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拔逵诤稀睂嵺`路徑探析

2023-02-24 04:25楊俊偉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楊俊偉,黃 彥

(大連教育學院藝體勞研訓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1)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第三次修訂的教育法明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方針。2019 年7 月8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1]同年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第一次正式提出“五育融合”概念:“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2]融合指的是幾種不同的事物合為一個整體,它不是幾個事務簡單意義的拼湊和疊加,而是“通過不同事物之間相互聚集、滲透,生成新的有機整體?!盵3]因此,“五育融合”不是德智體美勞的簡單羅列和疊加,而是將“五育”聚集于學生的課程、課堂以及所有日?;顒又胁⑾嗷B透,從而實現“五育”的整體生成,最終目的就是通過“五育”之間的有機融合,達到“五育”共通、“五育”共贏、休戚與共、和諧發展的一個狀態。對中小學校而言,實現“五育融合”,不僅需要轉變教育觀念,還要通過學校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學校環境建設、教師專業水平提升以及協同多方教育力量等多方面共同發力,形成“五育融合”的有效環境和氛圍,推動“五育融合”落地生根。

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筑“五育融合”之魂

“五育融合”是新時代我黨在立德樹人要求下針對“如何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開具的“國家處方”,“五育”與“融合”是其主要部分,是對“處方”內容和使用方法的詳細說明。其中,“五育”之間既內在統一,又各有側重,目標是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片面追求其中一方面或者幾方面只會產生“水桶效應”,嚴重損害融合育人實踐活動的效果。而且,主體不同,對融合教學活動也有自身獨特的價值需求,如果他們的價值需求不統一甚至是相背離,那么五育融合這一“國家處方”也會隨之失去其效用。因此,圍繞“五育融合”的基本理念,依據行為主體分工、權責和功能的不同,從頂層設計上利用制度優勢自上而下在各主體之間搭建起統一的認知體系和行動框架,就是將主體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合理地統一起來,在教學實踐中形成并堅守正確的“五育”融通式教學基本理念,便是有效發揮這一“處方”療效、確?!拔逵诤稀痹诮虒W中有效落地的首要舉措。應從國家層面全方位統籌,地方層面全方位部署,學校層面全方位推進三個層面,由上到下、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搭建“五育融合”完整的、聯動的認知體系和行動框架,為統一各方主體認識和明確各自責任分工提出要求,對融合育人活動的開展具有全局性指導作用。

二、形成融通課程體系,搭建“五育融合”之橋

“五育”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過程是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指引下,處理好“五育”的整合問題,讓“五育融合”在知識的重構和校本化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從而促進“五育”的實踐變革。

從宏觀維度上應基于育人目標而設計,要形成一個整體優化的學校課程體系,解決好“五育”課程內容的課時分量和相互關系問題,尤其要注重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弱項課程的建立與完善。關注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等比例和相互關系問題,并重視課程與社會、生活及經驗活動的融合。中觀維度圍繞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深度分析,結合校情而形成系列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可以是依據當地或學校特色因地制宜開發的系列獨立開設的“五育融合”課程,也可以是在已有課程和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而形成的特色課程,但都需要以滿足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為前提。微觀層面應基于學科內、學科間以及跨學科領域中五育資源的挖掘,通過概念、主題或任務統整的方式而形成的學科融合課程。

五育融通課程體系構建,是遵循“五育融合”的思想理念,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個體為目標,依托現有國家課程,優化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科學施策,通過學科內、學科間以及跨學科五育資源的開發、協調與統整,強化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和融通性,實現課程的融合育人價值。

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夯實“五育融合”之基

如果說形成“五育融合”觀念是學校宏觀轉變,構建“五育融合”課程體系是學校中觀變革的話,那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則是學校微觀的改革,而正是這些微觀變化的不斷積累,才能最終形成學校面貌的整體改觀,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拔逵诤稀钡穆涞厣?,終歸要靠教師的一節節課來實現,“五育融合”蘊含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之中,因此,“五育融合”的關鍵環節,也是最后一公里,就在課堂教學?!拔逵诤稀币曈蛳碌恼n堂教學變革,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認真學習和落實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 版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文件的重要成果和集中體現,也是落實“五育融合”的綱領性文本?!墩撜Z》中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對求學者來說,立下高遠志向,博覽群書,不斷思考,不懂就問,這就是“仁”的體現。同樣,教師在課堂上認真執行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就是在進行“五育融合”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把它落實在課堂上,切實轉變學生的行為。二是要站在育人高度來開展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更要思考如何通過課堂教學轉變學生的行為習慣、品行人格,思考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也就是說,教師要有在課堂上育人的自覺。教師能夠在“五育融合”視域下設計課堂教學,不僅要實現知識技能目標,還要實現育人目標,這樣的課堂教學,肯定是“五育融合”的課堂教學。三是要研究“五育融合”教學的操作模式。研究“五育融合”視域下如何開展備課,如何開展教研活動,如何實施課堂教學,如何布置作業,如何進行考試測試,如何進行教學評價,嘗試構建“五育融合”的學校教學體系。

四、協同多元育人主體,增強“五育融合”之力

“五育融合”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地,關鍵在于發展好多元主體的融合育人能力,不僅是校長、教師和學生等直接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主體融合育人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家長及社會人員等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的能力培養。對于不同的主體而言,融合育人的能力培養有著不同的內涵。

對校長而言,融合育人能力意味著需要具備管理“五育融合”的基本功,包括建構適應“五育融合”的新型管理方式以及制度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評價體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促進以校長為核心的管理團隊的能力培養,包含決策力、溝通力、團隊建設力等要素,對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帶領學校實現變革發展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對教師而言,發展其融合育人能力意味著教師要掌握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融合“五育”的教學基本功,形成基于融合和為了融合的新型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善于在自身的學科領域中充分發揮每一堂課和每一個教學實踐活動的“五育融合”效應,還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其他學科領域中“五育”的育人資源,并將其融合到自身的學科領域中,進而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目標。對學生而言,其融合育人能力的培養核心在于發展其社會適應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并非認知能力,它與“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標相契合,已經被證實是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品質的核心,能夠降低學生身心健康問題發生的概率與頻次,并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因此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不僅限于在課堂中的直接教授,還要依托創設的真實社會情境,增加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更要通過家校社形成合力,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寓于“五育融合”發展之中,成為育人目標實現的紐帶。

所有這些主體融合育人能力的培養無疑是融合育人實踐活動中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但這卻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標強有力的抓手,更為研訓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

五、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擴展“五育融合”之效

空無依傍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學生的“五育”培養,要蘊含在各種學習活動中,除了課堂教學主陣地外,豐富多彩的活動是五育的有效載體。學校要精心設計各種活動,如班團隊、升旗儀式、運動會、藝術節、春游秋游、勞動周等,把教育要素融入其中。2022 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特別強調學生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各門課程原則上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基于真實問題情境的綜合實踐活動和跨學科學習活動受到格外重視,學校要把綜合實踐活動和跨學科學習活動納入學校課程實施當中,認真執行,保證學生在動手中動腦,在活動中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及身體的鍛煉和美的熏陶。

六、營造良好校園環境,形成“五育融合”之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這里的環境包括顯性環境和隱性環境。從顯性環境來說,學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學校的墻壁、走廊,教師的一言一行等等,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隱性環境如學校的校風、班風、學風,教師學生的精神風貌、師生關系,以及學校的整體氛圍,也會對學生產生潤物無聲的影響。學校要充分認識到環境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價值,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五育融合”的氛圍中受到浸潤和熏陶。

七、強化師資隊伍培訓,提高“五育融合”之能

教師是“五育融合”實踐中的主導者,培養與時俱進的新時代教師便顯得尤為重要。在“五育融合”教育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教師群體具有更高的教育素養來支撐教育實踐,促進“五育融合”實踐的轉化。

一是增強課題引領,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要加大對新時代“五育融合”實踐教育培訓力度,促進校本化“五育融合”課程開發。通過系統、高效、科學的教師培訓,幫助教師透徹理解“五育融合”的意義、掌握“五育融合”的技能,打破學科壁壘,通過跨學科培訓,跨學科交流,頭腦風暴等方式促成教師從學科教學走向綜合育人的能力轉化。三是以藝體勞教研主題的整體建構為核心,逐年開發相關培訓課程,匯集典型案例,提供可借鑒范式,幫助學校形成“五育融合”的創新思路。四是加強對學校管理者培訓。多部門協作,開展目標統一的學校管理者培訓,培養意識統一、理念先進、行動有力、成果突出的“五育融合”的設計者和管理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五育融合”在學校的扎實實施,就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的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就是在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時刻思考“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以“五育融合”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