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的勝任力分析及培養

2022-11-22 08:32李麗妍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交叉學科勝任科技期刊

李麗妍

(華東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化工高等教育》編輯部,上海 200237)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強學術期刊建設,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該文件為學術期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提出了具體要求。學術期刊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隊伍,編輯作為出版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期刊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強化期刊編輯的能力發展,始終是期刊發展過程中的必要任務。

編輯的能力體現為對崗位工作的勝任力。盡管編輯勝任力的特征挖掘已經比較完備,但從中國知網數據庫查詢可知,前期關于期刊編輯勝任力的研究多立足于科技期刊或高??萍计诳归_,缺少從交叉學科類期刊的角度出發進行的編輯勝任力研究。因此,本文擬基于勝任力研究,梳理總結期刊編輯的勝任力特征,并從交叉學科類期刊的特點出發,分析這類期刊對編輯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勝任力培養策略,為期刊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1 勝任力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勝任力的概念最早由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并運用于教育領域,之后經過不斷發展,已廣泛應用于管理、醫學、創業等諸多領域。McClelland對勝任力的定義為: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崗位或環境中能夠區分個人績效水平的特征[1],這些特征表現在動機、自我意識、社會角色、知識儲備、技能發展等方面[2]。從中可以看出,勝任力的內涵具有通用性和個體性的雙重特征,相關研究也多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建立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人員的勝任力模型。

已有的勝任力研究聚焦個體層面、組織層面和行業層面三個維度[3],但顯而易見,三個層面是相互交織的,因為個人與組織、崗位與行業共同影響勝任力的發揮,并同時對勝任力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勝任力的研究也必須基于個人特質、崗位性質、行業特征三個層面,才能更全面、更準確。

無論是勝任力的冰山模型還是洋蔥模型[4],都是從是否可觀察、易評價的角度對勝任力進行劃分。也正是基于這一分類方法,許多學者從基準性勝任力和鑒別性勝任力的角度進行研究。其中,基準性勝任力包括知識和技能等,是對任職者的基本要求,較易培養和提高;鑒別性勝任力包括動機、社會角色、態度、個性等人格特質因素,較難測量和改變[5]。相關學者也總結了勝任力的三個特征:一是體現工作績效;二是關聯工作環境或背景;三是具有區分度。以此為基礎,研究者就可以基于特定崗位的工作特點,構建崗位勝任力模型,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

2 期刊編輯勝任力的關鍵描述

編輯是期刊出版單位的一個重要崗位,也是一個嚴格需要準入資格的崗位,足見該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一般。以某期刊編輯部的招聘啟事為例,其招聘的專職編輯的工作職責包括:稿件評審、稿件編輯加工、專欄或專題策劃、期刊宣傳、組稿約稿等,這也是當下大多數期刊編輯的崗位職責。顯而易見,專業知識、溝通交流能力等素養是期刊編輯的必備素養,也是勝任力的關鍵體現。近些年,隨著勝任力模型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關編輯勝任力的研究也逐漸開啟。這些研究集中在編輯勝任力模型構建、編輯勝任力評價、編輯勝任力特征等方面,涉及醫學期刊編輯、科技期刊編輯、新媒體編輯、圖書編輯等類型。以科技期刊編輯為例,陳斌[6]基于 McClelland行為事件訪談法,通過對優秀編輯和普通編輯的行為訪談報告進行分析,提煉出科技期刊編輯的勝任特征,并構建了科技期刊編輯勝任力模型,包括編輯學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學科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外語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創新思維能力、策劃能力、工作內驅力、自我工作認知和個性心理特征 9種要素,其中前6種屬于基準性勝任力,后3種屬于鑒別性勝任力;李薇等[7]基于我國高??萍计诳庉嫷膭偃瘟ρ芯楷F狀,指出了編輯勝任力提升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王海燕[8]則立足“四全媒體”時代,從科學素質、業務素質、全媒體素質、人文與信息素質、內容運營素質等維度分析了科技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的現實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編輯“四全媒體”勝任力素質的策略。范晨芳等[9]立足期刊發展的新時期,提出了軍事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包括學術素質、科學素質、信息技術素質,并據此探討了編輯勝任力培養策略。

綜合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期刊編輯勝任力特征要素:在基準性勝任力方面,學科背景知識和編輯學知識缺一不可,同時外語技能和信息素養也非常重要,這是期刊編輯開展工作的基礎,是由編輯崗位和工作環境所定義的勝任力特征;在鑒別性勝任力方面,創新思維、策劃運營能力等是加分項,是期刊編輯區別于他人的特質,是體現工作績效的關鍵所在。

3 交叉學科類期刊的特點及對編輯的要求

交叉學科類期刊,顧名思義,就是所刊出的內容涉及學科的交叉或者反映交叉學科的研究成果。國外交叉科學領域的期刊大體上分為兩類[10]:一類是著眼于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及其內部各學科群的綜合性交叉科學期刊,如英國曼尼出版社出版的《交叉科學述評》(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另一類是關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內部學科交叉研究的學術性期刊,如《學科交叉周期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terdiscipinary Cycle Re-search)。在國內,盡管沒有單獨命名的學科交叉類期刊,但也不乏一些既有期刊體現跨學科的特征。以筆者所在的《化工高等教育》期刊為例?!痘じ叩冉逃肥且环N同時體現“化工”和“教育”特色的期刊,所刊載的內容涉及教育學的原理、方法,但都為化工及相關學科的內容。本文所指學科交叉類期刊,也特指這類刊載內容體現明顯的學科交叉特征的期刊。隨著學科交叉力度和廣度的不斷深入,基于交叉學科研究的源頭創新成為社會創新的重要途徑。作為學術傳播載體的期刊,在報道學科交叉研究成果方面,對編輯人員的勝任力也有較高的要求。

3.1 基準性勝任力:多學科知識積累能力

交叉學科類研究成果往往同時涉及兩個及以上學科的專業知識,甚至包含期刊編輯不曾遇到過的跨專業符號和語言。這種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天然存在。如果編輯只把目光聚焦在熟悉或經常接觸的學科領域,對其他學科知識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好奇心,在處理交叉學科類稿件時就會出現“盲點”,不能正確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判斷,對某些內容的編輯規范也缺乏了解??梢?,編輯自身跨學科知識不足是學科交叉類期刊發展的短板之一。對此,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應注重知識積累的深度和廣度,形成多維度、多層次的知識儲備。編輯人員可通過深入走訪相關科研單位、密切聯系相關科研人員等“接地氣”的方式了解詳細的科研進展和資料,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11],發展自己的立體編校知識網絡。

3.2 鑒別性勝任力:跨學科自主學習能力

交叉學科類期刊的稿件一般具有明顯的跨學科性、綜合創造性,有些涉及新興的具有交叉學科特性的獨立學科[12]。這類稿件所涉及的知識結構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多方向跳躍性的。仍以《化工高等教育》為例,相關稿件雖然從內容上涉及編輯熟悉的教育和化工這兩大主題,但研究方法十分多元,包括文獻計量學、問卷分析、統計檢驗等。因此,編輯除了要具備外語能力、信息素養等期刊編輯的共性勝任力之外,還要能夠快速展開跨學科自主學習,通過文獻查閱、繪制思維導圖等方式了解相關研究方法或內容的應用背景、發展脈絡、專業表述或符號規范等知識,并迅速建立與稿件編輯有關的知識網絡。而這些需要依賴編輯較強的跨學科自主學習能力來完成。對此,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可以通過參加在線跨學科學習、加入學習小組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效能,支撐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

4 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勝任力的培養

編輯是一個以智力資本為主的職業,提升編輯的勝任力有助于編輯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也有利于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13]?;诮徊鎸W科類期刊的特點及對編輯勝任力的要求,結合現有的編輯學習和能力提升途徑,本文認為,可以從社會、單位和個人三個層面加強編輯勝任力的培養。

4.1 構建集成多學科內容的培訓平臺和課程體系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機制多年前已經初步建立。隨著國家對出版行業的日益重視和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長效培訓機制和高質量的培訓內容也在不斷發展過程中。2021年開始實施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對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學時、內容和形式給出了細致、明確的規定,為社會培訓體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以往省級新聞出版部門的期刊編輯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一般包含政治理論、研究熱點、編輯實務、優秀期刊發展案例等內容,盡管在廣度上基本覆蓋了編輯人員所需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但在有限的培訓學時內,不能為期刊編輯提供系統、深入的學習內容,這些培訓更像是“通識教育”,在期刊編輯基準性勝任力培養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尤其不能滿足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擴展知識的需要。因此,建立集成多學科內容的培訓平臺和課程體系非常必要。

一方面,可以依托智慧教育的發展,集成跨學科學習平臺,為交叉學科類編輯增加知識儲備、進行跨學科學習提供有力支撐,助力編輯基準性勝任力的培養。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國家已經推出了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這是加強全民教育的一個新的嘗試和突破。但筆者發現,目前在該平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板塊中搜索“編輯”或“出版”,只能搜索到為數不多的課程,而且離期刊編輯的學習需求有一定差距。相關管理部門可以依托該平臺,為期刊編輯這類群體集成一個子板塊,將政治理論學術研究、編輯學專業課程、統計分析方法等知識性和技能性課程納入其中,并通過鏈接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為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的跨學科知識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和便捷的途徑。另一方面,可以聯合各出版社、期刊社、資深編輯等組織和個人,打造“接地氣”的模塊化編輯學技能培訓內容。相關部門可以基于學科分類,對接出版社、期刊社以及資深從業者等,建設不同學科大類的編輯培訓課程,如請教育學期刊資深編輯講解教育學的常用研究方法、教育學稿件的編輯側重點和編輯加工案例,請化工學科科技期刊資深編輯介紹常用專有名詞、常見編校錯誤等。這樣以學科為單元構建的培訓課程體系,可以為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的基準性勝任力提升提供很好的助力。

4.2 建設學習型文化和側重跨學科學習與研究的評價體系

交叉學科類期刊的特點決定了編輯不能僅僅注重已有知識的深入學習和相關技能的不斷精進,更要注重陌生領域知識的規律性、常態化學習。這對編輯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都是考驗。對此,交叉學科類期刊出版單位應注重建設學習型文化,強化學習型團隊建設,促使期刊編輯建立“學習共同體”,通過交流、分享,提升編輯的專業知識水平等基準性勝任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鑒別性勝任力。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團隊成員可能具有差異較大的學科背景,所經歷的培養方式、形成的思維方式都不同。他們之間建立學習伙伴關系,加強交流和溝通,更有助于擴大彼此的知識面,同時促進期刊的良性發展。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提升編輯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編輯的勝任力發展。期刊出版單位可以依據系統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構建編輯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14],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設置基準性勝任力和鑒別性勝任力評價指標,對編輯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特質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15]。在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的勝任力評價指標設置過程中,應根據期刊特點,適當增加體現交叉學科類知識和技能的指標點及其權重,以促進編輯的進一步學習和能力發展。如在評價考核環節,出版單位可以對主動學習跨學科課程或開展交叉學科研究的編輯給予一定的額外加分,以支持和鼓勵更多的編輯開展跨學科學習和研究,從而促進交叉學科類期刊的發展。

4.3 發展跨學科思維和內驅力

鑒于交叉學科類期刊知識內容上的跨學科特性,編輯需要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跨學科思維和內驅力,這也是提升跨學科自主學習能力這一鑒別性勝任力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跨學科學習的內涵不僅指不同學科內容的整合,還包括跨學科思維的應用[16]。對于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而言,編輯實踐的多學科性給編輯跨學科思維訓練提供了空間,編輯人員可以通過組織跨學科專題等實踐活動有效訓練自己的跨學科思維[17],從而更好地進行跨學科學習。另一方面,內驅力是自主學習的動力源,也是提升自主學習效果的著力點。交叉學科類期刊編輯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所在,從而增強主動學習的意愿,從心理層面提升學習的內驅力;同時要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積累研究成果,在實踐中強化學習的內驅力。

5 結束語

期刊編輯勝任力涵蓋許多方面,其中有多項特征是普適性特征。本文僅圍繞交叉學科類期刊的跨學科特性進行分析與研究,從基準性勝任力和鑒別性勝任力兩方面總結了編輯的勝任力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勝任力培養策略,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期刊的發展,編輯勝任力模型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期望本文能引發讀者思考并關注不同類型期刊編輯勝任力的特征,推動期刊的繁榮發展。

猜你喜歡
交叉學科勝任科技期刊
數字化出版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發行的影響探究
第五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長沙舉辦
交叉學科博士生培養:問題表征、制約因素及優化策略
《心理學報》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1版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第六屆陜西省科技期刊評優結果揭曉《西北園藝》榮獲特色科技期刊獎
給交叉學科 多一些支撐
哈佛大學《Harvard gazette》
勝任力模型的“過度現代化”誤區
國內外關于“勝任力”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