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價值與實踐路徑

2023-04-28 03:46劉澈徐曉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思政課數字化

劉澈 徐曉風

摘要: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是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要以深刻把握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為前提,以深入理解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內涵及特質為基本,以深度挖掘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優化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路徑為保障,實現史今結合、協同互助、同頻共振的“大思政課”育人效果。

關鍵詞:數字化;紅色校史;思政課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12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3)06-0069-0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強調要傳承好紅色基因、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加強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保?]紅色校史資源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校創立、建設及發展的過程,更是中國共產黨辦學治校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運用數字化技術呈現紅色校史資源,開展紅色校史教育,講好紅色校史故事,筑牢紅色校史記憶,是學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是提升“大思政課”育人效果的應有之義,是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又一重要舉措。

一、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方式提供了根本遵循。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與高校思政課之間存在天然的關聯性,是高校立德樹人生動的“教科書”。因此,開發和運用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貫徹落實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

思政課作為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開發和運用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以網絡化、大數據、信息化、智能化及VR等數字化技術進行呈現,創建真實學習體驗、可視化交互式場景以及低延遲、高同步的運行環境等教學場域,使大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中全身心地沉浸于課堂,激發了大學生求知欲、探究欲,增強了高校思政課的活力。此外,通過數字化技術呈現紅色校史資源,其受眾范圍還可延伸至社會群體,為全社會共同上好“大思政課”提供資源保障。

2.破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難題的現實需要

實踐教學環節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大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學習途徑。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為實踐教學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具有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結構完整等優勢,增強了大學生的參與感、沉浸感、體驗感,使大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對校史文物、文獻、音頻、視頻等資源進行靈活實踐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打破時空限制,推動大學生自主實踐學習,加深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的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6期劉澈等:“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價值與實踐路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3.傳承和弘揚高校紅色基因的重要渠道

紅色校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在發展教育事業過程中創造的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集中體現在學校留下來的革命遺址、革命文物以及寶貴的時代精神,是高校思政課優質的育人資源。用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傳承和弘揚高校紅色基因,對于大學生來說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親切感,能夠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這種情感共鳴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是灌輸式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也加深了大學生對于母校的深厚情感。開發和運用數字化技術使得紅色校史資源更具鮮活性、多樣性以及傳播性,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了高校紅色基因。

二、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內涵及特質紅色校史是學校在建校及發展過程中凝結的具有紅色主題的歷史文化,是高校存史、資政和育人的重要資源。數字化教學方式是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并區別于傳統教學的一種技術手段,是通過互聯網、AI等新型技術結合教學實際而產生的新興教育方式。

1.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內涵

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指運用數字化技術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發展教育事業的過程中形成的并能夠開發與運用的革命精神及其載體的總和。其核心內涵概括為“一體兩翼”,“一體”指的是校史與革命精神的融合,校史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在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中的奮斗歷程,通過數字化技術把紅色校史資源的主題和靈魂呈現出來。因此,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就有了明確的呈現內容與呈現對象,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對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定位、功能以及實踐性進行開發和運用?!皟梢怼笔侵笖底只c紅色校史這兩個維度,他們構成了科學技術與革命精神的兩個關鍵點,使得科學技術與革命精神形成了還原、融合及交互,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被大學生們所看得見、摸得著,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2.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特質

根據《2022年度中國數字教育市場數據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數字教育市場規模3 620億元,同比增長12.42%”。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我國教育轉型的重要載體和方向,正在迅速地改變知識的獲取、學習思維以及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成為高校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首要環境”。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區別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在高校思政課中能夠發揮自身獨特優勢。

第一,鮮明政治性。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課最鮮明的特點,也是高校思政課的根本屬性和靈魂所在。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課能夠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情懷,為黨培養一批又一批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如沈陽建筑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創辦的,是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第一任校長由何長工同志擔任,學校為了更好的傳承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創業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校區第一運動場北麓,通過數字化技術模擬建造了何長工在陜北生活、工作的窯洞景觀,激勵學生繼承革命先輩遺志。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高校思政課載體的新發展,具有濃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呈現紅色校史是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舉措,既增強了高校思政課的政治性,又提升了紅色校史的政治功能。

第二,時代發展性。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基于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而產生的新型思政課程載體,數字化技術和紅色校史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開闊、思維敏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日趨加強,運用數字化技術的能力也逐漸提升。當今的網絡技術能夠突破學校和課堂的傳統邊界,推動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隨著網絡而不斷發展,其可以通過“三微一端”“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方式賦能高校思政課。如魯迅美術學院、中國醫科大學以及沈陽音樂學院等院校利用人民網、學習強國等網絡宣傳主陣地的優勢,通過微信、微博接力參與,共同分享紅色校史資源的故事,引導大學生在紅色校史中學黨史,感悟初心和勇擔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保?]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無法滿足學生隨時代的發展而對于學習的需求,而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在時代發展基礎上,結合學生的需求和能動性,呈現出的有效的高校思政課教學載體。

第三,情感歸屬性。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當前各大高校中真實存在的一項重要的校史建設方式,而數字化在高校校史館中也逐漸開始落實和運用。不同學校通過不同的校史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和共鳴,如瓊臺師范學院基于300多年的書院文化和100多年的紅色校史,從丕承前賢到開啟新學、從瓊崖革命到再譜新篇,在歷史中凝結著校友的貢獻和精神,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學校涌現了許多革命先輩,像王文明、馮平、李愛春、周士第、謝飛等,都激勵著瓊臺師生奮發向上、爭做先鋒。運用數字化技術呈現紅色校史資源,可以將一個個歷史故事、一件件時代物件轉化為生靈活現的感官現場,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中,創新傳統灌輸式的課堂教育模式,通過結合紅色校史和人文特色激發學生對社會、學校和身邊環境的情感歸屬,加強學生的認同感。

第四,形式靈活性。紅色校史資源在數字化技術的作用下呈現出形式靈活性的特點。數字化技術為紅色校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以及新技術,拓寬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模式。對比傳統的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講授方式,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呈現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視覺與感覺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參觀與學習相結合等多種教學特點,讓學生們在課上以多種講授方式來感受學校厚重的歷史,“沉浸式”的體驗數字化技術下的育人效果。如中國人民大學利用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應用口述歷史影像技術,采訪學校校友、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先生,把口述采訪轉化為文字記錄以及制作數字影像,投放到課堂教學,既展現了教學形式的靈活性,又增加了紅色校史育人案例的鮮活性。

三、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保?]紅色校史資源是展現紅色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數字化是肩負紅色資源“活”起來的重要載體。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優化了紅色校史資源的開發、運用及轉化,同時也豐富了高校思政課教學資源和方法,有效增強了高校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然而,在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和高校思政課融合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技術掣肘、思維固化、協同困境的現實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效能。

1.技術掣肘: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整體開發不強

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源于對教學改革創新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紅色校史資源作為高校獨特的育人資源,以數字化形式進行呈現,需要具備專業化、多學科背景的團隊進行資源開發,通過集中采集、存儲、處理、展示以及傳播等流程,進行紅色校史資源數字化表達。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對于數字化教學手段還停留在認識和探索階段,使得高校在數字化技術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上出現專業人士不足、技術不成熟等問題。另外,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并不是自動實現育人功能的,而是需要教師把文化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把靜態素材轉化為生動案例、把零散史料轉化為鮮活設計,這一要求需要深入探究數字化技術“如何融”的方式方法,講求融入的“時效度”,才能真正發揮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育人價值。

2.思維固化: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應用水平不足

當前,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應用性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對紅色校史資源使用過程中存在自覺性、主動性不強。一方面,從數字化技術的具體操作層面而言,運用數字化技術呈現高校思政課所需要的內容,對教師所具備的數字化技術素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現實中大多數高校的數字化配套技術平臺并不健全,對新型教學方式支撐不足,使得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技術使用訴求上往往難以得到滿足,這也阻礙了高校思政課教師接受數字化紅色資源教學方式的路徑。另一方面,從高校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在傳統定式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對數字化教學形式存在一定的排斥,對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存在“不了解”和“不愿用”的心理,認為運用數字化技術會打破高校思政課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思維范式,害怕原本傳統教學講授的時間將被沉浸式、體驗式以及互動式等數字化技術的教學方式擠占,消解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3.協同困境: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使用范圍不廣

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旨在將各高校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及其載體資源通過數字化的形式有效的保護和充分利用起來,并靈活融入高校思政課中。當前,雖然各高校在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呈現內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在育人價值和目標上卻具有一致性,這就意味著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可以運用到每一所高校,并結合本校思政課的教學特色進行選擇性的融入。然而在實踐中,紅色校史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大多數都來源于本校且僅服務于本校,并不注重對其推廣和使用。若只將本校的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用于本校思政課中,其使用范圍的廣度很難達到“共同學習”的理想狀態,也不利于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共享與傳播。

四、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優化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保?]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針對其在發展和運用過程中面臨的制約因素,要通過建立技術支撐、提升能力水平、加強協同聯動等方式綜合發力,著力有效提升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實際效果。

1.深耕技術:“活化”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

要實現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既要滿足數字化教學需要,又要避免“信息繭房”等問題,“數據原料”和“數字技術”是關鍵。

一是要有適配的“數據原料”。數字化紅色校史的賦能是基于對紅色校史資源研究的加強,通過開展對紅色校史遺跡尋訪、強化口述訪談等方式充分挖掘紅色校史資源,摸清一手資源底數,并將紅色校史中的文獻資料、影像資料以及聲音圖像等原始數據進行采集和深入挖掘,實現紅色校史資源的匯聚,為數字化紅色校史的開發和運用提供基礎性資源支撐。

二是要有適配的“數字技術”。在紅色校史資源匯聚的基礎上,開展數字化與紅色校史資源的技術關聯和表達,通過數字圖文、虛擬場景、AR、VR等形式對不同類型的紅色校史資源按照使用途徑、資料來源、學理機制等不同標準,建立一個兼具數據存儲、資源共享、技術應用的數字化資源庫,拓展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供給空間和方式,實現紅色校史資源“活化”。此外,通過交互式體驗強化學生情感認同,對教學效果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提高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運用的精準性和持續性。

2.賦能動力:校師結合推動數字化應用水平

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不能僅靠“技術賦能”,教師的“素養賦能”也尤為關鍵。數字化素養是綜合運用技術、認知以及情感的一組心智技能,包括正確認知數據信息的能力、收集和獲取數字信息的能力、數據交流和溝通的能力、數據分析和評價能力、保護數字安全的能力等。

一是高校要主動“給養”。高校要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積極為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數字化素養創造條件,要將數字化技能培訓納入教學培訓的必修課程,要加強在技術知識、數據共享、數字安全等方面的培訓。此外,也要組織專門教學團隊打造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包”,使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夠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因時、因地、因勢的開展教學工作,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融合式發展。

二是教師要主動“求知”。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摒棄傳統陳舊的灌輸式育人理念,在教學實踐中要加強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思維自覺性,要樹立正確的數字化教育觀、教學觀及知識觀。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師駕馭數字化技術的能力,能夠讓高校思政課教師明確數字化技術所帶來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結構及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更加注重選取數字化資源進行育人的價值賦意,并警惕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中價值內核“被娛樂化”等傾向,達到“術”和“道”相統一。

3.協同合作:共享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育人效果

當前各高校協同共享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尚處于推進階段,各高校應當積極推動構建跨區域和跨學校協同合作的新機制,打破單一的靜態思維,發揮數字化在教學中開放性、傳播性和連接性的作用,為紅色校史資源的廣泛運用注入持續動力,提升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協同效應。

一是加強校際之間的協同合作。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兼具形式靈活和育人價值等特點,要搭建數字化紅色校史的共享機制,打破校園的地域限制,各高校要在技術協同、場景應用、教學聯動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破解“信息孤島”。同時要在課程資源、師資運用、案例共享等方面實現數據共享,特別是要把握不同高校紅色校史資源的特色,把適合的內容巧妙運用到本校的思政課中,展示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的優勢,形成強大教學合力。

二是加強校地之間的協同合作。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是學校紅色文化育人的寶貴財富,也是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注重與地方的革命紀念館(園)、博物館、黨史館以及檔案館等線下單位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6]各高校要發揮人才資源和傳播效度等方面的優勢,與具備基礎設施和資金支持等方面優勢的地方場館進行有效互補,開展校地間多層次、多方面、多廣度的合作,實現人員、資源、成果的共建共享,創造更高的育人價值。

綜上所述,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已經成為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2021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到北大紅樓參觀“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行動主題展”時指出:“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是我們黨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動的歷史見證地,在建黨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保?]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紅色校史資源,呈現出高校歷史與現實、科技與傳統、顯性與隱性育人資源的聚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座寶貴的“富礦”,在培育時代新人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各高校要以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賦能高校思政課作為切入點,運用好歷史帶入、巧用時空觀念、善用情理結合,充分發揮數字化紅色校史資源在存史、資政、育人方面的作用,在“不變”中求“變”、在“守正”中“創新”,融合時代、扎根歷史、貼近實際,推進高校思政課與時代同進、與學科同頻、與學生思想共振的“大思政課”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2][3]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4]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N].人民日報,2021-06-27(1).

[5]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4-16.

[6]謝秋水.數字技術賦能高校美育的價值功能、現實困境與實現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3(4):131-136.

[7]是說新語.北大紅樓:紅色曙光從這里升起[EB/OL].(2021-06-28).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1-06/28/c_1127604559.htm.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數字化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數字化:讓夢想成為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論經濟學數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