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及教育引導研究

2023-05-09 12:21王悅涵
理論觀察 2023年12期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引導思想政治教育

王悅涵

摘 要:話語是思想的承載者,網絡是大學生的重要生活交往陣地。審視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對于準確把握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伴隨社會發展、技術升級以及個體需求的強化,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內容呈現出多種特征,這些特征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挑戰。高校需要加強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新陣地、加強理論引領,從而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教育;引導;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2 — 0057 — 05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網絡——成為人們交流的新媒介,網絡話語也隨之形成。伴隨著互聯網興起而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自出生開始就搭上互聯網發展的快車,他們的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無一例外的受著互聯網發展的影響。但網絡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網絡話語內容魚龍混珠,為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生帶來許多新問題。由于大學生心智尚不成熟,網絡話語中的一些不良思潮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帶來了許多挑戰。通過對大學生網絡話語表達特征及教育引導的研究,對于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發展和完善教育話語、創新教育方法、提高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

由于民主觀念、平等意識的崛起、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與升級,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價值取向都與過去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也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網絡話語表達特征。

(一)網絡話語內容:熱衷于“飯圈”“動漫游戲”“二次元”

第一,當代大學生粉絲群體數量的增加帶動飯圈用語的發展,致使“飯圈”成為該群體網絡話語的主要內容。飯圈用語更新速度快、內容豐富,按照表現方式可將飯圈用語分為如下幾類:一為諧音用語。例如,“空瓶”是“控評”的諧音,即在提到偶像的信息下,粉絲會迅速點贊并進行評論,將有好感度的評論刷到前排。二為拼音縮寫。例如“zqsg”為“真情實感”的縮寫。最后一種是表情符號。用“檸檬”表示“酸”“羨慕”,用“鎖”表示希望某兩個人物能夠在一起。[1]這些飯圈網絡話語具有小眾性、排他性、形象性的特點與當代大學生個性鮮明、思維活躍、處世態度明確的性格特點相匹配。第二,二次元動漫、游戲的發展滿足了當代大學生多元文化需求,并成為該群體網絡話語的主要內容。根據《2021年中國二次元產業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年齡較小的00后入學和觸網,他們將成為未來中國泛二次元用戶群體增長的內生動力。根據預測,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保?]二次元文化角度深入,可將網絡話語來源分為如下幾類:一為ACG,即動畫、漫畫和游戲。如,出自《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中“你指尖躍動的電光,是我此生不滅的信仰”便是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句。二為出自輕小說,例如《陰陽師》中“一念思悠悠,再念恨悠悠”。三為CV即聲優,最典型網絡話語為“橋都麻袋,這樣說話有什么錯嗎?”。這些二次元話語的出現,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成為大學生網絡話語的重要內容。

(二)網絡話語表達:具有調侃性和諷刺性,不屑于做“沉默用戶”

《北京日報》發表的《網絡語言對大學生的影響》一文指出,30%的大學生認為調侃和幽默是他們使用網絡語言的首要原因。例如,使用“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表達對自我堅持的調侃,這句網絡話語也被用來諷刺頑固堅持己見的組織領導者。大學生也會選擇用含蓄調侃的網絡語言來表達不光彩的事情。如,用“今天老師請我喝茶了”來調侃“自己今天被老師單獨批評了”。與此同時,當代大學生群體深受多元文化傳播的影響,加之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內容創作和分享意愿,不屑于做“沉默用戶”。不做沉默的大多數,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表達有質疑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當互聯網中出現各種八卦、小道消息時,這些小道消息傳播速度驚人、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甚至顛倒黑白。比起過去的大學生,當代大學生更愿意去辨別是非,并在互聯網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力求用自己的力量讓謠言止步。

(三)網絡話語功能:呈現出解構性特征

網絡話語的創作主體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的年輕一代,他們對于流行和個性有著極大的熱情,這使得以他們為主的網絡話語主要呈現出新穎和潮流的特征。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這些流行的網絡話語都是建立在對傳統話語解構的基礎之上。例如,將古詩句進行編造或者重組用來反應現實的社會事件,“馬騰駕祥云,航行闊???。失于蓬萊閣,蹤跡無處尋”。將這首詩的首字連接起來就是“馬航失蹤”。除了對傳統文化進行顛覆性解構,大學生網絡話語還對當前主流媒體、主流文化進行解構。比如,將各主持人、記者的出錯畫面進行惡意拼接和剪輯,以廣泛吸取熱度和流量為目的,制作成系列惡搞視頻并在微博、B站等大眾媒體進行傳播。

二、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形成的原因

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的表達深刻地體現了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價值取向,只有全面剖析其網絡話語特征形成的原因,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導向性,給予他們以正確引導。

(一)有“聲”力量:中國社會民主觀念、平等意識崛起

在當代中國,民主觀念和平等意識在社會中日益得到普遍認同,公民的話語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尊重。與此同時,社會觀念的開放性、包容度在不斷增長,尊重觀點與表達的多元,提倡個性的解放和獨立。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相較于過去,他們更具民主意識、開創精神,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強調平等觀念和自我意識。因此,他們更加注重自己在互聯網絡中的表達發聲權,更愿意在互聯網陣地中證明自己的網絡公民身份。當代大學生的網絡話語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應運而生。

另一方面,與過去大學生不同,當代大學生多出生于自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每個公民都可以利用自媒體發聲,對某件事情發表意見看法,發出的聲音甚至可以在互聯網中引起輿論風波。于是,權利話語和個人話語都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轉變。官方主流媒體逐漸改變了官方敘事式描述變得更加接地氣,開始使用正能量的網絡話語,更加注重與網友的互動,增加與網友的親密感。個人話語也越來越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我話語權的表達。從草根文化到公共網絡話語體系的形成,互聯網用戶公共話題的參與度愈來愈高。越來越多的人也會選擇在互聯網絡為自己發聲,無一不在彰顯一個話語民主、平等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正是在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話語表達時所形成的話語體系。

(二)“聲”“聲”不息: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有力支撐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聲音,它是分辨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首先,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內容的豐富提供了極大的包容性。當代大學生所處時代網絡發展更加迅猛、信息傳播更加快捷、內容形式更加多樣、創意更加突出,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如日本的動漫、二次元,美國的迪士尼以及中國本土的各種流行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走進當代大學生的世界,他們能夠多渠道、廣范圍的接受各種信息資源,使得他們網絡話語的內

容豐富多樣且更新換代速度快,具有極大的包容

性。

其次,新媒體技術的成熟為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形式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與過去大學生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當代大學生“人手一手機、人手一電腦”已經逐漸成為常態化趨勢。這在極大方便了學生日常溝通交流的同時,也促進了其小群體對流行信息的獲取和傳播,豐富了網絡話語的形式和內容。同時,從論壇到微博、從貼吧到知乎、從長視頻到抖音、快手、B站,這些當下最受歡迎的網絡載體形式多樣、內容新穎、題材創新、傳播速度驚人,為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形式的發展提供了平臺。

(三)與“聲”俱來:當代大學生迫切發聲,個性解放,尋求小群體融合

表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當代大學生是開放的一代,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思想,使他們變得更加自信、積極且富有個性。他們渴望融入興趣小群體,更加關注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實現,這也是他們彰顯個性、尋求身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的過程。[3]同時他們也成為最迫切、最頻繁發聲的群體。

首先,當代大學生在思想和行為方面展現的個性化特征是其獨特網絡話語形成的首要原因,個性化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大特點。在思想方面,他們大多出生在一個崇尚開放、獨立和個性的時代,因此他們有很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第二,開放是當代大學生的顯著特征,極大地豐富了網絡話語內容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中國加入WTO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從“引進來”邁向了“走出去”的新階段,中國走向了世界舞臺中央。乘著互聯網發展快車的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走向世界,擁有更開闊的眼界、更開放的心態,從而使得他們更加善于接納、善于表達。網絡話語便是這些大學生開放的產物,他們吸取來自世界各地的流行因素,豐富網絡話語內容及形式,使網絡話語的發展更具包容性。

三、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教育引導策略

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網絡話語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創新性、流行性,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許多新機遇;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也增加了教育主客體話語溝通障礙,弱化主流意識形態主導地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把握好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的正負面效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一)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指出,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不僅要看到網絡話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也應看到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質量參差不齊,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帶來了許多挑戰。

1.增加師生溝通難度,引發教育者教育困境

在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教師通過直接傳授的方式將教材中主流的意識形態和正確的社會思想道德規范傳授給學生。傳統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將知識和理論以典型話語的方式直接傳授給受教育者。為了在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必須進行良好的話語溝通。但是隨著新媒體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絡話語體系的出現,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在話語溝通和情感溝通方面的難度在逐漸增加。

高校思政課內容單調乏味、話語形式僵硬,大多是以直接灌輸的方式進行傳授。而大學生思想開放、個體意識強烈,傳統話語表達方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滿足多樣的教學需求。思政課教師如果不與時俱進,脫離了時代的發展,不了解當前流行的網絡話語,就不能及時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難以將書本的理論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增加教育主客體之間的溝通難度,引發教育者的教育困境。

2.挑戰傳統思想政治教學方式,弱化教育者主導地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受到影響。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書本理論知識、課外參觀實踐等方式,通過教育者“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進行填充式灌輸教育[4],顯然這種單調灌輸性教育方式無法吸引當代大學生的吸引力。隨著網絡話語在大學生小群體中普及和流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抵制和排斥。高校思政課結合大學生網絡話語,以視頻、聲音、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為載體進行授課的方式將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受到影響。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多以官方敘述為主,其更加注重對主流意識形態、核心價值觀等論述的準確描述,卻缺少了一些通俗性和趣味性。網絡話語因為其個性、流行等特點為當代大學生所使用和廣泛傳播,因此他們渴望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話語表達與網絡話語相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少一些枯燥,多一些詼諧趣味;少一些官方正式文本的敘述,多一些易于接受的網絡話語。這種表達方式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表達產生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

3.網絡話語與傳統話語之間產生對抗,增加教育者傳遞主流意識形態難度

網絡話語作為當代大學生日常交流和溝通的重要載體,一經出現和流行便會在小群體中迅速傳播。在這些網絡話語中,不乏存在迷信、暴力等有害信息,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大學生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價值觀、接收到的德育信息也較為有限,因此,互聯網中的低俗化、娛樂化的網絡話語以及攜帶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低俗觀念便很容易趁虛而入。這些低俗的網絡話語偏離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形成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大學生由于對主流意識形態和傳統話語體系認識的匱乏,加上他們求新求奇的天性,會盲目吸收一些潮流信息,摒棄傳統知識,引起網絡話語與傳統話語之間的對抗,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產生極大地離心力,增加了教育者傳遞主流意識形態的難度。

(二)基于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的教育引導策略

網絡話語是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晴雨表”,對大學生網絡話語進行規范引導,要在充分了解其網絡話語特征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展開研究。在此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時而化、因勢而新”,結合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在內容、表達、功能方面的特征,從理論引領方面展開構建,全方位對當代大學生展開引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1.網絡話語內容:重構新型育人環境,倡導教育主體做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陣地的建設者

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因此各高校應通過網絡氛圍營造、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等措施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對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進行規范性引導。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堅定不移地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話語傳播氛圍。各高??蓸嫿ㄏ嚓P網絡平臺,在平臺的創建和運營過程中吸引大學生的廣泛參與。在平臺中將“飯圈”“二次元”等內容的網絡話語與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相結合,并大力進行推廣,讓這些主流文化走進當代大學生的視野之中,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其次,要利用網絡話語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新陣地。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表達個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引用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利用現代新媒體技術,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視頻、圖片、歌曲等易于被學生接受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2.網絡話語表達:重構新型育人方式,倡導教育主體做當代大學生思想動態的洞察者

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是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直接反應。因此,教育工作者掌握了網絡話語也就掌握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教育主客體的交流與互動。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增加對網絡話語的敏感度。由于成長環境和時代的差異,導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網絡話語的接受度和熟悉度存在著差異。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個性獨特且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對于網絡話語的出現他們可以迅速了解并傳播使用。而一些教育者卻由于生活環境和習慣的影響,他們對網絡話語的接受度、認可度都較降低,甚至比較陌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在微博、抖音、QQ等網絡話語陣地增加游覽,主動涉及了解。大學生網絡話語更新速度頻繁、周期較短,大學生可憑借精通的新媒體技術第一時間了解到當下最新的網絡話語和流行趨勢,保持對網絡話語的敏感度。其次,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網絡話語的研究。要想真正掌握網絡話語,光靠認識網絡話語是不夠的,應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深入了解網絡話語出現的原因、背景以及使用場合。加強對網絡話語的細致研究,從而提高教育工作者對網絡話語的甄別能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提升育人能力。

3.網絡話語功能:重塑新型理論空間,引導當代大學生做主流意識形態的堅定信仰者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保?]網絡話語在呈現出新穎和潮流特征的同時,也對傳統文化、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進行了解構,存在網絡話語失范現象。因此,對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進行規范引導,最重要的就是用科學的理論引領,確保引導的正確方向。

第一,應該在當代大學生日常教學中繼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普遍掌握思想的核心觀點、思維邏輯,并應用于他們日常網絡話語的使用中,努力提升理論素養。同時,用主流意識形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正確對待和使用網絡話語,可以自覺辨別不良網絡信息,用健康的網絡話語規范自身行為。第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大學生網絡話語的“再生產”。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要與時俱進,要在互聯網信息飛速發展的基礎之上,對傳統思想理論進行創新詮釋,避免因循守舊的現象出現。其次,要以網絡話語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促進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感染力。通過傳統話語與網絡話語的結合,可以將晦澀難懂的官方話語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語言,對當代大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話語表達,才能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

大學生是新時代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話語是思想的直接反應,大學生的網絡話語是其思想狀況、價值取向的映射。因此,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網絡話語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增進高校師生的雙向了解和互動,從而針對網絡話語表達特征得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對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載體、創新工作方法、防止網絡話語言語失范行為起到巨大的作用?!矃?考 文 獻〕

[1]程盼婷.從亞文化角度看“飯圈”用語[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4):113-114.

[2]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二次元產業研究報告[EB/OL].(2021年).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 id=3865.

[3]項久雨.品讀“00后”大學生[J].人民論壇,2019(09).

[4]陳檳檳.網絡話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丁 冬〕

猜你喜歡
當代大學生引導思想政治教育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