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森然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及其示范價值

2023-03-02 06:07張志強
語文建設 2023年2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

張志強

【摘 要】王森然在1927年出版的《中學國文教學概要》中曾重點討論過整本書閱讀,其視野宏闊,理念先進,操作性強,頗有借鑒價值。具體表現在:基于綜合課程目的、社會需求、學生個性等因素選擇閱讀書目;課上課下良性互動,使“研討”真正發生;突出“這本書”的價值與學生生活的關聯,指示個性化閱讀路徑;借助評價引導學生提煉整合,對接生活,培養高階思維。

【關鍵詞】王森然;整本書閱讀;語文教學

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史學家、美術家。他基于六年中學國文教學實踐而撰寫的《中學國文教學概要》,由梁啟超作序,1927年在商務印書館出版,是國內最早系統論述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專著。在論及教材選擇和讀法指導時,他提出高一、高二“閱書質疑及古文字欣賞占一學分”[1]“,意在調劑從前國文教授只有講讀而忽視看書的流弊”[2],并從書目選擇、指導過程、評價策略等操作層面闡釋了關于整本名著閱讀教學的見解,既高屋建瓴又具體入微。隨著新版高中和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標的頒布,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蔚為“顯學”。王森然的研究成果對深入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頗具啟示意義。

一、科學:綜合課程、社會、學生因素精選書目

王森然反對僅根據個人好惡隨意推介書目,提出立足于課程高度,從課程目的、社會需求、學生興趣等維度綜合考量,審慎選擇,以發揮整本書閱讀的最大教育價值。

他把高中國文課程目的定位為“繼續發展語體文的技術”“繼續練習用文言文作文”“明了現代文學的思潮”“培養古代學術思想的能力”“明了中國民族結合的淵源與往哲優美的人生觀”“增加了解古書的能力”“鑒賞中國文學名著”。[3]為此,所選書目不但涉及傳統的經史子集,還包括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梁漱溟《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等當代學術史、思想史著作。他主張“精讀”和“略讀”并重,自讀和指導配合,通過閱讀培養興趣,養成習慣,增進對中西方文化體系的理解,激發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王森然提出:“選教材時,不能不多顧及社會問題?!保?]這既是對儒家“修齊治平”傳統的繼承,也表現出吸納現代社會科學以破解現實難題的自覺擔當。他認為,面對當今世界洶涌澎湃的革新浪潮,青年要具備“改革的知識和改革的技能,改革的熱誠和改革的道德”,從而避免“盲動盲從的無謂的犧牲”[5]。他精選了政治、經濟、社會、婦女諸問題書目七十余種,供學生閱讀,其中包括《歐洲政治思想史》《社會之經濟基礎》《唯物史觀解說》《婦女問題十講》《科學發達略史》??梢?,他著眼于社會發展大勢和青年歷史使命來思考名著閱讀問題,意在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打破學科壁壘,培育引領時代潮流的有為青年。立意高峻,視野宏闊。

王森然認為,教育的根本精神“全在自由發展,尊重個性”,教材要“謀學生個性之發展”。[6]因此整本名著閱讀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全班統一書目與自選書目相結合的策略?!罢n內要有普遍性,課外要注重個性的發展?!保?]前者意在示范方法,奠定底色;后者意在尊重興趣,發展個性?!叭〔囊擞谥付ǖ臅恐?,任學者擇取一種?!保?]他強調選擇書目要立足學情,切忌好高騖遠?!霸跊]有得到文學和學術的普通觀念之前,就教以專門的研究,這不是中學生所應該的,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所能夠辦到的?!保?]

二、深讀:課下自讀與課上指導良性互動

王森然認為,整本書閱讀教學要既關注“讀什么”,又關注“怎么讀”,探索出一套課上課下良性互動的教學模式,以課上檢查、監督、指導促進課下自讀,以課下充分自讀確保課上研討效果。他說:“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絕對不適宜于現代的教育原理?!保?0]他指出“善教人者不代人嚼飯,不代人走路”[11],提倡學生自由閱覽,由教師加以指導,至于分量多寡,應視學生嗜好和課余時間作標準,課上“質疑、討論、整理的時間,閱讀當然要在課外”“令提出懷疑之點,公共討論”[12]。學生在自讀中質疑、發問,在討論中相互啟發、辯難,建構個人閱讀經驗,激發內源性動機,營造良好的閱讀生態場域。

課堂上,教師以組織學生自讀討論為主,盡量不講授,即使是指導,也僅限于答疑解惑。例如,針對“意義不明而一時無可查考者”,“大意或主要思想段落等,一時不能明了者”。[13]個別指導意在“維持其繼續閱讀的興趣”[14],不能拋售結論。教師要求學生帶筆記簿記錄要點和心得,帶工具書以便查詢,領取“讀書匯計表”,填計1小時內的閱讀量。

學生只有充分自讀,才能發現問題,探討問題,避免游談無根。為保證自讀效果,王森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閱讀前確定問題。欲求研究之問題,填就預計表,交教師審核定。學生以填表的方式明確閱讀本書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以任務驅動避免閱讀的隨意性。教師的核定,既便于有針對性的備課和指導,又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第二,閱讀中有監控。制定《閱書進程表》,讓各自填注,一周后交教者評閱,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摘抄、整理,記為讀書錄,輪收批閱,隨時指示讀書門徑,并檢查閱讀狀況,以檢查熟悉程度和理解水平。第三,閱讀后要有創見。通過“質疑和提出精彩段落”,培養問題意識,提升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王森然的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基于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進行整體設計。課內指導兼具答疑、組織討論、測評等功能,服務于課下自讀,課外自讀因任務驅動和有效監控而保證了效率,二者形成良性互動。

三、個性:圍繞著作特性設計教學活動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王森然善于將“這本書”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需求,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閱讀起始課上,教師要重點介紹:“作者之略史;作者之學術思想;作者與本書暗示的情感,或顯示的主張;本書的價值;讀本書所需要參閱的書籍;讀此書的目的;閱讀的方法?!保?5]此類講解力圖將作者特色、作者生平與學生興趣、社會需求相結合,激發閱讀興趣和動機,并提供參照、比較、啟發、深究的抓手,指示深入閱讀的個性化路徑。這需要教師在熟讀原著的基礎上,廣泛搜集相關背景資料、研究成果,確定適合學生閱讀“這本書”的方法,發現其對語文學習和生命成長的獨特價值。閱讀過程中,要將學生的能動性與教師的指導、監控、引領有機結合?!爸付〞心扯文痴?,令述其意義,共同評定;令提出懷疑之點,公共討論;先指定某段,令注意,然后指名問答其內容。令各提出精彩之一段,供全體欣賞……”[16]下面結合《孟子》教學案例,詳細介紹王森然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

一學年中,國文每周7小時,《孟子》研究占2小時,除《孟子》原本外,兼發參考及補充講義。每周由教師發放研究進程表,確定研究章目,并“開示筆記大綱,由學生用于課外修習”[17]。課上2小時,是質疑、問難、共同討論及教師公共指導的時間,這暗合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理念。教師主要負責提供自學支架、規定研究進度、設計討論話題,保證學生有方向、有任務、有路徑;學生只有課下讀得認真、得法,課上才能有理有據地陳述己見,充分展開思維碰撞、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活動。

王森然注重通過專題研討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培養思辨、整合、比較、精細加工等能力。在《孟子》閱讀教學中,王森然設計了“孟子之事跡”“孟子和同時學者之辯論”“孟子和諸弟子的討論”“孟子之性善論”四個問題供學生研討。[18]四個問題分別對應生平履歷,學術環境及論辯風格,在哲學、倫理、政治、處事等方面的主張,以及學生對“性善論”的審辨性思考,難度逐級上升。這些問題由淺入深,打破原書順序,具有專題閱讀、深度閱讀的特點?!睹献印返恼鹿澆⒎前磿r序排列,要梳理“孟子之事跡”,就必須疏通文意,厘清各章間的時空轉變,考證出孟子活動的先后順序,這必然要綜合運用探究、推理、加工、創造等學習方式。將孟子的游歷順序和章節順序對照,學生就會發現該書的編纂意圖,即突出“仁義”的主旨:“這些篇次不是漫不經心的無意義的安排,而是為了使其思想表達更為突出、更為優化的刻意之舉,因此以《梁惠王》居首,而以《公孫丑》次之?!保?9]研究“孟子和同時學者之辯論”,需要跳讀以鎖定相關內容,提煉觀點,梳理思路,了解不同學派的立場,便于學生結合語境,運用邏輯學知識檢視孟子的言論,形成個人觀點。整理“孟子和諸弟子的討論”,需要將師生間零散的交談整合為一個思想體系,既要提煉其核心思想,又要分領域將孟子的觀點整理和歸類,這就是訓練專家思維?!靶陨普摗笔敲献铀枷氲暮诵?,也是該書的“大概念”,將這一話題放在最后研討,意在引導學生統整前面三個問題及全書觀點,結合時代語境和反方觀點重新審視“性善論”。這四個問題既符合課程的順序性、連續性、整合性原則,又緊扣《孟子》思想內容和形式特點。

四、高階: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整合提升

王森然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既重視對課前自讀情況的診斷性評價,又有引導學生整合內容、整理思想、觀照生活的形成性評價,并設計了總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包括檢閱筆記、問答內容、測驗、略講等。其中測驗包括口頭測驗和紙筆測驗兩類,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涉及閱書、報告、討論、識字、注音、注義、標點、分段、提要、文法、國文常識等方面。測驗意在督促學生養成認真細讀的習慣,“迨一般學生都能練習純熟,則基本指導可以停,僅收集讀書錄”[20]?!白x書錄”是對各類闡發文意、記錄心得之類作業的統稱,屬于形成性評價。他認為討論式和表解式這兩種“讀書錄”最適宜整本名著閱讀。因為各人讀書不同,教師的指導與評價也是個性化的,需要“逐一勘驗,答其疑難,加以批評”[21]。從重視的雙基診斷性評價到重視心得的形成性評價,體現了立足字句而又超越字句,在細讀基礎上統整全書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理念。

待學生通讀全書之后,王森然會親自命制測評題目進行總結性評價。這一做法暗合“探索閱讀整本書的門徑,形成和積累自己閱讀整本書的經驗”[22]這一課標理念。他設計的《孟子》思考題,體現了貫通篇目、整合內容、融合古今、統整思想的努力。

問題1:當時七國戰爭,與現世列強交爭有何異同?

問題 2:當時一般平民對國家的觀念如何?其生活之狀況如何?能就本此六章為之證述否?

問題3:梁惠王、梁襄王為人之比較何如?[23]

三個問題從文本梳理和理解入手,指向現實關懷、歷史研究、文學鑒賞、政治啟蒙。問題1引導學生關注時局,關心民族興亡,用歷史的穿透力審視當下的國際形勢,賦予經典閱讀以當下意義。問題2以文證史,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文本來探究歷史問題,從孟子與諸侯、大夫、其他學派、弟子的交談中推測百姓的政治態度和生存狀態,從側面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問題3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描寫還原人物形象,體會《孟子》的文學性。這三道題超越了對瑣碎知識的考查,緊扣素養,引導學生篩選、提煉、整合、遷移。

以上三道題主要針對認知、理解等比較基礎的能力,而三道“讀后評”題則考查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

問題1:試評孟子義利之辨。

問題 2:孟子云天下“定于一”,又云“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其后秦一天下。非不嗜殺人者,天下亦能定。試評孟子所言,是否得當。

問題3:試評孟子此言,對于現世尚可援信否。[24]

這三道題引導學生跳出文本語境與作者、社會進行深度對話。問題1要求學生調動知識經驗,檢驗孟子的邏輯自洽性和現實可行性。只有反復閱讀文本,調動相近、相反、相關的閱讀積累,并加以整合,才能形成獨立判斷。問題2通過孟子主張與歷史真實的矛盾,啟發學生思維,或認識到孟子主張的條件性、局限性、空想性,或闡明秦朝的所謂“定”只是形式上暫時的統一,而非天下歸心,長盛久安,論證孟子思想的永恒價值。學生在對質辯難中逐漸培養辯證思維。問題3把經典閱讀與時局相聯系,引導學生認識到:道義自信與軍事實力不可偏廢;仁是原則,但不是策略。這三道題以經典為媒介,拓展學生精神的深度和廣度,幫助學生在積累語言、發展思維的過程中傳承與發展文化。

王森然的做法在90年后仍有生命力甚至前瞻意義,究其原因是他將學科素養、實踐能力和教育理論融會貫通,并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深耕厚植。他曾批評道:“富有經驗的國文教師,多不肯討論新理論、新方法,單靠幾個高唱新理論的人,他們自己又不能完全了解學校教學的狀況,貿然來指導實際的方法?!保?5]整本書閱讀教學要真正發揮提升學生素養的作用,需要用理論指導和審視實踐,用實踐印證和發展理論,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讀”就可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1][23][24][25]王森然. 中學國文教學概要[M]//徐林祥主編. 百年語文教育經典:第六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6~97,99,96,85,221,83,158,165,88,88,85,166,162,163,166,166,167,167,163,167,167,167,75.

[19]張伯偉.“意法論”:中國文學研究再出發的起點[J]. 中國社會科學,2021(5).

[2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打造務實、創新、高效的語文課堂
綻放詩意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中因勢利導滲透德育探究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