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師TPACK影響因素分析

2023-01-18 07:45白鐘男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學科信息化內容

冀 彤 白鐘男

(1.濰坊數字文創經濟研究院 山東濰坊 261000;2.韓國又石大學教育及文化信息開發系 韓國全州 55338)

一、緒論:研究的必要性及目的

“國之大計,教育為本”,而教育的優質與否,關鍵取決于能否創建專業教師隊伍。2018年10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明確指出,在“網絡+教育”時代,以各種途徑建設優秀師資隊伍,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1]教師TPACK專業素養是“互聯網+教育”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TPACK涵蓋了建立卓越教師所需的各種指標參數。TPACK框架在2005年被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后經李美鳳和李藝兩位學者在2008年首次引入國內。[2]近幾年,各位學者對TPACK的研究熱度逐漸升溫,國內和國外的研究都呈現白熱化趨勢,主要對TPACK的構成要素做了豐富的研究。TPACK框架強調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學科教學中需注重學科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作用及功效,以及思考技術方式和技術理念對它們所產生的反向作用,同時強調了CK、TK、PK在整體上呈現出均衡性和統一性。

二、TPACK的概念及構成要素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被譯為“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在本研究中,TPACK的含義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TPACK包含TK、PK和CK三個核心要素,PCK、TPK、TCK和TPACK四個附和要素(如圖1)。狹義的TPACK是七個維度中的一個維度,是TK、PK和CK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一種新的知識。TPACK是教師“如何利用技術來幫助學生學習某指定主題的知識”[3],是“教師運用技術進行有效教學的知識基礎”[4]。

圖1

從狹義上說,是由技術知識、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法知識三者重疊作為核心要素的TPACK,是“一種涌現于學科內容、教學法和技術之間的相互影響的認識,是一種專家級教師在教學時會隨時運用到的知識形式”。因此為了將二者進行區分,在很多研究中的TPACK是指廣義上的TPACK,而在各個維度的分析中,TPACK是狹義上的。

(一)技術知識(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

因為技術在不斷發展,所以如果容易定義技術知識,它可能會過時。但這可以說是一種有效運用技術工具或資源的特定思維方法,在TPACK模型中,技術知識已接近技術的有用用途。技術知識需要對技術有足夠的了解,以將技術應用于實際工作并持續適應變化。

(二)教學知識(PK:Pedagogical Knowledge)

教學知識是指對教學方法、實踐和過程的深入了解,包括教育目標、價值觀和目的,并應用于學生的學習、班級管理、教學設計和學生評估。具有深厚教學知識的老師了解學生如何構建知識并掌握技術,以及學生如何養成學習的正向態度和習慣。為了提高教師的高水平教學知識,需要有對學習的認知,對社會、發展理論的理解,以及將其應用于課堂的能力。

(三)內容知識(CK:Content Knowledge)

內容知識是指教師對教學科目的知識。它涵蓋了概念、理論、思想、組織框架、對證據的知識、知識的接近和實際等方面,根據不同的領域表現出不同的面貌。如果教師的內容知識不到位,可能會引發提供錯誤信息等問題,但僅憑內容知識本身,還不能成為完全的知識。

(四)教學內容知識(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教學內容知識與舒爾曼(1986)提出的教育知識概念相一致,[5]并依賴于教學特定內容所必需的教學知識。這是一個主題知識根據教學過程而變化的概念,它包括教學、學習、教育課程、評價和記錄等核心任務。在內容知識教學中,重要的是要結合各種基于內容的知識,學生的先驗知識、教學策略和思維的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五)技術內容知識(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技術內容知識是對技術和學習內容之間相互影響或相互限制的關系的理解。教師不僅應該能夠深入理解學科的內容,而且還可以理解在應用于特定技術時內容將如何變化。此外,有必要了解哪種技術最適合學習主題內容,以及技術和內容如何相互影響和改變。

(六)技術教學知識(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技術教學知識是指特定的技術以特定的方式使用時,教與學如何變化的知識。要想培養這種能力,必須理解技術的能力和局限性以及特定功能在何種背景下需要等。技術教學知識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因為大多數軟件項目都不是出于教育目的而設計的。教師應能夠發展其為教育目的進行反思的能力,而不必僅使用現有的固定功能。因此,對于技術教學知識,教師必須能夠對技術的使用進行漸進和創造性的探索。

(七)技術教學內容知識(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TPACK是所有這些組件的核心,可以看作是對通過上述所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事情的理解。TPACK是有效的技術教學基礎。這包括理解技術的使用、理解使用技術以建構主義的方式教授課堂內容的教學方法、使學習困難的因素以及技術如何幫助學生面對問題。它包括對已知知識如何開發新的認識論或加強已知知識如何使用的理解等。

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對TPACK中各知識元素的描述

表1 TPACK各知識元素

三、中國教師TPACK影響因素

教師技術與實踐的結合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者們從性別、職稱、教齡、學校所在位置、教師的教學態度、信念、能力、自我效能感等不同角度對教師TPACK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和分析。[5]在人口學變量方面,國內外的學者就性別、年齡和年級三個變量與職前教師TPACK發展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董艷等國內學者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別、年齡、年級對TPACK有顯著性影響。但是,以上的研究是在將教學法確定為有意義學習的情況下開展的,其研究結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職前教師TPACK發展是否有效還需進一步驗證。[6]龍鑫認為男性教師在教育信息技術應用上整體應用水平高于女性教師。[7]周璇等認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整合度越來越高,對教師TPACK整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8]張建欣認為幼兒園信息化水平、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極其顯著正向影響著幼兒園教師TPACK專業素養。[9]王紅艷等認為TPACK與教師職業認同存在顯著正相關。[10]鄭晨舒認為將影響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總結為知、行、情、境四方面,知、行、情、境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教師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自我效能感。[11]思琴圖亞認為影響教師TPACK能力發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態度和認識不足。2.各高校教師發展與培訓工作的實施不到位。[12]張龍強認為教師的TPACK與教師態度因素、信息化教學環境及條件因素、信息化教學環境氛圍因素、教育技術培訓因素有關。[13]王賽麗認為教師TPACK與技術接受度、自我效能感有關。[14]

四、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主要存在以下狀況或問題:第一,在TPACK水平上,技術知識及與技術知識相整合形成的復合知識水平相對其他維度知識并無優勢;第二,在教學實踐中,學科教學缺少信息技術整合于具體學科教學的范式;第三,對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方面,基礎性較為突出但還是欠缺一定的學科針對性;第四,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們可以滿足普通教學和辦公的需要,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要想將其與學科教學相結合,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第五,主觀意識層面,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整合于學科教學的意識較為薄弱,總體上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高;第六,信息化教學環境氛圍層面,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氣息極為濃厚,但具體學科領域信息技術整合于學科教學的氛圍不夠高。

五、提升策略

教師TPACK的后期發展和提高策略,即有效的技術教學和學科教學的融合模式;強調教學技術培訓的學科適用性;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和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六、結論

本文通過對中國教師TPACK的影響因素分析,認為TPACK對于提高中國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也為中國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中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規范化進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TPACK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它需要教師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和技術來完善自己,不斷地在知識和技術上尋求創新與發展,不斷地將知識、技術與教學相結合,不斷地提高TPACK知識和教學技巧。教師的角色由原來的“課堂講解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督導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積極探索。切實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七、建議

學校應理性審視本校教師TPACK能力發展所面臨的不足和原因,做好統籌規劃,積極應對本校在信息化教學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入第一線,解決教師實際存在的問題,穩步推進教師從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適應期過渡到融合期,最終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文化新常態。隨著教師TPACK水平的逐步提升,教師需求和影響教師TPACK能力提升的各種因素的比重也會有所變化。因此,各高校管理部門要從微觀角度上分析其根本原因,動態跟進教師的TPACK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變化,并適時地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實施策略。

猜你喜歡
學科信息化內容
【學科新書導覽】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超學科”來啦
主要內容
借問學科哪家強?盡言洄服有良方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