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研究

2023-06-11 22:04何建省許文保郭曉峰王永斌張延陸李欣鴻謝智
高教學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路徑創新新時代

何建省 許文?!」鶗苑濉⊥跤辣蟆堁雨憽±钚励櫋≈x智

摘? 要:以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為根本遵循,對標軍隊院校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中的現實問題。該文通過分析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的必要性,多維度探索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策略。旨在不斷推進軍隊院校教育培養向新型軍事人才聚焦、向提高新質戰斗力貼近,確保校門對接營門、操場直通戰場,真正贏得未來戰爭的主導權。

關鍵詞:新時代;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軍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7-0055-04

Abstract: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militar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tudy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combat-actualized teaching of Military PE in the military academies, the paper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ve combat-actualized teaching path of Military PE in the new era and multi-dimensionally explore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of the combat-actualized teaching path of Military PE, aiming at continuously focusing the training of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cultivating new military talents and getting clos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ew-quality combat effectiveness to ensure that the school gate is docking camp gate and the playground straight matching the battlefield with so as to truly win the dominance of the future war.

Keywords: new era; Military PE; combat-actualized teaching; path innovation; military talent

按照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找準軍事體育學科專業“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牢固樹立“教為戰”“訓為戰”“研為戰”“學為戰”的教育理念[1]。針對軍隊院校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思想觀念、人才隊伍、訓練現狀等現實問題,結合新時代部隊人才需求,分析了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的必要性,探索了切實可行的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策略,推動教學訓練向實戰化、體系化、科學化方向發展,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為強軍興軍事業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2]。

一? 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中的現實問題

(一)? 思想認識存在偏差

隨著長時間的和平積弊,一定程度上造成官兵軍事訓練意識不強,實戰化教學研究和落實不主動、不積極、不深入,對“按照打仗的要求抓訓練”認識不夠深刻,對于打仗需要什么了解不多,對于如何為戰育人研究甚少。在教學訓練中,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定位普遍存在著模糊認識和偏差,對在特殊環境和時期學員易出現的思想問題和心理應激的超前預測和深入探索不夠,忽視了思政教育在教學訓練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得教學訓練缺乏了體系性、科學性、實戰性,繼而導致為戰育人標準不高。

(二)? 教員綜合素養不高

教員是院校教學的主體,是院校內涵式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為戰育人、實現實戰化教學的骨干支撐[3]。然而,當前軍事體育教員隊伍存在綜合素養參差不齊、經歷閱歷比較單一的問題,尤其是普遍缺乏基層部隊訓練經歷,存在先天性基礎不牢的短板;部分教員理論知識更新不足、業務能力欠缺,不利于多資源的開發、整合、利用,嚴重影響了實戰化教學的創新發展,甚至有部分教員為追求顯績而墨守成規,始終強調安全而忽略改革創新,導致為戰育人質量難以突破。

(三)? 實戰化教學戰訓脫節

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必須從實際需要出發,本著部隊“缺什么,訓什么”、實戰“用什么,練什么”的方針,體現出“軍味”“戰味”。當前,部分院校軍事體育教學戰訓不合一,“四個能力”不突出,存在重此失彼的現象,不能突出實戰實訓實要,嚴重違背了實戰化教學本意[4]。另外,以軍隊特殊性和安全問題為由,封閉保守的建設教育資源,從思想上封閉了院校與外界的聯系,嚴重制約著軍事體育教學的發展,這些均導致為戰育人對接偏差。

(四)? 實戰化教學理念滯后

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正確導向,我軍院校軍事體育教學具有鮮明的軍事特征,要始終圍繞“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思路。當前,部分院校教員對實戰化訓練理論研究不夠深入,難以滿足學員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尤其在出現臨時性、應急性訓練任務時,如聯考訓練、礪劍杯、精武杯訓練等,存在訓練理念保守、方法手段陳舊,或訓練經驗實踐不足,創新理念顯得嘩眾取寵,或研究成果顯著但實踐轉化滯后等現象,最終導致教學實際循規蹈矩,為戰育人成效不顯著[5]。

(五)? 實戰化教學缺乏系統性

在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中不僅要堅持科學施訓、按綱實訓,更要堅持抓好安全防護教育,堅決杜絕各類教學事故的發生,減少非戰斗性減員[6]。當前,軍隊院校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中仍存在超越實際搞創新、超越標準搞考核、超越階段搞檢驗等不遵循規律做法。另外,在實際教學中,安全意識、安全措施、安全預案等還存在一定的標準差距,而院校醫療教育介入的嚴重不足,使得運動傷病防護、行為心理指導、康復性訓練等未及時跟上,官兵不能成為預防訓練傷病和預防訓練傷病康復的明白人,導致非戰斗減員比例增加。

二? 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的必要性

(一)? 能有效突出教學的針對性

“軍隊院校因打仗而生、為打仗而建,必須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當前,我們急需要一大批懂打仗、會打仗的新型軍事人才,而且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模式創新,始終要求軍隊院校把握現代戰爭特點規律,以練兵備戰為牽引,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隊需要什么就練什么,努力使人才培養供給側同未來戰場需求側精準對接,使為戰育人的導向更加鮮明,努力打造高素質的人才方陣,實現校門對接營門、操場直通戰場,推動強軍事業不斷前進。

(二)? 能有效突出教學的基礎性

軍事體育必須緊貼實戰化要求、緊貼實戰任務,合理劃分訓練的不同階段,科學把握不同訓練階段的重點,分層次、有目的地設計基礎性訓練內容。重視軍事體育基本理論學習和基礎體技能訓練,打牢實戰必備技能基礎。在此基礎上,開展各種條件下的攜裝備訓練、體能和技能融合訓練,實現基本體能向實戰化體能轉化,提高實戰條件下技戰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及組訓與自訓能力,強化理論和實踐的協同配合,以全新的訓練理念、全新的訓練模式,牽引軍事訓練成效穩步提升。

(三)? 能有效突出教學的對抗性

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將是作戰平臺、作戰單元和各要素高度融合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因此,組織多體系對抗訓練,是軍事訓練實戰化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隨著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的推進,除了400 m障礙課目外又增設了攜槍通過100 m障礙,更加貼近作戰需求。通過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旨在把對抗性訓練作為推進實戰化教學落實的重要載體,并融入院校教學的各個層次,探索自主對抗教學的新模式,使學員在實打實、硬碰硬的對抗中增強指揮素質、磨礪戰術思想、提高實戰能力。

(四)? 能有效突出教學的檢驗性

軍事訓練督查和問責制度在全軍部隊全面深入推進,頒布新一代軍事訓練條例,施行新一代軍事訓練大綱,推進軍事訓練法規體系建設,圍繞聚焦能力考評要求,是創新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一方面,要求教員嚴格按綱施訓,做到教學過程科學、清晰,方法步驟循序漸進、緊密銜接,訓練要點全面、規范。同時,教學督導充分發揮訓練監察作用,對授課內容、計劃落實、教學質量等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另一方面,對學員采用全員考核、不定期抽考、軍事類比武競賽等形式,使全員積極投入,挖掘自身潛能、顧及團體利益,全面檢驗學員前期教學成果,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不斷提升部隊的戰斗力,為推動院校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三? 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路徑創新策略

(一)? 順應時代潮流,牢固樹立實戰化教學理念

一是堅持實戰化牽引,為戰育人。隨著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的頒發實施,實戰化教學理念有了較大轉變,教學訓練目標更加明確,由“要我練轉變為我要練”,為戰育人鮮明導向初步形成。以為戰、教戰、練戰和研戰為著力點,大力推進軍事基礎實戰化訓練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訓練的實戰化水平,并依托各類教學科研團隊,圍繞實戰化教學訓練重點難點問題,大力開展針對性科學研究,并將科研成果轉化到教學訓練實踐中。

二是加快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融合,立德樹人。將思政課程融入軍事體育教學中,通過長期、系統的融合教育形式,一方面可以培養學員良好的調控能力,且有效促進體能和其他技戰術能力的發揮,從而保障和提高訓練成效;另一方面可以以其獨特的內容和形式,培養學員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戰斗精神,對豐富院校的文化內涵和文化氛圍,促進我軍院校的軍事文化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7]。

(二)? 瞄準未來戰爭,大力提升為戰研戰水平

一是立起對接戰位的培養標準?!熬毐染殞ⅰ?,實戰化訓練要加大首長機關的訓練力度,并建立各級各類崗位標準,突出精確籌劃、精準決策訓練,使各級實現從業務型向打仗型轉變,從上至下真抓實戰化訓練。并按照部隊需求牽引、教學大綱要求,突出能力導向牽引,實施院校與部隊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準確把握人才培養需求,精準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標準,實現新體制下人才培養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精準對接。

二是培育隨戰發展的學術科研。當前,應瞄準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的演變,對接部隊人才需求,加強實戰化人才建設,在補齊“短板”上下功夫,以未來作戰需求為牽引、以現實矛盾為導向,勇于創新、大膽突破、全面推進科研成效,打造科學規范、系統協調、創新發展和開放融合的新型軍事體育學科群,搶占人才建設理論和實踐的制高點,使實戰化人才建設與部隊崗位變化、武器裝備更新、人才培養需求相適應。

三是優化為戰服務的教學內容。在現代戰爭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作戰強度和密度越來越大,人與機械的結合更為緊密,官兵必須具備長時間的工作能力和對緊急事態的快速反應能力,而演練演訓作為院校軍事訓練科目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同樣要求學員必須具備旺盛的體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及時準確的反應能力。因此,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隊需要什么就練什么”的要求,探索建立“問題—課題—專題”的教學內容,建立科研服務教學、操場服務戰場轉化機制,及時把部隊建設、作戰訓練、作戰需求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區分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與內容設置,構建上下銜接、一以貫之的為戰服務教學內容體系。

(三)? 落實實戰要求,切實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一是積極拓展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內容。以加大強度、難度、險度為重點,積極探索和拓展戰術背景及戰場環境下的軍事體育教學內容,如400 m障礙教學可以拓展為武裝通過400 m障礙;蛙泳教學拓展為武裝泅渡及到自然水域游進等;5 km跑可以拓展為5 km武裝越野和野外拉練等。以實戰化教學課目為基礎,將體能訓練、技能訓練、智能訓練置于戰術背景下,整體設計、綜合實施,加大應用與協同訓練力度,著重鍛煉學員戰斗技能的運用與應變能力,以培養和造就我軍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二是大力推進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方法體系。全面推動“學、講、研、練、考”創新模式運用,深入研究式教學,強化實戰化教學,對接一線部隊需求,傳授指揮打仗方法本領?,F階段,軍事體育教學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層面,根據學科項目特點,已創造性將競技體育領域的核心力量訓練、S-E-T懸吊訓練、瑞士球訓練和平衡器械訓練等方法、手段,移植、借鑒到現有軍事訓練理論和方法體系中,使教育方法不斷豐富,兼具時代感,更具實效性,大幅提升實戰化軍事訓練水平。

三是切實嚴抓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考核評價機制。實戰化教學考核標準上要突出難。實戰化訓練要深入,必須把考核這個指揮棒用好,在考核過程中,打破自學自訓自考現狀,建立起專業的考官隊伍,通過提升考核標準,增加考核內容,加大考核項目難度等形式高標準、嚴要求,切實發揮以考促訓的功能作用。實戰化教學考核規范上要突出嚴。嚴格執行訓練考核的標準程序,采取現場錄像、巡考監督等多種形式規范成績登記、統計,堅決杜絕徇私舞弊、弄虛作假、走過場和走形式等現象出現。實戰化教學考核效果上要突出實,要合理運用考核結果,突出效果的實際運用,通過成績比對分析,客觀評價學員的體能訓練狀態,突出反映學員機體動態變化,為下一步開展實戰化教學訓練提供科學依據,不斷提升訓練成效。

(四)? 依據核心素養,努力提升教員隊伍能力素質

一是政治保證是前提。軍隊院校是立德樹人的地方,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不能有半點偏差。因此要堅持把鑄魂育人作為根本任務,確保培養人的人和培養的人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作為軍校教員,要有良好的師德風范和職業素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因此,通過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定期組織理論學習、舉辦讀書交流等配合活動,引導教員隊伍堅定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把對黨忠誠轉化為愛崗敬業、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

二是實踐鍛煉是基礎。立起對接戰位的培養標準,教員必須適應改革之變,形成由專職教員、外請教員、部隊教官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員隊伍,提高軍事體育教學的科技含量,強化課堂的實戰特色,加強專題研討、案例教學、現地教學和實戰拉動演練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實戰條件下錘煉打贏真功。具體做法:一方面可以邀請相關院校專家、一線部隊的優秀指揮員講授軍兵種發展情況、未來作戰人才需求及其在作戰訓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等,使院校課堂與部隊教學訓練接軌,既增強教學的現實針對性,又為軍校教員提供了解部隊的有效渠道,彌補了院校教員對一線需求了解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軍體教員可以通過掛職鍛煉、交叉代職、定向培訓等方法,去到訓練一線代職學習、培訓,掌握實戰化工作生活、作戰訓練教育的基本技能,積極利用部隊野營拉練、實戰化訓練、一線部隊實兵對抗演習等重大任務業務技能,并結合理論,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能力。

三是知戰曉戰是關鍵?!懊麕煴貢杂趯崙稹?。教員是實戰化教學的領路人、操盤手,如果教員不懂實戰,實戰化教學就是空話。一方面以提高教員隊伍的施教任教能力、科學研究能力、自身軍事素質等為著力點,通過定時組織教學研討、經驗交流、業務集訓,不定期開展試教練講、組織教學骨干外出調研、繼續推進老中青傳幫帶機制、鼓勵有條件的教員求學深造、加速推進教員部隊代職、大力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和制訂強化軍事素養計劃等一系列舉措,努力使知戰教戰、教戰研戰目標得以實現。另一方面要有強烈的備戰打仗意識,始終瞄準學員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要及時了解國內外軍事發展形勢和部隊發展現狀,圍繞教學訓練需求,緊跟學習訓練進程,掌握學員在學習訓練中的思想變化和心理特點,把教育引導和思想發動滲透到教育訓練各個環節,著重解決好“部隊需要什么、學習訓練為什么”等問題,采取多種形式渲染實戰實訓氛圍,不斷激發學員愛軍尚武、勤學苦練的熱情。

(五)? 搭建實戰平臺,不斷拓展學員綜合素養

一是加強實戰化演訓,提高學員組訓能力。軍隊院校是部隊指揮官的搖籃,訓好一個官,能帶動一群兵,院校的軍事體育教育是部隊軍事體育訓練骨干的基本源頭。未來的作戰能力,源于今天的教學水平,今天教學水平的提高,源于超強的組訓能力[8]。因此,強化學員組訓能力素質,已不僅只是學員本身的教學訓練,將產生的更是重要的后續效應,具有戰略意義。綜合來看,參與組織演習和大型軍事體育運動會,如礪劍杯、精武杯等,對于學員組訓能力的提高,最為直接也最為關鍵。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有的院校在教學中,學員參與的演習次數和大型比賽寥寥無幾,未能達到全額輪訓、普遍培養的目的。因此,要使學員做到“知行合一”,掌握實在管用的戰法、訓法,就必須讓學員充當演習的主角,全員主動介入,接受立體式全方位的磨礪鍛煉,實現課堂與戰場無縫對接,介于院校教學的現實情況,可在課堂教學和平時的訓練中以實戰為導向,“以賽代練”為形式,人人參與,在比賽中奮進,在訓練中提高。

二是多渠道聯合施訓,拓展學員視野。軍隊院校軍事體育教學是軍隊院?;A教育的重要部分,為了滿足未來體系多層次、多系統、多要素的綜合集成作戰需要,應把握整體、著眼全局,培養與造就未來戰爭相適應的聯合作戰軍事人才,形成軍事體系作戰骨干人才網。既可以在同一院校內組織人員聯合實戰訓練對抗,也可以跨多所軍內外院校實施相應組訓能力,還可與部隊共同開展聯合訓練對抗,全面培養學員的聯合作戰能力。大力突出戰略視野培養,培養學員從政治視角審視軍事戰略,以國際視角審視戰爭的思維能力,力求通過拓展的視野,帶來眼界的提高和思路的開闊,進而促進實戰化訓練水平的提升。

四? 結束語

現代戰爭風云變幻莫測、波詭云譎,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和武器裝備永遠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兩大關鍵因素,而縱觀世界戰爭史,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勝枚舉,歷史實踐進一步證明,“人”才是戰爭制勝的決定因素。因此,軍隊院校軍事體育教學應始終緊跟時代步伐,銘記主席重托、投身練兵備戰,牢固樹立軍事體育實戰化教學理念,大力提升為戰研戰水平,切實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努力提升教員隊伍能力素質,不斷拿拓展學員綜合素養,一切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確保校門對接營門、操場直通戰場,向打仗靠攏,向實戰聚焦,為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和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邵文杰,王志佳.以戰領教 為戰育人[N].解放軍報,2019-06-03(1).

[2] 周碧暉.實戰需求牽引下的院校教學與部隊訓練對接之我見[J].中國軍事教育,2015,33(2):31-36.

[3] 梅世雄,劉濟美.習近平:強軍之道,要在得人[N].新華日報,2019-11-28(1).

[4] 王瑞,王文昌,蔡金勝.優化院校軍事體能訓練的思考[J].軍事體育學報,2020,39(2):4-6.

[5] 吳平,劉強.軍體訓練實戰化理論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軍事體育學報,2015,34(1):44-47.

[6] 王滿棠,李青海.軍隊院校實戰化教學體系構建[J].空軍院校教育,2019,37(6):34-39.

[7] 劉紅軍.深化學員戰斗精神培育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7,27(4):124-128.

[8] 林建棣,包瀛春.軍事體育(上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1.

猜你喜歡
路徑創新新時代
網絡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創新
從“南海仲裁案”看我國對外傳播的路徑創新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精準扶貧創新路徑研究
新媒體時代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創新路徑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管理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