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路徑
——以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為例

2022-11-17 05:05馮夢雪
教師教育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目標情境

◎馮夢雪 劉 杰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下文簡稱“新課標”)提出了“學習任務群”“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等概念,確定了“教的目標”和“教的內容”。新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需要新的教學方式與之適應。相對而言,“大單元教學”更契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特點,更能滿足當下高中語文教學的需求。

一、“大單元教學”的內涵與特征

關于“大單元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認為“大單元教學”是一種學習單位,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微課程。沒有“大任務”驅動,沒能圍繞目標、內容、情境與評價組成一個“完整”學習事件的幾篇課文,就只是“內容單位”,不是學習單位[1]。陸志平、孟亦萍、戴曉娥等教授都曾對“大單元教學”進行闡釋,這些研究者的表述雖不同,但內核都指向明確:“大單元教學”也稱“單元統整教學”,是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為中心,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具有明確的整體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各項學習任務,整合課內外資源,創設學習情境,開展學習活動,進行動態多維評價的教學方式。

“大單元教學”的特征表現為:第一,學習材料豐富多元?!按髥卧虒W”除了分析、整合教材內容,還依據學習目標與主題,補充跨媒介、跨時代、跨文體、跨風格的相關學習材料,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第二,課程內容結構化重組?!按髥卧虒W”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設計,以知識點、能力點線性排布內容框架,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第三,學習活動情境化?!按髥卧虒W”提倡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大單元教學”創建將學生個人體驗、社會生活與學科學習相結合、互滲透的學習情境[2],以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解決某一具體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二、實施“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一)順應新課標,減少程式化

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仍存在教學程式化的問題,教師一般按照如下環節來組織課堂教學:介紹作者—分析寫作背景—按段意劃分層次—賞析重要句段—體悟作品形象及情感—歸納主旨—小結及布置作業。這種程式化教學不僅沒有充分凸顯每篇選文的特色,也忽略了選文與其他學習材料的關聯,還消磨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新課標確定的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要求改變原有僵化的教學模式,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與實踐性,以實現教學設計與課程目標的有效對接。以任務群為課程內容中心的“大單元教學”,正是以單元整體目標為核心,創設情境,開展活動,通過完成單元各項學習任務,來實現單元目標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方式,有助于解決單篇精講模式的知識碎片化問題。

(二)活用新教材,融貫多文本

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串聯,在內容上,每課、每文之間都聯系密切,在結構上,18個學習任務群有序融入整套教材的編排?!按髥卧虒W”整合單元內容,依據各篇文本特色,通過完成單元學習任務將單元教學目標落實到位。以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的教材編排體現朝代延續、風格迥異、題材多元的統整思維,選文中有的表達魏晉時期曹操的志士之憂與陶淵明的隱士之歸,有的展現唐代李白瑰麗的想象、杜甫家國人生的悲涼與白居易的慨嘆,還有的體現宋朝蘇辛的豪放與李柳的婉約[3]。要完成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橫向需進行對比閱讀,縱向要理清古代詩歌發展脈絡,還可跨單元、跨冊參照學習,如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的《氓》《離騷》等篇目。

(三)倡導新方法,培養新能力

在新教材中,學習材料和任務的添加,要求教師必須調整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站位,改變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關注傳授知識方法,而忽視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等問題。

如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文化生活”,這類專題性活動單元是部編版教材新增的單元學習任務。在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合作,制訂和完善活動預案。圍繞單元教學目標,教師可按如下參考方案開展教學活動:

(1)每組從“山水建筑”“歷史遺跡與名人”“風俗習慣”“食品手工特產”“本地發展歷程與管理”中選擇訪查主題,也可自擬主題。每組4-6人為最佳,注意綜合考慮每組學生的調查訪問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

(2)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查閱相關資料,也可向親友、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打聽信息,制作訪談記錄表等相關表格,確定調查重點和方法,提前規劃好時間和路線。

(3)走訪本地博物館、檔案館,實地考察風景遺跡、建筑等,依據擬定的訪談提綱采訪相關人員。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觀察、訪談、記錄。

(4)實地考察和訪談結束后,整理訪談內容記錄(包括文字、錄音、影像圖片),保管好老物件。根據調查結果,為建設城市文化提出建議。

(5)舉行“家鄉文化活動”分享會,由各小組將調研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進行分享,教師評價各小組學習活動的優缺點,總結活動的意義與經驗。

在本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提供參考的活動方案,學生在實踐中根據具體細節需要再補充、調整。教師也要對整個活動實施、評價等環節中的重要細節做好記錄,及時引導學生反思不足。

三、“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路徑

以素養為導向的大單元推進任務群實施的基本路徑是“提煉單元教學目標—創設單元學習情境—設計單元學習任務—開展多元教學評價”。下面以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設計為例,對這一基本路徑進行說明。

(一)提煉單元教學目標

合理利用單元導語、學習提示、單元學習任務等學習材料,有助于明晰單元學習目標。教材中單元導語一般以三個語段精準凝練地傳達該單元的人文主題、選文概述、學習目標與方法;每課后的學習提示則補充不同選文的重難點、藝術特色價值與學習要求;單元學習任務以實踐性任務為主,明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及路徑、方法等。同時,制訂教學目標也要結合學習任務群的要求。本單元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本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新聞等實用性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與理解實用性文本的能力。

綜合考慮教材編排和學習任務群的要求,本單元可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勞動者的杰出事跡,閱讀古代勞動詩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在生活中培養熱愛勞動的美德。

(2)了解新聞的文體特點,學習閱讀新聞作品,并運用人物通訊、新聞短評的表達方式,提升媒介素養。

(3)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生活,學會通過典型事例寫人和通過細節寫人,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以上每個目標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各有側重的。單元目標突出了本單元學習的中心,所有任務或活動都要圍繞它展開。

(二)創設單元學習情境

本單元以“勞動光榮”為主題,或報道楷模人物,樹立時代風尚,或聚焦社會現象,引導價值取向,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創設學習情境也要符合現實需求。

在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我們可以創設如下學習情境:

創造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勞動,但我們卻很少思考勞動的豐富內涵。如何把勞動的現場變成文字讓更多的人看到?作為一名報社實習記者,你不僅需要感受勞動的溫度,記錄勞動者跳動的脈搏,還需要熟悉新聞文體的寫作技巧。請完成以下任務,接受來自該報社專業記者的業務檢查。

任何教學都是在特定情境中的教學,既有已存在的客觀情境,也有在現有客觀情境基礎上為了某種需要,經人為創設、優化的場景。

(三)設計單元學習任務

“大單元教學”通過一個個任務組成學習活動,完成教學目標?!按髥卧虒W”實質上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教學[4]。作為開展“大單元教學”的載體,學習任務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結合教學需求與可實施性來進行設計。本單元可設計三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感受不同文體的寫作特色

(1)以表格的形式對比分析三篇人物通訊的行文結構、典型意義、形象特點、手法技巧、報道角度等,總結人物通訊的一般寫法。

(2)用思維導圖呈現《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的鮮明觀點和嚴密邏輯,思考本文的論證角度、論證思路。

(3)誦讀《芣苢》《插秧歌》,結合注釋描繪閱讀后你眼中出現的畫面,鑒賞內容與意義。聯讀課外“勞動”主題的古詩詞。

學習任務二:文本重要內涵的學習探究

(1)聯讀《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找出兩篇文章中關于普通勞動者和勞動模范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精神的細節描寫并分析其作用。

(2)閱讀《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并思考,工匠精神有哪些內涵?標注出相關語句。結合你對時代品質的理解,對本文進行簡要評析。

(3)勞作十分辛苦,閱讀《芣苢》《插秧歌》時卻能感受到古人愉悅的心情。請從詩歌的勞動場景、語言表達等方面分析原因。

學習任務三:實用類文本的寫作與展示

(1)請你為報社的“杰出人物”專欄寫一則袁隆平的人物簡介。要求:結合生平事跡,凸顯人物的品質、貢獻,200字左右。

(2)從三篇人物通訊報道或時新的社會新聞中任選一篇,為其寫一篇新聞評論。

(3)學完本單元,你對勞動應該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認識,請你向“尋找最美勞動者”專欄投稿,談談你對勞動意義的認識。

從上述學習任務可以看出,區別于“內容單元”,“大單元教學”的學習任務綜合性更強,同時也沒有忽略單篇文本的核心知識與能力,呈現出多元化與系統性。

(四)開展多元教學評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聚焦于如何備課、上課,評價行為局限于評點課堂回答、檢查作業、考試測驗等,較少運用多元有效的評價方法。在開展第二單元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使用以下評價方式:

(1)逆向設計評價。在教學設計中,改變在學習活動即將或已經完成時才進行結果評價的習慣,在制訂教學目標之初,評價任務單的設計就可以同步進行,確定評估標準,保持可視化的評價填寫,使反饋及時有效。

(2)制作表現性任務評價表(如表1)。不以文本探究成果作為唯一評價標準,更多關注活動過程中和語文情境下的真實表現,將互評、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實現形成性、階段性、總結性評價和反饋,強調評價的客觀性和多元性。

表1 表現性任務評價表

(3)建立成長檔案袋。教師與學生共同制作、分享成長檔案,總結此次學習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及時做出反饋和針對性建議,促進學生改善,也為下次學習提供經驗和方法。優化教學策略,有效利用評價結果,讓教學評價為學生語文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目標情境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情境新穎的概率問題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研究性學習大單元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
感悟三角形的高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