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篇再構的實踐與思考

2023-04-23 09:12張焱
關鍵詞:教材開發小學英語

張焱

摘要:語篇再構是有效利用和開發教材資源的一種手段,是重組、整合或創編語篇的過程。語篇再構,可以基于單元主題、圍繞核心詞句、融入生活情境,再構的語篇要體現與教材內容的一致性,具有生動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再構;教材開發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水平和教學需要,有效利用和開發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1]。語篇再構是有效利用和開發教材資源的一種手段,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要,重組、整合或創編語篇的過程。

一、語篇再構的策略

(一)基于單元主題

主題是課程內容的六要素之一,“具有聯結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2]。因此,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以主題為引領。再構語篇時,教師可以基于單元主題,挖掘各個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或整合,或重組,或創編,使新的語篇能夠引領和啟發學生針對性地提取相關主題中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提升他們對該主題的理解。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綜觀整個單元,其他板塊都是緊密圍繞“保護環境”這一主題展開的,只有Song time板塊的Two little blackbirds由于沒有直接點明主題,歌詞中也缺乏相關字眼,看起來離主題有點遠。為了將這一板塊更好地融入單元整體教學中,筆者對其進行了再構。再構的語篇如下: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ig tree.? In the tree, there lived two little birds. One named Jack, and one named Jill.? All the people loved them. Jack and Jill loved the happy life in this city, too. But? one day, there was a talk between them.

Jack: I want to fly away. The air is too dirty. I can’t breath.

Jill: Yes. But I love here, let’s wait. Several years later, the air is much cleaner. Do they still want to leave? Listen.

Jill:I want to fly away. I’m always thirsty. I can’t find clean water.

Jack: I’m thirsty, too. But I love this place. Let’s wait.

After a few years, the water is much cleaner. But one day, Jack and Jill cried. They flew away together. People missed them very much. They did lots of things to help these two little birds and sing a song.“Two little blackbirds living in the city./One named Jack and one named Jill./Too many cars, too much smoke./Fly away Jack, fly away Jill./Come back Jack, come back Jill./No more cars, no more smoke.”

People waited and waited. They flew back at last.

這一再構語篇緊緊圍繞單元主題展開,創造性地將Song time板塊中的兩只小鳥作為故事主人公,并結合“Fly away, Jack. Fly away, Jill.Come back, Jack and come back,Jill.”幾句歌詞,講述了兩只小鳥由于環境污染飛離城市,又因為人們的改變而飛回來的故事,借助它們的對話、行為,凸顯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再構的語篇,充分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深化了他們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意識。

(二)圍繞核心詞句

核心詞句,是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圍繞核心詞句再構語篇,也是一種可行策略。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重要語法點是一般將來時,要求學生掌握will的表達和運用。Fun time板塊是一個小游戲,重點操練“I’ll go to...”的句型;Culture time板塊介紹了四個國家的標示性景點——澳大利亞的烏盧魯巨石、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英國的白金漢宮和加拿大的尼亞加拉瀑布,并讓學生操練“you’ll find...”的句型??偟膩砜?,這兩個板塊略顯零散。教學中,筆者將其整合再構,使其圍繞核心知識點展開。再構的語篇如下:

Boy 1: I’ll go to Australia.

Girl 1: I’ll go to the US. He’ll go to Australia.

Girl 2: I’ll go to the UK. She’ll go to the US. He’ll go to Australia.

Boy 2: I’ll go to Canada. She’ll go to the UK. She’ll go to the US. He’ll go to Australia.

Boy 1: I’ll find Uluru.

Girl 1: I’ll find the Grand Canyon. He’ll find Uluru.

Girl 2: I’ll find Buckingham Palace. She’ll find the Grand Canyon. He’ll find Uluru.

Boy 2: I’ll find Niagara Falls. She’ll find Buckingham Palace. She’ll find the Grand Canyon. He’ll find Uluru.

這一再構語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圍繞本單元will的兩個核心句型展開,既增加了核心詞句的復現率,又強化了學生的語言輸入;既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又發展了學生聽、說、讀等語言技能。

(三)融入生活情境

英語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特定語境下選擇恰當的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由于交際來源于真實的生活需要,“特定語境”也應當是學生生活的真實語境。所以,再構語篇時,還應融入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沉浸式的體驗。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六年級的教材中會交替出現Grammar time板塊,主要是對單元語法知識的提煉。教學時,簡單地介紹語法知識,會讓學生理解得不夠深刻;機械操練語法,又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筆者通常會在講解語法知識后,融入生活情境再構語篇,使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產生“用英語做事”的需要,從而自然地開展練習。五年級下冊Unit 6 In the kitchen的語法板塊要求學生掌握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以及“There is/are...”的句型。在介紹了基本用法后,筆者再構了如下語篇:

The children are helping in the kitchen. They want to cook some nice food.

Liu Tao: There is some meat in the fridge. I want to cook meat with potatoes.

Mike: There is a fish in the fridge. I want to cook the fish.

Su Hai: It smells nice, Su Yang. Are you cooking meat?

Su Yang: No, I’m not. There are some tomatoes and eggs in the fridge. I’m cooking the tomato soup.

Yang Ling: Is there some milk and eggs in the fridge? I want to make a cake.

Wang Bing: Yes, there is.And there are some apples, bananas and oranges. I want to make a fruit salad.

這一再構語篇融合了學生幫忙煮菜做飯的真實生活情境,無形中吸引學生投入到語法的操練之中。而且這一語境是對Checkout time板塊的延續,有利于學生后續完成看圖說話的練習。

二、語篇再構的反思

結合實踐,筆者以為,再構時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體現一致性

語篇再構是基于教材內容展開的,是為了達成單元教學目標,因此,要與單元教學內容相一致。教師可以深挖單元主題,圍繞單元的核心詞句,使學生在新的語篇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鍛煉語言技能。上述的三個再構語篇,都是緊密圍繞教材內容展開的——第一個語篇是對單元主題的深化,第二個語篇聚焦單元的重要語法點,第三個語篇則是對語法板塊內容的充實,充分體現了與教材的一致性。

(二)具有生動性

進行語篇再構時,也要仔細分析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經驗,挖掘學生的興趣點,讓語篇呈現出一定的生動性,讓學生能夠有興趣投入其中,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上述再構語篇中,第一個是一個故事,第二個以游戲化的形式呈現,第三個則融入學生的生活情境,都具有生動性。

參考文獻: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72,12.

猜你喜歡
教材開發小學英語
焊接機器人系列教材開發與應用
開發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原則探析
基于就業為導向的會展英語校本教材開發思考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有效進行教材開發整合,提升語文教師課程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