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路徑

2023-04-04 00:59高妤娟
江西教育C 2023年3期
關鍵詞:法治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

高妤娟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立足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圍為基礎,能促使學生在青少年這個關鍵時期“拔節孕穗”,扣好人生第一??圩?。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有效滲透法治教育,通過積極創設主題情境、豐富教學形式、緊密聯系生活等路徑,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道德與法治? ?法治教育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道德修養和法治意識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法治意識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開展法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主題情境、豐富教學形式、緊密聯系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統一的法治理念,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學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為。

一、 創設主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更傾向于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與知識。對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主題教學情境,通過營造輕松和諧、妙趣橫生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互動,使學生在情境的感知體驗中逐步培養法治意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形成初步的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夠明辨是非善惡,做到遵守公共秩序、遵紀守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與要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法治教育。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四課《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時,教師可以圍繞教學主題和內容,挖掘鮮活的生活素材,將抽象的法治知識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創設真實且有深度的教學情境。比如,筆者分享了一個同學丟了100元錢的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情境、分析思考。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能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解決關鍵問題。有學生認為“要告訴老師,讓老師當偵探,幫忙找一找”;有學生認為“對一些嫌疑者要進行個別調查”;有學生則認為“可以搜一搜,看一看周圍同學的書包”。在學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之后,筆者引出《民法典》中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部分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初步形成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認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豐富教學形式,強化意識滲透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深入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挖掘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內容,并緊扣教學主題,引導學生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使學生養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一)結合政策機制,有效展開法治教育

在開展法治教育時,教師應結合相關政策機制,整合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找到法治教育的方向。同時,要將法治教育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學習法治知識提供有效指導。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一課《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法治第一課”網絡直播,并結合國家政策,利用真實案例,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善用兒歌漫畫,切實激發探究興趣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關于法治教育的內容知識較為枯燥抽象,簡單的講解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基于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耳熟能詳的兒歌和漫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高效識記相關法治知識,提高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也可以結合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全國消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等與法治教育有關的日期,組織學生開展法治漫畫比賽、法治主題手抄報比賽、憲法征文比賽等活動,促使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深化法治意識,深入感受法律在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融合主題繪本,逐步內化意識形態

為了深化學生的法治意識,教師可以融合法治教育的主題繪本,拓展學生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既能在閱讀體驗中豐富法治知識,又能全面健康發展。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九課《知法守法? ?依法維權》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漫畫民法典第一課》家庭篇第六章《在居民樓里高聲放音樂侵權嗎?》。通過師生合作共讀、真實案例呈現,使學生在閱讀體驗中知曉法律、學好法律,并學會用好法律,依法維護個人權利。

三、 緊密聯系生活,深化法治意識

法治教育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師要善于結合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在生活體驗中理解法治知識、培植法治觀念、樹立法治信仰,從而自覺遵紀守法,堅定捍衛公平正義。

(一)妙用生活案例,提升法治觀念

法治知識的運用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妙用生活案例,開展法治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八課《我們受特殊保護》時,由于這節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聯密切,教師可以分享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案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積極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教師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交流活動,利用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抓準機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機結合,促使學生認識“法”的內涵,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

(二)加強家校聯動,多維滲透法治意識

家庭是育人的重要陣地,學校與教師要積極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加強家校聯動,做好法治知識宣傳和普及工作,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化滲透法治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和家長共讀《民法典》”“聽家長講述法律知識”“和家長一起看法治新聞”等主題體驗活動,有效強化家校聯動力量,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也可以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有效進行普法宣傳,促使家長和學生共同提升法治觀念,使學生與家長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搭建社會平臺,有效深化法治觀念

學校與教師要積極為法治教育搭建社會平臺,深化學生的法治觀念。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走進消防隊”“警察叔叔來宣講”等社會實踐活動,向學生普及有關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使學生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從而學會思考“為什么我們需要法律、法律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么、在生活中怎樣做到遵紀守法”等,并逐漸學會借助法律解決問題。

強化法治教育,不僅能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育人價值,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認識身邊的法律法規,從而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

參考文獻:

[1]金鋮.體驗尊重生命的本性——讓學生在體驗式德育中快樂成長[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66.

[2]田召輝,孫錦慧.立德樹人視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12):22-23.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猜你喜歡
法治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中學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趣”說英語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法治思維視角下的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研究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