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有助于加速會計職能轉變嗎

2023-03-02 05:11楊寅劉勤
會計之友 2023年5期
關鍵詞:會計職能調查問卷人工智能

楊寅 劉勤

【摘 要】 新一代數字技術變革,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邁入數字化轉型階段,同時也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必將對我國會計職能轉變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全面設計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調查問卷,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模式與技術特征,結合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會計轉型職能等會計職能維度,研究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現狀與趨勢?;诳茖W嚴謹的調查問卷結果及其系統全面的數據分析,歸納了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研究發現與研究啟示,總結了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會計職能轉變的可能趨勢,為人工智能對我國會計職能轉變提供科學依據和對策建議。

【關鍵詞】 人工智能; 會計職能; 調查問卷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05-0072-06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2021年《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大力推動會計職能對內對外拓展;同年12月,《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指出了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支撐,推動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實現會計職能拓展升級。隨著感知智能、運算智能、認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迭代,以及人機協同與人機共生的人工智能技術模式的應用實踐,人工智能的感知、學習、推理、思考等能力可能會引起會計職能的轉變[1]。感知智能是對人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知能力的模擬,以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為代表,幫助會計從業人員以看、聽、說等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履行會計職能;運算智能是對人類大腦計算和記憶存儲能力的模擬,主要體現為對數據的計算和存儲,幫助企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會計職能;認知智能是機器對人類大腦中理解、學習和推理能力的模擬,是人工智能在感知智能、運算智能之上更高層次能力的體現,幫助會計從業人員以思考、判斷、決策、洞察等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履行會計職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人機協同與人機共生技術模式,幫助會計從業人員與智能機器相互協調分工或深度耦合協作實現企業的會計職能。

“職能”是人、事物、機構應有的作用、功能。會計職能可以理解為會計所能發揮的功能,從而反映會計能夠為企業做什么的問題。會計職能主要涉及核算、反映、控制、監督、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考核、價值評估等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會計職能是會計在經濟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并且存在于完成會計工作的全過程[2-4]。會計職能主要體現在實現企業財務會計、費用報銷、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等會計工作內容[5-6]。由于會計地位和作用的加強,以及經濟社會對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使會計職能由原來的事后核算和監督轉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等多種職能,為經營決策和管理決策提供服務,并為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生態圈提供價值創造能力。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會計信息全流通的價值體現,使會計職能向著決策任務和價值創造能力方向轉型。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幫助人類完成或實現之前未能達到的功能邊界,隨著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特征越發明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必然賦予會計更多的職能[7],那么人工智能的價值將會對會計職能轉變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8-11]?;诖?,本文將研究人工智能是否會使會計職能發生轉變?其轉變機制又是什么?

會計應該擔負的職能,許多學者就一職能論、二職能論、全職能論進行了詳細闡述[12-13]。會計基本職能是反映與控制[14],但由于信息需求者的差異,會計反映職能逐步從受托責任轉向決策有用[15]。會計控制職能更加強調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16]。企業的會計信息用于完成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評價的職能,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為會計職能擴展提供可能[17-18]。資本市場使會計信息加速應用于估值領域,但其復雜性超出了會計學獨立應對的范疇[19]。綜上所述,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但在以下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一方面,人機協同技術模式使大量重復具有規則的會計工作交給財務機器人,而會計從業人員基于人機共生技術模式完成更有價值的會計職能,現有文獻缺乏人機協同與人機共生的技術模式對會計職能影響的專題探究;另一方面,傳統會計無法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價值創造以及反映宏觀經濟,現有文獻對人工智能在會計信息建模和分析中的能力重視不足,缺乏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對會計擴展或轉型職能的系統探究。

筆者基于人機協同與人機共生的技術模式,剖析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其機制,評價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影響程度,探討人與機如何賦能會計職能轉變。本文從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出發,考察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機制,評價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合理性。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本文為探索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路徑提供新的經驗證據,也為在我國會計體系應用人工智能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撐。

二、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考慮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影響,調查問卷共包括20個問題,采用單選、多選、矩陣量表等多種選擇題、打分題(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基本不同意,3代表不確定,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以及部分填空等開放性問題相結合的方式,調查和分析人工智能推動會計職能轉變的現狀與趨勢。其中,問題1到15是對調查問卷對象個人及所在組織情況進行分析;問題16到20是調查問卷對象關于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理解。

本調查問卷的數據獲取從2021年9月22日開始到10月28日截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信息調查中心發布調查問卷,并通過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及智能財務研究院14家成員單位的相關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發放問卷,最終收到有效樣本785份。

三、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一)調查問卷基礎數據分析

1.個人基本情況

從調查問卷對象的個人基本情況來看,男性(55.92%)占比略高于女性(44.08%),學歷背景水平較高,絕大部分為本科及以上學歷(91.46%)。最高學歷專業以財會類為主,占比71.59%。調查問卷對象從事工作崗位廣泛,主要分布在財會類綜合管理工作(40.89%)。調查問卷對象普遍工作經驗豐富,有接近80%的對象工作年限達到10年以上。在職務層級上,中高層管理崗位占比高達63.57%。

2.企業基本情況

從調查問卷對象所在企業基本情況來看,問卷涵蓋的行業類型范圍廣泛,行業代表性較好,其中制造業占比最高為16.43%。在所有制類型上,以國有企業(39.23%)和民營企業(35.54%)為主。所在企業年收入規模集中在10億元及以下的占比最多為66.37%。所在企業的人員規模上,以500人以下為主(51.72%)。所在企業會計從業人員規模在100人以下的占比82.55%。調查問卷對象所在企業中,已經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比例較低,占20.64%。

(二)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分析

1.人工智能技術特征

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綜合影響力平均得分為3.92分。如圖1所示,在人工智能技術特征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具體影響上,調查問卷對象對“運算智能(快速計算和記憶存儲能力)”將在會計職能中起到很大作用的認同率最高(4.27),其次是“認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將在會計職能中起到的作用(3.97)。調查問卷對象對“感知智能(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強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作用的認同度較為均衡,均不超過4分,而認為“弱人工智能”在會計職能中起到的作用相對較?。?.53)。

2.人工智能技術模式

在人工智能技術模式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綜合影響平均得分為4.34分。調查問卷對象較認同“會計職能可以在人機協同共生模式(會計從業人員與人工智能協調完成任務的分工程度)下更好地實現”(4.34)。

(三)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分析

1.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整體分析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影響方面,65.28%的調查問卷對象認為人工智能技術使用將徹底轉變會計職能,包括核算、監督、計劃、控制、分析、決策、價值創造等。其次,32.51%的調查問卷對象認為工智能技術使用將部分轉變會計職能,而認為人工智能技術使用將不會轉變會計職能的僅占2.21%。因此,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影響較大。

2.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具體分析

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影響包括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三個方面,綜合影響平均分均在4分以上。其中,調查問卷對象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對會計基本職能的綜合影響最大(4.19),其次是會計擴展職能(4.16)和會計轉型職能(4.05)。

(1)會計基本職能

會計基本職能主要包括核算與監督等。人工智能對會計基本職能轉變的綜合影響平均分為4.19分。在對會計基本職能的具體影響上,如圖2所示,調查問卷對象認同人工智能將很好地輔助會計從業人員完成會計基本職能的工作內容(4.33),并認為人工智能在取代會計基本職能工作崗位的同時,也將催生新的會計工作崗位(4.31)。同時,調查問卷對象比較認同人工智能將轉變會計基本職能的工作模式(4.17),但對人工智能將取代會計基本職能的工作崗位認同度不高(3.94)。這與人工智能使傳統基礎交易會計崗位取消,加劇會計從業人員的失業風險(3.73)這一趨勢相符。

(2)會計擴展職能

會計擴展職能主要包括計劃、控制、分析、決策、預測等。人工智能對會計擴展職能轉變的綜合影響平均分為4.16分,整體得分較高。在對會計擴展職能的具體影響上,如圖3所示,與對會計基本職能的影響一致,調查問卷對象較認同人工智能將催生會計擴展職能產生新的會計工作崗位(4.25),并認為人工智能將很好地幫助會計從業人員完成會計擴展職能的工作內容(4.22)。同樣,調查問卷對象也較認同人工智能將轉變會計擴展職能的工作模式(4.2),但對人工智能將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會計擴展職能的工作崗位(3.83)的認同值較低。

(3)會計轉型職能

會計轉型職能包括會計能夠解決的價值創造、價值評估、不確定性領域等問題。人工智能對會計轉型職能轉變的綜合影響平均分為4.05分,整體得分相對最低。在對會計轉型職能的具體影響上,如圖4所示,與對會計基本職能和會計擴展職能的影響基本一致,調查問卷對象較認同人工智能將催生會計轉型職能產生新的會計工作崗位(4.21),并認為會計學聯合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使人工智能完成會計轉型職能的工作內容(4.18)。同樣,調查問卷對象也較認同人工智能將轉變會計轉型職能的工作模式(4.18),但對人工智能將不太可能取代會計轉型職能的工作崗位(3.63)不太認同。

綜上分析可以發現,人工智能能夠輔助會計從業人員完成會計職能的工作內容,催生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產生新的會計工作崗位,這與人工智能將加速會計職業轉型(4.47)的趨勢相符。人工智能時代將轉變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的工作模式,與人工智能時代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模式發生了本質變化(4.08)一致。同時,調查問卷對象傾向于認為人工智能以輔助性質為主,對人工智能取代會計職能工作崗位持保守意見。

四、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研究發現及研究啟示

(一)研究發現

人工智能是否對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等會計職能產生轉變是財務部門及廣大會計從業人員關心的話題之一。通過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問卷調查及其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人工智能時代將對會計職能轉變產生局部影響。65%左右的調查問卷對象認為使用人工智能時代將徹底轉變會計職能,僅有很少一部分調查問卷對象認為使用人工智能時代將不會徹底轉變會計職能。

筆者也從對財務信息化的熟悉程度、行業、職務層級、學歷、工作年限、企業收入規模、企業人員規模、是否建立共享中心等視角調查了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的整體轉變。其中,對所在企業財務信息化越熟悉、職務層級越高、學歷水平越高、工作年限越久、企業收入規模越高、企業人員規模越多、已經建立共享中心的調查問卷對象來說,越認為人工智能的使用將“徹底轉變會計職能”,這部分調查問卷對象的占比在65%至70%之間,雖然超過50%的調查問卷對象認同了該觀點,但是未能超過70%,充分說明一部分會計從業人員認可了人工智能的技術特征與技術模式對會計職能的局部轉變,而對會計職能徹底轉變的認可度相對較低。與此同時,發現不同行業的調查問卷對象就使用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整體轉變的結果基本上都在60%至70%之間,僅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行業的調查問卷對象的占比大于8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和“建筑業”兩個行業的調查問卷對象的占比低于60%,可能由于這兩個行業的樣本數量相對較少,從而導致結果與其他行業差異性較大。

就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的研究發現從會計基本職能、會計擴展職能、會計轉型職能、技術模式等四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

1.人工智能時代,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會計基本職能更多地將會交給財務機器人來處理,釋放會計從業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與精力。與此同時,大量會計從業人員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集中精力從事企業高附加值的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

2.人工智能時代,會計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評價、分析等會計擴展職能更多地將會是在人機協同模式或人機共生模式下展開工作。當前,會計擴展職能更多的是會計從業人員依靠智能模型和財務思維做出判斷,解決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資金管理等管理會計與業財融合方面的會計問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迭代,未來會計擴展職能可能更多的是會計從業人員基于智能財務機器人做出洞察判斷。

3.人工智能時代,價值評估等不確定領域的問題,在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可能會更容易找到答案和解決問題。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到來和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更需要有效發揮會計信息在服務市場資源配置和宏觀經濟管理中的價值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知識圖譜、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為會計職能轉型的重要方向提供可能。

4.新經濟、新技術、新商業的新發展理念時代,企事業單位面臨著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激烈市場環境,人工智能的出現不會對會計從業人員產生本質的威脅,而人機協同技術模式或人機共生技術模式將可能是未來解決會計職能問題的主要方式。企事業單位由于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多樣性、隨機性,人工智能的技術特征與技術模式等在這種環境下其作用是有限的,更需要會計從業人員根據專業知識、工作經驗、職業判斷做出最終的決策選擇,為企事業單位創造價值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研究啟示

1.人工智能是推動會計職能轉變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隨著經濟社會轉型的快速發展,高質量會計發展的支撐作用需求越來越明顯,會計職能的轉變是大勢所趨,人工智能是加速會計職能轉變的重要推手之一。人工智能技術特征與技術模式已經應用在我國企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會計基本職能,幫助核算、監督、報表等會計職能在更加智能化或無人化的狀態下完成。企事業單位在不確定性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需要對會計職能在單位內外部進行擴展,將人工智能和會計思維應用于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評價等,服務于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為會計職能擴展提供可能。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了將會計信息應用于資本市場和各個價值估值領域,但其復雜性超出了會計學獨立應對的范疇,聯合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學科的思維,人工智能通過更加廣義的數據來源,基于“大會計”思維,為會計職能的轉型提供了條件。人工智能對會計職能轉變固然重要,但財務部門在會計職能轉變過程中,仍然需要考慮會計本質、組織人員、經濟社會、企業戰略、價值鏈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2.會計基本職能更加無人化。核算與監督作為會計基本職能的核心內容,是企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會計工作的根基。會計核算、財務報表、費用報銷、資金結算等會計基本職能具有流程清晰、規則明確、數據標準等特點。人工智能可以模擬和替代會計從業人員處理大量標準化、規范化的重復性會計核算工作,并能將會計法規、會計制度、合規體系嵌入到會計監督過程中,自動化地對會計主體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人工智能時代,會計基本職能在人機協同或人機共生的技術工作模式下,更多地交給財務機器人來完成,而會計從業人員將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從事會計擴展職能和會計轉型職能。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除了財務管控需求外,會計基本職能將可能會更加無人化。

3.會計擴展職能更需智能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事業單位急切需要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使財務部門在履行好會計基本職能的基礎上,更需要會計職能向著預測、計劃、評價、分析、決策等會計擴展職能轉變。在此過程中,會計從業人員通過智能化地收集、處理、分析經營過程中的業務、財務等數據,利用戰略地圖、滾動預算、作業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等管理會計工具或方法,為業務部門和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和經營模擬方案等服務支持。會計擴展職能沒有更多的會計規則可以依據,更多的是在人工智能技術特征下基于數據和模型工具,通過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履行會計擴展職能。人工智能時代,會計擴展職能通過建立各種智能場景模型,借助于大量交易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特征,計算出大量分析數據,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思維能力,履行和完成大量的會計擴展職能。會計擴展職能下人機協同或人機共生的技術工作模式在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特征的前提下,更需要會計從業人員的洞察能力。因此,會計擴展職能更需要幫助會計從業人員提供智能化的數據結果,以便提供最終的決策支持。

4.會計轉型職能凸顯會計行業的價值。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了會計信息在各個領域的流通和利用,由于會計存在的重要性在于其工作的內在邏輯和職能的功能界定,有效發揮會計信息在服務市場資源配置和宏觀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成為會計職能轉型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時代,使會計從業人員在全新的數據要素、場景模型、智能算法的邏輯思維下開展工作,如何更好地使會計職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是會計職能轉型的重要目標。人工智能時代,會計從業人員可以獲取更廣義的企業內外部數據資源,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人工智能算法構建更多的智能決策模型,而運用會計思維聯合各種價值評估領域的知識共同分析數據的本質,將是未來會計轉型職能發展的重點?;诖?,在會計轉型職能不斷探索和應用落地過程中,會計從業人員的價值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可以說經濟越發達,會計越重要;會計職能越轉型,財務部門與會計從業人員價值作用越大。

【參考文獻】

[1] 劉勤,楊寅.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會計信息化: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19(2):26-34.

[2] 劉峰,葛家澍.會計職能、財務報告性質、財務報告體系重構[J].會計研究,2012(3):15-19.

[3] 張川,羅文波,聶洪迪. 管理會計報告展望——基于會計理論框架視角[J].會計之友,2021(16):13-17.

[4]劉揚,魏利平,高君.政府會計改革研究問題與展望——基于會計職能視角[J].會計之友,2021(14):82-87.

[5] 湯玫.信息化背景下會計職能的發展與演變[J].會計之友,2010(3):49-50.

[6] 李國棟,劉瑞文,姚桂根,等.論會計職業層次與會計職能的協調[J].會計之友,2009(11):14-17.

[7] 葉康濤.會計與企業高質量發展[J].會計之友,2022(7):12-16.

[8] 楊寅,劉勤,黃虎.企業財務智能化轉型研究:體系架構與路徑過程[J].會計之友,2020(20):145-150.

[9] 秦榮生.人工智能與智能會計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20(18):11-13.

[10] 侯芳,呂飛豹.基于知識圖譜分析的會計人工智能研究綜述[J].會計之友,2020(13):144-149.

[11] 楊寅,劉勤,黃虎,等.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20(19):143-147.

[12] 楊紀琬,閻達五.論“會計管理”[J].會計研究,1982(6):53-54.

[13] 劉峰,葛家澍.會計職能、財務報告性質、財務報告體系重構[J].會計研究,2012(3):15-19,94.

[14] 葛家澍,唐予華.關于會計定義的探討(續)[J].會計研究,1983(5):51-54.

[15] 鄭偉.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基本邏輯缺陷與理論重構: 復合架構思路[J].會計研究,2018(10):35-43.

[16] 孔慶林,李孝林,弋建明.試論會計職能理論史[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35-44.

[17] APPELBAUM D,et al. Impact of business analytics and enterprise systems on managerial accoun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7,25(C):29-44.

[18] 孔垂珉,李靠隊,蔣雯,等.中國管理會計研究回顧與述評:1978年至2018年[J].會計研究,2019(2):49-56.

[19] 孫錚,劉鳳委.改革與創新是會計未來發展的主旋律[J].會計研究,2019(1):5-12.

猜你喜歡
會計職能調查問卷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大學生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分析
淺談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微信訂閱服務中信息過載的調查與防控機制研究
基于價值鏈分析會計戰略職能與地位探討
高職高專學生逃課現狀、原因及對策分析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探討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傳統財務會計職能的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