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情境教學法構建道德與法治“新課堂”

2023-06-15 22:32尤志華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新課堂情境教學法道德與法治

尤志華

[摘 要]課堂中適時運用情境教學法,對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實現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目標。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道德與法治;構建;新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1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2-0017-03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學生接受品德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學科。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適時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規范學生的意識行為,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性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技術與教育教學已經深度融合。在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多媒體相較于傳統的黑板優勢明顯,能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方面,感受到教學內容的真實性、趣味性,從而產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

1.教學案例

以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一課為例,雖然大多數學生知道吸煙、飲酒、吸毒會對自身造成不利影響,但是他們無法深刻地認識到煙、酒、毒品的危害性,錯誤地以為煙、酒、毒品距離自己很遠,所以很容易受到誘惑。如果教師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書本上的內容生搬硬套地灌輸給學生,這樣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對煙、酒與毒品的認識,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性教學情境。課堂上,通過播放吸煙導致肺部病變和酗酒、吸毒危害深遠的視頻,使學生意識到煙、酒、毒品的危害性,學會向煙、酒、毒品說“不”。

師:相信同學們對煙并不陌生,問一問同學們,家里有人吸煙嗎?

生1:當然有,我的爸爸、老叔、爺爺都吸煙!

生2:我爸爸吸煙。

師:看來,我們身邊的許多家長都有吸煙的習慣。我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那么吸煙到底會對我們造成哪些危害呢?請同學們一起看大屏幕。這是健康的肺部與長期吸煙者的肺部的對比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你們的感受。

生3:原來吸煙者的肺部這么黑??!怪不得不讓吸煙。

生4:真可怕!要不是親眼所見,我都不知道吸煙的危害這么大!

師:請同學們繼續看大屏幕。這是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講述的是我國吸煙的人數與吸煙帶來的危害,請同學們看完后談一談感受。

生5:原來,這么多人都是因為吸煙患有肺癌的,實在是太恐怖了!

生6:我要趕緊讓我爸爸戒煙!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吸煙不僅對自身產生很大的傷害,即使是二手煙,也會危害身邊人的健康。為了爸爸和家人的健康,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回家后告訴爸爸吸煙的危害,讓爸爸戒煙吧!

……

上述教學,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真實性的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熱烈地參與到討論之中,還加深了學生對煙、酒、毒品等危害的認識,順利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2.注意事項

(1)注意運用時間的把控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要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視頻內容的針對性,不能直接將課堂全盤托付給多媒體,讓多媒體完全代替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實現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同時,基于課堂教學的合理性,可將多媒體的運用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多媒體在課前的運用,主要是播放視頻,起導課的作用,這時的情境創設應該以啟發思維為主,通過具體的圖像信息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初步的認識,為進入課堂做好準備;多媒體在課中的運用,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呈現問題,讓學生跟上教學節奏,順利推進課堂教學;多媒體在課后的運用,可呈現板書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篩選合適的教學資源

情境的真實性主要是通過圖像呈現出來的,所以教師要保證教學的質量,就要對圖像資源進行篩選,選擇優質的、符合課程與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資源。小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且認知能力較弱,缺少對錯誤、不良信息篩選和矯正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整合教學資源時著重考慮,以保證能夠創設真實且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讓學生習得科學、健康的知識。

二、運用角色扮演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讓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導致學生和教師的互動交流較少,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抑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读x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為學生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1.教學案例

對小學生來說,生活經驗的欠缺是造成理解障礙的一大原因。角色扮演讓學生在“親歷”中積累生活經驗,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選舉產生班委會》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觀念,教師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使學生了解了班委會的重要職責與使命,掌握班干部選舉的基本方法,實現道德與法治“新課堂”的構建。

師:同學們對班委會并不陌生,那大家能說一說班委會是由哪些人組成的嗎?

生1:班委會由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衛生委員等班干部組成。

師:對!每個班級都有班委會。那么,我們班的班委會成員是由班主任自己選擇的,還是由同學們選舉出來的呢?

生:(異口同聲)是由班主任自己選擇的。

師:原來如此。今天我給大家講解另一種選舉方法。接下來,我們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同學們扮演競選者,先向我們宣講“如果擔任×××職務,會怎樣做”后,再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大家想不想嘗試一下?

生:(異口同聲)當然想!

師:那么,就請不同的扮演者開始你的宣講吧!

生2:我扮演的人物是班長。我認為班長作為一班之長,不僅要維護好班級的秩序,還要協助各學科老師展開工作,使我們的班更加和諧友愛。如果我競選上了班長一職,我會和同學們一起建設優秀的班集體,為同學們提供幫助。大家一起努力,把我們的班建設得更好!

生2:我扮演的人物是體育委員。我認為體育委員應該有較好的身體素質,熱愛體育運動,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組織同學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如果我競選上了體育委員,會努力為班級的體育運動出一份力,提高我們班的體育成績!

生3:我扮演的人物是衛生委員。我覺得衛生委員不僅要維護好班級的衛生,還要愛護校園環境。如果我競選上了衛生委員,我會監督好自己,并與同學們積極投入到環境保護之中,希望同學們投我一票!

……

師:各個扮演者都宣講完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進行不記名投票吧。

……

道德與法治課堂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2.注意事項

在運用角色扮演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還需要加強對課堂秩序的管控,不能完全放手。為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精心設計,加強課堂觀察。當發現學生角色扮演出現秩序問題時,教師可走下講臺進行指導,增強課堂秩序的管控力;當發現學生角色扮演出現偏差時,教師可以暫停,對學生的語言和行為進行矯正。在學生自評、互評的環節,教師可以加入其中,給予適時指導,提高扮演活動的有效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一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缺乏上臺扮演的勇氣。此外,教師要盡量保證扮演活動的公平,可以采取小組推選、抽簽、輪換等方式來進行角色選拔,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在發現學生心理內向或是情緒低落時,教師要用正確的言語給予激勵,肯定學生的扮演作用和價值,促進道德與法治“新課堂”的構建。

上述教學,教師通過角色扮演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促進道德與法治“新課堂”的構建。

三、聯系日常生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為匱乏,如果道德與法治教師將理論知識的講解作為教學重點,會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幾經修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愈發密切,為學生提供了許多探究學習的機會。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將習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1.教學案例

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四年級上冊《我們所了解的環境污染》一課,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學校內環境污染情況展開實踐調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師:馬路上有清潔工人打掃衛生,校園里也有清潔阿姨打掃衛生。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校園環境大調查”活動,調查我們生活的校園環境是怎樣的,并相互分享調查結論。

組1:我們在校園中發現,雖然有清潔阿姨打掃衛生,但是阿姨們的工作量非常大,不能每時每刻打掃校園衛生。

組2:我們通過采訪打掃衛生的阿姨了解到,目前我們的校園環境不容樂觀,有許多塑料袋落入花壇當中,影響花草的生長。

師:想必每個同學在實踐中都已經意識到校園環境不容樂觀,那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或者方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環境呢?

組3: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現在超市都在倡導人們使用環保袋,就是為了減少白色污染。

組4:光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還不行,還不能隨意亂丟垃圾。

……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實踐調查活動。通過實踐調查,學生能深刻理解所學的知識,自覺地以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來規范自身的行為,提升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

2.注意事項

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既能體現生活化教學理念,又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與課本案例相類似的事情時,能夠憑借已學的知識,做出合理、正確的判斷。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年級下冊《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時,教師除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規則,還創設“如何借助規則保護自己”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說說應該怎樣在規則的幫助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學生很快就能聯想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快速做出回答。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并非簡單地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教學之中,而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去探究、去學習。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布置預習作業等途徑來配合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具體、豐富,使學生習得更多的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意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可適時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與教學主題相契合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還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實現道德與法治“新課堂”的構建。

[ 參 考 文 獻 ]

[1] 余德英,王愛玲.教師教育課程范式變革及其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43-46.

[2] 于偉.傾聽兒童的聲音,尋求共鳴性理解:小學課堂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田野考察與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9(3):44-48.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新課堂情境教學法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淺析中學體育新課堂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