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研究

2023-07-30 09:41王俊華姚靜華陳婉
南北橋 2023年13期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意識高職學生

王俊華 姚靜華 陳婉

[摘 要]從根本上來講,法治意識是每一位中國公民必備的素養,只有將法治貫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夠形成較為完善的法治國家精神底蘊。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高職學生在法律意識方面較為薄弱,并未達到我國依法治國對人才的要求,因此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對依法治國、法治意識的內涵進行探討,其次研究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必要性,最后在探討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阻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依法治國是根據我國憲法所確定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內容。在我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依法治國方略得到了完善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高職院校作為國家寶貴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人民的重托及國家建設的重任,這類人群的法治素養直接關系我國未來的法治社會建設質量?,F階段高職院校要密切關注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著力將高職院校打造成法治意識培養的主陣地,為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奠定基礎。

1 相關概念

1.1 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顧名思義,是通過國家的憲法以及法律對國家的各方面事務進行治理,它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同時也是發展社會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1],要想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就必須加強依法治國。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依法治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也與社會發展規律相匹配,它并不是按照某個人的主張和意見來對國家進行治理,而是通過法律條文對國內的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進行有序治理??傊?,依法治國不應該受到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其是國家及人民意志的體現。

1.2 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包含在法律意識的范圍內,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形態。人們在日常的社會實踐和生活中,會對已有的法律知識以及社會建設產生一定的認知、態度和思想觀念,這也就形成了法治意識。法治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公民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法律概念的認知。法治意識主要包含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公平正義、人權保障及正當程序這五個方面的內容[2]。法治意識是一種精神狀態,同時也體現了公民對法律的態度和思維,公民是否擁有理性且正確的法治意識是衡量其是否尊重社會的重要標準。無論是政府的官員還是普通公民都應該具備法治意識,以更好地營造和諧穩定的法治氛圍。

2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高職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勞動者及建設者,其中有些學生在法治意識方面存在短板,總體發展趨勢并不樂觀,沒有達到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培育的要求[3]。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對高職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意義。

2.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

高職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始終與國家的發展和法治社會的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學生整體的法治意識會直接影響國家法治化進程,而國家的法治化程度也會對公民的整體素質產生影響,因此要想建立一個和諧長久的社會主義法治化國家,就必須將高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以提升法治意識為目標,共同推進法治化進程。高職學生是國家的后備力量,培養其法治意識,提升其法治素養,也是新時代社會發展建設的必然要求。

2.2 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提升公民法治意識

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這也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數量持續上漲且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為一批有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被送往全國各個行業領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持續貢獻力量。根據調查研究,2022年我國高職院校的數量就已經突破1 500所,在校生規模也占到了大學生總數量的40 %以上,這些技術型人才被輸送到全國各地,對于農村偏遠地區以及小型企業的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若能夠提升這類人群的法律素養,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便可以大大提升全社會的法治思維,這對于法治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3 是提升高職學生素質的必然要求

法治意識的培養是學生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基礎。如果高職院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并樹立法治意識,對于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社交能力和維護自身權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當今社會各界人才的調查研究發現,人才的整體素質呈現上升趨勢,高職學生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市場的需求。而市場經濟與法治素養的培養有著直接的聯系,高職學生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培育法治意識,可以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偟膩碇v,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是提升高職學生素質的必然要求[4]。

3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阻礙

3.1 學習法律知識的途徑較為單一

高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的途徑主要是思想政治公開課,而這類課程所涉及的法律知識較少。除此之外,高職學生大多重視自身的實踐能力,對公共課的重視程度和認知程度不夠,法治意識較為淡薄。大多數高職學生通過網絡媒體的形式來了解法律知識,而網絡、電視等大眾傳媒上的法律知識魚龍混雜,有些視頻傳播的內容缺乏正確性和權威性,導致高職學生難以在正確知識的引導下培養自身法治意識。

3.2 缺少法治實踐及法治認同

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眾多學生只是從淺層次上表示對依法治國理念的認同,但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并沒有將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貫穿其中。特別是高職學生在社會實踐時僅研究了自身所學習的專業,忽視了對法治認同的實踐。通過對近年來高職院校違法犯罪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生違法犯罪行為增加,這主要是由他們法律意識薄弱、法治實踐匱乏造成的,當一些學生的權益受到侵犯時,他們第一時間并不會想到應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解決,很少將法治手段運用到維護自身權益中,而是考慮使用背離法律的方法,究其原因是法治意識淡薄導致的。

3.3 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體制阻礙了法治意識的滲透

大多數高職學生在學校內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日常課程繁多且課后任務重,學生在固有的教學體制引導之下只能夠通過業余時間觀看一些與法律相關的知識,甚至一些學生為了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而沒有將法律課程和知識納入學習的范疇。對此,我國要進一步完善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體制,弱化傳統理念對人們的深層次影響,進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其樹立正確的價

值觀。

3.4 法治教育機制的缺失

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全面依法治國持續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對法律意識培養充滿著熱情與好奇心,但是法治教育機制的缺失給學生法治意識培養帶來了強大的阻力。調查研究發現,自20世紀以來我國就將法治教育納入學生的課程,在高職學校的非法律專業也開設了法律課程,但仍存在教學內容不合理、內容籠統、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主要是當前我國法律教育體制缺失導致的。

4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路徑

4.1 提升高職院校的法治教育水平,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為了解決學生獲取法律知識途徑單一、缺乏法律素養的問題,就要以高職院校教育為突破口,持續提升校園內的法治教育水平,并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高職院校要在法律課堂設置的過程中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具有吸引力的課堂環境中提升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也要對依法治國的內涵以及深層次的意義進行精準把握,使自身擁有引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的能力。當前,眾多高職院校僅通過公開課的形式傳授法律知識。在這種單一的途徑下,學生無法系統學習法律知識,因此開設法律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學校要定期開展與提升學生法治素養相關的活動,使感興趣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各種比賽之中。

4.2 發揮社會和家庭的作用

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場所不應局限于學校內部,持續加強社會和家庭兩大陣地對于學生的法治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讓學生在社會及家庭范圍內真切感受到法律氛圍、法律威嚴以及法律帶給社會方方面面的保障,才能讓他們明確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使他們在堅定的法律認同下持續提升自身的法律修養。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與孩子一同觀看法律節目、學習法律知識,也在家庭營造良好的法律氛圍,能夠促進學生法治意識的提高。想要培養高職學生的法治意識就必須兼顧家庭、學校、社會三個陣地的作用,逐步形成濃厚的法律氛圍,培養出越來越多有技術、有思想、有能力的高職學生,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立和諧有序的法治化國家奠定基礎。

4.3 營造良好的法治意識培養環境

我國始終將依法治國放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而打造良好的法治意識培養環境對于高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至關重要。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并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法治建設前進的方向。為了使高職學生的法治意識得到增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制定完善的法律是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的基礎,法治建設并不單是建立細化的法律條文,而在于將法治觀念滲透到每個公民的心中,讓高職學生在完善的法律指引下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國家作出突出的貢獻。其次,加大執法力度、提升司法程序的公正性,這樣高職學生在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5]。最后,各地方政府要堅持反腐倡廉,為高職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用法律來審視自身的不足,不斷增強廣大學生的法治意識。

4.4 增強師資后備力量

教師是連接知識和學生的橋梁,如果高職院校擁有一支知識過硬、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那么將會對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學??梢詫處煻ㄆ陂_展法律知識培訓、教師學習交流會等,通過多種方式為增強師資后備力量奠定基礎,為我國培養出一批懂法律、有技術的高職人才。

4.5 出臺法治意識培育的政策

全面依法治國作為一場大型的變革對社會各界都會產生深層次的影響。為了在這種環境下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法治意識,需要制定合理的法治意識培養政策。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法律并不是極端的,而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種手段。其次,加大對當前課程的改革力度,盡可能減輕高職學生的學習和記憶負擔,豐富法治意識的培養方式,通過多樣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將憲法、民法等與學生切實利益相關的法律設定為學生的必修課程,讓他們今后在利益受到損害時可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5 結語

高職學生是法治社會建設以及法治思想傳播的主力軍,他們的法治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以及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特別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更要注重高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工作,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的積極配合,共同助力學生法治意識的養成?,F階段要盡可能擺脫高職學生在法治意識培養上的困境,積極解決學生在法律知識學習途徑單一、依法治國了解不深入以及缺少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高職學生法治意識薄弱的問題,進而為我國依法治國的實施以及建立法治化國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伍梅,尹瑩,王麗娟. 全面依法治國戰略下廣西高校學生法治教育發展調查研究[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2(6):89-96.

[2]劉佳璇. 習近平法治思想涵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2022.

[3]王夢雅. 全面依法治國視域下大學生法治觀培育研究[D]. 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22.

[4]伍艷麗,邱麗明. 依法治國視野下高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研究[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3):105-107.

[5]馬任飛. 全面依法治國視閾下大學生法治素養培育研究[D]. 淄博:山東理工大學,2021.

猜你喜歡
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意識高職學生
基層檢察院規范司法行為的實現路徑
領導干部為官做事為什么要緊握法律戒尺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培養與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的調查研究
依法治國大背景下中國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途徑研究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亟待編纂一部21世紀的民法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