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德育和學校德育的理性結合*

2022-11-19 21:10鐘銳甘肅省嘉峪關市長城路小學
教書育人 2022年2期
關鍵詞:道德品質觀念家庭

鐘銳 (甘肅省嘉峪關市長城路小學)

一、創設品質型家庭,提升家庭文化內涵

在過去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家長對正確的教育理念認識不足,無法發揮出家庭教育真正的效能,甚至有的家庭教育會給學校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在教師和家庭合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挖掘出家庭的文化教育作用,促進品質型家庭的構建,其取得的效果就會更大。

(一)家校合力,制定詳細家庭德育方案

學生家長對于正確的教育方法大多存在著模糊不清的問題,不知道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應當做些什么,因此,班主任作為具備良好教育知識儲備的專業人員,應當積極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明確家庭教育的職責,通過指定詳細的家庭德育方案來提高家庭德育的效能。

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在充分地考慮了小學生的實際道德素養水平以及身心健康成長需要之后,結合家長的意見,我們將德育的路徑劃分成了六個:在社會參與中獲得良好的道德素養;在和自然環境的接觸中養成良好的生命觀念;在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交往觀念和信息素養;在書本中學習正確的思想品質;在生活當中了解正確的為人處世方式;在和人的交往中掌握良好的思想。在明確了德育的主要路徑之后,我們也對德育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探討,確定了小學階段學生需要養成的五大道德品質,分別為:環境保護;社會規范;教育技術;體育休閑;家庭觀念。在這些的基礎之上,家長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每天都要保證和孩子有一定的溝通時間,確保了解學生的生活;建立健康的教育心理,給自己和孩子多一點時間去相互理解,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注重傾聽;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美,而不是消極的態度;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夫妻雙方要進行及時的溝通,確保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這樣,通過創設合理的家庭德育方案,可以幫助家長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著的一些不足和重要價值,逐漸構建出品質型的家庭。

(二)開發活動,為家庭德育搭建平臺

家庭對于每個孩子來講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和家長一起創設相關的德育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家庭文化活動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活動的點滴積累中促進學生良好價值觀念的形成。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觀察意識,我在征得了家長的意見之后,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家庭攝影展活動。學生可以和家長一起去拍攝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在課堂上展示分享出來。在這次的攝影展上,有的學生展示了和家長旅行過程中拍攝下的畫面,有的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和家長一起做的一道菜,有的學生展示了家里的寵物……這樣的活動簡單又充滿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彰顯家庭文化,使家庭的品質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科普觀念,為品質型家庭注入生機

現在的家長雖然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教育觀念上的儲備還是存在明顯不足的問題,缺乏科學的家教觀念,因此,為了促進品質型家庭的構建,班主任要起到牽頭的作用,積極向學生家長普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幫助家長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和諧的關系。

針對現如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我組織家長們開展了一次關于“愛與溺愛”的討論活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溺愛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但是很多家庭也出現了只重視學生的吃喝穿戴等物質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精神追求的問題。因此,通過討論可以幫助家長建立對愛以及溺愛的正確認識,引起家長對孩子在生活中不良品行的重視。再如,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習慣性地將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這種做法給孩子的身心成長帶來了十分消極的影響,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以“攀比之風要被制止”的家長會活動,幫助家長正確認識到孩子的個性和需求。

二、開發家庭德育資源,發展學生良好道德品質

(一)培養學生愛國的精神觀念

民族精神的內核是愛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愛國思想是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重要路徑,因此,班主任可以充分地利用家庭教育的功能,進行愛國理想教育,讓學生成長為一個愛國守法的人。

在參考了家長的意見之后,我組織學生和家長展開了一次以“理想”為主題的家庭教育活動,讓家長向孩子們介紹自己在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以及如今的理想變化,通過向孩子展示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理想,來讓學生認識到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實現理想所必須付出的努力。并且在講述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個人的理想和國家、民族之間的重要聯系,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民族觀念。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家長還可以邀請爺爺奶奶一輩的人來進行這次的活動,從而讓孩子可以獲得更加深刻的感受。

(二)培養學生自強的道德品質

在現在的學生團體中,一味地追求享受的觀念越來越盛行,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自強不息的觀念逐漸被學生所忽視,需要得到家長和教師的充足重視。因此,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和家長進行合作,培養學生自強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可以擺脫浮躁的情緒,認真地品味生活,建立學生正確的生活觀念。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今天我當家”的家庭實踐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學生要擔當平日里父母的任務,完成家長日常生活中負責的一些事物,體會爸爸媽媽當家作主的一些困難,感受到隱藏在幸福生活背后的艱辛。當然,學生自強的道德品質不是通過一次的活動就可以培養出來的,家長需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做出引導,用家庭特定的文化來感染學生,讓孩子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品質,為學生未來正確參與社會生活奠定好基礎。

(三)培養學生誠信的思想素質

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對于學生的人際交往等社會參與活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誠信觀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家長在行為和觀念做出風范,如果家長在孩子犯了錯之后一味地對其進行責罵,很容易導致孩子為了不被罵而撒謊的情況,因此,只有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才可以使孩子逐漸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質。

在和家長進行溝通之后,讓家長認識到正確對待孩子犯錯的重要性,并且和家長約定好要注重和孩子的正確溝通,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明白誠實守信對生活的重要性。同時,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述一些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情,在加強親子溝通的同時在孩子的內心根植下重信的信念,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誠信教育。

(四)培養學生合作的價值觀念

家庭就是一個小集體,利用家庭的優勢來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是十分有效的,家長自身必須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認識到不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用友愛的意識來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集體意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叩響鄰居的門”,讓孩子主動地去了解身邊的鄰居,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從而讓孩子形成居家生活的觀念,使他們走出自己狹隘的世界觀,關注現實生活,有助于學生良好合作習慣的形成。

將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上,是有效教育的基礎,身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正確地認識到學生身心成長的實際需要,采取有效的德育對策,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價值判斷能力和個性品質的人。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家長合作的有效路徑,深入挖掘學生家庭中的德育資源,構建更加完善的德育環境,用教育合力來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猜你喜歡
道德品質觀念家庭
品質培養勢在必行
堅持系統觀念
家庭“煮”夫
在解決“道德沖突”中升華小學生道德品質
馬宗融先生的時間觀念
當觀念成為藝術
“好奇”的代價
戀練有詞
新聞觀念與實踐需反轉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