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視角下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改革策略

2023-06-28 10:50韓華
藝術評鑒 2023年11期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策略文化傳承

韓華

摘要:文化自信是增強民族自信、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動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其傳承工作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高校,應承擔起這項重要的任務。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不僅能夠促進民族音樂藝術的發展,還能推動聲樂教學的民族化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了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的價值體現,然后分析了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現狀,最后對高校聲樂教學中實現文化傳承的改革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文化傳承? 高校聲樂教學?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05

高校是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陣地,它具有信息智能、專業普查、遺產規劃及人才培訓等功能,而這些正是促進傳統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為了全面推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工作,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要積極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構建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以民族音樂文化豐富聲樂教學內容,以高校聲樂教育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從而促進二者的繁榮發展。

一、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體現

高校是培養聲樂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聲樂專業人才則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主要人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不僅能夠豐富聲樂教學資源,還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傳承民族文化為己任進一步促進民族音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一)豐富聲樂教學資源

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博大精深,它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創造出了眾多飽含豐富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建立了形式多樣的音樂文化體系,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樂藝術都獨具個性,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包含著歷史變遷的厚重感,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風情。民族音樂藝術所擁有的民族歌曲、民族器樂與地方戲曲等形式都可作為高校聲樂專業的教學資源。將這些資源融入聲樂教學課程內容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開拓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聲樂教學內容,彌補傳統聲樂教學的短板,完善聲樂教學的多元化課程體系,還可以促進聲樂教學課程朝著最優化的水平發展,構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聲樂教育體系。

(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標識,也是我國立足于世界文化激蕩中的根基。它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著豐厚的養料。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民族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信仰元素、歷史文化元素、民風民俗元素等內容,是“中國多元文化因素的綜合體現”。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也是傳承主流文化的重要群體。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脈絡,了解民族的民俗民風、地理風情、傳統文化等內容,可以更深入領悟民族歷史韻味以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通過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領悟民族音樂與民族文化的歷史關聯性,能夠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可與關注度,建立文化自信,從而使我國民族文化得到弘揚。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不斷發展,作為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音樂事業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高校的聲樂專業作為培養音樂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地位得到了不斷提升。目前,高校聲樂教學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日益健全,其發展日益專業化、規范化和體系化。但是,聲樂教學在滲透民族音樂文化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一)民族文化傳承理念不高

高校聲樂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主要是參照專業音樂藝術院校制定的,在傳統精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聲樂教學更注重對聲樂理論與專業技能的教授,且大多沿用了西方國家的聲樂教材,照本宣科,“為技術而技術”。高校聲樂教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分支,其功能定位并非只是簡單的理論灌輸和技能培訓,更重要的是要將其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播陣地,關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但是,在傳統教育模式與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高校聲樂教學明顯偏向西方音樂文化教育,缺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有效宣揚,即使對一些民族音樂作品進行講授,其過程也缺乏一定的規范性、針對性與實用性,作品中所具有的獨特民族韻味得不到充分展現,學生不能透徹地理解民族音樂的藝術特色,這導致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不高,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空間也就越來越狹窄。

(二)民族音樂內容體系不完善

就我國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學情況來說,大多數院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主要參照西方傳統學科進行教學大綱的設置,教學內容偏重現代音樂與西方音樂,注重聲樂知識和聲樂技巧的傳授,注重對現代多元音樂形式和音樂內容的欣賞。雖然開設了一定的民族音樂文化課程,但課時占比較小,其專業課的實踐性效果也比較差,很大一部分課程還是概念化的講授,沒有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演唱能力形成系統的邏輯體系,學生所掌握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碎片化,不能融會貫通,這不利于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開展進一步探索。

(三)民族音樂教學手段單一

在開展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滲透和融入手段相對傳統、單一,主要是根據高校的教學要求機械地、公式化地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教師為主線,結合自身喜好單方面向學生“注入”相關知識。課堂的乏味、枯燥與師生之間較少的交流互動極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不高。學生若被動接受與欣賞民族音樂文化,對民族音樂藝術審美感受程度不高,很難深刻理解民族音樂藝術,其對民族音樂的審美能力也就會難以得到提升,在進行作品演唱時也就很難融入情感,表現出特定的民族情感與思想內涵。

(四)民族音樂教學實踐不足

在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聲樂教學過程中,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與演唱技能的訓練主要在課堂內進行,在這一模式下雖然能夠保證理論知識教學與演唱技能訓練的質量,卻缺乏實境訓練所帶來的心理性與經驗性的訓練效果。雖然在評估熱潮的推動下,高校都進行了教學實踐的改革,但由于經費、指導老師、場地等因素的限制,大多只設置為“輔助性”課程,流于形式,學生往往是以觀賞者的身份進行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

(五)民族文化情感體驗不高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民族音樂文化所蘊含的歷史色彩、文化底蘊、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等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使學生在欣賞與領悟民族音樂藝術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歸屬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傳統的聲樂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對學生聲樂技能的考核,而忽視了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與音樂情感的培養。在這一教學體系下,學生對于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和民族文化沒有進行清晰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民族文化情感體驗感不佳,演唱時“徒有其表”,不能充分表現出作品所蘊含的民族情感。

三、高校聲樂教學中實現文化傳承的改革策略

在聲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履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責任,在聲樂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民族音樂文化,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與實踐活動推動民族音樂資源與聲樂教學的整合,搭建完善的民族聲樂教學體系,從而在推進素質化教育的基礎上更好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一)注重文化傳承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聲樂教學的實踐行為,因此高校要深刻分析民族音樂文化的藝術特色,積極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意識,以便在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出民族音樂文化的藝術價值與教育價值。

首先,高校應提升文化視野,從單一文化發展到多元文化,引導聲樂教師接受符合我國當前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對其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的專門培訓工作,以此明確民族音樂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其次,要以文化傳承為主題,積極在聲樂教學體系中構建切入點。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蘊涵著豐富的藝術形式和技術手法,可從不同類型的民族音樂入手,也可從民族演唱技巧、原生態演唱技巧入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兼顧價值引領,圍繞“民族文化自信”展開聲樂教學活動。最后,高校應充分建立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西方音樂之間的聯系,尋找傳統文化創新以及先進演唱技巧之間的平衡點,與民族音樂文化相融合,開展特色化聲樂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活動。

(二)構建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體系

傳統的聲樂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需求,為了加大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力度,提高學生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高校需要積極構建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體系,積極創新聲樂教學教材,將傳統的民族演唱技巧以及表演技能納入教材編寫中。

首先,要整合運用優秀的民族音樂素材,加強“源”(原汁原味)、“流”(衍生層次)、“化”(再衍生層次)的教學內容。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具有各自獨特的音樂文化,音樂風格多樣,演唱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精選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將其作為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接受能力,按照技巧難易程度,構建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體系。

其次,要提高本土音樂文化課程的占比?,F階段高校對民族音樂文化課程的設置很少,而且開設時間很短,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很難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聲樂藝術產生深刻的認知。因此,高校要提高傳統音樂文化在聲樂教學中的課時占比,努力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

最后,要突破傳統的書面教材形式,采用多樣化的聲樂教材。在我國傳統聲樂藝術中,如戲曲、說唱等多是視、聽結合的藝術形式。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類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可配備相應的影像教材,以視頻形式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此外,要注重拓展教學內容中民族音樂作品所蘊含的傳統文學知識,增加文學性教學內容,使學生充分理解不同民族音樂作品所具有的獨特民族文化內涵,增強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在聲樂教學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了民族音樂知識的學習、民族演唱技能的習得和民族文化素養的養成三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支撐環境,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努力實現音樂文化的延伸與傳承。高校應在文化傳承的視角下進行聲樂教學的改革思考,突破傳統“教師講授演練,學生傾聽模仿”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施個性化的專業教學,循序漸進地使學生掌握扎實的聲樂理論知識與民族化的演唱技巧。

具體來說,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個別課、小組課與集體課的教學形式,不斷創造和豐富教學手段,創造更為生動、靈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開展專題類民族音樂作品教學,在課前可讓學生自主查找、搜集相關作品的資料,如:創作者、創作背景、演唱技巧、演唱風格、作品所包含的民俗文化與精神內涵等,建構模塊化的學習任務,并在課上進行匯總講解,教師要給予及時反饋、評價與總結。還可采用講座的形式,聘請民族音樂學家或著名的民間音樂藝人為學生講解傳統民族聲樂的唱腔、肢體演繹風格以及演唱技法等內容,從而實現共性教學與個性成長的融合。聲樂“課內”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學生對民族音樂知識的認識面。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展示民族音樂知識,通過專業音響技術為學生提供技術支持,還可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翻轉課堂”教學,通過營造科學化、情境化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心境下快速地掌握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通過網絡平臺擴展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空間。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民族音樂文化網站、聲樂專業相關的App、微信公眾號等技術,創建信息化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作品講解、演唱示范、演唱錄播、問題解答等模塊進行學習,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便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四)組織多元化的聲樂教學實踐活動

高校要組織形式多樣的具有欣賞性、參與性、競爭性的聲樂實踐活動,如:紅歌比賽、校園音樂會、民族音樂文化節等,通過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豐富學生的舞臺表演經驗。除了在校內組織聲樂教學實踐活動外,還可以“走出去”,與各大院校展開民族音樂文化交流會、民族音樂作品競賽等活動,與相關文化企業、民間藝術組織、音樂藝術團體等建立聯系,進入社會進行民族音樂藝術的展演活動,以此讓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演唱實踐經驗。

民族音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屬于一種鄉土文化,其所包含的原生態藝術形式豐富多彩,如:山歌、號子、小調、少數民族民歌等,這些藝術形式源于生產勞作,與鄉土生活密切相連,在現代化城市中很難真切體驗到這種藝術形式。為此,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際參與民間音樂活動的機會,通過定期組織民間音樂藝術采風、參加民俗藝術等活動,讓學生深入到鄉土之中,對“活態”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全面的認知,通過實境參與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如: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期在獲得非遺傳統音樂項目的“出產地”進行實地考察,或在“三月三”這種傳統節日時參加民俗活動,現場觀看非遺傳承人的演唱,通過采風活動更深入地掌握歌曲的文化背景、歷史傳統習俗。與此同時,在采風活動過程中也要讓學生看到鄉土音樂藝術發展的困境,以及其面臨失傳的窘境,要讓學生體會到鄉土音樂所具有的藝術魅力與傳承價值,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使其自覺承擔起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任,這也是幫助學生構建自身民族文化以及藝術觀的重要維度。

(五)強化聲樂審美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高校聲樂教學有效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還需要把握情感角度,以民族音樂情境加強學生的感官體驗,通過民族音樂文化審美活動實現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工作內化為己任。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繽紛多彩,每個民族的音樂文化都獨具特色,并有著屬于自身的獨特民族情感。因而與西方音樂文化統一的審美標準不同,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審美標準是多元化的。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除了要對作品的音樂元素、曲式結構與演唱方法等進行技術講解,還要從情感角度出發,對作品的創作背景、思想內涵、主題情感等進行詳細的解讀,通過對民族音樂作品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切實掌握作品的文化內涵及內在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音樂表現力,使其能夠帶著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活動中去。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能力等各不相同,因而他們對相同的作品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與指導作用。在欣賞作品之前,教師要設置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通過設置引導性的問題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如: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是何時、作品具有哪個民族的藝術特色、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分析作品,然后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試唱,教師要及時反饋并作出客觀性評價。在學生對作品內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欣賞活動,通過提供科學的范唱與技術性的指導,使學生能準確掌握作品的發聲力度、演唱速度與情感表現,從而實現對民族音樂作品的生動演繹。

四、結語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與強大的藝術魅力,新時代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不僅能夠豐富高校聲樂專業的教學資源,構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聲樂教育體系,還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但是現階段高校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理念不高,民族音樂內容體系不完善,民族音樂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實踐不足,學生的民族文化情感體驗不高,亟須進行針對性改革。為此,高校應注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之中,構建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體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民族音樂文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多元化的聲樂教學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演唱經驗。通過強化聲樂審美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民族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從理性認識上升到情感內化,將傳承民族音樂文化視為己任并不斷為之努力,從而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昌寧.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評《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03):120.

[2]王喆.高職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J].戲劇之家,2021(34):111-112.

[3]陳偉.高師聲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藝術評鑒,2018(21):103-104.

[4]黃健君.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語境下的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模式探究[J].音樂傳播,2019(C1):177-179.

[5]林欽.探究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J].戲劇之家,2022(30):100-102.

[6]孟圓圓,牛國環.高職聲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藝術評鑒,2022(12):153-156,167.

[7]郭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視域下的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9(31):150-151.

[8]劉媛媛.論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民族文化傳承[J].黃河之聲,2020(23):155-157.

猜你喜歡
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策略文化傳承
高校聲樂教學中的美聲唱法
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互聯網的發展給高校聲樂教學帶來的影響
紅色歌謠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高職數學教學方法的現狀及改革探究
新形勢下??茖W校體育教學工作研究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