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文旅綜合體4.0模式開發路徑研究

2023-07-13 23:08付靜許魯達
公關世界 2023年11期
關鍵詞:引言文化傳承

付靜 許魯達

摘要:通過對杭州市桐廬縣江南古村落項目背景和定位的解讀分析,研究了本項目文化傳承和商業活化的路徑與保護措施。以創5A旅游風景區建設為驅動,打造以江南古村落文化為核心特色,集古建游覽、民俗體驗、度假生活、田園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文旅綜合體4.0版”,最大限度地發揮古村落群體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潛在商業價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古村落“活態保護”。

關鍵詞:古村落保護,文化傳承,商業活化,鄉村文旅綜合體

引言

古村落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歷史根脈。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間,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整個社會的發展重心和聚焦點都聚集在城市和城鎮上,大量的古村落逐漸淡出社會視線,甚至逐漸演變成“空心村、無人村”。

古村落是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雙遺產”,具有物質與人文的“雙形態”,近幾年國家努力倡導鄉村振興戰略和古村落保護政策,但是,目前大量古村落保護現狀不容樂觀,各地古村落保護行動往往都只表現在古村落建筑修復上,只強調文化傳承和保護主義,忽略了古村落的完整性。那么,怎么樣才能實現古村落的“活態保護”?在大量的國內外案例中,我們發現,古村落要實現完整意義的“活態保護”,就必須重新激活其文化價值,賦予創新的時代IP,在傳承中實現創新。

一、項目背景

(一) 政策背景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推動文旅業的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自此,鄉村振興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二)市場背景

1.都市近郊旅游目的地持續增長。2011年至2019年間中國城市近郊旅游出游人次從2009.7萬人次上升至23357.2萬人次,市場規模從34.2億元突破至298.4億元。整個近郊旅游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增勢。

2.大都市近郊旅游目的地建設成為新的風口。大量的短途旅游或是微度假都將目光鎖定在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態、文化古跡、特色民俗、田園風光的古村鎮上,這些古村鎮基地普遍擁有集中或散落的村莊、或多或少的原住民、自然生態良好、基本農田較多和有一定的歷史遺跡等共性,使得近郊旅游成為新寵。

(三)資源解讀

1.項目概況解讀。(1)擁有便利舒適的交通圈,無論公共交通還是自駕,路線整體表現優良,但是需要挖掘時間和空間背后的精神價值。(2)具有濃厚的人文底蘊,歷史悠久,自然遺存,但是需要在后期開發中應當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保護性的開發。(3)集合了5個特色各異的古村落,資源群體多元且龐大,但是特色不鮮明,缺乏整體聯動性,需解決整體定位相互之間的關聯。

2.長三角核心古鎮概況解讀。長三角區域擁有大量的知名古鎮,例如烏鎮、南潯、西塘、周莊、同里等,大部分運營時間長、特色突出、模式體系成熟,要想實現突圍,難度較大。

3.周邊環境解讀。桐廬古村落周邊環繞有大奇山森林公園、瑤琳仙境、嚴子陵釣臺等知名景點,但是相對分散和獨立,所以區域內游客體驗感不強。

4.SWOT分析:因此,以創5A旅游風景區建設為驅動,打造以桐廬江南古村落文化為核心特色,集古建游覽、民俗體驗、度假生活、田園觀光于一體的“鄉村生活綜合體”,才能實現完整意義上的“活態保護”,才能真正激活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賦予它創新的時代IP。

二、項目定位

(一)整體定位

1.整體基調:歸園田居。2.開發原則:以鄉村旅游為先導、以農耕文化為靈魂、以城鄉融合為發展、以復興農村為終極目標、以現有資源條件為基礎、以5A景區建設為驅動打造以江南古村落文化為核心特色,集古建游覽、民俗體驗、度假生活、田園觀光于一體的江南古風-鄉村生活綜合體。

(二)目標定位

1.全國層面:中國鄉村生活綜合體開發新模式典范。2.區域層面:長三角鄉村旅游目的地標桿。3.當地層面:桐廬全域旅游新核心。

(三)主題定位

以“歸園田居,隱逸江南”為主題,于不同層面和角度去體現和衍射“隱逸文化”。所謂隱逸文化,就是以簡單樸素及內心平和為追求目標,不尋求認同為“隱”,自得其樂為“逸”。

1.隱逸的風貌:富春江山居圖始創地→古龍門山脈→山水相依的隱逸勝地。2.隱逸的空間:距杭州主城區半小時→咫尺都市→瞬間隱逸穿越。3.隱逸的生活:古代世承大家棲居地→當代都市→隱逸歸心生活場所。

(四)市場定位

大隱于市(深澳)體現市井之逸,小隱于野(環溪)體現園野之逸,淺隱于湖(徐畈)體現濱水之逸,樂隱山林(青源)體現山林之逸,若隱花間(狄浦)體現花海之逸。從開發主題和參與場景兩方面深度打造5隱5逸。

三、文化傳承和商業活化的路徑與措施

(一)整體規劃

兩心一帶,四區五村。1.兩大中心:江南古風文化中心+戶外拓展體驗中心。2.一大觀光游覽帶:以應家溪沿線各區塊連接形成觀光游覽帶。3.四大核心區塊:田園體驗區+文化生活區+休閑度假區+戶外拓展區。4.五大江南古村落:深澳村+徐家畈村+環溪村+青源村+狄浦村。

(二)分區規劃

1.四大核心保護區塊:以深澳、徐家畈、環溪、狄浦古村落遺存為核心保護區塊。2.八大特征性區片:以狄浦田園觀光區、深澳文創發展區、徐家畈藝術創意區、環溪田園體驗區、青源生態農業區、旅游地產區、屏源禪修康養區、青詳閃戶外休閑區為特征性區片。

(三) 場景構建

1.構建市井老街類的場景:與愛的人逛市井老街,找三五好友喝市井小酒,尋一位匠人侃市井之談,于悠閑安逸中看市井之貌、品市井之逸。2.構建以江南情為主的時尚創意街區:通過文創產業深層次挖掘桐廬江南古村落的文化IP,激活整個古村落的文化內涵。3.構建彰顯歷史文化底蘊的博物館:以“巷弄文化”為主題,以“兩街三弄”為線性核心,賦予博物館場景化的生活故事線。4.打造風情多樣的酒店民俗度假區:例如古建合院高端民俗、主題客棧+餐廳、田園風情度假酒店等類型。5.建設“24節氣體驗區”:例如“非遺手工作坊+民俗活動”,一方面,提升了傳統民俗文化的體驗功能,另一方面,一定層面上也使得非遺文化得到了傳承。6.打造“夜游”場景:利用原有夜間活動場所,結合江南五村傳統夜間活動內容,導入當下流行的夜村跑、夜攝影、夜電影、夜鶯會、夜市集等,豐富夜生活的內容,提升夜生活的內涵。

結語

(一)通過“逸境”的主題定位創新解決“同區之困”:逸境的核心定位為“歸園田居,隱逸江南”,通過“市井之逸+園野之逸+濱水之逸+山林之逸+花海之逸”打造與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逸境”,給予桐廬江南古村落一個關于都市近郊旅游的創新型“逸境主題定位”。

(二)通過“IP場景打造”創新解決“同質之困”:場景打造上注重綜合文化、風情、度假、玩樂、科技、禪修等多種因素,讓傳統文化價值回歸,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相融合,賦予桐廬江南古村落創新型的“IP場景打造”。

(三)通過“鄉村文旅綜合體4.0模式”創新解決“同源之困”:按特性分區規劃建設“田園體驗區+文化生活區+休閑度假區+戶外拓展區”桐廬江南古村落群,建設集田園體驗、文化生活、休閑度假以及戶外拓展為一體的極具江南特色與風情的創新型“鄉村文旅綜合體4.0版”。 PR

本文系2022年高等學?!皣鴥仍L學訪工”教師選派項目的科研成果,《鄉村文旅綜合體4.0模式開發路徑研究之以桐廬江南古村落為例》(課題編號:FG202233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其榮.城市規劃與歷史文化保護[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2] 郭崇慧.大數據與中國古村落保護[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3] 梁海艷.城鎮化進程中的古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利用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

[4] 方國武.建設美麗鄉村要傳好“鄉土文化”[J].東方城鄉報,2016(2)

[5] 王路.農村建筑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更新——德國村落規劃的啟示[J].建筑學報,1999(11):16~21.

[6] 何蘭萍.公共文化生活空間與農村文化建設[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8~13.

[7] 官正孫.對古村落旅游開發的幾點思考[J].職業研究,2009(6).

(作者簡介:付靜,職務:副教授;學歷:2010年碩士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造價、文旅策劃、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領域)

(責任編輯:李雪威)

猜你喜歡
引言文化傳承
藥用植物野外實踐體系構建研究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讀《歐也妮·葛朗臺》中金錢禁錮下的人生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