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研究

2022-11-17 05:05巨曉山
教師教育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勝任教學內容素養

◎巨曉山

游戲化教學在基礎教育中更具顯著的優勢和應用價值,能有效激發兒童學習動機,培養核心素養[1]。2022年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強調中小學課程要注重活動化、游戲化和生活化的學習設計,明確指出了游戲化學習的重要性[2]。游戲化學習通過重建主動、高效和可持續的課堂結構,為中小學推進課程改革和落實“雙減”政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時,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優劣。因此,如何有效識別和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游戲化教學勝任力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設計

(一)教學勝任力與游戲化教學的相關研究

教師教學勝任力是指能有效勝任教師角色的人格特征、知識和在不同教學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學技能和態度的能力特征總和[3]。勝任力模型的典型代表之一是David 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認為個體面向某一特定任務或角色的勝任力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外顯的知識和技能,猶如露出水面的冰山;另一部分是潛在的內隱特征,包括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征、動機等[4]。教師作為一種專業且重要的職業,其教學勝任力近年來逐步得到重視,也產生了較為豐富的理論模型,例如教師勝任力冰山模型、教師TPACK能力模型。當前有關中小學游戲化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戲化教學環境、內容、活動和工具的設計與開發等方面,但有關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的研究較少[5]。整體來說,針對中小學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研究開始興起,但有關中小學教師的游戲化教學的標準和指導不足,相應的游戲化教學勝任力模型研究相對匱乏,有待進一步豐富和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兩者的綜合使用既可以降低訪談樣本偏見的風險,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問卷選項符合真實情景和需求。行為事件訪談法是一種開放式行為回顧探索技術,可以用于揭示某一領域勝任力的典型特征和適用情景,本研究共邀請英語、語文、數學和道法四個學科組的23名教師參與訪談。在訪談內容的基礎上,本研究設計《中小學教師游戲化教學現狀》問卷工具,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理解與認知、游戲化教學能力、游戲化教學實施現狀,其中李克特量表題項有效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71。全校95%的教師(94名)參與問卷調查,樣本中本科學歷擁有者占84.04%。年齡分布上,31~40歲最多(28.72%),其次是25~30歲(27.66%)和41~50歲(20.21%)。

二、實證研究結果

(一)訪談結果質性分析

1.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編碼結果

本研究結合勝任力冰山模型和教師專業發展TPACK能力模型對訪談內容進行編碼,形成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編碼的一級主題框架,分別是內容、教學法、技術、內在人格特質,其中前三者屬于冰山模型中的顯性能力特征,編碼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編碼結果

由表1可以發現,首先,訪談教師最為看重的是游戲化教學法,即游戲化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能力,體現在將游戲化元素和機制融合在課堂活動中,主要包括游戲活動的設計、教學的組織和管理、評價反思等。其次關注的是游戲化教學中的內容知識,即如何將教學內容與游戲內容整合在一起,體現在教師對教授內容和學科知識的二次開發,將學科知識與創設游戲情景和設計游戲原理結合起來。但當前很多教師只是采用PBL游戲元素(積分、勛章和排行榜),為教學內容和活動披上“游戲化”的外衣,并沒有實現對學科知識和技能的二次開發。再次關注的是信息技術素養,體現在對軟硬件的熟練操作和對優質電子資源的合理運用,能夠借助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設置情景、設計虛擬道具、管理游戲活動等。訪談中發現,中小學教師對于嘗試新的教學改革或教學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模仿借鑒優秀課例,另一種是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探究方式。但基于自主探究的教學改革容易讓教師失去方向和重點,難以跨越經驗和理論之間的鴻溝。最后關注的是包含態度、意識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在個人特質,例如對游戲的理解和認知、職業態度、專業發展與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等。經常使用游戲化教學的教師往往具備游戲精神和素養,在理念上認同游戲化教學對于小學課堂教學和育人的價值。如果理念上無法認同,那么受外力驅動進行游戲化教學猶如走過場,很難達到有效教學。

(二)問卷調研

1.游戲化教學理解與認知

通過問卷可以看出,該校教師對于游戲化教學的理念的認可度較高,認為游戲化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78%),而且教師也能在其中感受到教學的樂趣(63%)。但對于“什么是游戲化教學”存在認知差異,例如有20%的教師認為“游戲化教學就是積分、排行榜和獎勵”,而持不同意見的也有37%。有27%的教師認為“游戲化教學會削弱學生吃苦奮斗的意識和態度”。同時56%的教師認為游戲化教學需要新興技術的設備的支持,僅有8%的教師不認可此選項說明,體現了當前教師對兒童數字娛樂的理解,也凸顯自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

2.游戲化教學能力

樣本教師有關游戲化教學能力的綜合得分為3.45(SD=0.99),盡管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態度和自身游戲化教學能力整體較為積極,但仍然有68.54%的教師認為自己難以勝任高效的游戲化教學模式,主要障礙在于可利用的工具或資源有限(56.38%),完全進行自主開發游戲化教學內容和活動所帶來的時間和精力上的不足(51.06%),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38.3%),游戲化教學設計能力不足(37.23%)。

3.游戲化教學設計與實施

通過對教師經常應用游戲化教學設計策略進行統計分析,大部分教師擅長使用的是與教學知識相對獨立的游戲化教學活動設計,例如獎懲機制、虛擬情景、挑戰任務、小組協作,其頻率遠遠高于其他游戲化設計策略。主要原因在于這些游戲化設計策略與教學內容相對分立,易操作,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加工和再造。

三、中小學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模型構建

本研究根據表1訪談編碼分析結果提出中小學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模型(如圖1),該模型認為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游戲化教學內容的分析與開發能力(內容)、游戲化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能力(教學法)、支持游戲化教學實施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技術)、個人特質(內在)。其中前面三類屬于冰山模型中的外顯能力特征,并分別對應TPACK模型中內容、教學法、技術三個維度,而個人特質是指教師面對游戲化教學的游戲素養、創新素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職業態度,屬于冰山模型中的內隱特征。

圖1 中小學教師游戲化教學勝任力模型

“游戲化教學內容的分析與開發能力”一級指標體現教師對學科知識和教學內容的開發和再造能力,一是將所教授內容創設成游戲活動的故事背景或應用場景,一般與神話歷史故事、動畫場景、生活場景、熱點話題等相聯系;二是將所教授的知識設計成游戲活動的原理和內在機制,促進知識運用和強化。

“游戲化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一級指標包括游戲化元素理解與掌握、游戲化教學過程設計、游戲化教學法的融合創新、游戲化教學組織與管理、游戲化教學評價與反思五個子維度。首先教師要理解和掌握豐富的游戲化元素,積累游戲原型,以便能夠將其與課程內容和目標相結合。其次是基于游戲化元素和游戲原型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造,針對不同的教學環節和目標設計出有效的游戲化學習活動。再次,教師需進一步探究游戲化教學法與其他教學策略的融合創新,例如項目式學習、小組協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第四,教師要在課堂中有效實施游戲化教學設計方案,確保課堂紀律和氛圍,有效運行游戲監督和獎懲系統。最后,教師要能夠對游戲化教學模式進行評價和反思。

“信息技術素養”是指在支持游戲化教學的硬件操作水平、軟件應用水平和資源利用能力。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為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和育人管理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提供了規范,其中更是強調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利用技術和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活動和個性化學習體驗,而游戲化教學就是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

“個人特質”包括游戲素養、創新素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職業態度。首先,游戲化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往往具有較高的游戲素養,對于游戲在教育中的應用有正確的理解、評價和創造能力,具有游戲思維、精神和道德[6]。創新素養是教師革新課堂結構和學習過程的原生動力,推動教師創造性地改造教學過程和課堂活動[7]。再次,中小學教師要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積極關注教學前沿,在實踐中進行模仿和再造。最后,職業態度是教師探究游戲化教學的基礎,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提升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投入和情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實踐證實游戲化教學在促進兒童認知和情感發展中的價值和潛能,但游戲化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從教師的視角解構有效實施游戲化教學的能力要素,為提升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提供借鑒和參考。該模型不僅凸顯基于建構主義的活動課程觀,也體現了對當代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目標的呼應,進一步豐富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和途徑。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應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通過游戲化設計讓學習更科學、快樂與高效。

猜你喜歡
勝任教學內容素養
綜合利用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單元復習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集合學習中的數學素養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強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長素養
基于勝任力理論模型的冰雪人才培養新策略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國內外關于“勝任力”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