于本中心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滿足納入標準者均已納入研究。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獻血者均為適齡獻血者且自愿無償捐獻單采血小板;②所有獻血者均符合國家規定的獻血者健康體格檢查標準且成功完成血小板捐獻;③獻血者獻血總次數為初次、10、20、30、40、50、60、70、80、90、≥100次的單采血小板獻血者;④獻血總次數≥10次的獻血者需同時滿足末次獻血前其年獻血次數≥8次。排除標準:①女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②各項資料與結果不全者;③獻血總次數與年獻血次數未滿足要求者;④研究區間內有全血捐獻記錄者。根據總獻血次數,將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分為7組:對照組157人(初次組)、1組37人(10次組)、2組69人(20次、30次組)、3組55人(40次、50次組)、4組37人(60次、70次組)、5組35人(80次、90次組)、6組58人(百次以上組)。研究對象均按照《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9版)相關規定,選擇年齡在18周歲~60周歲的健康男性,無不滿足無償獻血要求的各類疾病史者,人口學特征較為一致。

2獻血前檢測 獻血者獻血前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 18467-2011)標準。獻血者血常規檢測樣本,均嚴格按照《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9版)相關規定,使用EDTA-K2抗凝的真空管于肘部靜脈采集。獻血者血常規檢測采用XS-9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希森美康株式會社)。

3單采設備與耗材 血液成分分離機Amicus及配套管路(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血液成分分離機Trima Accel及配套管路{泰爾茂比司特醫療產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血液成分分離機XCF-3000及配套管路(四川南格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觀察指標 所有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記錄以下指標:(1)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WBC),參考范圍:(3.5~10)×109/L;(2)血小板(platelet,PLT),參考范圍:(100~300)×109/L;(3)血小板分布寬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參考范圍:9.6~15.2 fL;(4)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參考范圍:6.8~12.8 fL;(5)大型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參考范圍:19.7%~42.4%;(6)血小板壓積(plateletcrit,PCT),參考范圍:0.19%~0.39%;(7)中性粒細胞數(neutrophils,NEUT#),參考范圍:(1.8~8.89)×109/L;(8)淋巴細胞數(lymphocyte,LYMPH#),參考范圍:(1.26~3.35)×109/L;(9)單核細胞數(monocyte,MONO#),參考范圍:(0.25~0.95)×109/L;(10)嗜酸性粒細胞數(eosinophilia,EO#),參考范圍:(0.01~0.59)×109/L;(11)嗜堿性粒細胞數(basophil,BASO#),參考范圍:(0.01~0.07)×109/L[5]。

5統計學分析 應用Excel表建立數據庫,使用Graphpad Prism 8.0進行繪圖,使用統計軟件Stata16進行統計學分析。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中位數(第三四分位數~第一四分位數)表示,兩偏態獨立樣本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以優勢比(OR)及其95%置信區間(CI)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初次和百次以上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常規部分參數水平比較 兩組獻血者的WBC、PLT、PCT、NEUT#和LYMPH#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WBC、PCT、NEUT#雖有顯著性差異,但兩組獻血者三項指標中位數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PLT則在可捐獻單采血小板血液檢查要求(≥150×109/L且<450×109/L)范圍內(表1)。初次獻血者中LYMPH#低于正常參考值者占比6.37%,指標正常者占比93.63%,百次以上獻血者中LYMPH#低于正常參考值者占比高達86.21%,指標正常者占比13.79%,OR值為91.875,獻血百次以上是獻血者發生淋巴細胞低于正常參考值的高危因素(P<0.001)(表2)。

表1 初次與百次以上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外周血血小板及白細胞相關參數對比

表2 初次與百次以上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情況

2不同獻血總次數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常規部分參數水平比較 捐獻次數越多的組,其NEUT#、PLT、PCT中位數水平越高,但對照組與其他六組獻血者NEUT#、PCT中位數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PLT則在可捐獻單采血小板血液檢查要求(≥150×109/L且<450×109/L)范圍內;捐獻次數越多的組,其WBC、LYMPH#中位數水平越低,其中所有獻血者WBC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而LYMPH#低于正常參考值者隨著捐獻次數的增多而增多(表3,圖1)。六組獻血者中LYMPH#低于參考值下限者分別占比21.62%、46.38%、69.09%、78.38%、85.71%、86.21%,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OR值分別為4.055、12.714、32.859、53.287、88.200、91.875,隨著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捐獻次數的增多,獻血者發生淋巴細胞低于正常參考值的風險逐步增高(P<0.01)。(表4)。

表3 不同獻血總次數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常規部分參數水平

表4 不同獻血總次數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情況

圖1 不同獻血總次數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情況分布圖

討論

血常規是健康體檢的重要項目,主要檢測人體血液中紅細胞數(RBC)、WBC、血紅蛋白(Hb)、PLT、NEUT#、LYMPH#等指標水平,血常規結果有助于醫務工作者對受檢者進行健康狀況評估或對其所患疾病進行初步判定。淋巴細胞是構成機體免疫系統的主要細胞群體,尤其在防御與清除病毒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淋巴細胞嚴重低于正常參考值可能會導致機體發生免疫功能抑制[6]。

本研究通過選取本中心相似獻血頻度(年獻血次數≥8次),不同獻血次數且成功捐獻單采血小板的男性獻血者為研究對象,盡可能縮小被研究者之間的差異。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百次以上男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與初次單采血小板獻血者WBC、PLT、PCT、NEUT#和LYMPH#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WBC、PLT、PCT、NEUT #雖有顯著性差異,但兩組獻血者WBC、PCT、NEUT#中位數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百次以上獻血者PLT中位數雖高于正常參考值,但仍在可捐獻單采血小板血液檢查要求(≥150×109/L且<450×109/L)范圍內,百次以上獻血者的PLT中位數為 309.5×109/L,顯著高于初次獻血者的PLT中位數254×109/L。獻血者在捐獻血小板后,機體會因PLT減少而產生更多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向巨核細胞系祖細胞分化,從而導致獻血者血小板繼發性增高,另有研究顯示,多次數高頻率捐獻單采血小板易導致獻血者出現鐵缺乏癥,鐵對巨核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鐵缺乏癥可能會間接導致獻血者血小板增高[7-8],本研究中也觀察到百次以上單采血小板獻血者LYMPH#中位數明顯低于正常參考值,且低于正常參考值者占比86.21%,百次以上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的LYMPH#中位數為0.84×109/L,顯著低于初次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的LYMPH#中位數2.1×109/L。進一步研究發現,獻血總次數越多的獻血者,其WBC、LYMPH#中位數水平越低,因捐獻單采血小板前對獻血者WBC有計數要求,所以所有獻血者WBC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波動,而各組淋巴細胞中位數則隨著捐獻次數的增多逐步降低,獻血次數越多的組,淋巴細胞低于正常參考值者占比也越高,且各組淋巴細胞低于參考值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圖1可見隨著捐獻次數的增多,獻血者的淋巴細胞計數整體水平逐步下行,趨勢明顯,此結果與國外多個研究結果一致。RICHA[9]發現多次單采獻血者血小板計數升高,而白細胞和淋巴細胞計數降低,淋巴細胞降低與單采次數和血小板量有關。GANSNER等[10]在頻繁采用Trima血細胞分離機單采血小板的獻血者中發現,隨著單采頻次的升高,CD4+和CD8+T淋巴細胞顯著降低,部分獻血者甚至低于正常值。RAHMANI[11]報道在獻血者停止單采1年后仍然呈現CD4+T淋巴細胞減少。初步推測,本中心多次數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出現淋巴細胞降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使用血細胞分離機進行血小板采集時,血細胞分離機內置的物理性去白細胞系統會在血液采集過程中去除大部分的白細胞,血液采集完畢后會有部分白細胞滯留于整個采集管路內而無法完全回輸給獻血者所致。此外,目前醫療市場上采集單采血小板所使用的一次性管路耗材主要以環氧乙烷滅菌為主,因為捐獻單采血小板的整個采集過程,既有血液通過一次性管路耗材輸出的過程,同時也有血液回輸過程,所以耗材中未解析完全的環氧乙烷隨回輸血液進入無償獻血者體內,也是導致獻血者發生淋巴細胞降低的風險因素之一[12]。本研究雖然觀察到多次數捐獻單采血小板會導致獻血者發生淋巴細胞降低,但要確定降低的淋巴細胞種類,需做進一步研究。本研究也發現獻血總次數越多的獻血者,其NEUT#、PLT、PCT中位數水平越高,但各組對應項目中位數仍保持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差異可能是由于捐獻血液后機體發生代償所導致。

在無償獻血工作中,我們應該高度關注多次數、高頻率的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對于出現淋巴細胞低于正常參考值的獻血者,采供血機構應暫緩獻血者獻血,待其淋巴細胞水平升至正常再行歸隊。淋巴細胞在預防病毒感染與疾病的轉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3-14],淋巴細胞水平與人的病毒抵御能力息息相關,同時淋巴細胞在人體內亦發揮著抗腫瘤細胞的作用[15],所以多次數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發生淋巴細胞降低后,其健康狀況應該得到采供血機構更多關注。評估淋巴細胞降低是否會對多次數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需對獻血者進行較為長期的跟蹤與隨訪,此內容將有可能成為我們接下來的研究選題方向。盡管采供血機構通過增加定期獻血者的采血頻次可有效提升所采集血液的安全性,但是應該以保障無償獻血者健康為前提,未來采供血機構的招募工作也應該在鞏固和維護好現有的定期獻血者隊伍之余,進一步擴大和加強非定期獻血者的招募力度。筆者也建議相關部門從關愛獻血者的角度積極出臺應對政策,建立更科學的獻血體格檢查標準,例如在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置入淋巴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等血液篩查要求;采供血機構也可以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內,根據獻血者的個人體格檢查情況、血液檢測結果等制定出更個性化的獻血方案,通過實際行動真正做到關心、關愛獻血者,保證獻血者身體健康不會因獻血受到不良影響。

本文是對已有數據的回顧性研究,為擴大研究樣本量同時避免重復納入研究對象,本文針對百次以下的多次獻血者僅納入10的整數倍獻血次數者;本文中獻血者的獻血次數僅為獻血者在本機構的獻血次數,有多地獻血記錄的獻血者,其真實獻血次數可能會多于文中所統計次數;本研究也未能獲取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歷次捐獻單采血小板的采集量及所使用的血細胞分離機機型,但不同的血液采集量及使用不同的血細胞分離機捐獻單采血小板均可能會對研究結論造成重大影響;文章中個別分組的研究對象樣本量較少,也可能導致研究結論產生偏倚。未來,我們希冀以本課題方向為指引做更深入的前瞻性研究,以期獲得更科學的研究結論。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參考值中位數獻血者
[聚焦6·14]世界獻血者日來臨前,了解一下無償獻血流程吧
中國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參考值的空間變異特征
妊娠婦女甲狀腺功能血清指標參考值的建立
影響單采獻血者保留的相關因素分析
中位數計算公式及數學性質的新認識
分析重復獻血者與初次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亞高原地區大、小鼠血液指標正常參考值實驗研究
上海地區胃蛋白酶原參考值的建立及臨床應用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7666名互助獻血者對無償獻血知識認知及獻血心理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