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當集體責任 彰顯青春本色

2023-04-12 04:11張丹鳳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3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班級管理

【摘 要】以集體責任感驅動學生,使其在集體生活中積極融入、主動擔責、有所作為,為優秀班集體的打造、社會化的推進奠定基礎。班主任在建班育人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集體責任感培養路徑,其中,認同與歸屬是集體責任感培養的情感線;反饋與評價是集體責任感培養的動力源;審視與覺察是集體責任感培養的指南針。

【關鍵詞】集體責任感;情感教育;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2-0035-07

【作者簡介】張丹鳳,南京市江寧區麒麟初級中學 (南京,211135)教師,一級教師。

責任是一種職責和任務,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集體責任感是生活在集體中的個人對于集體責任所產生的主觀意識。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受高期待的影響,時常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失去奮斗的原動力;班級生活中,“旁觀者”數量的增多,加重了責任分散效應,導致更多學生對班級事務漠不關心,“做好自己”成了他們拒絕擔責的托詞。

班級是一個小社會,融入集體、學會擔責是學生練習社會相處模式、實現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同時,集體的正常運轉和良好發展離不開每一個成員的責任擔當。因此,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勢在必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毙聲r代背景下,班主任要重點培養學生有責任、有擔當的品質和集體責任感。那么,班主任應該怎樣培育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呢?

一、認同與歸屬:培育集體責任感的情感線

每個人都有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歸屬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歸屬源于“我們是同一類”的觀念,有了這種認同,集體中的個人才會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積極向集體靠攏,主動承擔集體事務。在現實的帶班育人過程中,我通過自我發現、活動組織、理性表達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認同與歸屬感,為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培養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

1.自我發現,激發主人翁意識

集體中個性突出、活力四射的學生能夠改善班級氛圍不足的狀態,默默無聞的學生用他們的付出,能讓班級整潔、有序又溫暖,無論是怎樣的“小我”都對班級有意義與價值。班主任要讓學生感受自我在集體中的價值,不能只停留在說教層面,還要予以鼓勵、喚醒,引導學生在動手、動腦過程中明白“獨木不成林”“滴水匯成?!钡牡览?。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讓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包括設計班徽、班級口號,擬定班級名稱,確定班級目標等。開學第一節班會上,我會讓每個學生依次上臺展示自己的設計,全班投票選擇最能代表班級的班徽、班名等。在選擇的過程中,他們有意見,有想法,也有融合與改動;他們看到了自己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貢獻的力量,雖小但不可缺。除此以外,班級設崗育人活動的開展,讓每個人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小我與大我”主題班會的開展,讓學生在思辨中明白平凡的個人只要主動配合,對集體乃至社會亦有價值;“你被我抓住了”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班級同學樂于助人、刻苦學習、文明有禮等行為寫下來,不斷深化學生“我對集體很重要”“我是班級小主人”的觀念,這也在無形與有形中增強了他們的集體責任意識。

2.活動組織,撥動擔責心弦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進行活動育人,通過精心設計、組織和開展活動,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梢哉f,責任擔當品質的培養離不開活動的依托,學生在活動中能更好地發揮個人積極承擔集體責任的美德。班級的正常運轉、活動的順利組織都離不開規則的約束與保障?;诖?,我設計并組織開展“我的班級我做主,班規制定靠你我”主題班會活動。我先讓學生就優秀班集體的樣子提建議、說想法;接著匯總學生的建議,形成班規初稿并表決通過班規;最后實施反饋,改進班規。集體性活動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在各項學校、班級主題活動中,我會在把控方向的前提下,與學生一同群策群力,如運動會創意入場儀式設計、青春儀式的節目選排、班歌比賽的集體訓練、校星級班級評比獲獎的策略研討等,他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我牢牢抓住每次活動的育人契機,與學生分析成敗的原因,思考改進的策略。一次次的總結讓學生堅定“我為集體爭榮譽”的信念。

3.理性表達,拉近心靈距離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笨辞灞举|,才能堅定前行。認同與歸屬的本質,是對群體的一種認可與贊同。從情感層面上講,是一種心靈的靠近、棲息。人是有情感的動物,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以理性表達拉近師生間的心靈距離,促進學生愛同學、愛教師、愛班級。

首先,營造平等友善的氛圍。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我傾向于采用“事務中話語”的方式,即在與學生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將學生需要在集體中改進的行為指出來。其次,分清時間和場合,“揚善于公庭,歸過于私室”是我對學生在集體中的表現進行評價的原則。再次,態度要誠懇、不虛假,表揚注意細節描述,批評對事不對人,不進行人身攻擊。最后,采用多樣化方式,讓溝通不僅停留在口頭,家校聯系本、小紙條、線上留言、免批評卡等是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理性的表達讓我在帶班過程中了解學生,明確現狀,植入期望,解除誤會,化解矛盾,指導學生擔起對自己、對集體的責任,促進個人與班集體共同成長。

二、反饋與評價:培育集體責任感的動力源

反饋與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集體中的擔責情況,發現長處,找到不足。具體來說,要先建立評價機制,再輔以榜樣示范和獎懲措施,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產生強化作用,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1.建章立制,用積分激勵

如何讓學生在班集體中看見自己努力和進步,評價機制是重要的載體,它通過量化成果的方式讓班級的運轉有了統一的標尺。在分數的增減中,學生看到了自己的變化以及與同伴之間的差距,看到了自己對班集體的貢獻與擔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言行,更關注集體的發展,樂于對集體擔責,我在班級建立了“星級晉級”的評價機制。具體來說,評價機制包括學生校園生活的學習表現、就餐、兩操、入學情況、大型活動、衛生值日、班干職責、小組合作、學業成績、人際關系十個維度,采取加減分制,每周進行一次匯總,根據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個人排名前八的學生為班級的一周之星,連續四周都有星者可被評為月度之星,一學期每個月都有星者為學期之星;小組積分排名第一的為銅星,每月積分最高為銀星,學期末積分最多組為金星。每周之星、銅星組發放獎品,每月之星、銀星組發放獎狀,學期之星、金星組可以擁有一次“許愿”的機會。星級晉級評價機制的建立讓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與努力方向,為了讓自己盡可能多得分、不扣分,幫助請假、不方便的學生打掃衛生,主動維持班級秩序,遵守集體規則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們也更愿意融入班級、承擔責任,班級整體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2.示范引領,用榜樣激勵

品德行為往往是通過觀察、模仿示范者學習而來的。進入中學階段,學生的“重要他人”逐漸由家長、教師轉變為同伴,同齡人對學生的影響日益突出。此外,青少年群體中還存在偶像崇拜行為,這也是一種追求理想化自我的表現。以上兩個階段性的心理特征為集體責任感的培養提供了路徑與可能,即通過榜樣人物的打板放樣,為學生提供行為典范,從而達成培育目標。

在帶班過程中,我借助光榮榜、標兵欄、主題班會、小報等宣傳榜樣人物,肯定榜樣行為。具體來說,對于那些主動承擔班級事務、積極幫助同伴、為班級爭得榮譽的學生,我會通過宣傳“感動人物”的方式,將他們的事跡寫下來,并附上生活照,張貼在班級光榮榜;對于遵守班級規章制度、文明有禮、廣受好評的學生,則在“標兵欄”進行宣傳表揚;開展“我的偶像”主題班會,讓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的偶像,分享偶像積極擔責、舍己為他、勇于奉獻的品質,并以小報的方式進行呈現。以榜樣人物的正向激勵,能讓學生明確集體責任感的具體要求與行為表現,能讓他們看到責任擔當對自我成長、集體發展乃至國家進步的意義。

3.獎懲結合,用評價激勵

人類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會采取行為作用于環境。當這種行為的后果對他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在后續過程中重復出現;不利時,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因此,我們可以采用獎勵符合目標的行為(正強化)或懲罰不符合目標的行為(負強化)的辦法來影響行為的后果,從而鞏固目標行為、糾正偏差行為,正負強化的落實就是獎懲措施的跟進。

帶班過程中,班主任要將獎懲相結合,避免只有批評或獎勵,讓教育張弛有度。獎勵時可以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對于班級中積極承擔責任,為集體作出貢獻的學生,可以在家長微信群中公開表揚,還可以輔以獎品發放。對班級事務冷漠、推諉等負面表現,可以通過私下談心批評或讓學生寫情況說明、分享一篇主動擔當的感人故事、為他人服務一天等進行行為糾正。在一正一負的強化中,學生對集體負責的意識能有效增強。

三、審視與覺察:培育集體責任感的指南針

往外張望的人在筑夢,向內審視的人在成長。筑夢為前行指引方向,審視與覺察則通過回頭看、再出發的方式總結前期的經驗教訓,為前行糾偏、提氣,是培養集體責任感的指南針。學生要在看見式回望中,尋找事與愿違的原因;在伙伴式發展中,獲取結伴前行的力量;在展望式覺察中,奔赴更好的未來。

1.看見式回望,糾偏提氣

何以“上達”?曰“下學”。何以“遠到”?曰“近思”。在集體責任感培養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方向正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及時“回望”,認清來時路才能篤志復向前?;赝粌H是簡單的“回頭”,要能真正的“看見”。在回望中看見自己、讀懂他人,反思自己看見(理解)的與他人看見(理解)的是否存在信息偏差。班主任應及時思考自己倡導的集體責任感的培養方法、內容是否基于現實生活,能否真正解決現實困惑與矛盾。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我在班級中開展“我比你畫”“我說你聽”的微班會活動。在“我比你畫”活動中,學生分成四列站好,每人后背貼一張紙,站在最后的學生將紙條上的字寫在前一個學生的背上,依次往前寫,最后請站在第一排的同學說說紙條上寫的是什么字。小游戲讓學生明白,即使是前后距離相近同學,也不一定能準確接收別人傳遞的信息。因此,及時的溝通、反思和詳細的描述是避免在集體中出現信息差的重要方法。匿名式的“我說你聽”,將學生之間有意、無意的舉動給他人、集體帶來麻煩、困擾一一說出,為學生指明了問題所在,指引了前行方向。

2.伙伴式發展,結伴前行

學校生活中,同伴是學生在校園內接觸時間最長,受影響最深的一群人。我在帶班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建設。班級組建初期,我根據前期調研情況,將班級成員進行劃分。我鼓勵學生采用招募組員的方式建小組,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集體事務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小組建成后,我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文化建設,為小組命名,設計組徽;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班級評價機制記分,學生達到一定的積分,可以領取一定的獎品,實現特定的心愿。這樣,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團隊,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幫助、扶持前行,他們各司其職,取長補短,相互分享交流,共同攻克難題;班級事務中,各成員精細分工,能說的負責發言、能記的負責速寫、能演的負責表演……

3.展望式覺察,奔赴未來

展望式覺察意味著階段性目標達成后,班主任應確定新的班級發展目標,并基于班級發展的長期目標反觀當下、及時調整,以更好地實現預期目標。集體的發展,就是不斷地確立奮斗方向,反觀調整偏差行為,再確立奮斗目標,攜手奔赴的過程??梢哉f,展望式覺察能讓集體擁有持續的發展動力。學生在集體目標的調整和新目標的確定中不斷明確己任,有所擔當。一般來說,我會在學期初引導學生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共同確定班級發展目標;然后將目標放到具體的場景與大概率事件中,如運動會、星級班級評比、國慶會演、期末測評等。我會以月為單位進行總結,對于沒有達成的目標,組織學生思考改進策略,對于實現了的階段性目標,繼續確定新的通過集體努力能夠實現的目標。這樣,集體發展不停歇,個人成長有方向……

集體責任感體現學生對班級的態度,呈現他在集體中的使命與追求,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將與集體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聰.情感教育視閾下的班集體建設:一種教育人學的思考向度[J].中小學班主任,2021(1):17-20.

[2]夏光清.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J].江蘇教育,2022(39):32-36.

附:勞動讓人生更出彩——九年級勞動教育主題班會設計

一、教育背景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梢?,實施勞動教育對于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社會價值觀逐漸多元化的背景下,部分初中生存在不愿不想參加勞動、沒有機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調查發現,我班學生有如下具體表現:缺乏勞動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全面認識;對于非自愿從事的勞動表現出消極怠慢的態度。針對以上的不良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我開展了本次主題班會。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幫助學生理解“勞動讓人生出彩”的表現。

情感方面:引導學生明白“勞動讓人生出彩”的原因,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行為方面:讓學生學會主動、自愿參加勞動,在磨礪意志、提高自身實力中爭取自己感興趣的勞動機會。

三、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設計課前調查問題;準備管延安、胡雙錢事跡資料。

學生方面:收集“勞動讓人生出彩”的具體案例。

四、實施過程

基于學生情況,劃分社會觀察組、時事評論組。

(一)環節一:感受勞動出彩“處”

社會觀察組上臺介紹:大國工匠管延安的事跡。

管延安是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中的一員,主要負責沉管安裝。5年,33節巨型沉管安裝,60多萬顆螺絲零失誤……其中管延安負責的截止閥,想要設備不滲水、不漏水,安裝接縫處的間隙必須小于1毫米。1毫米的間隙無法用肉眼判斷,管延安卻通過一次次的拆卸和練習,憑著“手感”,創下了零縫隙的奇跡。經過數以萬計的重復工作,管延安練就了左右手擰螺絲均能達到誤差不超過1毫米的精準水平,為世界首條“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的建造作出了貢獻。

教師:一個普通安裝工的勞動“出彩”在哪里呢?

小組討論,同伴分享。

教師小結:平凡的勞動者也能通過用自己的雙手享有出彩的機會!同學們,管延安雖然從事的只是擰緊螺絲釘這樣簡單而枯燥的勞動,但他卻將這件平凡的小事做到了極致,讓這項看似毫不起眼的勞動,成了港珠澳大橋工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社會的每個角落,還有很多像管延安一樣普通而又平凡的勞動者,他們用雙肩扛起責任,用奉獻回饋社會,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打造出彩人生。

【設計意圖】通過“大國工匠”管延安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平凡的勞動者也能通過勞動享有“出彩”的機會,帶來積極體驗,激發正面情感。

(二)環節二:剖析勞動出彩“因”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干家務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參與勞動可以讓孩子們對勞動的過程更有體會,對勞動成果也能更加珍惜。

圖片展示愛勞動與不愛勞動者的區別。

相比不愛勞動的人,愛勞動的人更愛衛生,愛勞動的人作息更健康,愛勞動的人做事不拖延,愛勞動的人學習、工作環境更整潔,效率更高,愛勞動的人熱愛生活、積極樂觀。

同學們,通過上述展示內容,你能說一說勞動為什么能讓我們“出彩”嗎?

教師引導:勞動之所以讓我們“出彩”,一方面是承擔責任、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能夠獲得來自他人的肯定與點贊;另一方面,勞動也能實現自我成長。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的動作技能得到鍛煉,認知能力得到發展,責任意識得到增強,這些都是個人進步與發展的必備條件。

【設計意圖】通過愛勞動與不愛勞動者的對比,讓學生直觀感受勞動帶來的差異,懂得勞動能夠提高動作技能、認知能力,讓人有機會享有出彩人生。

(三)環節三:尋找勞動出彩“法”

1.勞動中挖掘興趣,確定方向能出彩

時事評論組播放視頻《胡雙錢的故事》。

胡雙錢將親自造出大飛機作為自己的畢生夢想,他放棄了高薪邀請,一直堅定自己的追求。他追求極致,利用邊角料苦練手感,琢磨各種難件的加工方法。他不僅把制造飛機看作一份事業,更看作生命的一部分。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提問:胡雙錢靠什么支撐讓他成為大國工匠?

胡雙錢通過勞動成為大國工匠,靠的是:明確興趣愛好,確定職業方向,并將其發展為專長。

2.勞動中堅守崗位,靈活變通亦出彩

(1)小活動:“開盲盒”。將不同的禮物裝入盒內,表現出眾的6位同學上臺進行抽選。

(2)提問:你抽到的禮物是不是你心里期待的那個?如果不是,你準備如何處理抽到的禮物?

(3)小組討論,集體分享。

教師小結:生活中,能夠心想事成的人是幸運的。生活也會時不時跟我們開個玩笑,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是喜歡的。很多時候,就像選盲盒、開盲盒一樣,心儀的勞動已經被人抽走或者指派,剩下供我們選擇、需要我們從事的勞動并不是我們喜歡的。這些勞動有的出自職責所在,有的出自對他人的承諾,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去做。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去應對?我想,相比消極怠慢、不作為,坦然接受并堅守崗位,腳踏實地做好當下事才是最佳應對辦法;分析專長、懂得變通更能獲得他人認可,也能更好地融入集體,適應社會。

3.勞動中鑄造品質,弘揚精神會出彩

活動:“我的‘C位’留給您!”

(1)“尋人啟事”:尋找出彩勞動者,可以是經典榜樣(名人事跡),也可以是身邊榜樣(平凡勞動者)。說說你推薦他的理由,他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品質。

(2)個人展示,集體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開盲盒、尋找出彩勞動者等活動,讓學生明白:要通過勞動讓人生“出彩”,就需要我們挖掘專長、明確勞動方向;堅守崗位,懂得靈活變通;在勞動中鑄造品質,弘揚精神。

(四)環節四:爭做勞動出彩“人”

1.結合在課前填好的“勞動內容”一欄,利用本課所學所悟將表1補充完整。

2.每組根據PPT上呈現的禮物盒(盒內是其他學生寫的“不愿不想但不得不承擔的勞動、感興趣但不能從事的勞動”具體的勞動內容與情景),派代表抽取,解答其他同學的勞動困惑,提出通過勞動讓人生出彩的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表格,讓學生增強自覺自愿從事勞動的意識,并在品質的培養中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能夠承擔更多感興趣的勞動;同學互助解答,是對知識的二次運用,也給當事人打開看待勞動讓人生出彩的另一個思路。

教師總結:如果你從事的勞動是你的所愛,請你將其做到極致,享受快樂、嘗試創新;當你在從事不是自覺自愿又不得不做的勞動時,請你堅守崗位,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對待它們,你會發現,每一種安排都能帶你領略人生路上的風景,你收獲的不僅僅是他人的信任與肯定,還有自我精神世界的成長。當你有非常感興趣卻又不能從事的勞動時,請你全面客觀地分析自己,審視興趣、明確方向,認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平凡的勞動中鑄造自己的勞動品質,為有機會從事自己的所愛積淀力量!勞動路上處處有芬芳,當你堅守崗位、鑄造品質,你終將會在勞動中實現人生出彩!

五、活動延伸

1.根據班級勞動崗位任職情況,評選“班級出彩勞動者”。

2.為“班級出彩勞動者”,寫三行小詩,并進行全班優秀作品評選。

六、活動反思

本節班會基于學生的真實問題,讓學生明白勞動對于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強大的重要意義,同時能用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所要從事的勞動。

第一,班會內容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班會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審視當下現狀,從社會觀察組資料的搜集,時事評論組視頻的選擇,再到調查問卷的設計,都是基于生活,從中發現勞動之美,尋找勞動價值,讓學生反思并直面自我的勞動困惑。由于初中生對問題把握得不夠全面,學生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會存在求多、求奇的現象;對于自己的勞動認知存在局限,需要班主任進行適時引導、拓展。

第二,借助大國工匠事跡,讓學生感知普通的勞動者也能創造偉大。在小游戲“拆盲盒”的過程中,氣氛很活躍,但簡單的兩個問題還不能助力學生明確勞動的價值,需要根據動態生成,借助問題鏈的方式層層遞進,解疑釋惑。

第三,自覺主動擔當、培育品質,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創造不凡價值,為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勞動奠定基礎,讓所作即所愛,所愛即精品,是本節課的立意所在。通過前期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勞動困惑,即對“面對不得不從事,又不是自己所愛的勞動怎么辦”這一話題的前后兩次思考,引導學生尋找自身的優勢、不足,從而更好地轉變認識、培育品質;引導學生生活中要積極主動能夠擔當,樂觀看生活、積極向未來,不懈怠、不抱怨,在有作為中積蓄力量。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班級管理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