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生成、具體呈現與解決路徑

2023-03-02 01:21李婧崴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教育者矛盾

李婧崴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然轉變,關于意識形態的工作得到了我們黨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網絡意識形態。新時代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起點,肩負著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鍛造人才底色的關鍵責任[1]。然而,伴隨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網絡空間復雜性的不斷加深,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著多維矛盾,那么,這些矛盾生成的機理是怎樣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又該如何應對?本文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動因和邏輯分析矛盾的生成機理,從多視角、多維度的矛盾變化分析其具體表現,從辯證理解的方式入手解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解決路徑。

一、動因與邏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生成機理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產生離不開目前所處的特定歷史時期影響,它的產生必然與其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有關。在外,受到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日益增加的人民群眾多樣性需求、網絡時代機遇與挑戰等因素的作用;在內,受到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實踐過程及成果的作用,共同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生成提供內在要求和動力。

1.特定歷史時期的階段性產物。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其產生是我國目前特定歷史時期中社會發展實際所決定的。當前,新時代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帶來了社會經濟發展方位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思維方式的變化,就要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蘊含維護和加強意識形態安全的內容[2]。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意識形態安全的維護與加強也提高了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當要求無法滿足時,勢必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在網絡空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使用規模不斷攀升,信息技術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社交網絡平臺的增多,讓眾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者認識到網絡內容多元化,網絡思潮及價值觀的多樣化,網絡的發展在帶來重大社交利好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特別是當前很多青少年沉浸網絡中無法自拔,甚至受到不良網絡思想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求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來實現科學正確的引導,發揮網絡的最大潛能,做到趨利避害。這也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現要求難以滿足的情況,其中衍生出的矛盾也難以避免,由此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問題。

2.外部環境變遷的必然性結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生成受到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日益增加的人民群眾多樣性需求、網絡時代機遇與挑戰等因素的作用。在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方面,人們對網絡的使用量增加,各類網絡業務開展增多,人們與網絡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通過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可行性。然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使其難以跟上社會及大眾需求的提升。此外,網絡空間治理問題日益突出,對網絡法治方面的建設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與實體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完全一樣,使得教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產生矛盾。在日益增加的人民群眾多樣性需求方面,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對精神層面的生活需求占據主要地位。但是,人們的精神生活狀態卻不盡如人意。這也表明,人們物質生活的滿足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仍然處于不平衡的狀態。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往往體現在不同的個性特征,使得人們關注的社會焦點、價值看法各不相同,對于接受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深度也都不高,這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方向很難與人們的個性化特征相匹配,容易產生一定的矛盾[3]。在網絡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方面,網絡的發展帶來社會交往的自由空間,同時也帶來了網絡環境、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管理難題。特別是其中往往夾雜著一些以不法經濟利益為目的的違法違規行為,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安全。此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從技術層面、法律層面徹底解決網絡空間中的不法行為及問題,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壓力增大,從而產生矛盾。

3.教育改革發展的實踐性問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網絡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體,這也確定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是基于網絡技術及空間進行思想教育實踐的事實。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技術改革與發展實踐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其矛盾的產生。一方面,從教育改革實踐來看,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已經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較大程度的轉變,諸如慕課、遠程教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形成,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了全新的教育環境。這些新型模式能夠搜集大量的教育資源信息,破除實體空間教育的局限性,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學生自主學習的層面上來,學生通過網絡載體進行網課學習,從而更為全面地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新教育模式當中蘊含的現有資源信息量仍然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需求,人們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搜集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實際的資源供給與人們的需求出現了較大的偏差。新教育模式在破除教育空間限制的同時也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監管力度不足、學習效率不高、師生之間互動性不高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人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也從簡單的數量要求轉變為數量與質量要求并重,由此增加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另一方面,從教育載體實踐來看,網絡中大眾傳媒平臺的信息傳播,為了迎合人們的興趣需求,往往對人們關注的熱點過分解讀,甚至有歪曲事實的情況,從而對社會穩定和諧產生不良影響,那么,網絡空間中的大眾傳媒教育功能的不完善,也促進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產生。

二、多維與變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具體呈現

1.一元與多元之間的矛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要求在思想與價值高度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理論體系,要求統一輸出一元的核心價值觀,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但是,網絡空間中社會思潮與價值觀念表現出高度的多元性,這與一元的核心價值觀產生了多維度的碰撞。一方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導思想與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之間產生了矛盾。雖然現如今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絕對指導地位從未改變,但多元化社會思潮的存在,確實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安全及撥正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當前是主流與非主流共存的時代,一些彰顯新自由主義的社會思潮通過網絡深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些人對高層次精神需求的新特征,在此影響下,人們的文化思想也表現出高度的多樣性。那么,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一元主流指導思想與多元社會思潮之間的矛盾也就形成,需要對多元社會思潮進行正確的引導與規制。另一方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與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之間產生了矛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要求緊跟當前社會主流核心價值觀,讓教育內容體現出一元價值導向。這種一元價值導向并不是直接“拿來”使用的,而是教育者在不斷地教育思考、創新選擇出來的,對教育者價值導向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然而,不同教育者的基本情況、教育能力、價值追求等均有所不同,面臨多元的網絡價值取向下,教育者的一元價值導向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價值導向與多元的價值取向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排斥,使教育內容的一元化面臨挑戰。

2.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本質上仍然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即人們日益增長的受教育方面的需求,與相關資源供給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換言之,也是主流意識形態信息高勢位供給與人們自主需求難以滿足之間的矛盾[4]。一方面,資源供給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對受教育資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失衡。我國存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教育資源差異,特別是鄉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供給更具有局限性,其內容的傳播也存在滯后性。中西部與東部地區相比也同樣存在需求與供給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從而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場域層面的需求與供給存在矛盾。而不同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對意識形態的認知與理解有著不同的差異性,那么不同人群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與實際所獲得的教育供給之間也存在著不平衡的情況。特別是作為教育者而言,為滿足大多數受教育者的思政教育需求,往往采用普適性的教學原則,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如此更無法滿足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的預期需求,從而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預期需求層面存在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教育資源供給的不充分主要體現在優質內容不足、網絡教育平臺不完善等方面。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僅僅是信息技術與教育工作的簡單融合,并沒有在教育內容上進行創新,而內容的傳遞仍停留在內容從書本向網絡平臺的單向轉移,缺乏能夠啟迪思維的高質量教育內容。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多集中在相關教育主題網站,也同樣存在內容單一、抽象等問題,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3.教育主客體之間的矛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主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得到客體的認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網絡環境下實施的一種思政教育方式,是基于傳統教育模式基礎上形成的網絡空間教育延伸。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提高互動性,拉近雙方的距離,實現信息交互與交換,從而提高客體對主體的認同。但是,教育實踐當中教育者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真正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教育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偏差,與此同時受教育者在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過程也存在一定的價值取向的偏誤,從而最終導致教育主客體之間“教”與“學”“疏”與“導”的矛盾?!敖獭迸c“學”方面,是所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兩者是對立統一的,教育者的“教”與受教育者的“學”互為存在。然而,教育者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思維、理念的差異,直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學習質量和效果,受教育者在網絡思想政治學習的效果,也會對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思維產生影響。當“教”與“學”之間難以達到更好地結合時,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會因此受阻?!笆琛迸c“導”方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僅要求教育者進行良好的“導”,還要求受教育者進行良好的“疏”,受教育者應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信息甄別能力。然而,現如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多元化社會思潮和網絡非主流觀念的影響,受教育者的“疏”出現了問題。而反觀教育者,他們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過多地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理論的內化不足,再加上教育內容的單一,很難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導”,那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疏”與“導”的矛盾也將難以避免。

三、不變與優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解決路徑

在新時代我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背景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樣發生變化。從深層次規律來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當前整體教育質量仍需提高的事實,也沒有改變教育實踐中存在的難點,更沒有改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機制[5]。

1.以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責任意識的終極目標沒有改變,應加強黨的政治引領與保障化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元與多元的矛盾。

一方面,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走群眾路線,積極發展網信事業。在黨的政治領導下,徹底解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元指導思想、價值觀念與多元社會思潮、價值取向的矛盾。要積極應對主流指導思想與多元社會思潮之間的關系,面對多元化社會思潮,我們應辯證地處理主流指導思想與其之間的關系,既不能完全摒棄多元社會思潮,又不能全部接收,應在黨的領導下正確識別不良社會思潮,尊重其他多元的思潮[6]。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眻猿掷蒙鐣髁x核心價值觀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從而在意識形態、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當中抵御謬誤,發聲亮劍。在社會思潮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守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立場,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將其應用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讓黨的聲音始終成為網絡空間的最強音。另一方面,強化網絡意識形態的責任機制,各級黨政機關應緊跟黨中央工作部署,構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提高責任意識,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工作規范化。同時,黨政機關還應積極履行自身責任,明確自身職能,落實網絡空間意識形態的相關政策及要求,鼓勵更多的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網絡意識形態的監管與治理,提高自身對不良社會思潮和價值導向的甄別能力。

2.以內容為王、牢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的實踐原則沒有改變,應加強內容建設與供給減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求與供給的矛盾。

現如今,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新空間,特別是在互聯網智能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網絡空間中所傳遞的信息量日益增大,其中充斥著各種混雜的信息,為了更好地減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仍然要以內容為王為原則,以牢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加強正面宣傳,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設與供給[7]。一方面,教育者及相關研究者應加大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及內容的設計,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的資源與內容的質量水平,增加有效資源與內容可利用率。構建高質量的多元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平臺,如教學平臺、研究平臺、黨建平臺、綜合性平臺等,通過開發設計各平臺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軟件、授課課件,采用智能多媒體終端設備,向人民大眾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資源,便于大眾進行選擇性的思想政治內容學習。同時,加大媒體融合力度,立足人民大眾的訴求,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新、舊媒體之間的互動融合,提高基于網絡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讓人民大眾享受到質量更高、內容更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另一方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牢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抓住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在網上積極引導,加大正面宣傳,力求人在哪里,思想教育就在哪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在網絡當中對不同的人群,應研究不同的正向傳播內容,增強自身話語的親和力,將中國故事、中國力量傳遞出去。其中還應進一步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價值蘊含,增大中國文化自信的感染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體驗感,在內容上既牢固主流意識,又能夠通過一定的話語、形式、方法等豐富內容的內涵,進一步增加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與內容供給,從供給視角改善供需之間的矛盾。

3.以“雙主體”模式、角色互動與疏導的實施路徑沒有改變,應加強網絡傳播中主體間的互動,減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矛盾。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關鍵作用主體,也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參與主體。當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作為主客體以共同形式統一其中時,有助于縮小主客體之間的差距,緩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體矛盾。所謂“雙主體”模式指的是這種將主體、客體統一成一種共同體的模式,從而更好地增強網絡傳播過程中的主體互動效果,也更好地化解兩者之間的矛盾。一是根據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各自的特征,將其作為“雙主體”,促進其作用的發揮。教育者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應更快速地了解相關教育信息,選擇正確的教育內容,放棄不良的教育內容,及時為受教育者提供“教”的職能,讓受教育者更好地“學”。而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同時也作為主體及時掌握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受教育之前就已充分了解相關內容,在真正學習時有一定的取舍,此時受教育者的能動性被充分發揮出來,有利于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二是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奔赴和互動,突出“雙主體”的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是永遠定格在這一角色,他們都會成為新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通過雙方的互相溝通、學習,不僅能夠將雙方的主體性作用發揮到極致,還能夠拓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每個人都以學習成長的姿態,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體之間的界限減弱,雙方的矛盾也就隨之減少。三是在“雙主體”模式基礎上,堅持“疏”與“導”的統一,讓“雙主體”實現線上、線下的共同作用,面對網絡熱點問題,能夠通過思想疏導、話語疏導等方式,為當下的網絡輿情認知與理解制訂適宜的疏導方案,對雙方可能存在的意識形態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8]。同時,培育網絡空間中的意見領袖,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均可以作為意見領袖引導正確的網絡意識形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四個自信”,提高疏導的有效性。

黨的二十大高屋建瓴研判了互聯網作為意識形態斗爭主陣地、主戰場的重要作用,要求健全網絡綜合治理,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生態,堅定維護意識形態安全。而在此過程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其中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與多元、需求與供給、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矛盾化解,應順勢而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積極回應主要矛盾的生成與變化,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在供給循環當中增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與內容創新,形成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主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從根本上化解主要矛盾,促進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等多層面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教育者矛盾
張慧萍:做有情懷、有溫度的教育者
幾類樹的無矛盾點連通數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矛盾的我
對矛盾說不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與兩位美國音樂教育者的對話——記于“2015中國音樂教育大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