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思想的錨點定位與融入路徑

2023-06-17 06:22王維英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小學數學

王維英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定位數學思想,主動融入數學思想。數學思想要具有“數學味”“兒童性”以及“層次性”。教師要立足數學符號,引導學生學會多重表征,融合多重視角,從而讓學生感悟符號背后的意義,領會符號背后的實質,觸摸符號背后的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的“鼓者”,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

[關鍵詞] 小學數學;錨點定位;融入路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于思想有兩種觀點:其一是自然科學思想;其二是社會科學思想。顯然,數學思想屬于自然科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定位數學思想,主動融入數學思想。通過數學思想的定位與融入,讓學生做一個“快樂的思想者”。數學思想從表面上看是單調的、枯燥的,但一旦融入實踐之中,就會閃動著快樂的情感元素[1]。教師要做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的“鼓者”,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

一、數學思想的錨點定位

數學思想是指對數學事實經理論概括、提煉之后形成的本質性認識。小學數學是一門質性數學,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比如轉化思想、對應思想、符號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梢赃@樣說,學生后續運用到的數學思想,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都有所涉及。因此,注重數學思想的錨點定位、融入路徑是數學教學的應有之義。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科的靈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的思維、想象伴隨著數學思想的精靈而齊飛共舞。正是借助數學思想,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讓數學教學在單調中閃現著豐富、在枯燥中閃現著多彩、在嚴謹中閃現著活潑、在艱辛中閃現著幸福。

1. 數學思想要具有“數學味”

數學思想要具有數學的學科特質,也就是教師日常所表達的“數學味”。融入數學思想的數學教學,首先應當遵循數學學科的教學規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思想觀察、解決問題,去建構、創造數學知識。比如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時,部分教師的數學教學就是簡單的“走過場”,將幾種方法輪番講解。其實,這一部分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比如計算“13-9”,“青椒”的先減3,再減6以及“蘿卜”的先從10里面減去9,再用剩下的數加上3,這兩種解決問題的思路都蘊含著一種“建模思想”;而“番茄”是“想9加多少得13”,推理出13減9等于4,這蘊含著方程思想。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體現這些思想,就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 數學思想要體現“兒童性”

小學數學的數學思想的錨點定位還要體現“兒童性”。小學生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專業的數學研究者,因而融入數學思想應當盡量體現一種童性、童趣。用特級教師吳正憲的話來說,要讓學生學習“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坝袪I養”就是要體現數學思想,而“好吃”就是要體現兒童趣味。只有體現兒童趣味,才能讓學生不感到數學思想的枯燥,而是感覺到數學思想的韻味、趣味、情味[2]。比如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時,對于“單位1”的量所蘊含的整體思想,部分教師只會抽象說教,如“單位‘1的量就是整體”,“單位‘1的量就是分數前面的量”,等等。筆者在教學中,努力降低這種“說教味”,引導學生從單位“1”的量的產生,也就是將誰平均分,進而助推學生理解、找準單位“1”的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單位“1”的量可大可小,進而有趣地將其形容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如來佛的“手掌”,等等。

3. 數學思想要具有“層次性”

數學思想具有層次性、開放性和豐富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交流,從而讓學生感受、體驗到數學思想的豐厚與博大。教師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及本質地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進而讓學生感受、體驗到數學思想的深刻性。數學思想的滲透是長久的、持續的,比如今天滲透的數學思想,明天還要滲透;比如今年滲透的數學思想,明年還要滲透,等等。以“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為例,在低年級就有數與形的結合,在中年級有借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的數形結合,在高年級有分數計算的數形結合等。這樣的數學思想的滲透,能扎實學生對數學思想的認知、感受、體驗。這樣的數學思想滲透是緩慢的、潤物無聲的。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刻意地拔高,亦不能降低,而應當循序漸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充分地感悟,讓數學思想的內涵得到不斷豐富,外延得到不斷積淀。

二、數學思想的融入路徑

數學思想的教學不是“告訴式”“講解式”“灌輸式”的,而是“滲透式”“融入式”“感悟式”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超越急功近利的知識教學,要舍得將時間放置在學生感悟數學思想上。那種“速成雞式”的教學違背學生的數學認知規律,只會揠苗助長。從某種意義上說,感悟數學思想,就是感悟數學的精髓。

1. 立足數學符號,感悟符號背后的意義

數學思想教學的提出,最大的改變就是要將教師的“無意行為”轉變為“有意行為”。原來的數學教學,教師滲透、融入數學思想可能是無意的,而現在應當成為一種有意行為。滲透、融入數學思想,首先應當引導學生把握數學符號化知識背后的意義。只有當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主動地去了解符號的意義,才能品味、感悟到其中蘊含的思想。

數學家亞歷山大洛夫說:“如果沒有合適的數學符號就不能將算術推向前進,尤其是如果沒有專門的數學符號、公式等就簡直不可能有現代數學?!保郏常?在數學學科中,借用符號學家索緒爾的說法,符號代表著“能指”,意義代表著“所指”。比如對于一個簡單的“分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會讀”“會寫”,還要讓學生能說出“意義”,更為重要的是要將“分數中的每一個符號”與“平均分”“平均分的份數”“表示的份數”建立起關聯。分數線這一符號,與除法中的除號、比中的比號一樣,背后表征的就是“平均分”的思想?!胺謹稻€”與“平均分”就成為數學中的“表征”與“被表征”的關系,成為一種“能指”與“所指”的關系。很多學生,之所以對分數的意義理解不深刻,其根源就在于教師教學時將“能指”與“所指”割裂了。理解數學符號背后的意義,就是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能指”與“所指”的對應關系,就是要讓學生“看到‘能指想到‘所指”。因為,在“所指”中往往蘊含著數學思想。比如“分數線”“除號”等符號中蘊含著“平均分思想”,“加號”蘊含著“合并思想”“組合思想”等。

立足于數學符號,感悟符號背后的意義,就能觸摸到其中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不是顯性的,而是隱性的,它就隱藏在數學符號“所指”的意義之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盡管不能說出具體的概念、公式等,但卻會應用。其實,這就是因為學生已經領會了符號背后的意義,感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

2. 學會多重表征,領會符號背后的實質

日本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經這樣說:“在學校學的數學知識,畢業后若沒什么機會去用,一兩年后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怎樣的工作,數學思想,看問題的著眼點等,都將隨時隨地地發揮作用?!保郏矗?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數學學習素材進行多重的表征,要充分運用變式,凸顯“變中之不變”,進而彰顯符號背后的思想實質。相對于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有著更大的遷移性。

以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為例,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一個物體、一個圖形或一個計量單位的幾分之一”,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初步認識分數。因此,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就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教學中,筆者充分運用變式,引導學生“將一張紙平均分成兩份”,讓學生建立起對“1/2”的多重表征。通過畫圖、折紙,然后進行比較,學生能夠發現,盡管每一份的形狀、大小都不同,但卻能表征相同的分數,進而學生就會從“變式”中感悟到,分數的意義只與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有關。這樣的過程性變式,能深化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認知,把握分數的意義的本質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將抽象的分數與形象的圖形結合起來,進而融入了數形結合思想。

法國布爾巴基數學學派認為:“數學的一大堆形式符號和推理程序、公式組合,無非就是數學自身的語言?!保郏担輸祵W語言是數學家賦予數學思想的外部形式,是數學知識的符號化凝練。數學思想就蟄伏于數學符號、語言之中,等待著教師去喚醒、弘揚。數學知識只是數學思想的表征,等待著教師去激活,去發掘其中的豐富內涵。

3. 融合多重視角,觸摸符號背后的結構

奧地利符號學家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說:“在一幅畫中,一個正在上坡的人也可以看成是在倒退著下坡?!保郏叮輰τ谕粋€數學知識,不同的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思維、想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同樣會發現,同樣的數學知識往往會潛藏著不同的數學思想。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學生會觸摸到數學符號背后的思想結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接知識本源,讓學生享受不同數學思想的碰撞,從而在開放性的思考中放飛學生思想的精靈[3]。

比如教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畫圖,將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與圖形結合起來,從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可以讓學生通分,將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也可以將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轉化成小數相加減,從而滲透轉化思想;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估算、驗證,從而滲透建模思想。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出示這樣的一些算式,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表征:對于“1/2+1/4+…+1/64”,可以以小見大找規律,可以數形結合探思路,可以將分數拆成兩個分數的差等。對于同一個算式、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往往會進行不同的解釋。對于數學思想的發掘,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廣泛的視角、更寬闊的視野。

數學思想是數學意識的體現。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剖開多樣化的文本表征,直擊深藏于數學文字表層底下的數學思想。孟子云:“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苯處熤挥凶寣W生感受、體驗到數學知識蘊含著的數學思想,領略到數學思想所折射出的熠熠光輝,才能讓學生欣賞到數學思想的永恒絢爛。

參考文獻:

[1] 曹才翰,章建躍. 數學教育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涂榮豹. 數學教學認識論[M].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曹培英. 跨越斷層,走出誤區:“數學課程標準”核心詞的實踐解讀之八——模型思想(上)[J]. 小學數學教師,2014(12):4-9.

[4] 張延德,白守湖. 教師教學風格的自我塑造[J]. 新課程(中旬),2013(04):143.

[5] 黃紅成. 數學復習教學須重視學生素養的培養[J]. 教學與管理,2021(17):38-40.

[6] 張晞. 結構化視角下數學思想的滲透[J]. 教學與管理,2021(11):59-61.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小學數學
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路徑及對策
職業素養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的路徑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